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准入制度.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89255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准入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准入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准入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准入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准入制度浅谈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准入制度论文关键词:大学 学术职业 准入制度 博士 论文摘要:大学学术职业本身所具有的高深性、自治性、专业性和集合性决定了大学学术职业应具有更为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借鉴国外大学学术职业在职业准入中政府、高校和协会三者构成的完整的学术准入主体系统,以博士为准入最低标准的传统和设立职业准入期确保入职教师质量的制度的经验。考虑到我国学术准入制度中,法律制定滞后、协会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和缺乏同行评议的现状,建议制定政府、高校和协会三者协同的大学学术准入制度,通过确立以博士学位为学术职业准入的最低标准,更新关于教师资格的相关法律文件,强化协会在同行评议中的实

2、质地位,确立学术职业准入期的制度,构建完整的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准入制度。 一、学术职业的特点 职业准入制度是指就业市场的准入制度,即明确限定人才进入某一行业最低限度的资格要求的制度。社会视野中每个成熟的职业都有着自身的准入标准。在职业社会学领域,依据本职业入职者所需的教育和训练水平,将高层次职业定义为“专业” ,例如律师、医生、工程师、教师等。将这一行业的准入称为“专业”准入。学术职业属于职业范畴,但是与传统的职业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学术职业高深性、自治性、专业化和集合性四个特性之中。 1.高深性 大学是探索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机构,高深知识是包含在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活动的共同

3、要素。洪堡指出,大学不是高级中学,也不是专科学校,而是带有研究性质的学校,它一方面进行纯科学的研究,从而发展科学,探索真理,一方面将研究过程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弗莱克斯纳在论及他心目中的理想大学时认为,为了表明大学的真正理念,就得用一个新术语或许是高深学问学院,以便自动地把这种与学术机构无关的低水平的活动排除在外。大学以高深学问作为其存在基础的特性决定了严格的学术职业准入标准,不仅要求要有完整的基于多年经验的学术积累和学术训练,还要求入职者应该具有足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具有献身于学术事业的学术信念。因此只有少数人得以进入学术职业。 2.自治性 大学学术自治地位的获得是因为大学处于高深学问的地位,

4、没有谁比大学自身更知道应该如何管理大学。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是大学发展的传统,也是大学维持高深学问探索机构性质的保障。大学学术自治的原则,要求大学自主决定学术职业的入职者,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管理。学者职业入职者的标准和聘任程序由大学个体和专业性的大学协会确定。例如,美国大学学术职业入职标准的决定机构虽在美国大学个体,但美国大学教授委员会(AAUP)同样确定了教师入职的基本标准,并成为学术职业准入的审查和监督机构。 3.专业性 知识的分化导致了大学内部依据知识的系科分化。大学作为学术集合体制定学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范,学术职业准入的具体原则则交由各系科决定。系科专业性的主要表现就是各个专业性协

5、会在大学学术职业准入中的作用。大学教师的入职并不是进入大学系科的同时就进入了专业的领域,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同行评议是学者入职和晋升的基本方式。 4.集合性 因为知识的不断分化,大学从中世纪大学传统的文、法、医、神四个学院发展为现在的包含在理、工、人文、社科四大类中的众多专业学科的集合。这便导致了大学作为大学学术职业的实体承载,本身并不能确定学术职业入职的具体标准,只能是依据大学的资源和战略规划控制学术职业的入职人数和基本的共性的资格要求。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教师的入职招聘从各个系科开始,系科决定招聘人员的遴选和开始招聘程序,关于责任的标准主要由系科决定,美国大学依据高校的财政情况和战略发展规划

6、而制定人才招聘计划。大学学术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大学学术职业运行的基本方式。相比于其他的学术职业,大学学术职业的高深性决定了大学的入职标准更加严格,要求入职者接受完整的学术教育和训练,具有开创性精神和献身学术视野的价值观。自治性说明大学的学术职业入职标准的制定属于大学内部管理,不受来自社会和政治力量的控制。专业性决定大学学术职业的认定必须依托各个学科的专业性学术协会的标准,通过同行评议的方式甄别和遴选大学合适的人才。集合性的特性要求大学学术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程序和规则由大学确定,入职的具体标准和运行由大学各系科决定。 二、大学学术职业准入的国际经验 1.博士生入职的传统 中世纪大学的学术职业已有

7、明确的任职资格标准。这种任教资格是由中世纪大学的教师会决定的,它要求进入教师会的成员必须具有早期的学位证书,也就是硕士和博士学位。中世纪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随着系科地位的高低分等才有了硕士和博士之间的高等分等,并且硕士博士学位本身只是一种教师资格证明,经过了 3 到 7 年的学习考试合格,具备了辩论和讲解的能力。柏林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标志,学术职业也随着现代大学的建立而进入专业性职业时代。现代大学的博士学位与中世纪大学不同,它与教师任教资格相脱离,成为单纯学术意义上的水平证明。现代大学确定了新的教师任职标准,出现了任职资格考试。这种考试只为博士而设,通过了考试的博士才有高校的

8、任教资格。由此可见,博士学位从作为一种教师任教资格到成为获得教师任教资格的基本条件,表明了大学学术职业入职标准的不断提高,也奠定了国外大学学术职业入职以博士学位为基本要求的学术传统。 2.教授行会、大学和政府学术准入标准设定的三个主体 国外学术职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完善的学术职业的准入制度。在这个学术准入制度中一般包括三个行为主体:政府、大学和协会。三个行为主体通过不同的方式构建完善的学术职业准入制度。 政府主要通过颁布有关高等教育或者大学教师的专业法律文件,规定大学教师的地位和职责,规范教师的职业路径,确定入职教师的基本标准等影响大学的入职。例如德国的高等教育总纲法 ,法国 1

9、984 年的高等教育法和日本的关于大学教师等任期的法律等。这些法律一般都规定了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入职的最低学位标准,规范了大学教师入职的基本程序和入职的准备年限。 大学是高校入职的直接相关机构,也是高校入职的具体管理者。各个高校一般根据自身的办学目标、资源情况和发展战略等确定招聘计划,确定入职标准,明确入职程序,由具体的系科实施招聘过程,最后呈报结果,交学校董事会审批通过。以美国研究型大学为例,美国的主要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入职的基本标准为具有博士学历,同时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确定入职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一般要求学者在本领域中具有领先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开拓性的学术发展前景。 专业性协会是高等教育系统中一个特殊的部分。它通过对本专业内会员的监督实行同行评议,确定入职者的资格。在伯顿克拉克总结的高等教育系统整合的四个模式:行政、政治、职业和市场中属于职业整合模式。专业性协会主要包括以学科为基础,以院校为基础和教师为基础三种方式。他们通过“鼓励建立共同的专业,统一的标准保障高等教育的秩序和和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