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1 . 黄铜是 Zn 以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 7%、 ZnO: 31%、 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 ZnO H2SO4 ZnSO4 H2O;CuO H2SO4 CuSO4 H2O( 1)步骤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 。( 2)溶液 A 中的金属阳离子有 _ (填化学式)( 3)步骤、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为 _,此操作和步骤中的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_。(4)溶液 A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C 的质量。 . 在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课上,同
2、学们把打磨光亮的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在铝片表面看到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同时,还看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写出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 (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猜想一:O2猜想二: H2猜想三: CO2猜想四: SO2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_ (实验验证)(5)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_( 6)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实验结论) _(反思与交流) CuSO4溶液可能显 _性(填“酸”或“碱”或“中”)【答案】 Zn+H2SO4=Zn
3、SO4+H2Zn2+、 Cu2+ 过滤玻璃棒小于2Al+3CuSO4=3Cu+Al2(SO)3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酸4【解析】. (1)氧化锌和氧化铜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铜和水,没有气体产生 ;而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H2442SO =ZnSO+H ;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其中的金属阳离子是锌离子和铜离子; (3)由图可知,操作过滤除去铜和杂质,操作过滤是除去锌和置换出的铜;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这种玻璃仪器;(4)A 到C
4、 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Zn+CuSO4=Cu+ZnSO4,160161由此可见溶液的质量增重了,溶液A 小于溶液C 的质量 ; .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3Cu+Al2(SO4)3;【猜想与假设】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5: 4 : 6HSO24变,所以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不成立,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实验验证】 ( 5)有同学闻了一下该气体,发现无气味,证明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氧气有助燃性,氢气有可燃性,所以 ( 6)将产生的气体经验纯后,用导管导入到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气体安静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实验结论
5、】猜想一不成立,猜想二成立;酸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所以 CuSO 溶液可能显酸性。42 以下是两个常见的工业流程,流程一:从只含有 CuSO4 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生产流程如下:(1)加入过量的A 物质,该A 物质为 _ 。操作 a 的名称是_,操作 a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操作 a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2)写出流程图中的固体成分的化学式_ , B 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流程二:如图是两种常用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aSO3中 Ca、 S、O元素的质量比是 _。( 2)已知原料 NaOH的价格为
6、 2.9 元 /kg. 而 Ca(OH) 2 的价格为中,处理相同质量的 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其原因是【答案】铁过滤漏斗引流Fe和 Cu0.36 元 /kg 两种工艺_。双碱法中通过反应II 实现了 NaOH 的循环利用,减少了 NaOH 的用量 处理等量 SO2,氢氧化钙用量更少且价格便宜,所以双碱法成本更低【解析】流程一:只含有 CuSO4 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所所加试剂是过量的铁,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反应后得到是固体铜和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过滤可将难溶固体与液体分离,所以应过滤,过滤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7、铁架台,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将铜和铁的混合物中的铁除掉,得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应加入的试剂B 为稀硫酸,因为 .Fe+H 2SO4=FeSO4+H2,而铜和酸不反应;流程二:( 1)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CaSO3中Ca、 S、 O元素的质量比是40:32:3 16= 5 : 4 : 6;( 2) Na SO + Ca(OH)2=23CaSO3+2NaOH , 2NaOH+ SO2 = Na2SO3+ H2O;因此用双碱法(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联合使用)实现了 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 NaOH的用量 处理等量 SO2,氢氧化钙用量更少且价格便宜,所以双碱法
