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新型税收征纳关系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构建新型税收征纳关系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构建新型税收征纳关系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2011-11-18 19:59:39构建新型税收征纳关系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社会收入分配的主要承载方式的税收,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构建法制平等、诚信服务、规范公平、和谐融洽的税收征纳体系,不仅是新形势下税务机关加强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本文主要从加强社会管理的角度,研
2、究现行税收征纳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剖析其内在的根源,进而提出构建新型征纳关系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与建议,以抛砖引玉。 一、当前税收征纳关系中影响社会管理的负面因素分析 近年来,税务机关在构建和改善征纳关系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索,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广大纳税人对于税收工作的理解度、遵从度、满意度显著提升,文明诚信服务的税收环境日臻优化,税收征纳关系的主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对于服务发展大局、促进社会科学管理发挥了积极功效。但少数地方在处理税收征纳关系的理念思路、政策法规、方法手段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甚至在个别地方因税收征纳关系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呈现加剧、激
3、化的趋势,个别地方征纳之间出现严重分岐、对立、甚至对抗的情况也时常见诸于报刊网络媒体,做好新形势下税务管理工作时刻不能松懈。 一是税收增长与客观税源的矛盾。长期以来,由于受税收计划层层加码,一年更比一年高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上经济税源的持续拉动,近年来税收收入在国民经济运行指标中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成为“一匹跑得飞快的骏马” 。以 2010 年为例,全国税收收入完成 6686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8%;而同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0.3%。在税收增幅远远超越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的背景下,引发了广大有识之士和纳税人的反思: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增
4、幅远高于经济增长,税收从何而来,尽管理论界早就有“税收增长可不完全同步于经济增长”的共识,权利的条件。而评判纳税人是否依法诚信纳税的决定权,在于税务机关,这种权利前置和认可前置,决定了纳税人主张权利的难度。第三,从征纳数量关系来看,纳税人群体大,量多,而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的数量小,无论是在时间空间上,还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难以保证每一位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实现,难以保证每一位纳税人都能得到优质服务。 二、造成税收征纳关系影响社会管理的原因和根源分析 (一)大局意识淡化,税务管理尚未实现社会管理的“无缝对接” 。一是主体意识缺失。实际工作中,少数同志对于社会管理的认识显得过于狭隘,将社会管理理解
5、为:社会综合治理、教育、就业、社保、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保障房建设等民生问题,而将与广大群众密切相关的收入分配、再分配的税收管理问题,则隔离于社会管理领域之外。二是思想理念滞后。少数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习惯于管理而不习惯于服务,多以“管理者”自居, “官本位” 、 “官贵民贱”等思想仍未完全消除,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税收征纳关系的走向。三是主动作为不够。立足税务部门和工作岗位,充分关注社会管理问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进一步促进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够,通过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促进社会矛盾的缓和,促进对于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支持、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
6、等方面,做得还不够,税务管理未能完全融入社会管理的大局之中,相反,个别地方因税收问题引发的征纳矛盾有时还成为社会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二)税收认识不足,积淀的负面赋税思想难以在短时间消除。人类历史的进步,离不开赋税的支持。同样作为税收,在中西方文化的认知上却有迥然不同的差异 (见表 2) 。表 2 中西方税收思想差异对比表项 目 中 国 西 方 备 注 主要内容 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德治为要,德主刑辅,贤主治政 法治理念:法律至上,严格法定,司法独立、分权制衡 税收理念 义务理论:纳税是应尽义务 交换理论:纳税是获取公共产品的价格 征纳关系 缴纳税收具有强制性 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服务 纳税意识
