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2075784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教案 观 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 我们的 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 纤维等过程与方法1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3 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 , 板书“材料”。你 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

2、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 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 , 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 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3 交流记录的情况, 看看有没有出错。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 , 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 , 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 , 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 , 请作出标 记。5 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的。 用得最多? 础上,全班交流, 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 制成哪种材料使6 在小组交流的基哪些材料在

3、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呢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我们周围的物品 , 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 , 比如一扇门, 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 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 ,并记录下来。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 , 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 , 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4请保管好记录单第2课【教 科学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下次还要再使用。谁更硬一些 学目标】 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的沉浮能力。2材料的硬度越大, 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发现特性

4、。描述材料。值观:探索兴趣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的不同物理2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 情感、态度、价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2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 增强材料循环利用 、 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 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 玻璃杯、 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学过程】一、比较硬度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 出示纸和木头 , 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 而木头不容易折)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

5、软硬, 再出示金属一条, 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 可能会出现方面 , 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提由: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 , 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 就表示它比较硬, 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 , 看怎 样做能划出痕迹。3 比较木头、 金属、 塑料的软硬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 ,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 (学生猜测)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 ( 出 示书 P48 的记录表 ) 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

6、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 当补充,出示活动题 方) 活动提示: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 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用力适度, 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能划由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一,不能划由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 X ” O 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 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 , 出示材料开88 楼第 4 课 它们吸水吗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

7、浮能力。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 , 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过程与方法: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 , 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 , 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老师:古代造纸的

8、录像。【教学过程】一、导课小游戏:各取所需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 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 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 我们认为 , 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 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 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二、谁更容易吸水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 , 猜一猜 , 谁更容易吸水, 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 我们请这两位朋友

9、来帮忙, 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 只要求简单设想)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 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 观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可预期的发现:.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三、纸的观察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 , 有些同学

10、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 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 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 , 轻轻搅拌一下, 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四、介绍造纸术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 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 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

11、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 , 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五、我们来造一张纸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都由纤维组成 , 里面都有空隙。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六、课堂小结:1、通过对纸的研究, 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

12、样对待用过的纸?板书设计:第 3 课 比较柔韧性【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 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 ,不易折断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 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 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

13、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4 测量弯曲度的 “T 字 ”尺一把。5 50 克钩码一个, 回形针一个。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教学过程】一、柔韧性的认识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 ,没有断 ,木条先是弯了 ,最后断了)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 ,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二、比较 3 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1提供三种物

14、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2 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3 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 ,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 ,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 眼睛要平视。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

15、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三、认识塑料1 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2 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1 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2 出示 “可回收标志 ”, 认识可回收标志。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3 、5 课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 、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 、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 物体在水中

16、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1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 通过比较发 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 、 选 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 增强保护森林、 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 通过 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 并具 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器材:1 、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 水槽 1 只, 装半水槽水。教学过

17、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几课的探究, 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 , 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 , 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 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 认一认 , 它 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2. 小组内猜一猜, 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 , 哪些会沉 , 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 ,浮可用“ T ”表 示) ,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3. 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 , 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 , 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 , 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

18、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4. 分发水槽 , 小组实验 , 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 注意做好记录。5. 全班汇报交流, 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 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三、认识木头1 、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 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 , 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2 、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3 、从这些物品中 , 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4 、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 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四、课堂小结1 、

19、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 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 , 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 , 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 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 下节课 , 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第六课砖和陶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 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 , 改变材料的性能。过程与方法: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

20、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教学难点】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器材:1、砖与陶瓷各一小块, 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教学过程】一、导课谈话导入:这节课, 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 对同学们的学习 情况进行评价。二、砖和陶瓷1. 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2. 在我们的生活中, 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三、研

21、究砖和陶瓷的性质1导语:我们知道,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 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2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3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 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 , 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 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 , 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 , 再来进行描述。四、黏土的变化1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

22、工材料, 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2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 常大。都由黏土烧制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3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进行观察比较。4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 , 烧制的过程中 , 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五、课堂小结1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 , 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 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2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 课后做个小调查。第七课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

2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 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 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 过程与方法:1. 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 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2. 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3. 通 过 回 顾 和 反 思 , 不 断 完 善 自 己 的 原 有 认 识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教学难点】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 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

24、资料。2 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 , 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 【教学过程】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 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 , 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 填入书本P61 表中。3 汇 报 交 流 并 进 行 小 结 :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 , 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 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4 小组填写表格(在水

25、中沉还是浮用“厂或“T”表示 其它部分用“,”或 “ x ” 表示。5 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 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 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 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 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 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 , 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 , 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 , 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 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 有些材料却不能, 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 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 我们应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四、 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1. 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2. 展示自制复合纸, 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3. 这一单元结束了 , 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 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 , 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