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景颇族目瑙纵歌的形式_音乐论文音乐论文一、目瑙纵歌的音乐形式目瑙纵歌通常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举行,广场中央矗立着巨大的“目瑙示栋” 。据德宏州民族歌舞团的孔会英介绍:“目瑙示栋由四块数米高的木牌组成。均用红、黑、白三色绘有不规则的螺旋形几何图案,尖头为雄, 平头为雌。示栋牌顶部绘有日月星辰,意为人类离不开太阳和月亮。第二、三块中间有两把长刀交叉相连接,表示景颇人的勇敢精神,也说明景颇人的生产生活与长刀密切相关。目瑙示栋牌上的螺旋形图案,代表祖先从青藏高原迁徙而来的艰苦曲折路线,也是目瑙纵歌盛会舞队进行的路线图。目瑙示栋底座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图案。”景颇族的乐器大致有大鼓、木鼓、象脚鼓、铓锣、
2、洞巴、吐良,牛角号、箫笛、锣、钹、小三弦等。目瑙纵歌中,打击乐器主要有大鼓和大铓锣;吹管乐器主要是洞巴。大鼓和铓锣是节奏乐器,洞巴则是旋律乐器。大鼓, 景颇语叫“镇江”,长一米五左右, 直径八、九十公分,用黄牛皮蒙制而成。铓锣,铜制乐器, 形状与一般的锣相同,但中有乳头凸起, 音色圆润。洞巴,采用木头做成,管体有锥度 ,上细下粗 ,顶端为复簧吹嘴,管体下方用牛角相接成喇叭 ,开有六孔(前五后一),最低音通常是商音。目瑙纵歌的节奏通常是强弱拍交替进行 ,速度是行板。这与景颇族的迁徙有关。景颇族的先民是古代的氐羌族群,以前居住在青藏高原南部区,7-9 世纪沿横断脉南迁,16 世纪后(明朝)大量移居
3、德宏地区。从音调上来看 ,目瑙纵歌的曲调通常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中的商调式。商调式的乐曲通常有高亢、铿锵的特点,诸如金蛇狂舞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 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商调式这种音乐特点,与拿着长刀跳目瑙纵歌的景颇人很契合。景颇族用洞巴来吹奏,充分运用了洞巴的音域,全曲的最低音商音,就是洞巴的最低音商音。洞巴这件乐器,无论是从音量, 还是从音色上来说,都很有特色。当然, 参照系是景颇族周边民族的乐器,例如葫芦丝。洞巴的音量要远远大于葫芦丝,这估计是吹奏者要在前面领队,让后面的舞者能听到罢了。洞巴的音色没有葫芦丝柔和,吹不好甚至有些刺耳。这种音乐特点就与周边的民族,诸如傣族、德昂族、阿昌族的音
4、乐完全不同。二、目瑙纵歌的舞蹈形式无论是目瑙示栋中的长刀,还是目瑙纵歌中舞者的长刀, 都说明长刀是景颇文化不可不谈的一个部分。16 世纪景颇族进入德宏地区时, 傣族已占据了坝区,故景颇族只能在区和半区开垦。区高箐深、土地肥沃、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在这样的地区开垦不得不把树砍倒开荒造田。可以说,长刀就是一种生产力的标志。此外,景颇族在迁徙途中还要不断地与外族争斗,长刀就成了战斗的武器。逐渐地, 长刀就从一种器具变成了一种道具。在文献中也有相关的记载:“野人( 野人是景颇族的代称),居无屋庐,多有茅棚,好迁移执勾刀大刃猎捕禽兽” 。景颇族的盖房子舞 、 布滚戈舞等舞蹈中,也出现了长刀作为
5、道具。目瑙纵歌的舞蹈部分就是大规模的刀舞。其特点是动作简单,变化较少,技术含量低。队伍中的舞者一律右手持刀刀锋向前,依据鼓点仅用手腕转动刀身。舞者的动作变化主要在下身的摆动,脚步停顿与前后左右的移动。但不管脚步如何移动,总是向前方前进。没有瑙双的领舞,目瑙纵歌便不能开场。瑙双由四名身披银泡手执长刀的巫师组成并排成两列。前面的为武双,后面的为文双。舞阵排成两列纵队, 瑙双手拿长刀引舞领路,后面舞者男人手拿长刀, 女人手拿扇子或者手绢, 按照瑙双带领的各种路线围绕目瑙示栋踩着同一鼓点进入舞场跳舞。目瑙纵歌的队伍呈环状展开,从高处看下去, 就像一条条盘旋的长蛇。这种队形可能代表迁徙的队形。数千人在这
6、个队形中秩序井然,队列中不时发出“哦然,哦然!”的声音来统一步调。成千上万的舞者在瑙双带领下,沿着他们心中祖先迁徙的路线,时而穿插,时而环绕,进退有序,上万人的队形随着鼓点的变化, 舞步随之改变,毫不紊乱。三、目瑙纵歌的其它形式我们还要注意到景颇族的女性的服装,上衣是黑色的紧身衫,脖子上挂着银项链和银圈,前胸和后背镶嵌着三圈闪闪发光的银泡,有的姑娘胸前和后背还镶嵌着两排银牌。大面积的银饰在姑娘们身上很抢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然而, 这些银饰都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所赋予的,云南的银矿仅次于江西,在全国的银矿储存量中位于第二, 为这样的服饰艺术提供了可能性。这种服饰走起路来会有哗啦哗啦的响声。这种声音也是目瑙纵歌中的一部分,只要姑娘们的步子都踩在鼓点上,就会有整齐的哗哗声。综上所述,目瑙纵歌 ,必须以一个综合的整体的视角来看待。 “诗” 、 “乐” 、 “舞”合一的艺术形式是很多古老艺术的雏形。景颇族迁徙的整个路线,从青藏高原到云南的德宏,生态环境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一路走来,生态环境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音乐、舞蹈、诗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目瑙纵歌,已经是很成熟的艺术形式了。目瑙纵歌的原初形式,还需要学者们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