8、成本更低。3 已知在某化肥 K2SO4 样品中可能混入了NH4Cl、 NH4NO3、 K2CO3 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推测混入的物质种类,现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常温下,气体B 水溶液的pH _7(填 “大于 ”“小于 ”“等于 ”之一 )。(2)实验步骤的现象证明可能混入的三物质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3)根据上述实验,已经证明了溶液E 中存在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 _。(4)仅根据上述实验现象,NH4Cl、NH4NO3 、K2CO3 三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是否混入化肥K2SO4
9、 样品中物质是 _( 写化学式 )。(5)要进一步推理化肥样品中的物质,可用溶液E 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_【答案】大于K2CO3KNO3NH4Cl、 NH4NO3向溶液 E 中加入硝酸银,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含有NH4Cl,可能含有NH4NO3;如果没有白色沉淀,则样品中含有NH4NO3,不含有NH4Cl【解析】(1)由于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气体B 水溶液的pH7; (2) 由于碳酸根离子与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硫酸产生气体,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所以一定含有碳酸钾; (3)由于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二氧化碳;原来也含有硫酸钾
10、,所以硫酸钾再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所以E中一定含有 KNO3; (4)加入氢氧化钾能产生气体,由于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气体B 水溶液的 pH7,我们学习过去的碱性气体是氨气,与碱溶液产生氨气,说明样品中含有带铵根离子的盐,只能证明样品中含有带铵根离子的盐,但不能确定是氯化铵还是硝酸铵,化学式为:NH4Cl、 NH4NO3; (5)向溶液 E 中加入硝酸银,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含有NH4Cl,因为氯化银属于白色沉淀 ,所以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铵 ,可能含有 NH4NO3;如果没有白色沉淀 ,则不含有氯离子 ,则样品中含有 NH4NO3,不含有 NH4Cl。4
11、下图为工业利用石灰石和食盐水制作漂白粉的流程图。(1)石灰石高温燃烧得到的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步骤涉及到的能的转化是_ 。( 2)请写出操作 A 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_ ,步骤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 _。( 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l 2 和 Ca(Cl0) 2,其中 Ca(Cl0) 2 中氯元素的化学价是_。(4)步骤采用低温蒸干,由此你推断出漂白粉的成分可能具有一定性是_。【答案】CaCO3CaO+CO2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烧杯Ca(OH)2+1热不稳定性(合理解释即可得分)【解析】 (1) 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
12、O2,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生成氯气涉及到的能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 溶解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步骤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 Ca(OH)2;(3) 在次氯酸钙中,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2+(x- 2) 2=0,所以x=+1;(4) 步骤采用低温蒸干,所以漂白粉的成分可能具有的一点性质是热不稳定性。5 某种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镁,还含有较多的脉石(SiO2)和少量石灰石。下图是利用该镁矿石制备七水硫酸镁(MgSO47H2O)的工艺流程。已知 CaSO4 和 MgSO4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前将镁矿石
13、粉碎的目的是_(2)写出步骤中碳酸镁与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3)沉淀A 的成分是SiO2 和部分硫酸钙,过滤1 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除了MgSO4 还有_。(4)步骤中的操作a 名称是 _ 。【答案】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MgCO3+H2SO4=MgSO4+H2O+CO2CaSO4降温结晶【解析】【分析】【详解】(1)因为自然界中开采出来的镁矿石是块状的,如果不将其粉碎,稀硫酸只能和块状镁矿石的表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反应速率较慢。因此反应前将镁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进行得更充分;(2)步骤中碳酸镁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钠、
14、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MgCO3+H2SO4=MgSO4+H2O+CO2(3)沉淀 A 的成分是SiO2 和部分硫酸钙,过滤1 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除了MgSO4 还有硫酸钙( CaSO)。因为硫酸钙微溶于水,大部分变为沉淀,但有少部分溶解在水中。4(4)从题中提供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硫酸镁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加大,故步骤中将溶液浓缩蒸发,然后降温结晶,就会有七水硫酸镁晶体析出。因此操作a 的名称是:降温结晶。6 以绿矾 (FeSO4? 7H2O)为原料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流程如下:( 1)“氧化”是将 FeSO4,转化为 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
