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52244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0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曼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作者:日期 :?昆宏观经济学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之所以成为宏观 ,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国经济运行,包括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市场或家庭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滥觞于凯恩斯,至今已经和微观经济学分庭抗礼 ,而且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十分巨大。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开篇讨论宏观经济中各种数据 ,当然,在宏观经济学中数据始终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指标监控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是决策者的宠儿。第二十三章中,曼昆论述了一国收入的衡量。一般来说 ,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计算 ,而在一个经济活动中必然有一个收入对应一个支出 ,

2、所以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是一样的。在这里,无论微观还是宏观 ,基本上都逃不掉如下这幅图:收入支出物品 和物品与劳物品和投入与产出流向生产 投劳动、生产工资 、资料收入接下来,曼昆讨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众所周知, 国家会统计每季度的 D,并在年末获得年度 GDP。国民生产总值是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深刻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含义要抓住每一个词汇 ,这是宏观里非常重要的概念。与 GD相似的还有如下几个收入概念:GNPGDP本国国民民国外所得 - 外国国民本国所得NNPGNP折旧NINNP企业间接税 +企业贴补PINI企业留存收益 +其他所得可支配收入 =PI- 个

3、人所得税按照四部门经济模型,我们可以有如下DP构成 :GDPCIGNX这里必须强调投资和我们平时所讲的投资是有区别的, 这里投资主要是购买用于生产物品的物品 ,也就购买生产资料 ,包括机械、建筑等。在第二十三章最后一节里,曼昆阐述了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名义DP、真实 GDP和 GDP平减指数。概而言之 ,名义 G是以当年价格乘以生产数量而得到的数字;真实 GDP主要排除了价格的影响 ,以一个年份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乘以当年生产数量从而得到真实 GD,主要反映生产数量的变化, 可以更好的衡量 一 国 的 经 济 福 利 ; G P 平 减 指 数 是 用 来 衡 量 价 格 变 动 的 指名义

4、GDP标 ,GDP 平减指数100 。需要指出 , GDP平减指数可以用来测量通货膨真实 GDP胀的一个指标 ,这就要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平减指数的变动:GDP 平减指数第二年 GDP 平减指数 第一年 GDP 平减指数第一年 GDP 平减指数100%当然 ,GDP并不是完美的, 在环境、收入分配等环节上是无法通过P 反映的。虽然如今很多经济学家都在呼吁绿色GDP 或者 GP 重新改革 ,而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太多需要发展 ,经济水平还是偏下,在东部也许可以重新衡量 DP统计,在中西部则还是弊大于利。 GDP 衡量体系一旦变化 ,这些地区将面临更加不利发展的经济环境。这就好比教导三岁小孩要先天下之

5、忧而忧,他又真能做到如此?经济就像人生,经历波澜壮阔、起起伏伏之后才能把握住最美、最好的一幕,让一个还没有发展的经济区域妄谈环境、低碳必会引来因噎废食。接着在二十四章里, 曼昆谈论了消费物价指数(on ume rizeindex)。这是一个非常有大众缘的指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媒体PI 的确是一个抢眼的词汇。 首先,曼昆介绍了消费物价指数含义和计算方法。所谓的消费物价指数 ,是消费者购买一篮子商品和劳务所支付的总价格。根据各种商品在消费者消费中重要程度高低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出当年总支出。 再确定某一个基期价格,利用下面公式:消费者物价指数 =(当期总物价 / 基期总物价) 100然后通过计算

6、相邻年份或月份的变动率,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就可以衡量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的比率。当然 ,消费者物价指数有其固有的弱点。消费者物价指数反映不了消费偏向导致的消费结构的变化 ,所以一揽子商品必须适时而变。消费者物价指数无法反映新产品和质量的变动。如消费者物价指数, D平减指数也是反映通货膨胀一个指数 ,而且这两个指数可以相互配合来确定当年物价变动状况。 而两者又存在一些差别。 从对象上看 ,GDP 平减指数反映的是所有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 PI 仅仅是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这就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时非产油国的 CPI与 GDP平减指数有较大的背离。从统计结构来看 ,PI 主要是固定的一篮子商品 ,而 G

