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资源旅鼠之谜教学设计 6教学目标:1. 学生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归纳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2. 学生能从文章中学会思考,并能给自己以启示。3. 让学生了解文章写法上的特点。4.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并能写作短小篇章。教学重点:写作观察小文章。教学难点:学会思考,学会探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对北极旅鼠,一年竟能繁殖967118只!奇不奇!还有更奇的,一旦旅鼠太多了,毛色竟会变化,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莫非要招引天敌来吃掉自己?还有更奇的,要是死不成,数百万只旅鼠就汇集起来,直奔大海,跳将下去,这叫“旅鼠死亡大迁移”。所有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什么, 科学家们研究
2、好几个世纪了,至今还没有解开迷团。 这篇旅鼠之迷就详详细细地讲述了旅鼠的一个个奥秘。2 .简介作者位梦华,1940年出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 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 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78年归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并于 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两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1991年6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深入到啊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
3、回国以后,在对北极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始为中国的北极考察事业奔走呼吁。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位梦华任总领队,率领25人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95 年5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点。3 .整体感知课文1. 默读课文2. 根据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1) 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2) 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节制,而且一旦繁殖过多, 会出现种种怪现象, 好象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3) 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四.学会思考,学会探究1. . 默读课文2. 你能否说说文章中值得
4、你思考的地方,并与你的组员交流一下。3. 想想丹尼斯说的话:“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表达出的思想。4. 归纳归纳文章所能给予我们的启示。5. (1)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研究当然不能没有功利目的,但是功利目的不能太狭隘。对于旅鼠,自有一批动物学家和动物行为专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他们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6. )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的失败,说明研究方法和思 维方式需要调整,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
5、能解开大自然之迷。7. )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定内打破生态平衡,就会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 趋势。8. )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第二课时一、回顾三大奥秘,默读课文。二、了解文章写法。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 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1、 记叙的要素衡量:时间:“有一天”;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人物:“我”和丹尼斯;事情的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经过: “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的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6、2、 通篇几乎都是“我”丹尼斯的对话,而且丹尼斯的话是大段大段的,讲的都是旅 鼠的奥秘。3、 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与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4、 吸引读者,适合阅读心理,让人喜欢。三、观察小短文写作1、可见文中人物都是喜欢观察而且喜欢探究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就应该学习他 们,我们也应该养成平时多留心我们周围的事物的习惯,作一番研究,请有这样习惯的同学保持你的风格,而没有这种习惯的同学,现在就请开始吧。2、布置小短文写作:观察自然界中的一种事物,并试着去了解它,写一段文字,尽量 给人带来新奇感。四、作业布置1、完成语文作业本中的相关练习。2、可以继续你的观察作文。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