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 及改良利用,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土壤形成的实质、土壤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主要的成土过程; 了解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概念; 了解土壤分类和土壤分布的基本情况 掌握红壤、盐碱土的改良与利用方法,岩石,岩石,第一部分:土壤的形成,土壤形成的实质是营养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 生物小循环的矛盾与统一,微生物分解,生物小循环,地质大循环,一、土壤形成的影响因素,成土因素学说:土壤是在五大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时间)及人为活动影响下不断形成、发育的。,前苏联土壤学家 道库恰耶夫,(一)母质因素,四川紫红砂岩紫色土,影响土壤的矿物和化学组成 影响土壤的质地 影响土壤的养分状
2、况,(二)生物因素,动物:破碎、疏松土壤等 植物:草本、木本 微生物,(三)气候因素,通过控制母质、气候及生物因素,对土壤发育产生间接影响。,(四)地形因素,(五)时间因素,土壤绝对年龄,土壤相对年龄,(六)人为因素,耕作土壤,红土,青土,黑土,黄 土,白土,(六)以人为因素为主的成土过程:熟化过程,(五)以淋溶为主的成土过程:灰化过程,(一)以矿物风化为主的成土过程: 原始成土过程、富铝化过程、粘化过程,(三)以盐分聚积为主的成土过程:钙化过程、盐渍化过程、碱化过程,(二)以生物积累为主的成土过程:腐殖质化过程、 泥炭化过程,(四)以氧化还原为主的成土过程:潜育化过程、潴育化过 程、 白浆化
3、 过程,二、主要的成土过程,(一)以矿物风化为主的成土过程,原始成土过程 岩石或其风化物 表面上着生低等 植物或微生物并 开始形成 原始土壤。,原始成土过程,湖 北 初 育 土,黄棕壤粘膜,粘化过程 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集过程。,富铝化过程,富铝化过程 土体中二氧化硅淋失,铁铝相对富积的过程。多在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红壤剖面,砖红壤剖面,(二)以生物积累为主的成土过程,腐殖化过程 土体中特别是土表进行 腐殖质形式的累积过程。,泥炭化过程 有机质以植物残体形式的 累积过程。 多在地下水位很高或 地表积水的沼泽地带。,钙化过程,(三)以盐分聚积为主的成土过程,钙化过程 碳酸盐在土体中 淋
4、溶和淀积过程。 多在半干旱地区,脱钙积钙 脱钙积钙 CaCO3(淀积) CO2 + H2O Ca(HCO3)2 Ca(HCO3)2形成引起脱钙,CaCO3形成导致积钙。,黑钙土钙积层,盐渍化过程,盐渍化过程 土体上部易溶性盐类 (钠、钾)的聚集过程。 多在地下水位较高,气候 干燥、蒸发力强地区。,盐渍化过程 在干旱及高山寒漠地区,地表水、地下水及母质所含易溶性盐分,在蒸发作用下于地表或土体中聚积形成盐化层。 碱化过程 在季节性积盐和脱盐频繁交替作用下,土壤吸收复合体上钠的饱和度很高,水解后,呈强碱性反应,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干旱地区盐土景观,海滨盐土景观,潜育化过程,(四)以氧化还
5、原为主的成土过程,潜育化过程 土体长期淹水使变价元素 还原产生灰色至深灰色 土层的过程。,潴育化过程 土体中地下水位季节性升降变化,氧化还原 交替进行,产生锈纹、 锈斑的过程。,潴育化水稻土,潜育化, 白浆化 土壤表层季节性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如下图),土壤剖面水分作用机理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 由于化合物变化引起物质形态、性质变化。 (1)潜育化 静水浸泡 强还原 Fe+3 (红、棕色) Fe+2(兰灰色) (2)潴育化 水位上升:还原水位,下降:氧化 Fe+3、Mn+4 Fe+2、Mn+2 水位下降后出现 “红棕色锈层” 水位上升后形成“兰灰色层” (3)白浆化 滞水还原 Fe+3
6、、Mn+ 4 Fe+2、Mn+2(淋失) 白色脱Fe、Mn层 (高价不溶) (低价可溶),灰化过程,(五)以淋溶为主的成土过程,灰化过程 土体亚表层二氧化硅残留, 铁铝与腐殖质形成络合物 的淋溶和淀积过程。 在寒温带针叶林地区。,灰化及漂灰化机理: 有机酸、酚等 苔藓吸水饱和 还原 Fe+3、Mn+4 Fe+2、Mn+2 (高价不溶) (低价可溶) Fe+3、Mn+4 Fe+2、Mn+2 (氧化物,不溶) (络、螯化合物,可溶) 灰白色脱FeMn层,灰化层,Fe、Mn有机络合、螯合物形成,导致Fe、Mn淋溶,伴有原生、次生矿物的分解、合成 灰白色层,(六)以人为因素为主的成土过程,熟化过程 在
