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961824 上传时间:2021-06-07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2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修订)中南 大教 字【 】号(年 月日 校务 会通 过 )第一 条 为进一 步规范 本科 生毕 业论 文(设 计),提 高毕业 论文( 设计)质量 ,根 据学 位论 文作 假行 为处 理办 法(教 育部 令第 号)和 高等 学校 预防与 处理 学术 不端 行为办 法 (教 育部 令第号 )等 相关 规定 ,结合 学校 实际,特制 定本 办法 。第二 条 撰写毕 业论文 (设 计) 是教 学过程 中的 一个 重要 环节, 是培 养学生 综合 运用 所学 知识与 技能 进行 科学 研究的 重要 手段 ,也是检验 学生 专业理论知 识和 技能 掌握 程

2、度的 重要 标准 之一 。第三 条 教务部 负责全 校本 科生 毕业 论文( 设计 )的 组织 、管理 、检 查与评 估等 工作 。第四 条 学院负 责本科 生毕 业论 文( 设计) 的选 题、 分派 指导教 师、 监控指 导过 程、 检测 、答辩 、质 量评 估和 存档等 工作 。第五 条 学院负 责拟定 本科 生毕 业论 文(设 计) 的参 考选 题,经 学院 审定后 向学 生公 布。 毕业论 文( 设计 )选 题的数 量原 则上 不得 少于毕 业生 人数。拟定 参考 选题 的教 师应具 有副 教授 以上 职称, 且教 学经 验丰 富。第六 条毕业论 文(设 计) 选题 应符 合以下 要求

3、 :(一 )符合本 专业 培养目 标的 要求 ,有利于巩 固学 生综 合运 用所学 知识的能力 ,有 利于 激发 学生的 创新 精神 ;(二 )紧 密 联系社 会经济 发展 的实 际, 反映本 学科 最新 发展 动向;(三 )难 度和 分量 适中;(四 )每 年的 更新 率不小 于 。第七 条 学生可 自拟毕 业论 文(设 计 )题目 ,但须 符合 毕业 论文( 设计)选题 要求 ,并 经指 导教师 同意 。第八 条 题目选 定后, 不得 随意 变更 。 确需 变更 的, 须经 指导教 师同 意并报 学院 备案 。第九 条 毕业论 文(设 计) 指导 教师 应具有 讲师 以上 职称 或硕士 以

4、上 学位; 教授 、副 教授 参与指 导毕 业论 文( 设计) 的比 例应 达到 以上 。每位 指导 教师 指导 毕业论 文( 设计 )一 般 不得 超过 篇。第十 条毕业论 文(设 计) 指导 教师 的职责 :- 1 - / 53(一 )审 定论 文选 题;(二 )审 阅开 题报 告书, 并提 出指 导意 见 ;(三)提出 写作 要求 ,规定 学生 提交 初稿 和定 稿的 期限,并指 定主 要参 考文献 ;(四)定期 检查 学生 写作 进度,审阅 初稿 并提 出修 改意 见,及 时解 答学 生的疑 难问 题;(五 )全面审 查论 文 , 写出 不少 于字 评语 并给 出书 面评 定成 绩;(

5、六 )指 导学 生做 好答辩 准备 工作 ,按 照 学院 的安 排参 加答 辩;(七)填写 中南 财经政 法大 学本 科毕 业论文( 设计)写作 及答辩 过程控制表 , 对指 导毕 业论文 (设 计) 的各 环节予 以记 载。第十 一条学生 选定毕 业论 文( 设计 )题目 后, 在指 导教 师的指 导下 ,查阅 参考 文献,了解选题 意义 及国 内外 研究状 况,在规 定的 时间内 写出 不少于字的 开题 报告书, 经指导 教师 审查 同意 后,即 可开 始撰 写毕 业论文 (设 计)。撰写 毕业 论文(设 计)的 相应 规范 另行 规定。第十 二条学生 须独立 完成 毕业 论文 (设计 )