7、P 平减指数主要是根据当年生产情况来确定。在第二部分 ,曼昆讨论了美元价格比较和真实、名义利率。因为经济运行中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20 年前的人民币肯定不是今天的人民币 ,这就需用一定换算公式来进行比较:当今的货币数量 =T 年前的货币数量 (T 年前的物价水平 / 当今的物价水平)。而真实利率 =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总体上讲,这一篇介绍了两种最基本的数字,一个是反映生产水平的 DP,一个是反映物价水平的 CPI,这也是构成宏观经济运行检测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第九篇中介绍了长期中经济真实情况。 在第二十五章里 ,作者论述了 GD增长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 ,一个经济体按照 %的速度增长

8、,那么在( 7 a)年份时就可以实现翻番。国与国之间经济上存在的巨大差异 ,增长率起到很大的作用。生产率是决定增长率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产率指的就是单位劳动投入所得到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 影响一国生产率的因素可以概括如下: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自然资源,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就是去使用技术知识的效率,他是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和实践中获得升值。 我们可以用一个函数式来表达收入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Y=AF(L,K,H,N)若存在规模收益不变 ,则我们可以得到变式 :Y/L= F( 1,K/ ,H/L,N/ ),以此来表达人均量。下面曼昆论述了增加生产率的方方面面的措施 ,从增加营养细小环节 ,到产权

9、保护、政局稳定等大制度框架,一国经济增长的确要依靠各个部门的合作。在第二十六章里 ,话题转到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首先,文中介绍了美国的金融体系,包括两大部分: 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就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中,由日期、信用风险和税收待遇决定。股票市场就是以股票为核心形成的市场,是公司融资重要的一种形式。 (公司融资有两种形式:股本筹资和债务筹资。 )金融中介机构在美国主要有银行和共同基金。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占有核心地位,也是经济调控的关键部门。共同基金是向公众出卖股份,集中投资股票和债券组合的机构。在美国,共同基金有两个特征 :集中力量办大

10、事,丰富投资品类;获得更专业的经理人的帮助。接下来 ,讨论投资与储蓄的问题,这对长期国民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的到=S。要分别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的关系。国民储蓄涵盖了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私人储蓄是家庭除掉消费和税收的总收入,公共储蓄是国家税收除掉政府支出。为了能够了解金融市场运行,必须简化处理所面临的金融市场,形成一个简化的模型。和商品市场一样,金融市场也是由供需两种要素影响的,供需图也和微观里阐述的没有什么大的差异,下面我们就可以通过图表来分析政府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当政府实施赤字方案时,会导致可贷资金变少了,发生挤占 ,具体如图:第二十七章, 主要讨

11、论金融工具。 这一章围绕时间和风险来展开,这一对词或者矛盾的双方是我们选择金融工具必须考虑的。由于时间也是具有价值的,具体表现在一定量的现金存在银行可以随着时间增加而获得更多的利息 (假定银行的利息不变 )。这里我们就必须讨论现值和未来值,这两个概念都必须建立在利率固定的基础上。未来货币数量在现行固定利率基础上折成一定的现值 ,而在一定利率下现值转化成一定年限的未来值。 由未来值求得现值就是贴现。 在计算现值和未来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复利的计算 ,复利也被称为“数学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现” (爱因斯坦 )。接下来讨论风险管理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风险厌恶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是这一类人,利用效

12、用曲线我们可以得到风险厌恶者本质的特征:由此出发 ,我们可以分析经济生活中很多现象。在保险市场上 ,品类繁多、金额不同保险产品足以证明人类的心灵多么脆弱 ,需要用金融的魔力来给人类提供一些心灵上的抚慰。而保险公司也面临很多风险 :逆向选择风险 ,投保人多是面临风险的 ,风险越大他们买的保险也就越多,这使得保险公司给付赔偿的概率增大了;道德风险,很多人有了保险之后很有可能改变谨慎的态度, 增加了事故的风险。在一个企业投资中,多元化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风险。所谓的多元化,就是投资在风险相关性非常小的不同品种上。 企业的多元化也仅仅消除了企业的特有风险 ,至于市场风险则还是没有效果的。在传统投资领域中

