1、2019最新教科版科学五上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详案 地球表面的地形 宝玉直实验小学余晴【科学教育理论指导】本节课主要是选用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环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学习环教学模式”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1、探索阶段:通过让学生欣赏世界各地的旅游照片,集中到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2、 名词引介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立体地形图,对地形的高低起伏变 化建立感性的认识,同时澄清主要的科学概念和掌握使用地形图的技能;3、概念应用阶段:教师创设问题“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形和海洋地形都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迁移使用地形图的技能和有关地形的概念,探究全球陆地和海洋地形特点,
2、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多种地形成因的兴趣。结合我校“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科研主题,将补充第4个环节:评价,师生 互评将贯穿于整个课堂。同时,此课以两种教学理念为指导。1、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机制理论为指导,关注儿童的智力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个特征; 2、了解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寻找出迷思概念,运用观察和阅读资料方法帮助学生 建构完整科学概念。【物质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一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1课,是这一个单元的学习基础,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地 球表面存在多种多样的地形,知道地球的表面高低不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 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
3、题,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多种 地形的成因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本单元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课分为三部 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图片交流我们看到过的地形,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让学生 认识什么是地形,了解不同地形的特点;第二部分是通过观察世界地形图了解地 球表面的地形特点;第三部分是启发学生思考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成因。本课 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知道五种主要的地形特点 ,学会使用简单地形图并自主 探究地球表面的地形概况,激发学生尝试推测和探究形成多种多样地形地貌的成 因的热情。【学情分析】其实对于地球表面的形态,学生在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 画片疯狂原始人等途径有不少的认识,学生对于高山,河流,海
4、洋,湖泊,平原、地震、火山爆发等并不陌生。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表面有多种形态,也接触了不少地理方面的名词,如高原、峡谷、草原、高山、平原、湖泊等等,但对于地形的含义及地形的基本形态则没有明确认识,甚至存在着一些迷失概念。孩子们 对地震、火山等与地球地形多样化成因的自然现象也非常感兴趣,课外喜欢观看相关视频和阅读相关书籍。【教学策略】首先通过观察不同典型地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地形,然后通过观察立体地形图,认识“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基本地形的特 点,掌握使用地形图的方法后,再尝试通过观察世界平面地形图,了解地球表面的 地形概况,最后推测造成地球表面多种多样地形的成因。【教学目标
5、】科学概念:1、识别五种基本陆地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2、知道地球表面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是高低 起伏、崎岖/、平的;3、初步推测地球表面地形多种多样的成因。过程与方法:1、观察并描述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基本地形的特点;2、能在地形图上指认高原、平原、盆地、高山、丘陵、海洋,解释/、同颜色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教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看简单的地形图,通过地形图初步认识地球表面 地形的概况。难点:通过比较、归纳出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区别;鼓励学生大胆推 测造成地形多
6、种多样的成因。【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立体地形图、世界平闻地形图、活动记录表、视频、PPT【教学过程】教学环 节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 问情境 导入: 我们 看到 过的 地形:1 .提问:同学喜欢旅游吗?今 天老师带大家T进一次“地形研究学习之旅”,一边 饱览祖国大美河山,一边学习 有关地理方面的科学知识。2 .名词引介:“地形”是什么 意思呢?地形是指地球表面 地势高低起伏变化的形态。3 .介绍“本次旅行的路线”,并 提出学习任务:在本次旅行 中,请同学们在 欣赏当地美 景,同时关注当地的地形特欣赏漂凫的风 景照片大胆交流、汇 报回答通过漂凫 的具有代表 性的自然景 观照片,唤起 学生