6、, 在指 导教 师的指 导下 进行修 改,经 指导 教师 同意 后方 能定 稿。毕 业论 文(设 计)定稿 后,制 作份 论文(设 计) 正式 文本 ,在规 定的 时间 内交 所在学 院。第十 三条毕业 论文(设 计)须通过学 校组 织的 学术 不端 行为 检测 系统 的检 测,检测 文字 复制 比不 得超 过学 校的相 应规 定,检测 工作在 答辩 前进 行。第十 四条毕业 论文( 设计 )须经 过答 辩程 序。未通过 学术不 端行 为检测系 统 检测的 毕业 论文 (设 计) ,不 能进入 答辩 环节 。指 导教师 书面 评阅 成绩不 合格 的, 不能 参加论 文答 辩。第十 五条学院 成

7、立本 科生 毕业 论文 (设计 )答 辩工 作领 导小组 ,负 责对答 辩工 作进行组 织和协 调。同 时,根据 需要 设立 若干 答辩 小组,答 辩小 组一般由 人组 成。答辩 小组成 员须 具有 讲师 以上职 称, 组长 具有 副教授 以上 职称。第十 六条答辩 须以公 开方 式进 行。 实行答 辩回 避制 度, 指导教 师不 得参加 自己 指导学生 毕业论 文( 设计 )的 答辩工 作。 答辩 程序 为:(一 )答辩小 组组 长宣布 答辩 小组 成员 组 成;(二 )学生报 告论 文的主 要内 容;(三 )答辩小 组成 员提问 ;(四 )学生回 答问 题;(五 )答辩小 组进 行评议 ;

8、(六 )形成答 辩决 议并评 定论 文总 评成 绩 ;(七 )向学生 公布 答辩结 果;- 2 - / 53(八)将答辩结 果填 入中 南财 经政 法大 学本 科毕 业论 文(设 计)写 作及答辩 过程 控制表 ,并将 答辩 过程 的详 细记录 一并 交学 院存 档。第十 七条答辩 小组根 据指 导教 师给 予的书 面建 议成 绩和 答辩的 实际 情况综 合评 定毕业论 文(设计)的总 评成绩 。书面 建议 成绩 和总 评成 绩均 以百 分制记 分。 答辩成绩 不及格 者不 能参 加总 评成绩 评定 。总评 成绩评定 方式 为:论 文( 设计 )书 面 建议 成绩 答辩 成绩 。第十 八条毕业

9、 论文( 设计 )成 绩的 评定标 准如 下:(一 )优 秀毕 业论 文(成 绩分 以上 )的 基 本条 件:. 选题 紧密 联系 社会 实际 或学 科前 沿问 题 ,具 有较 大的 理论 价值或 应用 价值;. 开题 报告 、论 文摘 要、 目录 、正 文、 附 注、 参考 文献 、字 数等各 项内 容完全 符合 写作 规范 要求;. 论点 鲜明 ,论 据充 分, 材料 翔实 可靠 , 结构 严谨 ,逻 辑性 强,对 问题 有较深 刻的 分析 ,有 独特见 解和 创意 ;. 文字 表述 准确 流畅 ,标 点符 号、 计量 单 位使 用准 确;. 答辩 时能 够准 确流 利阐 述论 文主 要内

10、 容 和回 答问 题。(二 )合 格毕 业论 文(分 以上 )的 基本 条 件:. 选题 基本 符合 要求 ,有 一定 的理 论价 值 或应 用价 值;. 开题 报告 、论 文摘 要、 目录 、正 文、 附 注、 参考 文献 、字 数等各 项内 容基本 符合 本办 法中 写作规 范要 求;. 能理 论联 系实 际, 观点 正确 ,论 述有 理 有据 ,结 构基 本合 理,有 自己 的见解 ;. 文理 通顺 ,文 字表 达比 较准 确;. 答辩 能叙 述出 论文 的主 要内 容, 回答 问 题无 原则 性错 误。第十 九条评定 优秀毕 业论 文( 设计 )应从 严把 握, 学院 优秀毕 业论 文

