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成语使用辨析.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21128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语使用辨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成语使用辨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成语使用辨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成语使用辨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成语使用辨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语使用辨析近年来,成语命题的再现率是 100%。其难点主要在于:把握成语的确切含义,不可望文生义;了解成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使用。难点磁场试题 1()(2002 年北京高考试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试题 2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听起来竟忘记了吃饭和睡觉。B.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案例探究案例 1()(2002 年全国高考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

3、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知识依托:成语知识,相关社会文化知识等。解析: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春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偃旗息鼓,一指放倒军旗,停止打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可指停止战斗;二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4、答案:A错解分析:错选 D,未把握成语的确切含义及使用对象。方法技巧:成语的正确使用要靠扎实的平时积累,要多记成语,并准确把握成语的出处、本义、比喻义及感情色彩等,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之上,掌握有关命题方面基本规律和解题技巧,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使用成语的能力。案例 2()(2001 年全国高考试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

5、品供不应求。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畅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知识依托:成语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等。解析: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的傲慢神气。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蓬荜生辉,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荣耀。答案:B错解分析:错选 C 项,未能把握车水马龙的使用对象。方法技巧:此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涉及的方面较多,有一定难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把握成语的具体含义。分析语境

6、。如,A 句中成语“ 安步当车”有闲适的意味,此意明显与抢险队员们的紧张行动不符。C 句从语境来讲,摊位前不过几米或几十米,也无法形成车如水、马如龙的景象。D 句中的“蓬荜生辉”是个谦词,不能用于别人。锦囊妙计成语的辨析及运用主要从以下方面把握:1.望文生义辨析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切忌望文生义。例句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我们上车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辨析上面三句中的成语皆使用不当

7、,都属于不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以致望文生义。 “差强人意”意思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 是稍微、较、尚之意,如天气差暖、差可告慰等。“文不加点”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语,如贻笑大方等。2.范围错用辨析有些成语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例句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李大夫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辨析 “炙手可热” 指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某人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用来形容商品的“热销”是不恰

8、当的。 “起死回生”用于治疗风湿病属明显夸大。3.褒贬失当辨析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之情,或赞颂、表扬,或贬斥、指责,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不恰当的。例句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最近有传媒说本公司将并入华龙公司,纯属流言蜚语。辨析 “无所不为” 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 多含贬义。 “流言蜚语”指没有根据的,多在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用在这里有

9、攻击、指责新闻媒体的意思,显得不够大方、公正。4.不合语境辨析有些成语意思比较接近,这就要求结合具体语境,细致分析,选择最切合语境的成语。例句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独树一帜。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别具一格之处。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辨析 “独树一帜” 指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原句中梅园虽也与众不同,但句中仅及梅园一处,无法强调比较得来的“独”字,改为“ 别具一格” 更切合语境。句中前面讲“看来是闲笔”,是从构思来谈的,用“匠心独运” 与其照应,更为恰当。句中“ 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

10、巧极其精巧;“苍山”“洱海”并非人工所造,成语使用不合此语境。歼灭难点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一部水浒传 ,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B.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C.不只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都不会一气呵成的。D.在某些党员中还存在着比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巴以边界一场大火,100 个生灵涂炭,这一灾难震惊世界。B.你应该与朋友合作搞这个新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C.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天才回到家乡,

11、享受到天伦之乐。D 打好基础才能造房子,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是得寸进尺的心态,却往往影响人们对这一真理的认识。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作法能不脱离实际吗?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C.微雕艺术家别树一帜,能在一根头发一样细的东西上,得心应手地随意雕刻。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4.()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 句无可

12、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B.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D.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加入 WTO 之后,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人代会下午 3 时开幕,不到 2 时,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就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B.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C.教练总是指责球员不敬业,是否也应该反躬自问,自己对工作是否认真负责了呢?D.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13、,求全责备自己。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7.()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B.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C.荷花盛开,姹紫嫣红,

14、煞是好看。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 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8.()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也许有碑文可查,可惜那时候我没有读过碑板广例之类的书,对于石刻等等不怎么热心,以致熟视无睹。B.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洼处,彼此相去虽没有多远,却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歌酬和。C.不了解他的人,有时还冒出一些胡言乱语,但他堂堂正正,照样走自己认准的路。D.编码方法构思巧妙,100 多个汉字字根,排列条理,泾渭分明。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A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一代地流传。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

15、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防备。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2.BA 句中“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不符合句中“听” 这一特定语境。C 句中“果不其然”指果然,强调不出所料,然而句子前后表意相反,使用不当。D 句中“ 格格不入”指有抵触,不投合,与原句意不符。 歼灭难点训练1.DA 句中水浒传是部小说,不需要什么“大论”。B 句中“ 东山再起”是比喻某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这个成语不能用在假货上。C 句中即使经过刻苦努力,学习也不会 “一气呵成”的。 2.C生灵涂炭:指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环境

16、之中,而不能用于一般意义上的遭遇灾难或死亡。三人成虎:指谣言传得多了,人们就往往信以为真,此句中错误理解为人多力量大之意。 “得寸进尺” 比喻贪得无厌,与句中表示贪多求快的意思不一致。 3.A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而不管客观实际。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别树一帜:指另外竖起一面旗帜,形容与众不同,另成一家。此处应为“匠心独运”,指独特的艺术构思。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此处应为“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4.DA.“繁文缛节” 指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用在句中不合文意。B.“绘声绘色”是描写、叙述生动逼真。应改为“有

17、声有色”。C.“ 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 5.CA.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临的敌人。B.叶公好龙,比喻名义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D.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此三项皆使用不当。C.反躬自问,反过来问问自己。 6.B“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此处用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 “汗牛充栋” 中“汗牛” 指用牛拉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堆满屋子。成语的本义指书籍很多,这里形容“人” 多,不合适。 “洗心革面”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洗心” 指清除邪恶的心思, “革面”指改变旧的面目,此处用在刊物上不当。“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也形容处世圆滑,善于投机。此句用法亦不当。 7.DA.断线风筝:比喻一去不回还的人或事物。B.蹉跎岁月:形容虚度光阴。 “蹉跎”是指光阴流逝,事情却没有进展,白白耽误时间的意思。C.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鲜艳美丽的花。不能单形容一种花。D 项是正确的,刮目相看:擦亮眼睛,另眼相看,指情况已有变化,已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 8.BA 项“ 熟视无睹” 应改为“ 视而不见”。C 项中“”“胡言乱语”可改为“ 流言蜚语”。D 项中“泾渭分明”不当,可删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