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记者 小的时候在农村,有快乐的童年也有很多梦想,但却从来没想到会成为一名记者。上班后从河北沧州文化馆的音乐干部到考入天津音乐学院的作曲系,人生的轨迹似乎都和新闻不着边。到现在一直在被追问一个问题,作曲系毕业怎么成了一名记者?其实,作曲是需要感性和理性完美的结合。我长于理性而音乐的感性却一般般,说的再直白一点,我是缺少作曲天分的。不过,好多年以后当我借用作曲家的回旋曲式去结构电视作品、用音乐的节奏去剪辑画面时,效果足以让同事刮目相看。这也让我一直对音乐学院的老师心存感激。 做一名好记者 善于向采访对象学习怎样当一名记者?不管是我这样的半路出家还是科班毕业的新闻系毕业生,恐
2、怕都要面临这样的问题。要采访的人物三教九流,要采访的事情五花八门。当受众求助于媒体的时候,更有多半都是在社会上以常理无法处理的。 还记得刚刚成为一名记者的时候,领导派了一个选题。一个男孩出生不久被母亲寄养在一对老夫妇家里,给过几次抚养费之后母亲便彻底的消失了。男孩已经三岁,叫老夫妇爷爷奶奶。老人在感情与生活的拮据之间无法取舍,送到福利院又不符合条件,只好求助于媒体。这里面有多少人生的无奈和巧合,对于一个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记者来说意味着多少挑战。我一点点梳理,一点点推动,从派出所到民政局、福利院,不知跑了多少趟。最后,孩子送到了儿童福利院,热心的观众也捐了一些钱给老人。事情圆满解决,我的心中也感
3、受到了从事记者职业的一种升华。我一直觉得记者的成长经历就是不断地向采访对象学习的过程。一次采访,一次积累。像滚雪球一样,采访越多见识就越多,朋友越多线索就越多。不夸张地说,采访对象是一个记者最宝贵的财富。当然,也有些记者在有了一段采访经历,度过了最初的迷茫之后陷入另一个职业陷阱,就是我们常说的“油”了。看到相类似的题材就以过去的经验“搬之”、“套之”,采访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出现纰漏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向你的每一位采访对象保持尊敬,汲取知识和见识的养分,是一个记者不断积累自身以保持对社会敏感的必由之道。我采访的新闻消息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断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说起来却令人匪夷所思,获大奖的新闻差
4、点就被处理成趣闻。那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我们和反盗猎的野牦牛队员一起巡山。就在即将结束的第8天,大家兵分两路,晚上的时候南线巡山队带回来一大袋子鱼,说是在多而改错湖下游的一个河床上捡到的,摄像董国旭也说他拍到了很好玩的河床上白花花死鱼的画面。大家说说笑笑,对这次意外和白白捡到的鱼感到很兴奋。画面素材总共才2分钟,我最初的想法也就是编一条趣闻。可是最后我向野牦牛队员进一步了解情况的时候,他们都确认发生断流的河流是楚玛尔河,而且楚玛尔河与沱沱河都是长江源头的主要支流,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从未在丰水期出现断流。这些信息让我一下子就警醒过来,此前从来没有过长江断流的消息,楚玛尔河断流的背后,是动物遭
5、猎杀、草场沙化、冰川退缩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我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出长江源头楚玛尔河断流的消息发回天津。片子中一条河鱼干死后张大嘴巴的特写镜头触动人心,很有震撼力,它似乎在问:谁在破坏生命之源?仅仅一分半的短消息在天津和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加深了人们对可可西里以及三江源头环保形势的关注。从趣闻到获大奖,中间的转折点就是仔细向采访对象核实情况和平时的积累。当然,还有一点点运气。做一名好记者 做好接受挑战的准备 记者要做好吃苦和接受挑战的准备,好的新闻往往在别人“没到过”的地方。这个“没到过”既指抽象意义上的“没想到”和“想不到”,也指具体化的“做不到”。 三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采访反盗
6、猎的野牦牛队是我记者经历中难忘的一段时光。 1999年底,反盗猎的野牦牛队因为我所在的天津有线电视台的报道在天津火起来,市民捐了一批钱物要赶在春节前送到他们的大本营格尔木。第一个被领导选派的记者明显是被那个苦寒之地吓到了,找借口坚辞不去,我以备选身份成行。这就是机缘巧合,管理学有个说法,你成功的一半要归功于你周围不努力的同事。大年初一凌晨两点,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腹地遭遇7名猎杀藏羚羊的盗猎分子。零下40度、海拔5000米,在凄厉的枪声中我作为电视记者首次拍摄到了他们抓获盗猎分子的现场。 人没有不怕死的,但是一个记者的职责需要你在关键时刻作出有勇气的选择。那是我第一次进入可可西里,穿的是普通的羽
7、绒服,坐的是随时有抛锚风险的旧北京牌吉普车。当时为了应对最坏打算的做法就是在背包最里面偷偷放进了一包压缩饼干和一瓶矿泉水,那可以保证在断粮之后多坚持一个星期,之所以偷偷的就是怕野牦牛队员看见之后被鄙视。第二次、第三次进入可可西里,再次经历那戴“紧箍咒”般的高原反应,再次在背包里塞进压缩饼干;三年援藏,行走在那晴天掉石头、雨天泥石流,号称“路若朽绳、命似秋叶”,比“蜀道”还要险上几倍的“昌都道”。克服恐惧,似乎成了经常性的考验。每当这时候,我就坚持一个信念,别人能吃的苦记者一定能吃,别人能走的路记者一定能走。不要期待有什么两全其美的选择,某些时候勇气就是你接受挑战的法宝。2002年夏天,我从昌都
