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_数学论文数学论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对比分析黄剑华(肇庆学院数学系 2000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 )班 广东肇庆 526061 指导老师:梁刚)【摘 要】:新课程标准是在总结和反思以前数学教育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保留了数学教学大纲的一些特色,是大纲的继承和发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其诸多方面均有不同。本文则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两大方面作深入对比分析。【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大纲;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对比分析在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我国原有的数学教学大纲正在逐步退隐,取而代之的是数学课程标准,在
2、普通高级中学阶段,新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与现在的教学大纲究竟有何区别?现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2003 年)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2002 年) (以下分别简称标准和大纲 )就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两大方面作深入对比分析,以期进一步解读新标准 ,走进新课程。课程标准主要是从课程论的角度出发来加以研究制定的,对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学大纲,其意义相同都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一把“尺子” ,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依据。采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也是顺应时代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因此,课程标准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课程目标都是全新的,蕴含着全新的
3、教育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丰富,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一、 标准与大纲关于理念与目标的内容比较(一) 、课程理念大纲 (在“教学目的”中有如下阐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标准1、 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3、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4、 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6、 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 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8、 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9、 注意信息技术与教学课
4、程和整合10、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二) 、课程目标大纲 (教学目的)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六大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实验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意识,应用意识 激发兴趣,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标准 (课程目标)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现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5、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科学的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对比分析(一)关于课程性质对比分析标准和大纲对课程的性质采取了不同的表述,二者的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1、 6在对待数学的基本观点上有差异大纲从研究对象、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数学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刻画了大纲编定者所持的数学观,即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而标准认为除了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之外,数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
6、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前后对比可以看出,数学的现代发展使得数学的许多特性变得越来越突出,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2、 6在对待高中数学课程的认识上有差异大纲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定位是“高中数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 。其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 ) 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2 ) 它是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基础。(3 )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
7、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有积极作用。而标准认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从课程的深度、广度上来说, 大纲是从数学学科的角度作出要求,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而标准是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的,是基于学生数学发展现状,社会发展需要与数学科学现代进展的必然,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所以,由以上两个方面可以反映出大纲与标准所持的数学观、课程设计的观念有较大差异,我们要正确把握这些差异,才能把握标准的精神实质。(二
8、)基本理念的对比分析从大纲与标准的内容上可以看出, 大纲对基本理念是没有明确论述的,而标准却十分具体地提出了十大理念,基本理念是标准的基石和理论支撑。与大纲相比,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发展和变化服务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标准更以一种动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待数学课程。与大纲相比, 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5着眼于未来公民的数学素养并体现数学科学性、技术性。大纲的基本理念散见于大纲的部分内容之中,这从大纲中的教学目的中可以看出,而标准体现出学科数学与数学科学在基础上的衔接,把高中数学建立在现代数学
9、的思想基础之上,体现出数学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具体地讲, 标准选用应用性的内容,借助数学语言进行表达,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用数学语言交流。2、 5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并坚持学生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在看待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上, 大纲对学生数学学习特点和规律的描述,散见于大纲的“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集中体现为: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学生打好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参与的过程;重
10、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而标准则认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积极和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设立“数学探究” “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现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由此可见, 标准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
11、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形成技能的过程。学生处在主体地位和客体地位交替出现的动态过程之中,根据系统方法论中的整体原理,教学系统要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匹配” 。从系统结构上提高功能,从要素配合上谋求效果,最终达到系统内容要素的优化组合。这与大纲是显然不同的,可以说是总结和归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结果。3、 5注重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特点并立足终身教育为不同学生选取不同内容。大纲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观点,而标准则认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既教师和学生一块成长的过程” 。按照后者的观点,对数学学生而言,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有观察世界独特