15、合成”时发生的反应为Fe2(SO4)3 3NaClO 10NaOH=2Na2FeO43NaCl 3X+5H2O,X 的化学式为 _。(3)不同温度和pH 下 FeO42- 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单位体积内FeO42- 离子数目的多少,数值越小,表明FeO42- 离子数目越少,在该条件下越不稳定。为了提高“合成”时Na2FeO4 的产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A 充分搅拌反应液B 控制反应在60左右进行C 控制反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4)“滤渣”呈红褐色,推测其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 )。(5)常温下向“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即可析出K2FeO4 晶体,由以上信息可知
16、 K2FeO4 的溶解度比Na2FeO4 的溶解度 _(填“大”或“小”)。【答案】 2FeSO4 +H 2O2 +H 2SO4 =Fe2 SO4 3+2H2 O Na2SO4 AC Fe(OH)3 小【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可知,FeSO与硫酸、过氧化氢反应生成Fe2(SO4)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4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铁、硫、氧、氢元素,生成物中含铁、硫、氧元素,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氢元素,还应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 +H2 O2 +H 2 SO4 =Fe2 SO4 3 +2H 2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
17、变,反应物中含2 个铁原子、 3 个硫原子, 13 个钠原子, 3 个氯原子, 10 个氢原子, 25 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7 个钠原子、 2个铁原子、 3 个氯原子、 10个氢原子、 13 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有6 个钠原子、 3个硫原子、 12 个氧原子,故X 的化学式为: Na2 4SO ;(3)由图可知,温度越高、pH 值越小, FeO42 离子数目越少,故为了提高“合成”时Na2FeO4 的产率,应将温度控制在 30,碱性环境,充分搅拌可以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产率。故选 AC;(4)氢氧化铁呈红褐色,故“滤渣”主要成分为:Fe(OH)3;(5)由图可知,向滤液中加入饱
18、和氢氧化钾,有K2FeO4晶体析出,应是钾离子与 FeO42结合生成了 K2FeO4,有 K2FeO4 晶体析出,说明K2FeO4 比Na2FeO4 溶解度小。7 二氧化氯( ClO2 )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 的工艺主要包括:反应是粗盐除杂;反应是特殊条件下电解NaCl 溶液制 NaClO3;反应是 ClO2 的制取。其中反应制取ClO2 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 +Cl2 +2NaCl+2HO。工艺流程如图,(1)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2)过量的试剂X 是 _(填化学式),操作A 的名称是 _。( 3)求出沉淀 ClO2 中 Cl 的化
19、合价为 _。( 4)加入适量 HCl 除为了满足电解时的微酸性外,还能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请写出其中所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和_。【答案】除尽氯化镁Na2CO3 过滤+4 NaOH+HCl=NaCl+H2O 氯化钠。【解析】【分析】【详解】( 1)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除尽氯化镁。故填:除尽氯化镁。(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量的试剂X 是Na2CO3,用来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操作A 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能够把液体和固体分离。故填: Na2CO3;过滤。(3)设 ClO2
20、 中 Cl 元素的化合价为x,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题意有:x+(-2) 2=0, x=+4。故填: +4。(4)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 NaCl+H2O。故填: NaOH+HClNaCl+H2O。( 5)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和氯化钠。故填:氯化钠。8 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盐”体现了人类利用化学科学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智慧。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担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如 MgCl2、 CaC12 等),工
21、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 b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2)加入 Na2CO3 溶液除去的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加入学方程式为 _;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3)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4)如果称量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3g,称量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3.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_(填字母)A 精盐的产率为103.3%B 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C 除杂过程中有 NaCl 生成D 溶解操作中粗盐没有完全溶解2+【答案】引流CaMgCl2+2NaOH 2NaCl+Mg( OH) 2NaCl、 NaOH、 Na2
