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78709 上传时间:2021-09-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I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一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精品教学教案设计I Excellent teaching plan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请大家看大屏幕,游戏的名字叫“看 图猜寓言、说寓意”。师出示课件:图片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拔苗助长(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师小结: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并且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 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井底之蛙齐读课题。请问“之”是什么意思?(的) 整个题目的意

2、思是?(井底的青蛙)(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课文围绕着这只井底之蛙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课文,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难读难认的字多 读儿遍;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读 书姿势)2 .检查预习。学习课文内容之前,老师要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有信心接 受老师的考查吗?课件出示生词,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解释:“商汤时代”和“夏禹时代”.汤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带领他的族民建 立了商朝,汤统治商朝13年,在他统治商朝的时期就是商汤时代。)同学们把生词预习得非常好,相信你们会把课文学得更好。接下来就让我们

3、 一起走进课文。(三)研读课文,体会寓意。1 .谁愿意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2 .谁能概括地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师评价预设:你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不错! 你概括的比较完整,很好!)3 .下面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再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住在浅井中的青蛙对来自东海的鳖()说:“我在()的生活真快活! ”鳖向青蛙介绍了()的景观,青蛙听了后,觉得自己()o4 .这只青蛙原来觉得自己的生活如何?非常满足,感到十分快乐,所以当它遇 到东海之鳖时,忍不住对它说一一【PPT出示井底之蛙所说的话,全班齐读。】 5.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青

4、蛙说的内容吗?明确:我生活这里真快活。井底之蛙说的话很长,可都是围绕这句话来说的,所以说这句话这一段话的 一一中心句。(嘱咐学生做好笔记)青蛙从哪几方面写了自己的快乐?(井内、 井中、井水)3.为什么这一只井底之蛙生活在这口浅井之中这样快活呢?找出相应的句 子,并用三角标志出重点字词。PPT出示要求】A.高兴时,我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尽情地蹦跳。一一尽情这一句的确能看出小青蛙很快乐,特别是哪一个词?对了,是尽情。什么是 尽情呢?就是不受约束的,自由自在的。想象你就是那只小青蛙,你今天很高兴,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可以不受约 束地、自由自在地蹦跳,读一一【个别读】“尽情”是这一句的重点词,如果我们

5、把重点的词稍微读得重一些,能更好 地帮助我们抒发情感,把文章读得更生动。【齐读】这句话写出了青蛙在井外的快乐。B.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一一安然,没有顾虑;很放心。 井内是啊,不用担心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也没有人来打扰我,可以放心休息了,读C.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 软舒适。一一绵软舒适。 井水D.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快活。一一没有谁能像我这样 快活。(环顾是什么意思?青蛙快活的忘乎所以,对虾蟹蝌蚪是什么态度?) 该如何把这句话读好呢?对啦,把“没有谁”读重一点。还有呢,再带点骄傲、得意的语气。E.而且,我独占一

6、口水井,跨井栏、倚井栏的乐趣,算是到了极点一一 独占、到了极点。独占一口井,把自己当成了井中的霸王了,那该有多神气啊!读一一【BCDE请生说完后,小组读】4 .里里外外,甚至是小小的井泥,小小的井水,小青蛙都能找到乐趣,怪不 得它会说一一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PPT展示,生读】5 .小青蛙的快乐真是离不开这口小小的井啊,它认为生活在井里就是世界上 最快乐的事了。那它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对东海之鳖说呢? 一一夸耀。夸耀,给它找一个近义词:炫耀。【及时评价:好一只骄傲的青蛙、如此自信满满、听得出来你真的很乐意住 在井底哦、这么得意呀、好一副神气的模样呀】6 说话训练:用夸耀造句。.看来同学们已经明白

7、了夸耀的意思,也能读出夸耀的语气了,那你肯定也能 用夸耀来造句了。三、体会东海景观之壮丽1 .这一只井底之蛙是多么地快活呀,它享受着住在井底的乐趣,这口井就是 它生活的全部,它跨井栏、倚井栏,快活至极。可为什么后来“学得自己非常渺 小”呢?2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海吗?明确:辽阔无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一望无垠、浩瀚无边、无边无际、 漫无边际、广阔无垠、广袤无垠、广阔、辽远3 .(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鼓吹,鳖也忍不住想进去看看,可还没进呢,腿就被 绊住了)这一只东海之鳖是这样向我们介绍东海的:【PPT出示课文,师范读:“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用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