11、(设 计) 一般不超 过本学 院当 年毕 业论 文(设 计) 总数 的 。第二 十条毕业 论文( 设计 )经 费由 财务部 根据 学院 毕业 生人数 核定 总额后 划拨 至学院。 毕业论 文( 设计 )经 费应专款专 用。第二 十一条毕业论文 (设 计) 成绩 评定工 作结 束之 后, 学院须 对本 学院毕 业论 文( 设计 )工作 进行 总结 ,形 成书面 材料 ,连 同毕 业 论文(设 计 )成绩报 教务 部。第二 十二 条 毕业论文 (设 计) 初稿 、定稿 、 本科 毕业 论文( 设计 )开题 报告 书、中 南财 经政 法大 学本 科毕业 论文( 设计 )写 作及 答辩 过程 控制表

12、一 并装 入“中 南财 经政 法大 学毕 业论文(设 计)档 案袋 ”,由 学生 所在学院 归档 保管 ,期 限为四 年。- 3 - / 53第二 十三 条 学院应于 每年 月底 之前 完成毕 业论 文( 设计)的各 项工 作。第二 十四 条 学校有关 职能 部门 、教 学指导 委员 会、 评估 专家及 教学 督导等 有权 对学 院的 毕业论 文(设 计)组织 管理 工作 的全 过程 及其论 文选 题、论文内 容等 进行 随机 抽查评 估。第二 十五 条 学生申请 以调 研报 告、 创新创 业项 目等 形式 替代毕 业论 文(设 计)的 ,由 学生 所在 学院 参照 毕业 论文(设 计)的质

13、量要 求严 格审 核,同意后 报学 校复 核。 经学校 审核 同意 的, 可以代 替其 毕业 论文 (设计 )。第二 十六 条 本办法从 年月 日起 执行 ,原 中南 财经 政法 大学本 科生 毕业论 文( 设计 )管 理办法 ( 中南 大教 字 号) 同时 废止 。第二 十七 条本办法由 教务 部负 责解 释。- 4 - / 5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 工作流程序号工作环节主要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各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计划和安排;各学院对指导教师资格进行审查;第七学期组织准备对指导教师、学生及教学人员进行动员,明确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第周各学院组织专家

14、组结合专业要求审查各申报选题,确定选题;检查落实实验条件、场所,以满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需要。选题公示选题,指导教师、学生双向选择,院(系 )调整并确定选题结果;第七学期各学院将选题情况汇总后报送教务部实践办备案。第周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第七学期开题组织学生开题,填写开题报告书;第周各学院检查学生开题工作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检查内容包括: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进展、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学生在毕业论文 (设计 ) 期间的学习纪律情况、指导教师到位情况、毕业论文(设计 ) 工作安排落实第七学期中期检查及组织管理情况等;第周各学院组织各教研室、

15、指导教师、学生开展自查;学校组织专家开展专项检查。学生初步完成课题研究内容;第八学期初稿各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指导学生规范撰写论文;撰写第周前学生按相关规范撰写论文( 设计 )初稿,由指导教师提出指导、修改意见。论文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指导、修改意见,完成毕业论文定稿;第八学期定稿按规范装订成册后,提交指导教师审阅。第周前各学院提前拟定评阅、答辩工作具体安排,并将工作安排报送教务部备查;评阅指导教师依据评分标准进行评阅,写出评阅意见并评定论文成绩;第八学期学生将毕业论文 (设计 )文本及相关材料提交指导教师,并做好答辩准备;第周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评阅答辩资格审查,审查通

16、过者方可参加评阅答辩。学生将毕业论文 (设计 )定稿制作若干份,提交给所在答辩小组的全体教师;答辩答辩教师应提前审阅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拟订答辩提纲,作好答辩准备;第八学期学生参加小组答辩,并采取公开形式进行,答辩过程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第周答辩小组复查学生答辩资格,拟定答辩意见,评定答辩成绩,折算综合成绩,推荐等级。各学院答辩领导小组审核答辩工作过程,确定优秀论文(设计 ),复核答辩过程中有争议的问第八学期审核题;第周论文 (设计 )成绩经主管教学院长审核签字后报送教务部备案。学生根据规范要求将论文(设计)初稿、定稿、开题报告书、答辩控制表等装入专用的资料档案管理袋中,经指导教师审查通