22、CO3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BC【解析】【详解】( 1)操作 b 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2)加入 Na2CO3 溶液除去的离子是 Ca2+,加入 NaOH 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 2NaCl+Mg( OH) 2。故填: Ca2+; MgCl2+2NaOH 2NaCl+Mg( OH) 2 (3)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 NaOH、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NaCl、 NaOH、 Na2CO3 ;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4) A、精盐的产率不
23、可能为103.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该选项说法正确;C、除杂过程中有NaCl 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D、溶解操作中粗盐没有完全溶解,会导致精盐质量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填: BC9 我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发展。从海水中提取出的粗盐中除了NaCl 外,还含有泥沙等杂质。请完善下列实验室中除去泥沙等杂质的实验步骤,井回答相关问题:(1)其中操作 a、 b.的名称分别是 _,_;在操作 a 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 (填仪器名称 )。 在操作 b 过程中,当 _时,停止加热。(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
24、液中,还含有钙、镁等阳离子。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 _; 进行检验。(3)海水提取出粗盐后的母液中,还含有较多的氯化镁,用氯化铁可制得金属镁。工业上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镁的过程如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物质 X 是 _(填名称 )。(4) 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 NaCl 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_ ;(5) 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制取干燥二氧化碳气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用接口处字母填写)(6)写出一个在实验室中用加热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过滤蒸发漏斗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肥皂水MgCl2 +Ca(OH)2 =Mg(OH
25、)2+CaCl 2稀盐酸通电2NaCl+2H 2 O2NaOH+Cl2+H2agfcMnO22KMnO4K MnO2+MnO4+O 或 2KClO 2 232KCl +3O 2。【解析】【分析】【详解】(1)含有泥沙的粗盐初步提纯的过程有三步: 溶解、过滤和蒸发,所以操作a、 b 分别是过滤和蒸发。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故填:过滤;蒸发;漏斗;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上述除去泥沙后的澄清滤液中,还含有钙、镁等阳离子。要想知道该滤液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当出现较多泡沫和少量浮渣时是软水,当出现较多浮渣和少量泡沫时为
26、硬水。故填:肥皂水。( 3)海水提取出粗盐后的母液中,还含有较多的氯化镁,工业上通过加入熟石灰来使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MgCl 2 +Ca(OH) 2 =Mg(OH) 2+CaCl 2 ,再将氢氧化镁沉淀通过加入稀盐酸转化成氯化镁。故填:MgCl 2 +Ca(OH) 2 =Mg(OH) 2 +CaCl 2 ;稀盐酸。( 4)工业上可用电解饱和 NaCl 溶液的方法制得烧碱、氯气和氢气。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生成物是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方程式为:通电2NaCl+2H 2 O2NaOH+Cl2+H2。故填:通电2NaCl+2H 2 O2NaOH+Cl2+H2。(5)制取干燥二
27、氧化碳气体的装置,需要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和浓硫酸做试剂的干燥装置,还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收集装置。故填:agfc。(6)实验室中用加热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故填: 2KMnO 4K 2 MnO 4 +MnO 2 +O 2 或2KClO 3MnO 22KCl +3O 2 。10 制备波尔多液。某农场需要大量的波尔多液,农场工人就地取材,利用农场废弃的铜渣(只含有铜和一定量的铁),化工厂的废硫酸和农场附近山上的石灰石来制作波尔多液。下面是制作波尔多液的工艺流程图(注:所加试剂及操作均省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流
28、程16 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_。2_。3_。4_。5_。6_。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填流程图中的数字编号)。( 2)喷洒波尔多液后,果农的手上和衣服上会残留一些用水洗不掉的蓝色斑点,这些蓝色斑点属于 _(填 “酸”、 “碱 ”、“盐 ”或 “氧化物 ”),在家中洗去衣服上蓝色斑点的是方法是 _ 。高温【答案】 CaCOCaO +CO2 CaO+ HO=Ca(OH)22 H2SO4+Fe=FeSO+H423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Ca(OH)2 +CuSO4=Cu(OH)2 +CaSO4碱用食醋浸泡后用水冲洗【解析】【详解】高温1、高温煅烧石灰
29、石反应原理:CaCOCaO +CO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322、生石灰与水反应: CaO+ HO=Ca(OH)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223、铜渣中含有少量铁,用稀硫酸将铁除去:H SO +Fe=FeSO+H 符合“单质 +化合物 =新2442单质 +新化合”,属于置换反应;4、铜加热变为氧化铜:2Cu+O22CuO 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5、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原理: CuO+H2SO4=CuSO4+H2O,符合“化合物 +化合物 =新化合物 +新化合物”,反应物离子交换成分,属于分解反应;6、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原理: Ca(OH)2 +CuSO4=Cu(OH)2 +Ca