7、人为合理耕作、利用改良 及定向培育下,使土壤向着 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土壤旱耕熟化过程,一、土壤的分类 (一)前苏联的发生学分类(定性),第二部分 土壤的分类,进行土壤分类的着眼点是气候和植被,(二)美国的系统分类(定量) 以诊断层作为分类的依据,各级分类的基础是野外可以定量和查核的土壤性状,(三)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制 20世纪30年代至解放初期,受美国土壤 分类的影响 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土壤分类 1992年,确立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第二次土壤普查) 1995年,借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拟定了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在发生学原理指导下,以土壤属性(比较稳定的土壤剖面形
8、态和理化性质)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992年确立了12个土纲、29个亚纲、61个土类和231个亚类。,七级分类制: 土纲亚纲 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依据 : 以诊断层、诊断特性和诊断现象作为划分土壤类别的依据。共分出33个诊断层和25个诊断特性。,土壤诊断层和诊断指标,红壤剖面,诊断层: 用于鉴别土壤类别, 在性质上有一系列 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特性: 用于鉴别土壤类别, 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有机土 Histosols 人为土 Anthrosols 灰土 Spodosols 火山灰土 Andisols 铁铝土 Ferralisols 变性土 Ver
9、tisols 干旱土 Aridisols,盐成土 Halosols 潜育土 Gleysols 均腐土 Isohumisols 富铁土 Ferrisols 淋溶土 Luvisols 雏形土 Cambisols 新成土 Entisols,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hinese Soil Taxonomy),砖红壤剖面,铁铝土存在问题及其利用改良?,修筑梯田,保持水土,增厚土层; 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 施用石灰,改良土性; 积极推行免耕少耕技术; 轮间套作,提高复种指数; 因土施肥,经济用地;,酸度过高;质地粘重;结构差; 矿质养分缺乏;有机质分解快; 土壤保肥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等。,黄壤剖面,红壤剖
10、面,干旱地区盐土剖面,干旱地区盐土景观,海滨盐土剖面,海滨盐土景观,盐碱土存在问题及其利用改良?,开沟排水,排走土壤中的盐分,降低或控制 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返盐; 井灌井排;灌溉洗盐;种稻洗盐; 种植绿肥: 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物理性质, 同时,由于绿肥覆盖地面,可减少水分蒸发,抑制土壤返盐; 耕作和施肥;等等。,盐土:含有过多的易溶性盐 碱土:土壤胶体吸附有显著数量的 交换性钠,均能对作物产生危害。,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剖面,第三部分:土壤的分布,(一)地带性土壤 地带性土壤(zonal soil)由生物气候条件决定而发育的土壤。 这种土壤是广域(广大空间)分布的土
11、壤(黄壤、棕壤、暗棕壤), 地带性土壤分布的函数表达式: S = f ( w j g),我国的土壤水平分布规律,基本上 是由以下两个地带谱构成:,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山区的土壤随着 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更替。 一是海拔100米/0.6 二是植被分布随之变化 土壤是成土因素作用的产物。,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基 带,基带,正向垂直,负向垂直,土壤正、负向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的关系(如下图):,(二)隐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在相同的土壤带内(生物气候带内),由于母质、地形、水文等因子变化所发育的土壤。例如紫色土、潜育土,白浆土等。,由于受局部地区自然、人为等因素影响形成的 土壤称为非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1. 试述土壤形成中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2. 简述土壤主要的成土过程。 3. 简述土壤分类的方法与原则。,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