17、过后提交学院存档;第八学期各学院整理毕业论文 (设计 )相关材料,规范档案管理,保管期为四年;第周各学院在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保管期满后,移交学校档案馆保存。各学院组织评定本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并按要求推荐参评本年度“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学生人选;总结评优参评本年度“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学生提交相关材料(电子文档);第八学期各学院总结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交总结报告和相关分析材料;第周教务部总结全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教务部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专项评估注:为保证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专业特点及教学要求,各院(系)可将毕业论

18、文(设计)工作开始时间适当提前,但工作流程及各环节要求不变。- 5 - / 5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 设计 ) 评阅、答辩工作要求及程序一、评阅、答辩工作要求各学院根据教学计划总体安排,尽早落实评阅、答辩安排,并提前将安排报送教务部备案。各学院应加强对评阅、答辩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营造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评阅、答辩氛围,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评阅、答辩工作的组织和督查。各学院应组织规范严格的公开答辩,为答辩工作提供示范和指导,有条件的学院可聘请校外相关专业知名专家参加答辩工作二毕业论文(设计)评阅程序指导教师评阅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进行认真审阅,

19、及时向学生反馈意见,并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论文(设计)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公正地评定成绩,实事求是地写出评阅意见。评阅教师评阅各学院根据学生选题及研究方向为每名参加答辩的学生指定一名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阅教师必须具有指导教师资格。评阅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予以评阅,写出评阅意见,并根据评分标准评定成绩。三、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程序答辩资格审查凡按教学计划要求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的本科学生,经指导教师进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小组复查通过,方可获得答辩资格。答辩()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 设计 ) 通过答辩资格审查并经指导教师评阅、 评阅教师评阅后,方可参

20、加答辩小组答辩并以公开形式进行。()答辩前一周,学生应将毕业论文(设计)复本及相关资料提交给各答辩小组成员。各答辩小组成员须认真审阅每位学生毕业论文 ( 设计 ) ,并拟定答辩提纲,做好答辩准备。()答辩开始前,答辩小组对学生答辩资格进行复查,复查通过后方可开始答辩。答辩过程须严格按程序进行:学生报告论文(设计)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手段和结果等;答辩小组成员就学生论文(设计)及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内容进行提问或质疑, 并提出修改意见; 学生根据所提问题进行答- 6 - / 53辩;答辩小组评议,对学生论文(设计)及答辩进行综合评价,拟定答辩小组意见,并依据评分标

21、准评定成绩。()每位学生答辩时间不得少于分钟,其中报告论文分钟左右。答辩过程中,答辩秘书应认真做好答辩记录,并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四综合成绩评定综合成绩评定方式为:论文(设计)成绩答辩成绩组成;答辩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综合成绩评定,论文(设计)成绩记为不及格。根据综合成绩确定相应等级:优秀(分)、良好(分)、中等(分)、及格(分)、不及格(分以下)。综合成绩及等级评定应分布合理,评定优秀论文(设计)应从严把握,各学院一般不超过本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总数的。良好在左右,中等在左右,及格及以下在左右。五复议审核各学院答辩委员会对毕业论文(设计)评阅、答辩成绩进行审查,对评定等级为优秀或不及格以及

22、答辩评分中有争议的论文(设计)应进行复议,确定最终论文(设计)综合成绩及等级。毕业论文(设计)成绩经主管教学院长审核签字后方为有效,并及时报送教务部备案。- 7 - / 5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基本规范(试 行)中南大教字 号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工作,提高论文撰写质量与规范化水平,现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的要求,参照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所发布的科学技术报告、 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等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署和中国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相关规则,结合我校学科