7、对地球 表面地形地 貌的前概 念。2分钟点。认真倾听5分4.教师呈现江南丘陵、华北平 原、蒙古大草原、太行山、新疆 吐鲁番等具有典型地形的风景图 片,提问:这些风景区的地形各有什么思考回答钟特点?知道它们属于什么地形 吗?(板书学生提到的地形名词)3 .讲述:陆地的地形主要分为五 大类:高原、平原、山地、丘 陵、盆地。(继续补充板书:高原、平原、 山地、丘陵、盆地)4 .这些地形除了同学们刚才观察各抒己见到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除了看图片资料,还可以通 过观察地形图进一步了解各种地 形的特点。观立、察 维 体1 .地形图是,种表示地球表回 地形地貌的地图。(ppt出小地形图):地形图
8、有 平向地形图和立体地形图,今天思考回答认真倾听给学生设置 一个“搭手 架”,通过观 察三维立体20分 钟形识五基地的 , 点 地图别大本形再我们先通过观察立体地形图来了 解各种地形的特点)2 .讲述:怎样才看明白地形图 呢?在观察地形图之前要先阅读 地图中的图例,弄清楚地图中不 同的颜色和符号代表什么意思。(ppt展示地图的图例)3 .今天我研究的重点是地形的高 低变化形态,那么我们应该重点 关注图例的哪个信息?思考回答图的五种地 形,对地势高 低起伏建立 感性的认识, 并从立体图 中找出颜色 深浅所表达 的信息,为使 用平面地形 图做好准今天我们重点观察不H颜色所 表达的地形信息。观察图例
9、回答备。4.卜面我(IJ一起通过立体地形图全一起观察屏观察江南丘陵的地形特点。(PPT展示江南丘陵在立体地形 图中的位置)幕上的立体地 形图,交流江 南丘陵的地形 特点。5 .引导观察:首先,我们观察到, 在立体地形图中江南丘陵的颜色 是?这表示什么意思呢?(以黄绿色为主,从浅绿色慢慢 过度到黄绿色,这说明当地的地 势一般在海拔 500米以下,而且 基本从海拔0米缓慢上升到500 米)(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丘陵的 地形特点:地势低矮,起伏平 缓;并板书丘陵的简笔回)6 .布置学习任务:其他四个景区 的地形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 们继续利用立体地形图观察其他 四个“景区”的地形特点,并填 写观察
10、报告。7 .这四个景区的地形有什么特 点呢?我们来汇报的观察发现 吧。(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各地形 的简笔回。)8 .提问:那些地形很相似?(高原和平原的共同特征辽阔、 平坦。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海拔 高度不同。局原的海拔局度一般 大于500m,平原则多小于200m; 山地和丘陵都是以一定的高度凸 起于地表之上,所不同的是,它们 的坡度、高度/、尽相同。山地高 耸、陡峭,海拔高度在 500m以 上。丘陵低矮、平缓,起伏不大, 海拔小于5百米。9 .总结:这就是陆地五种基本地 形的特点。(板书:把各种地形的简笔回连 起来)【活动一】小 组合作,在三 维立体地形图 观察其他四个“景区”的地 形特点。
11、材料:每个小 组一张立体地 形图、要求:仔细观 察并完成活动 记录仔细聆听,交 流汇报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引导学生比 较“高原” 和 “平 原”、“山 地”和“丘 陵”,化解难 点。14 .巩固练习,展示广州白云山、 喜马拉雅山、北大荒、黄土高原 的地形图片:你能说说这些地方 属于什么地形吗?15 .过度:从刚才的立体地形图, 我们知道的陆地地形多种多样。二 、观察 平面 地形 图,了 解地 球表 面的 地形 概况1、那么全球的陆地地形又是怎 样的?海洋的地形又是怎样的?让我们通过观察世界平向地 形图来了解。(屏幕出示世界平闻地形图)2、刚才观察立体地形图的那些 方法可以运用到观察平向地形图 上?
12、(先看图例,了解不同颜色和符 号的意思)3.PPt出示观察任务;仔细世界地形图,重点围绕以下 问题进行观察:1)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较哪个 更大?2)陆地地形;最高的地方在 哪?最低的地方在哪?3)海洋底部的地形:是否也是 崎岖不平的?你从哪里知 道?最深的海底在哪?4.小结:1)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形多种多 样;海拔高低差异很大,(最高 是喜马拉雅山山地的珠穆朗玛 峰,海拔8844.43,这是什么概念 呢? 一层楼3米高,我们这里沙 园这里的海拔是25米左右,那我 们要搭建一栋2940层楼高的摩 天大厦,才南旨与它持平。)认真聆听思考回答【活动一】小 组合作,观察 世界平向地形 图了解地球表 面的
13、地形特 点。材料:每个小 组一张世界平 面地形图、 要求:仔细观 察并完成活动 记录交流汇报,各 抒己见认真倾听,想 象地球地势高对全球地形 进行概略的 认识,激发学 生潜意识地 深入思考全 球地形多样 性的成因在观察立体 地形图的基 础上学习观 察平面地形 图,由直观到 抽象,使学生 主动迁移观 察立体地形 图的能力,提 开学生观察 地形图的能 力。从观察陆地 地形再到观 察海洋地形, 让学生对地 球表面地形 有了概括的 认识,更全面 科学,扣紧主 题,同时第二 节课”地球 内部运动引 起的地形变 化”做好埋10分 钟陆地最低的地形在死海为海平闻 以下415米。2)海洋底部的地形和陆地一样,
14、 也是崎岖/、平,地形多种多样。(PPt出小海洋底部地形图)而 且海洋的地形差异更大。最深是 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11034米, 与陆地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地势相差达接近20000米。6.总结:地球表面地形特点:地球的 表面是凹凸/、平的,地形多种多 样,而且不同地形地势差异很 大。低的差异下伏笔。四、 拓展, 大胆 推测 地球 多种 地形 的成 因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对 于地球表卸的地形你还后什么问 题想研究?(如,地球的各种地形是怎样形 成的?地球表面的地形会发生改 变吗?)(副板书:地震、火山爆发)2、请您根据您的推测,利用课余 时间查找相关的资料证据。我们 下节课重点探究地震
15、、火山爆发 对地球表面地形的影响。总结思考大胆提回与推 测激发学生探 究地球多种 地形的形成 原因的热情, 为本单元后 面将要学习 的知识种下 一颗金种子3分钟作业 布置布置作业:课外注意收集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评价结合我校“以评促学”,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板书设计:地球表面的地形地形图i *.(多种多样,高低不平)陆地梅洋J*高盆地山地丘陵平原原各种地形简等画8 / 8活动记录班级: 组别: 成员:在立体地形图中,仔细观察各“景区”的地形特点,并把小组的发现记录在相应 的位置中:地形地区海拔高度地形特点(简单图义表示)山地太行山nQjt AHIM1- ( 1 F 一一广 nn J1高原内蒙古大草原丘陵江南丘陵、地势低矮,起伏不大/尸& Yl-平原华北平原盆地新疆吐鲁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