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自学考 料推荐浙江省 2018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试题课程代码: 00819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每题3 分,共 15 分)1.形训2.互训3.犹4.读曰5.当为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我国的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即:_ 、 _ 、_。2.所谓义疏,也是一种传注形式,其名源于六朝佛家的解释佛典,以后泛指_。3.学习和研究训诂学,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征不信。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一曰_;二曰 _ ;三曰 _ 。4.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 ;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在谓的 _ 。5.一切经音义有
2、两种,一种的编者是_ ,凡 _ 卷;另一种的编者是_,凡 _卷。6.王念孙、王引之,世称高邮王氏父子,称他们的四部主要著作为高邮王氏四种,即:_、 _ 、_ 、 _ 。7.读破又称破字或易字,这个术语包含两个意思:其一是指用_ 来改读古书中的_。其二是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8.训诂的中心内容是释词,因此所谓_ ,主要就是释词的方法。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微闻:略略听到。2.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保:依恃,凭仗。3.察笃夭隐,孤寡存只。()1精品自学
3、考 料推荐笃:察。4.杯觞引满从衣湿,墙壁书多任手顽。()从:随着。5.牧童向日眠春草,渔父隈岩避晚风。()隈:躲在。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每题2 分,共 20 分)1.青云满眼应骄傲,白发浑 头少恨渠。2.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者为纪。3.男儿欲作健 ,结伴不须多。4.自莽为不顺时令,百姓怨恨,莽犹安之。5.犹将销铄而挺解也。6.遂令大奴字天育,别养骥子怜神骏。7.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8.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9.平明跨驴出,未委 适谁门。10.杏花两株能白红。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每小题1 分,共 8 分)1.郝懿行2.刘熙3.张揖4.颜师古
4、5.郭璞6.服虔7.邢昺8.桂馥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每题4 分,共 12 分)1.周礼正义2.方言3.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15 分)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此僵字实为倒下之义,说文2精品自学考 料推荐人部:“僵,偾也。 ”足部:“踣,僵也。 ”都是倒义。搜神记卷六“僵树自立”条:“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树僵地,围一丈六尺,长十丈七尺。民断其本,长九尺余,皆枯。三月,树卒自立故处。 ”前云僵,后云立,显证僵即倒仆之义也。文选卷52 曹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李善注引鲁连子 :“百足之虫,断而不蹶,持之者众也。 ”方言:“跌,蹶也。 ”是蹶亦有倒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