30、SO4符合“化合物 +化合物 = 新化合物 +新化合物”,反应物离子交换成分,属于分解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2)喷洒波尔多液后,果农的手上和衣服上会残留一些用水洗不掉的蓝色斑点,这些蓝色斑点是氢氧化铜,属于碱性物质,在家中洗去衣服上蓝色斑点的是方法是:用食醋浸泡后用水冲洗;11 胆矾和铜绿即碱式碳酸铜在工农业生产和医药中有重要的用途。(1)铜屑表面有少量铜绿,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其制取胆矾,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流程:操作 1 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操作 2 的步骤为 _。方法 2 与方法 1 相比较,其优点是_(回答两点)。方法2 若不通入空气,反应将不会发生,原因是_
31、。图( 2)是实验室选用方法2 制备硫酸铜溶液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多孔球泡的作用为_;若用纯氧代替空气,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还具有的优点是_。(2)兴趣小组以溶液为原料制备铜绿,设计的流程如图(3)所示。“沉淀”时的反应为:_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选用的试剂是_(填化学式),烘于时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是_。若所得产品的产率()偏高,可能的原因为_(填序号)。a.反应物未完全沉淀b过.滤时滤纸破损c.未洗涤干净d.未完全烘干“沉淀”时若有少量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漏斗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不会产生污
32、染空气的气体,制取等质量的胆矾消耗的硫酸更少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位于氢之后,与稀硫酸不反应温度易控,受热均匀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和溶液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cd偏小【解析】【分析】图( 1)流程中操作会产生污染空气的1 是过滤,操作2 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获取含结晶水的胆矾;方法,且制取等质量的胆矾消耗的硫酸更多;方法2 中铜的金属活动性1不如氢,不能置换稀硫酸中的氢,但是能与稀硫酸反应。图( 2)装置需要控温80,多孔球泡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图( 3)中沉淀反应可根据“原子守恒”判断未知生成物为;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产
33、品的产率偏高原因可根据产率计算公式逐项分析:反应物未完全沉淀,即过量,不计入计算,无影响;b.过滤时滤纸破损,产品的实际质量减少,所得产品的产率偏低;c.未洗涤干净,即附着了,产品的实际质量增大,所得产品的产率偏高;d.未完全烘干,即附着了水,产品的实际质量增大,所得产品的产率偏髙。【详解】(1)操作1 是过滤,缺少的玻璃仪器是漏斗;操作2是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获取含结晶水的胆矾,步骤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方法 2 与方法 1 相比较,其优点是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制取等质量的胆矾消耗的硫酸更少;方法2 若不通入空气,反应将不会发生,原因是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铜位于氢元素之后,与稀硫酸不反应
34、。图( 2)是实验室选用方法2 制备硫酸铜溶液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温度易控,受热均匀;多孔球泡的作用为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若用纯氧代替空气,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还具有的优点是: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2)“沉淀”时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洗涤干净,即不含硫酸钠,选用的试剂是和溶液;烘于时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若所得产品的产率()偏高,可能的原因为cd;“沉淀”时若有少量生成,由于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2%,小于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58%,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小。【点睛】紧扣实验目的,回看题意答
35、题,对流程图还要“分步推写”,挖掘隐蔽信息。12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 Fe2 32组成。用它制O、 CuO 和 SiO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下: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 见下表 :沉淀物Fe(OH)3Cu(OH)2Mg(OH) 2开始沉淀1.94.29.1完全沉淀3.26.711.1(1)熟石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2)溶液 A 中的阳离子是 _( 填离子符号 )。(3)沉淀 C 的成分是 _ 。(4)溶液 B 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答案】 Ca(OH)2Mg2+、 Fe3+、 Cu2+、 H+Fe(OH)3、 Cu(OH)2MgCl2+Ca(OH)2 Mg(OH)2 +CaCl2【解析】( 1)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 2)矿石中加入稀盐酸,可以与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镁、氯化铁和氯化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