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时 3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从神农氏至今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包括光彩照人的中华茶文化。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每页都散发着茶香。这表明( )A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解析:题干中“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几乎每页都散发着茶香”这一信息体现了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故选 B。答案:B2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而形成了许多方言区,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汉字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
2、的记载工具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汉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解析:A 说法错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B 观点错误, 汉字不是中华文明的唯一标志;D 观点错误,汉字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故选 C。答案:C3国画,又称“中国画” 。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融化物我,创制意境” ,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上述材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A BC D解析:题干材料没有突出国画的悠久历史和对其他绘
3、画的借鉴,与题意不符;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异彩纷呈、内涵丰富, 正确, 选 C。答案:C4中国的园林艺术南北有别。南方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以人工造景为主,规划巧妙、设计精致,人文气氛浓厚;北方以皇家园林为代表,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中心。园林艺术南北有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_特征。( )A连续性 B民族性C地域性 D包容性解析:中国的园林艺术南北有别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C 正确。答案:C5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民
4、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C民族文化即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解析:A、C、D 都正确表达了民族文化的意义、特点,民族文化虽是本民族特点的深刻表现,但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得到其他民族的 认同,是中华民族强大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故选 B。答案:B62010 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 9 月 28 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仍被传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下列对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字的使用 B史书典籍的传承C社会制度的更替 D其特有的包容性解析:
5、A、B、 D 都是对中华文化能 够源远流长的原因的正确表述,C 是错误表述,故本题选 C。答案:C7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下列内容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这一特点的是( )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有口皆碑我国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不同区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独特性的理解。中 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独特性是从不同的文化形式上来看的,主要通过 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表现出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地域性是从不同地区上来看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民族
6、性是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看的。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点中的地域性,故排除含的选项。正确答案为 A。答案:A8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是指( )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B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C中华文化的多样性D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据课 本知识可知选 A。答案:A9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各地喝茶方式又有所不同,例如潮汕人喝功夫茶,茶具是很小的茶壶和精致的小瓷杯,而四川人则喝大壶茶,茶具是细长嘴的茶壶和盖碗。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中华文化具有共性 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A BC D解析:中国人喜欢喝茶体
7、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共性, 正确;各地喝茶方式又有所不同,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 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中 华文化的历史和其辉煌灿烂,排除。故选 D。答案:D10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16 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 ,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上述材料说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国国家馆的设计是对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A BC D解析:中国国家
8、馆的设计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故正确;中国国家 馆的设计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元素,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 宫红” ,这是继承传统的体现,故正确;本身说法错误。答案:A11在不同情境下发展的中国海峡两岸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是都以同根同祖同文的亲情为纽带,存在着割舍不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如两岸人民通用闽南语、共同供奉妈祖等。这表明( )A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B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C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解析:两岸有着割舍不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体 现了我国各族人民
9、 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C 正确。答案:C12重情义、知感恩、尚坚韧,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才激发出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的磅礴力量。这彰显了(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中华文化具有特殊的包容性D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解析:A 观点错误;B、C 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 为 D。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13(18 分) 展现城市生活美好前景,开启人 类文明崭新篇章。中国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式 10 月 31 日晚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人”作为核
10、心创意,体 现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深厚底 蕴。 “海宝”选择“蓝色之水”作为主形态,既显示出世博会举办 地 上海濒江临海的地域特色和自然之美,又是一种开放包容的象征,展现出中国融入世界、 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试简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分析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要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先提炼出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生活的观点,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1)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2)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海宝”选择“
11、蓝色之水”作为主形态,显示出世博会举办地上海濒江临海的地域特色和自然之美。(3)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有利于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海宝”选择“蓝色之水”作为主形态,是一种开放包容的象征,展现出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崭新姿态。(每点 6 分)14(22 分) 材料 1: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新疆的沙粒画、维吾尔族舞蹈等都极具民族特色,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材料 2: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居住在那里的维吾尔、哈 萨克等民族都能歌善舞,艳丽的服饰和热情奔放的
12、表演呈现出新疆歌舞浓 郁的塞外风情。 长期以来,新疆各族人民交流合作,相互促进,共同 创造了灿烂的新疆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艺术宝库。解放后,中央加大对新疆传统 文化的保 护和开发力度,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 3: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 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 历史产物,在 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 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有着 56 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 进程,使各族人民的 “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对中华
13、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 同感、 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1)结合材料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6 分)(2)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材料 2 进行解读,简要回答所得出的基本观点。 (8 分)(3)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8 分)解析:第(1)问,教材中 虽然没有讲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但阐述了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学生要能够加以 变 通。第 (2)问,解 读材料观 点,即分析材料中 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回答本问的关键是要 对材料信息 进行分层归纳,在归纳材料信息的基础上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表述。第(
14、3) 问,能力要求 较高,学生一方面要能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原因,另一方面还要能够调用相关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原因, 这也就要求学生能将文化生活中围绕团结统一原因的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回答问题。答案:(1)新疆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色彩。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与发展,这是新疆民族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每点 2 分)(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每点 2 分)(3)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促进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华。(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