23、结构上的特点, 特制定本规范。一、毕业论文(设计)内容及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项目: ()封面;()作者声明;()论文(设计)题目及署名;()中外(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目录;()正文;()注释;()主要参考文献;()附录(非必选项);()后记(非必选项)。以上各项目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如下:(一)封面封面信息。 封面信息包括学校名称与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全称、毕业论文标题(含毕业设计,以下简称论文) 、学生个人信息、指导老师信息,以及论文完成(提交答辩)时间等。封面格式。 封面格式由学校统一设计、印制后发放。封面上的题目、姓名、学号、班级、年级、专业、院系、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等内

24、容,以及论文完成时间。封面最好是打印填列,所有项目填列的内容均须排列整齐、美观。(二)作者声明声明内容 。作者声明是论文的著作权人对论文形成的知识产权与使用的知识产权,以及可能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所做的公开表述和承诺, 其内容包括声明文本和作者个人信息(专业、学号、姓名、时间)等。作者声明的内容由学校统一拟定。声明格式 。作者声明应另起页,“作者声明”字样占一行,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提倡用软件下“格式” “段落” “间距” “段前和段后”定义,不宜用空行回车方式,下同) ,结尾处无标点符号。作者声明的内容由学校统一拟定,四号宋体。声明生效。须由论文作者在作者签名处用中文手写签

25、字, 声明方才有效。 时间最好手写。(三)论文(设计)题目及署名题名排列。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署名与完成时间接 “作者声明” 页后单设一页。题目要求。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字数不得超过个汉字, 题目过长时可加设副标题,副标题前加破折号,即“” ,副标题需另起一行与主标题居中对齐。- 8 - / 53题目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需按中、外(英)文分别列示,二号黑体,居中。中文标题在上, 段前空行, 段后空行,下接中文署名; 外(英)文标题置于中文署名下,段前空一行。外(英)文标题与中文标题应在内涵上一致,斜体。此外,正文中若未设“引论” 条次的标题, 正文前也可冠以论文题目, 三号黑体,居中

26、,段前段后各空一行。署名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的中文署名置于中文标题下一行,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段前空一行。作者姓名的译名署名置于外(英)文标题下一行,三号字体,加粗,居中,段前空一行。中文译名一般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中间为半角逗号并空格(即“ , ”);姓氏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空一格;名字不缩写;斜体。如: , (张颖);, (王锡联);, (诸葛华)。时间格式 。毕业论文 (设计)完成时间以 “年月日” 格式列页底, 三号宋体,加粗,段后空两行,与签名居中对齐。(四)中外(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内容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

27、 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 主要包括研究意义、目的、方法、成果和重要结论。摘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其间不应含图表和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 若论文摘要中需分层次表述内容时,一般应采用文字表达的方式,而不宜使用数字表达的方式。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为字。摘要格式。 中文摘要应当单独设页。 “摘要”两字间空两格,小二号宋体,加粗,占一行,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结尾处无标点符号。摘要内容的版面设置与正文相同。关键词内容。中文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 是供文献检索使用的重要信息。关键词的词条应为通用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个,按其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

28、格式。 中文“关键词”应当排在“摘要”正文下一自然段。 “关键词”前空两格,小二号宋体,加粗,后接冒号“: ”,各个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其间用分号“; ” 分隔,段前空一行。.外(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外(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的翻译信息应在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页后另起一页。外文摘要格式。 外文摘要项的英文标示词用“” ,小二号字体,加粗,占一行,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结尾处无标点符号。摘要内容与中文一致,版面设置按后述英文行文要求。外文关键词格式。 外文关键词排在外文摘要正文下一自然段。英文用“ ”,小三号字体,加粗,左顶格对齐,后接英文状态下的冒号“ : ”,各个关键词用小四号字体,其

29、间用英文状态下的分号“ ;”分隔。第一个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段前空一行。(五)目录目录内容。 目录内容应当层次清晰,并与正文题序层次、标题内容完全一致。主要- 9 - / 53包括引论(或导论、绪论)、正文主体(一般只到二级标题,即条次与款次) 、结语(或结论)、主要参考文献、附录和后记等项。目录格式。 目录应单设一页。 “目录”两字间空两格, 小二号宋体,加粗, 占一行,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结尾处无标点符号。 目录下各项内容应标明与论文正文中相应内容相互对应的页序, 标题与页序之间的空格应当用中圆点填充。 目录内容只列两级:条次级(即“一、”)用四号黑体,加粗,左顶格;款次级(即“(