7、区别对待 法律普遍主义 纳税心理 被动 主动 代表人物 管仲、商鞅、桑弘羊、王安石、张居正、严复 孟德斯鸠、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凯恩斯、马斯格雷夫 相对于西方“只有死亡和赋税不可避免”的深刻认识,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对于税收的认识与教育,却停留于“苛税猛于虎” 、 “苛捐杂税”的单一认识,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里,一句“迎闯王、不纳粮”的号令,即让追随者云集。即使是传承下来的“皇粮国税,自古有之”的税之教训,也似乎透露出劝教者引经据典的苍白与执行者的无奈。传统的缺乏理性的税收传统文化积淀,增添了当代国民纳税意识的淡薄, “能拖则拖、能逃则逃”的心理在一些纳税人的心中,还存有一
8、定的市场;“查出来再补交”的心态,更让少数纳税人有恃无恐;甚至有极少数纳税人对于税收具有逆反心理,等等,这些思想对于构建新型税收征纳关系具有天然的文化、心理、习惯上的障碍。 (三)渠道不尽畅通,税收征纳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一是税收属性缺乏全面认知。受现行税收财政体制的束缚,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实行“两条线、两分离”的管理模式,纳税人对于如何缴纳税收、缴多少税做到心里明白,但对于税收收入如何用之于民却不甚清楚,税收本身所具有的整体补偿性、社会回报性、公共服务补偿性,对于单个纳税主体而言,却不一定能够得到及时体现,个别纳税人甚至产生“税收白交了”的心理。二是税收执法行为不尽规范。一些地方在零散税源多,
9、征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由政府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征收,有的在划拔款项、审批管理环节,采取先打包统一收取相关税费,而后进行分配,税务机关往往不直接与纳税人见面,具体义务只是开具完税凭证。工作方式方法上简单粗糙,一旦发生涉税纠纷,税务机关不仅处于被动,而且人为隔断了税收征纳联系。三是纳税人诉求渠道不尽通畅。如纳税人对税收负担的承受,既有经济上,更有心理上的,出现税负争议时,纳税人要求降低税负的决定权在税务机关,且有时要实现降低税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能“朝发夕至” ,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四)征管模式改革需要,引发征纳关系出现“阵痛” 。一是管理模式转型带来的不适应。在旧的“一人上户、各税统
10、管,集征、管、查于一身”的传统税收征管模式中,税务机关扮演的是“保姆”式角色,在税务机关集权管理模式下,纳税人所做的更多的只是遵从。随着征管模式的改革步伐的加快,现行“以纳税人自行申报,强化管理,重点稽查”的管理模式,税务登记、税负核定、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纳税评估等诸多事项都需要纳税人参与其中,客观上也给纳税人带来了麻烦,增添了负担。二是现代信息管税带来的不适应。目前各地税源管理体系大多依靠现代信息化技术支撑,税源信息采集、纳税申报方式的改进,刷卡缴税、同城办税、税库银横向联网、网络办税的推广,在完成由手工管理向科技管理转换之后,给纳税人带来的是快捷便利,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到纳税人的经营
11、规模、文化素质、距离远近等个性差异因素影响,加上一些地方税务机关宣传、辅导、服务没有完全到位,少数纳税人一时难以适应信息管税的要求,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尽配合、支持的现象。三是税收政策遵从带来的不适应。对于新开业的纳税人,对于税收政策法规、办理涉税事项往往是“一切都是新的” ,有时感到力不从心;对于已经开业的纳税人而言,也存在对于税收政策法规变化了解不及时,尤其是对于一些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理解掌握,及相关资料的报送、征管流程的办理,显得不甚清晰,影响了征管工作的效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在推动税收事业阔步前进的进程中,征纳双方携手并进、共塑税务管理新格局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新形势下构建新型征
12、纳关系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原生态的征与纳,是一种取与舍、付出与吸纳的关系,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一旦处理不当,就会积累社会管理风险,有可能引发纳税人的投诉、群体上访、闹事等社会矛盾,直接影响税务部门的形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从哲学意义上来说,矛盾并不可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具有走向尖锐对立和斗争消灭、互为转化的趋势,也有走向统一的可能性和趋向性,两者都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必然性和可能性,关键在于人们对事物矛盾运动变化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认识和控制” 。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正视当前税收征纳矛盾关系的客观现实,着力研究、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因势利导,妥善处理涉税问题和矛盾,维护广大纳税人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税收管理良好秩序,共同致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管理局面。 (一)增强责任意识,站在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高度构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