8、深度。夏 禹时代,十年九涝,海面却没有因此增高;商汤时代,八年七旱,海面也没因缺 雨而降低。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 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4 .听了东海之鳖的介绍后,你对大海乂有哪些认识呢?预设:海水不仅辽阔,而且很深,深不可测。海水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5 .是啊,同学们把老师想说的都说了,东海之鳖可真会说话,让我们一下子 就了解了海的特点。现在看【PPT标画出否定词】老师标红的这些词都是一些什 么词,表示这是一个什么句?它用否定句的形式写出了一一海的广度和深度,起了强调作用。6 .引读:夏禹时代,连年的洪水,淹没了房屋、淹没了稻田

9、,民不聊生,可 是海面一一海面却没有因此增高;商汤时代,连年的干旱,大地干涸,庄稼颗粒 无收,而海面一一海面却没因缺雨而降低。发洪水、闹干旱,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灾害,可是海水却没有变化,这 里用了什么方式来写海之遥、海之深? 一一涝与旱,对比。同学们,难道大海的水真的没有一点点的变化吗?明确:不是的,而是因为大海太大了,水太深了,所以看起来像是没有变化。 作者夸张化了海水的不变性,这里用的也是一种常见修辞手法一一夸张。7 .是啊,大海浩瀚无边,深不可测,怪不得东海之鳖说一一用千里之遥,不 能形容海的辽阔;用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住在这样的东海,东海之鳖觉得一一很快乐。所以,当它向井

10、底之蛙介绍时, 会用上什么样的语气呢?读出东海之鳖的自豪语气。师生合作,指导朗读:(读出气势,读出海的深、海的广、海的壮丽来。)屹立在岸边的沙滩上,向远处望去,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所以,东海之鳖 说海水和天空早已融为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所以,东海之鳖说8 .补白练习:说十写这一望无垠的大海,能给东海之鳖带来怎样的乐趣呢?围绕“我生活在海里 真快活”展开想象,把鳖享受到乐趣具体地说一说。可以联系我们学过的海底 世界,想想在大海里的生活可以是什么样的?调动你的感官,发挥你的想象。听觉:听到海浪拍打着沙滩的声音,拍打着礁石发出了狂吼般的的声音、听 到海水轻轻流动,像在弹奏一首轻柔的月光曲;听

11、到动物们在海底窃窃私语,它 们在讨论着什么呢?还可能听到什么呢,海豚在唱歌;天气冷了,鱼群们要旅行 了,它们要到南方更温暖的地方去了。视觉:看到平静的大海,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起风了,你看到波涛汹涌的 大海,大海爷爷仿佛生气了、发怒了;抬头向上看,可以看到蓝蓝的天空、白云 和自由飞翔的小鸟;往海底游去,你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凶猛的鲨鱼、 巨大的白鲸,还能找到自己的同伴。东海之鳖能在东海里看到、听到、感受到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吧。东海之鳖()地说:我生活在东海真快活。()时,我()O ()时,我()O跳进大海之中,我()O 生生交流。8 .同学的介绍和东海之鳖的介绍可真精彩,把大海描绘得有

12、声有色,井底之 蛙听了这些话,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到这个问题:井底之蛙原来很快活,后来什么“觉得自 己非常渺小”?东海之鳖的话给了它什么启示呢?9 .是啊,相比浩瀚的东海,这口井实在太小了,鳖都无法把自己的脚跨进去, 而这一只井底之蛙却把这口井当作了生活的全部。而且还四处向人炫耀,真是令 人一一惭愧啊!井与大海相比较是那么小,而自己的所见所闻与鳖的所见所闻相比,更是微 不足道了。当井底之蛙在享受跨井栏、倚栏杆这样的小乐时,东海之鳖却在无垠的大海 里,享受着它的“大快乐”。所以当这一只井底之蛙听完东海之鳖的话时,它才会一一瞠目结舌,觉得自 己非常渺小。四、感悟寓意,围绕板书进行总结。东海之鳖的阅历丰富,见识广,相比之下,井底之蛙就显得目光短浅,见识 浅薄。因此,后来人们常用“井底之蛙”来比喻那些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的人。你 想做一个怎样的人?(目光远大、谦虚好学、不自大)五、板书设计:井底之蛙见识浅薄、目光短浅蛙鳖见识渊博、目光长远五、课外拓展:古文朗诵出示古文:夫千里之遥,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涝, 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 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