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组的第三篇课文。教材分析: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组的的一篇阅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故事,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很多年代过去后, 人们发现了陶罐, 铁罐却早已氧化。 作者告诉人们 “不能只看到自已的长处, 而看不到自已的短处, 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 这样一个道理。 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 教学时, 引导学生明白寓理并受到教育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这个点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应让学生在
2、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我放手学生自读自悟,并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学生们置身于故事中,使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问、议、演,从而提升学生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并让学生仿造课文编写寓言,发展学生思维。教学目标:1、 学习用抓住人物神态、 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感悟陶罐和铁罐的形象,体会陶罐的谦虚宽容和铁罐的傲慢无礼以及懂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2、 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分角色有感情地演读课文。3、 抓重点句子体会陶罐和铁罐变化后的情况, 了解铁罐无影无踪的原因
3、。4、表达对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 神态的描写,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教学准备: 陶罐和铁罐图片、生字、词卡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1、出示字词卡认读。2、出示陶罐和铁罐图片理解,说说它们各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本(一)自读1 9 自然段,体会铁罐的性格特征1、边读边画出表现铁罐的性格特征的句子。2、交流体会。3、指导朗读。(二)默读1 9 自然段,体会陶罐的性格特征1、边读边画出表现陶罐的性格特征的句子。2、交流体会3、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二部分(1017 自然段) 。很多年过去了, 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找出它们变化的句子。 (指导读句子体会)三、延伸文本。1、如果此时陶罐与铁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谁说句什么话?2、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3 、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四、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五、布置作业:“如果陶罐和铁罐再次相遇, 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你也来当一回童话大师,写一写这个故事,写完后读给爸妈听,让他们给你打打分。板书设计 奚落 铁罐谦虚 、宽容、朴实光洁美观易碎骄傲、傲慢蛮横无礼 、 易氧化坚硬各有所长 准确看待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