13、 ,股票的风险要大于债券 ,这里的风险度量主要通过数学上标准差的比较得到的。下面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关于投资的内容。基本面分析 ,就是确定这家公司价值是多少。依靠这种思路赚钱的投资者以巴菲特最为出名 ,当然也还有技术分析。市场有效假说 ,就认为市场上的信息是有效的, 而股票的价格是随机游走的, 这也就是说买什么股票真的无所谓。与有效市场假说不同的是 ,市场或投资人往往是非理性的,因而心理上的贪婪和恐惧往往造成泡沫和衰退。第二十八章里讨论了失业理论 ,失业问题是各国政府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失业理论也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失业理论涉及到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劳动人口、非劳动人口和失业人口。 劳动人口是失

14、业人口和就业人口的总和。 我们用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来衡量。 劳动参与率是劳动人口除以成年人口, 无论就业还是失业都是参与劳动的。 在美国,失业人口指的是连续四周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口,失业率就是失业人口在劳动人口中占的比重。用如下几个公式更加清晰:以美国失业人口为例 ,我们需要了解自然失业率和周期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是在长期经济中也无法避免的失业率 ,而且失业率会围绕自然失业率上下波动。周期性失业率是偏离自然失业率的衡量,如下图 :造成失业的原因非常多 ,摩擦性失业就是因为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短暂失业,结构性失业则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的失业。 由于实际的经济状况千变万化, 摩擦性失业有一部分是在所难免的

15、。应对摩擦性失业 ,失业保险是一个非常好的保护网。很多经济学家指出 ,在经济领域中 ,失业保险往往延长了找工作的时间,所以很多经济学家建议取消失业保险。最低工资法往往使现实的就业在就业均衡之上,导致过多的劳动力供给和较少的劳动力需求, 产生了失业, 这是结构性失业的一个原因。为了保障工人有较高的收入 ,工人往往组成工会 ,为了工人的工资、津贴和工作环境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工会往往是一个卡特尔组织(卡特尔 (car l) 由一系列生产类似产品的独立企业所构成的组织 , 集体行动的生产者,目的是提高该类产品价格和控制其产量) 。而工会与雇主进行议价的时候 ,往往会确定一个高于市

16、场均衡的工资 ,从而导致失业,以局外人的利益保障会员的利益,产生了外部不经济。而美国反托拉斯法律规定 ,工人与雇主进行谈判的时候,需要较大的市场势力, 因而在法律上承认的工会的合法地位。最后 ,曼昆提到了效率工资论:实行效率工资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工人的健康 ,工人的流动率,工人的素质,工人的努力程度。第十篇中,曼昆谈论了长期中货币与物价。第二十九章谈论了货币制度,在前面谈及的经济学现象中已经有很多关于货币的描述 ,而本章系统讨论货币制度。货币职能马克思将其分为五种 ,曼昆讨论了三种,再次不多说了 ,都是十分熟悉的内容。货币可以分为商品货币和法币这两种。作为商品的货币有其价值 ,法币是没有价值国

17、家强制使用的货币。人们手中所持有的纸币和铸币统称为通货,加上活期存款就是M 1 , M 1 加上定期存款就是M 2 , 这是测量实际中存在货币多少的重要指标。联邦储备是美国的中央银行,有7 位委员 ,主席最有权力。每6 周美联储会召开会议,商议货币运行状况及如何进行操作。美联储有12 家分行,每次会议除了纽约分行固定享有投票权,其他 11 家分享 4 个投票权。下面曼昆分析了美联储是如何调控流通中的货币。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白准备金,指的是银行留作储户提现的金额。一国央行会规定银行留作多少比例的准备金,也就是准备金率,我们称之为法定准备金率。当然 ,有些银行自留金额会高于法定准备金,也就是超额准

