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市爱国宗教教职人员培养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_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205494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市爱国宗教教职人员培养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_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市爱国宗教教职人员培养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_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我市爱国宗教教职人员培养情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_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近几年来,我市十分重视爱国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工作,帮助全市各爱国宗教团体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了一批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在宗教上具有相当学识,部落能够密切联系信教群众的接班人,为各爱国宗教团体增添了新的血液。据统计,近几年我市共培养中青年教职人员共 852 名。我市的主要做法是:一、鼓励和支持各宗教团体开办培养宗教教职人员为目的的培训班。坚持举办各类读书班、学习班和研讨班,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有关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认清国际国内形势,提高认识,开阔思路。近几年来,我市共举办各类宗教教职人

2、员培训班 36 起,接受培训的宗教教职人员达 1000 余人次。中国佛学院灵岩分院已毕业 11 届,共 500 多僧人,这些僧人绝大多数已进入各地佛教协会工作,成为教会的一支骨干力量。另外,西园寺经车家宗教局批准开办了佛学研究所,寒寺经省宗教局批准开办了寒书院,市道教协会举办了两年制的青年道徒学习班。 二、用“长培短训”的办法,培养基层第一线宗教教职人员。为了培养年轻一代宗教教职人员,我市各宗教团体经过近几年的摸索和努力,在认真总结以往办班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和做法,开阔了培训新思路,制定了“长期培养,短期集训” (简称“长培短训” )的计划。 “长”就是在思想认识到教职人员

3、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制订长期计划;“短”就是要短期强化、注重实效。我市基督教两会在借鉴金陵神学院“一年制教牧人培训班”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培训工作,把一年的培训学习时间在 23 年内分三期完成,每期 34 个月,学员连续 3 期接受培训,可达到教牧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举办这样培训班的优点在于:办学活、选苗稳、收效快,负担轻。在培训的过程中还可以物色和考察合格的人选脱产进教会作为专职的教牧人员。我市的昆、吴江、太仓等地就通过这种培训方法挑选出多名合适的学员进入教会工作。 三、积极物色人才,培养宗教团体管理骨干。我市针对宗教团体领导班子成员多数年事已高、缺少具体办事人员的实际情况,积极帮助

4、他们物色合适的具体管理人选,帮助他们把好人选关。经过较长时间的考察,我们发现市基督教两会一位兼职的副秘书长各方面表现不错,有较高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觉悟,也具有一定的宗教学识,能够协调教内外的关系,工作有热情。经与市两会商议后,决定借调到两会工作。我们出面与其所在的工作单位联系,从 1994 年借调到市两会工作,一切工资、福利待遇由两会负担。事实证明,这位副秘书长脱产之后,全身心投入教会工作,一人身兼几职,先后完成了教产的清理普查、档案定级以及教堂修建等工作,经过几年的锻炼培养,已经成为两会很理想的接班人。 四、加强教育,团结年轻教职人员。老一辈教职人员与我党长期合作共事,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5、对政府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的政治立场比较坚定,而年轻的教职人员由于缺乏实践,感情比较脆弱,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抱怨情绪,思想不稳定。因此,对年轻人的培养,既要支持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要对他们的缺点、错误进行热情、耐心的帮助教育,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利用各种机会做好工作,以免挫伤年轻人的积极性。同时,也注意稳妥,不操之过急。我们体会到,团结教育年轻宗教教职人员,要从现在做起,着眼于未来。思想教育工作要善于捕捉时机,做到胸中有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不同对象、同一对象的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做工作。要开诚布公地多和

6、他们交换意见,努力沟通思想,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结合。 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后继乏人是目前国内宗教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近些年很多地方的宗教组织和宗教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也通过各种途径为各宗教团体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宗教教职人员,但是,从总体来讲,从宗教本身和社会发展形势看,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还需要花更大的精力,宗教教职人员队伍还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从我市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素质还普遍偏低。虽然这几年各宗教团体都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来提高教职人员的文化程度,但从整体看,从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看,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仍然不高(尤其佛道教教职人员) ,还普遍存在文化层

7、次低,自身修养不高等现象。在教会管理方面“家长制”现象还存在,谁当家谁说了算,视寺庙为“家庙” 。在教职人员使用上论资排辈,存在着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一定的学历文化和道德修养是吸收新鲜事物、理解教义教规、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低文化必然给教职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推进教会的民主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宗教信仰有所淡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宗教呈现世俗化的特征。虽然宗教的世俗化并不完全是坏事,但过度的世俗化必然会对宗教产生负面的影响。由于受到多姿多彩现代生活的冲击,部分宗教教职人员的思想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受到世俗思想的冲击而宗教信仰出现淡化趋势。有些佛教

8、寺院像企业一样追求市场利益,佛事商品化、僧人职业化等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僧尼虽表面出家,实际在思想信仰上根本就没有出家。基督教派内部争权夺利,拉帮结派。宗教信仰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职人员在信教群众中的威信,影响着教会的自身形象。 三、思想观念落后。宗教大多都有出世的心理,对世俗生活有一种自发的抵触,再加上对外交往不多,很多宗教教职人员的主要精力就用于主持宗教活动和处理日常工作,过着足不出户的生活,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当然也谈不上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新形势下对宗教教义教规进行改革。如:天主教对神学礼仪的改革已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佛教虽香火兴旺,但在弘扬佛教文化方面依然没有创新;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日见衰微。 四、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落后。宗教院校和各类培训班虽然越办越多,但由于观念落后,教学手段和教材严重滞后,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宗教院校依然在采用好多年前的教材,再加上教学形式单一,致使培养出来的教职人员综合能力不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差,综合性的教职人员缺乏,限制了对宗教教义教规的创新,阻碍了宗教文化的对外交往和交流。 宗教教职人员作为宗教组织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宗教界的社会形象,影响着教会的团结,甚至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着眼于未来,抓紧培养好新一代教会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