30、一)”)用小四号宋体,左边缩进两个空格。目录各项相应页序统一为右顶格对齐。(六)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引论(或导论、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语(或结论)三个主要部分,总字数不少于 字。三个主要部分的基本要求如下:引论(可选)。论文的引论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简要评述,以及论文所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引论”可作为一个单独条次排列,“引论”两字间空两格,但在标题前不加题序,格式规范同条次。一般情况下,论文应当有“引论”项,但其内容不宜分设款和项来表达作者观点,可用文字表达必须的层次。 如果引论内容不长,也可不列“引论”字样作为标题,只用一个自然段综合表达即可。论文主体。 它是论

31、文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紧扣主题,层次清楚,逻辑性强,文字简练,表达通顺,标点符号使用得当,文法规范,图表规范、整洁、美观,引注准确,重点突出。结语(可选)。结语部分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以及所得到的主要结论, 也可涉及论文存在的研究局限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 结语一般不宜过长。它可以作为一个单独条次排列,“结语”两字间空两格,但在标题前不加题序,规范要求同条次。如果结语内容不长,也可不加“结语”字样,而只是在正文后另起自然段写出结语类的文字即可(如:综上所述) ,但段前空一行。(七)注释注释范围。 论文中的注释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直接引文注释。即文中引用

32、他人原话和相关资料所载数据时对出处的交待。 ()间接引用注释。即文中吸收他人观点时对出处的交待。()内容说明注释。即对文中需要补充说明而在正文中又不便详细阐述的其他问题所做出的解释。注释形式。 论文中的注释一律采用随文加注的方式,运用脚注形式标注。注释序号。 注释序号一律以带圈的数字用上标编号,如“ ,”(提倡用软件的“插入”“脚注”中的自动编码功能) 。注释的序号每页从“”起重新编号,且不宜直接置于单列一行的条、款、项、目上,也不宜直接置于相关表格名、插图名以及公式之后,而应当置于相应的导入性文字中。除直接引注外,注释序号一般宜插于文尾的标点符号内。注释格式。 注释的内容用小五号宋体(即通用

33、软件的默认标准)。注释中凡是涉及- 10 - / 53引用相关文献时,其标示内容及格式规范与后述参考文献的要求相同。(八)主要参考文献涉及范围。主要参考文献是指与论文内容有密切关系, 且在写作中部分参考或者借鉴了他人文献的观点和材料时, 为了对其成果表示尊重, 同时也为了指明主要资料出处并便于检索而列出的一项论文要素。 其范围不仅包括注释中已涉及的文献, 还可包括论文写作过程所涉及的其它文献。列示数量。主要参考文献的列示数量不少于项 (其中至少应包括部以上的著作, 还应当至少包括项以上的外文文献) 。列示方位。 主要参考文献列于文末,应另起页。“主要参考文献”字样位置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小

34、二号宋体,加粗,结尾处无标点符号。列示顺序。主要参考文献列示顺序为中文在前, 外文在后。中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姓氏的拼音增序排列, 外文文献按第一作者名的字母增序排列, 第一作者相同的文献则按发表时间增序排列。列示格式。 主要参考文献的字号一律用五号宋体。各条参考文献首行缩进两个字符后列序号,序号在方括号(即“ ”)内列示,括号后空一格,再接相应的文献信息。一项文献的信息列示超过一行时,应“悬挂缩进”两个字符。中文文献各要素之间的小圆点宜用全角状态下的圆点符号(即“ ”),外文文献中的论题宜用斜体标示。著作类文献凡属第版时则不必标明版次信息。著者列示 。主要参考文献的主要责任者列示方法为:中文著者

