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浅谈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人格类型 论文摘要:以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为被试,考察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存在显着差异。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和 scL 一 9O 对芜湖一所中学 160 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无显着差异。 一、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人到经济
2、建设的队伍中,这必然导致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因此,有关这一群体的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大多数研究显示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高于非留守儿童,并且,在学习成绩、社会交往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有显着差异。桑标、范方的研究显示,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环境的改变形成了以下一些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安Ci。黄艳苹和李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曾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均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
3、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z。卢利亚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 3100,他们的 SCL-90 的得分率显着高于全国常模,表现突出的是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目前,大多数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都表明,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令人堪优,但对于人格对其心理健康究竟有何影响,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思考和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为基础,探讨不同人格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希望能通过人格教育来改变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取样法,在芜湖市某初中进行取样,其中留
4、守儿童80 名,男生 48 名、女生 32 名。选取非留守儿童 80 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 36 名、女生 44 名。被试年龄在 13 一 15 岁。 (二)程序与工具 采用量表测验法对留守儿童及对照组的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试,用 SPSS11. 0 进行数据处理。 人格因素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 EPQ)“实测,该量表是 Eysenck 于 1975 年制定的,它是一种自陈量表,包括 4 个量表:E内外向;N神经持质,又称情绪性;P精神质,又称倔强、讲求实际;L 谎造或自身隐蔽。经艾森克等人的因素分析计算
5、,前 3 个量表代表人格结构的 3 种维度,它们是彼此独立的,L则是效度量表,代表假托的人格特质,也表现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中国的艾森克测验由陈仲庚等于 1981 年修订。 心理健康水平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SCL90 最原始的版本是由 Derogaitis,L. R.在他编制的 Hopkins症状清单(HSCL 1973)的基础上,于 1975 年编制而成的。本测验共90 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此量表使用简便,测查角度全面。它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