18、备金。正因为如此 ,货币会创造新的货币,也就是货币乘数。若令准备金率为 ,那么货币乘数就是 1/ 。美联储调节货币供给可以通过如下三个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 法定准备金率和贴现率。 而由于美联储不能控制家庭和银行的行为, 也不能准确供给货币。 联邦基金利率相当于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第三十章讨论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每个国家都必须小心的 ,通胀对经济的危害之大是每个国家都难以承受的, 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危机。 首先 , 曼昆简述了古典通货膨胀理论 ,现在大多用在长期通货膨胀的研究。通货膨胀的发生直观的反应为物价的上涨,若从货币价值来看 ,就是货币价值的减少 ,使得实际支付需要的货币量的增

19、加。 货币的价值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货币的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在图形上是一条垂线 ;物价水平影响货币需求量 ,往往成正相关。综上,我们可以得到货币的供给图 :若货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那么货币供给量增多,货币价值会减少。货币数量论就认为, 可得货币的数量决定物价水平,可得货币数量增加的速率决定通货膨胀率。古典二分法将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区分开来,指出名义变量仅是量上的变化 ,而实际变量才关乎事件的本身。在古典二分法基础上,货币中性论认为货币的增减只是影响名义价格,而真实价格并没有变化。 这在长期也许可以大白于天下 ,而在短期则会引起混乱。货币流通公式可以佐证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货币流

20、通速度是单位货币在一年内使用的次数,一般在短期内变化不大 ,货币数量论就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 货币流通速度就等于所要支付的价格总量除以货币数量,于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货币数量方程公式 :M ?VP ?Y如果货币量增加 ,Y 国民收入一般受生产要素的制约不会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价格的上升, 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曼昆列举著名的几次超级通货膨胀来证明货币数量论的观点 ,所谓的超级通货膨胀是指一个月内物价上涨 50%以上,在一年中大约要上升 0倍。虽然在货币数量论看来 ,通货膨胀机理如此简单 ,只要控制货币发行量就可以减少通货膨胀。而当一国经济刚刚起步 ,或政府支出较大、税收降低时 ,通过印发

21、钞票是一个短期解燃眉之急的做法 ,而伴之的则是通货膨胀,向所有民众收通货膨胀税。 假设货币是中性的, 那么货币将不改变真实变量。 由这个公式 名义利率真实利率+通货膨胀率我们可以得到费雪效应:名义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而变化。通货膨胀向来都是民众关心的重要问题,他们也普遍感到通货膨胀上升直接影响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仅就经济学而言,消费增加必然代表销售的增加,收入也会增加,这也是符合货币中性论的。当然,通货膨胀会产生其他成本:皮鞋成本 ,为了减少通货膨胀费用而付出的代价,通货膨胀实际上向所有人征收通货膨胀税,有了税收会造成无谓损失,人们肯定会为减少通货膨胀损失而行动,难免会产生一些费用;菜单成本,价格

22、变化而导致的成本;相对价格变动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混乱与不方便,导致货币价值尺度功能的混乱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带来的财富任意分配。在第十一篇里 ,曼昆开始讨论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前面讨论的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封闭经济体中 ,也就是不考虑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首先,曼昆谈论了国际物品和金融流动。国际物品流动,涉及到基本的概念 :贸易赤字, 贸易盈余 ,贸易平衡。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我们用资本净流出来衡量资本的运动。 资本净流动是本国购买国外资产减去外国购买本国的资产。因为作为流动的资本, 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每一笔贸易背后必然会有一笔金融流动相对应。所以,资本净流出等于净出

23、口: N=NCO。储蓄与国际贸易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来表示 :Y=I+C+G+NXY-C-G=I+NXS=Y-C-GS=I+NX=I+NCO所以国民储蓄等于投资加上净出口,进出口也等于净资本流出,所以有了上面公式的最后一 个 。 经 过 以 上 分 析 , 曼 昆 总 结 了 物 品 与 资 本 流 动 , 如 下 表 :接下来, 曼昆谈论了国际交易的价格: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所谓的实际汇率是一国货币换得国外货币的比例 ,真实汇率指的是一国商品、劳务价格与外国商品、劳务价格的比例。真实汇率和名义汇率有内在的公式:名义汇率国内价格真实汇率国外价格etPeP那么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