12、的方式,只有按照这种方式呈现内容,才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体现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在体现未来的学习需要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精选出学生终身学习的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使数学教育扩展到一个人的一生,使大家都得到继续受教育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因此, 标准从理念上说将社会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目的。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适应性,关注终身教育,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数学课程。总之,基本理念是标准的精神实质。 标准中的每一部分都是基本理念物化的结果,都与基本理念有着紧密的、必然的联系。正确理解和
13、把握标准与大纲在基本理念上的差异,是解读新课程的关键点之一。三、课程目标对比分析大纲的课程目标是在它的教学目的中体现的。则上文所列的“双基” ;“六大能力” ;创新意识和应用的发展;重视激发兴趣,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方面的培养。而标准的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提出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并进一步列出六大具体目标(如上文所列) 。通过对具体目标的总结归纳, 标准的课程目标体系,可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
14、但对于知识技能领域来说,发展性领域又具有导向功能。如具体目标中提到的“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 “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的能力”等正是知识技能领域到发展领域的具体表现。1、整体结构分析大纲除在“一、教学目的”中提出了几大课程目标外,还在“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中按每单元教学内容应该达到的要求,而且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统一目标作了具体阐述。所阐述的教学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四个层次。而标准则结合内容标准。如对必修课中的五个模块(数学 1 至数学 5)的内容与要求作了详细的说明。此外,在使用的行为动词上, 标准的目标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
15、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涉及的行为动词水平大致为:目标领域水平知识与技能知道/了解/模仿理解/独立操作掌握 /应用/迁移过程与方法经历/模仿发现/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认同领悟/内化与大纲对比可知, 标准对课程的目的领域更为明确,在保证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基础上,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特点对比分析大纲关于教学目标的重点是对教学工作作出规定,而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 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
16、有良好质素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 标准中的目标主要是按结果性目标和体验目标来描述的。结果性目标则主要用于对“知识与技能”的刻划,体验性目标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要求。无论是结果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都尽可能地以便于了解、便于操作的行为动词来刻划。确立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此同时, 标准还提出发展性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3、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对比分析标准提出对高中数学教育的
17、要求是最基本的,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而大纲规定了教材、教学和评价的最高要求,无论是教材、教学还是评价都不能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则被视为超纲。由此看来, 大纲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严格控制的、硬性的,而标准的重点是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做出了规定,因此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材编写和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的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四、比较的几点总结无论大纲的修订还是标准的研制,都试图更好地指导学校的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标准与大纲相比,既有继承方面,也有发展与创新。通过上述比较、学习和总结,
18、标准比大纲在理念和课程目标的先进性可概括为:1、基本理念基本理念是标准的思想基础,是构建整个标准的基石、 标准的每一次具体表述都是从这些理念出发得出的结果, 标准的每一段都与基本理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总的来说, 标准的基本理念反映了数学课程要服务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一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总趋势。基本理念的几个要点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理念的核心思想。 数学已成为公民学生、生活、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方式和基础,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理念新的
19、数学观。 数学学习的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不仅包括数学结果,更要体现结果的形成过程。数学的学习方式应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这是理念新的数学学习观。 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理念新的数学教学观。 课程评价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这是理念新的课程评价观。 现代信息技术要与数学课程相融合,
20、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的影响。2、课程目标大纲与标准的课程目标同中有异。两者都重现知识技能的培养,但标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个性的发展。通过对比分析, 标准的课程目标可表述为: 4使学生对作为科学的数学,数学的历史,数学与逻辑的关系,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使学生学会用一定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态度去观察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 的有关问题,并能用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去处理。 4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全面培养学生探索、猜想、归纳、分析、类比、证明、综合等
21、各种能力,尤其是实践的数学能力。 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发现数学的 兴趣和态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在数学上的成就感;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进行交流。 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心灵的陶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共精神及合作意识。五、一些思考由于标准刚刚出炉,肯定存在某些不足,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思考:首先,由于课程理念的变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就很重要,这给师资培训提出了新的任务,同时对在校的师范生的培养方式是否应该有所改变?其次,3新的课程标准的建立只是第一步,要体现新的课程标准思想还必须通过教材的编写,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蓝本,教材编写的好坏直接影响课程标准的实现。 标准鼓励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以及开发校本特色课程,那么地方特色怎样在课程内容中得到体现呢?如何进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最后, 标准非常重视新技术,那么新技术应该以一个怎样的“度”体现在数学的教与学之中呢?下载此论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dx(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