8、的类乌齐县出发到丁青县采访冬虫夏草采挖的选题。连日的降雨引起山洪暴发,沿途有五座桥梁都被冲毁,吉普车只能在湍急的河水中艰难的爬过,可当傍晚到达离丁青县城20公里的地方时,一个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彻底阻住了道路,只有原路返回。在漆黑的雨夜,司机师傅一边要极力控制泥路上打滑的车辆一边躲避着山上的落石,那五条没有桥梁的河流都涨水了。最深的那条河里,河水已经没过了大灯,河床上的巨大鹅卵石又卡住了车轮,车子熄火。洪流把车子冲得左右摇摆,水从缝隙里灌进来,没过了脚踝,车子重新打火又再次熄火,车里没有人说话,黑暗之中凝固着死亡的味道,要知道车子被河水冲跑在昌都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当车子以最大的油门轰鸣着扭动着冲上
9、岸边时,大家都恍若隔世。第二天检查那辆原本崭新的战旗吉普,大灯进水报废一个,车牌照冲跑一个,四个轮子的固定螺拴折了3根。 几天之后,我再次踏上那条道路。从已经平静下来的5条河流中涉水而过,恐惧的经历成为笑谈,虫草选题的采访终于完成。做一名好记者 关键是有责任有担当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著名记者艾丰曾经说过一句话,记者不能做生活的挑剔者和旁观者。西方新闻学讲“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中国人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所有颠覆常理的、问题类、揭露类、对社会的挑剔等等报道天生有新闻的由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然而,做一个好的记者一定要清楚,我们报道的目的是什么?关注
10、公平正义、关注社会进步,以这样的出发点去“挑剔”是理所应当的。如果只是单纯追求看点,为了挑剔而挑剔,那一定会流于低俗和庸俗。 至于“旁观”,一般是指对社会和采访对象的麻木,更有甚者,成为了缺少人文情怀的“冷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位摄影记者拍摄到骑自行车的人在积水的路面看不到无盖下水井而摔飞的镜头,前轮陷下去,自行车立起来,人也飞出去,镜头很有冲击力。但是,后来流出来的照片却显示这位记者用守株待兔的手法拍摄了好几位被摔的市民。就是为了一张构图更完美的照片,而置市民的流血受伤于不顾。仔细想一想,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旁观者。不做挑剔者,不做旁观者。我个人理解记者从事的是一项有温度的职业,心中要有责任
11、、有担当,这是做一个好记者的关键。一个年轻的记者做了一个选题,居民到银行存款,结果存单变成了保单。银行方面声称,只要新闻报道出来就要开除当事员工。年轻记者觉得不忍心就向栏目申请新闻能不能不发了。我回答他说,你这不是真正的人文关怀,报道是为了“关怀”整个社会,不报道却只是“关怀”原本犯了错该承担责任的个体,孰轻孰重?都市报道60分是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一档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属于民生新闻。我在这档节目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如果负面的、揭露问题的报道过多,那么心中的感觉是压抑的、不舒服的,我相信观众也会有相同的感觉。后来我们提出“向阳光新闻要收视”口号,开辟了一些热心公益的都市爱心行、记者体验各
12、个职业的今天我当班、帮助百姓实现梦想的圆梦等小版块,实践效果很好。不唯收视、不哗众取宠,而是切实考虑受众的感受,我觉得这就是责任和担当。天津的老城厢在旧城改造之后建起了一个别墅区,叫檀府,由于地段很好,卖到了每平米3万元。可就是这样的高档别墅,竟有业主私自在露台和前面的草地上扩建,建起二层、三层楼房。由于管理部门制止不力,扩建的别墅达到了上百栋。我们陆续采访制作了别墅违章建起来,政府威信降下去等几篇报道,质疑管理部门对于有钱有权的别墅业主“心慈手软”,又有何威信治理其他“小”市民的违章呢?虽然最终这些违章的扩建都被拆除了,我却反思如果我们的报道再及时一点,执法部门出手再早一点,别墅扩建或许不至
13、于蔓延。业主少一点损失,政府的威信也不至于遭受损伤。社会的转型期,类似别墅扩建的新问题会层出不穷。作为一个记者,我们有责任保持触角的敏锐,做时代的守望者,推动社会的进步。做一名好记者,需要的或许还不仅仅是这些,每个好记者成功的路径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条,如果你真正热爱记者这个职业,热爱到下辈子还想当记者,你就一定能找到做一名好记者的方法和途径。陈国望:1969年生于河北沧州,先后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天津大学MPA。 曾任天津有线电视台记者;西藏昌都地区电视台记者、新闻部主任、台长;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组长、制片人、频道副总监;滨海频道副总监。 作品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天津市新闻奖和西藏自治区好新闻奖,荣获“天津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和“天津青年五四奖章”。 2010年荣获第11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