35、先姓后名,外(英)文著者先名后姓。列示时不须标明编著形式(如: “张光明著”只标“张光明” ,但译者需要注明,并用逗号“, ”分隔,如:“李有明,译”)。一项文献涉及多个责任者时,应分别处理:外文著者只需标注第一个著者的姓名,空一格后附“ ”;中国著者应标注至第一、二、三著者的姓名,三位以后的著者则以“等”字省略,各作者姓名之间以及所列示的最后一位作者姓名与“等”字之间均用逗号“, ”分隔。列示简例。 主要参考文献需要提供的信息项目、列示规范与简例如下:论著图书类文献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示例: 余敏,张光明企业集团问题研究第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En

36、terprise.:, : . 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本例为析出文献时采用的格式)译著图书类文献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译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示例:- 11 - / 53 伯顿 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 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版别),年,卷(期)年(期) :引用部分起止页示例: 张晓东,张庆红,叶瑾琳,等企业管理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大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趋势会计研究,(): .“ ” :., , ():

37、.学术会议类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编者名论文集名会议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示例:钟启发非线性规划在管理学中的应用赵玮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学位论文类文献 序号 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雷光勇会计契约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报纸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张伟力绿色营销理论与应用经济参考报,2007-01-11()在线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一种) 李进现代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2005-01-112007-03-25其

38、他文献论文写作中,若还涉及到科技报告和专利等其他类型的文献时, 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参考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年月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可上网自选阅读)的要求作相应处理,具体内容与格式此处略。(九)附录(非必选项)附录内容。附录为非必选项, 它的主要内容可包括放在正文内显得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复杂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专门符号内涵释义、计量单位缩写表、专有名词缩写表和检索表,以及软件程序的有关说明等。若无需要,也可不单列此项。附录格式。 附录应另起一页。“附录”字样占一行,字间空两格,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结尾处无标点符号,段前段后空一行。附录内容版面要求与正文相同

39、,但其- 12 - / 53编序前应当冠以“附录”两字(如: “附录一”、“附录”)。“附录”单列一行,左顶格,附录题名列下一行,居中,段前段后空一行,格式同条次。(十)后记(非必选项)后记内容。后记为非必选项, 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是作者对论文过程的记录与写作感悟,也可以是对指导老师以及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个人表示感谢。后记文字要简洁、得体、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后记格式。后记应另起页。 “后记”字样占一行, 字间空两格, 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结尾处无标点符号,段前段后空一行。后记内容的版面要求与正文相同,文内顺序宜用文字表达。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40、一)行文用字规范。 论文中所用汉字必须使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规范汉字,所有文字必须字面清晰,若必须更改, 要使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标准校对符号, 不能随意涂抺。段首规范。 论文的每一自然段、每一层次单行列示的题序和标题前均按汉字书写习惯缩进(即首行缩进两个字符,专门规定“居中”的除外) ,而不宜按英文格式悬挂缩进。一般情况下,英文文字的首段左边应顶格,但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左边需空两个半角字符。字符规范。 论文中所有英文大、小写一律用“新罗马体( )”半角字符。论文中所有中文表述内的标点符号应当统一用全角状态下的字符; 而所有英文间的标点符号则统一用半角字符, 但均应在标点符号后加一

41、空格。 论文中凡是涉及阿拉伯数字的一律用半角字符(如),而不宜用全角字符(如 )。避免背题。论文中凡是单列一行的各级标题均不得背题 (即标题出现在某页的最后一行,内容在次页),必要时应强制使用相关软件中另起一页的排版功能。(二)正文主体论文中除“引论(或导论、绪论)”部分和“结语(或结论)”部分不需列出题序外,其他表明论文层级的内容应当统一由题序数字和标题表明相应的层次。 若无特别需要,文中不宜用特殊符号来标示论文的各级层次(如:“”和“”等)。具体要求如下:条次格式。 条次是正文的第一层次,在标题前以“一、”、“二、”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则标示为:“一、”。题序和标题占一行,段前空一行,三号黑体,加粗,居中,题序和标题之间用顿号间隔(而非下圆点:“”),结尾处无标点符号。款次格式。 款次是正文的第二层次,在标题前以“(一)”、“(二)”等表示题序。如第一条第一款则标示为 :“(一)”。题序和标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