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升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教案苏科版.docx

上传人:kaixinyidian 文档编号:12013607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升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教案苏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升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教案苏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升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教案苏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邱升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112滑轮教案苏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滑轮教学目标:1 ?能辨别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2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3 . 了解滑轮组结构,理解滑轮组的工作原理,会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过程:tija ? /. -_r刖置学习:1 ?思考:如何把木料运上楼?2 ?两种滑轮的定义:a ?使用时滑轮的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 滑轮;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 滑轮。协进学习:1?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1)按课本图11-17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

2、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5)小组分析表中的数据,汇报结论是:使用定滑轮 省力,但可以改变 o 例题?如图所示,沿三种不同的方向拉绳使物体上升,所用的力分别是F1、F2、F3,则()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一样大2 ?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 )按课本图11-18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2 )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3 )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4)小组分析表中

3、的数据,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 ,但不能 3?阅读“读一读”请在右上图中分别作出动滑轮和定滑轮的杠杆的五要素示意图。4.探究滑轮组的特点分别按图(a)、( b)所示进行实验,其中,图(a)的实验提起2个钩码,图(b)的实验提起23个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拉绳端使钩码匀速上升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实验绳子股数n钩码自重Gn弹簧测力计拉力F/N图(a)图(b)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当n=2时,F大约等于G当n=3时,F大约等于G结论:使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动滑轮和物体被几股绳子吊起,在不考虑动滑轮自重时,所用拉力的大小就是物重的 ;考虑动滑轮自重时,所用拉力的大小就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 。例题.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300N的重物,该滑轮组绳子的股数n= .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的重力为30N,则拉力F =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提升;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 9m,则自由 端绳子上升的距离 为_ m.提升学习:见学案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