24、下面将分析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平价理论。 所谓的购买力评价,指的是单位通货在每个国家都应当买到相同的商品。这种理论应该是一种长期汇率理论,有其内在的理论基础,也就是一价定理。 一价定理认为不同国家的相同商品应该以相同价格出售,因为长期的套利活动改变了商品的供需,必然要实现一价。根据购买力评价理论,名义汇率是两国的物价水平决定的。一价原理要求单位货币在不同国家有着相同的购买力,所以在一价原理基础上的真实汇率应该是1,所以我们有如下公式推导 :1P ? eePPP所以一国要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就会导致一国货币的贬值。然而,由于一些物品或劳务不可贸易或消费者偏好往往会减少一价原理的威力,购买力评价理论下

25、的汇率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阐述了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后,曼昆接着论述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首先,文章讨论了可贷资金市场(理论上假设金融市场中只有一个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和市场供给需求类似, 可贷资金市场也是有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国际上对于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大大影响了国家可贷市场的平衡。如何实现平衡以及均衡的变化也都和供需理论一致。可贷资本市场的理论模型如下:SINCO储蓄投资净资本流出在外汇市场上 ,其供给与需求可以用以下公式 : NCO NX 。左边代表购买外国资产所供给的美元数量 ,右边表示出口上对美元的需求。需求的多少受到真实汇率的

26、限制,真实汇率越高 ,套利行为驱动下就会产生更少的美元需求,所以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曼昆分析 ,和真实汇率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没有关系建立在购买外国资产后的美元最终还是要以美元的形式回到国内,同过真实汇率的两次相反数量的运算,美元的供给也必然是固定的。与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类似,货币的供给是由央行确定的,因而是一条垂线。外汇市场的供给曲线也是一条垂线。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到外汇市场的供求曲线:由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可贷市场公式和外汇市场的公式。净资本流出是联系两个市场的纽带 ,因为净资本流出等于净出口。通过净资本流出真实利率曲线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市场的均衡点:真实利率

27、供给真实利率净资本流出r1r1需求可贷资金量净资本流出可贷资本市场真实汇率供给E1需求外汇市场净资本流出曼昆本书的魅力就是论述很多案例,应用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来讨论复杂的经济问题。接下来,曼昆展示如何使用这个“可贷市场外汇市场”模型解释问题。首先,根据模型变化, 一国的赤字会导致真实利率的上升,减少净资本流出,太高真实汇率,导致经济体的赤字。其次,经过分析,贸易政策是不能影响净进口。因为NCO NXS I ,贸易政策是影响不了本国的储蓄和投资,比如进口限额, 提高了本国的真实汇率,也会减少本国的出口,总的来说,净出口是没有什么变化。最后,曼昆讨论了资本外逃给经济带来的影响。所谓的资本外逃 ,就

28、是对一国的资本品需求的突然大量减少,模型分析如下:一般经济学家眼里 ,经济问题很多都是内生原因导致的,国外因素没有宣传那么重要,很多时候是政治家的把戏。从十二篇开始 ,本书谈到短期经济的波动,A-AD 模型来解释经济波动。在第三十三章里,曼昆论述了总供给和总需求。开篇,作者讲述了关于经济波动的几个现实情况。经济波动又名经济周期,波动是杂乱无规律的;衡量宏观经济各个指标呈现同时波动的现象;产量减少就会导致失业增多。接下来 ,曼昆讲述了长期的经济分析模式是无法用在短期上的。分析长期经济形势往往是建立在古典经济思潮上,也就是古典二分法和货币中性论,在短期则不能符合。经验表明,短期货币量的增加会促进经

29、济的发展。所以,我们重新建立一个模型S A模型来解释短期的经济波动。总需求,在某个就价格上家庭、政府、企业和外国对产品的购买量。总供给 ,企业生产的所有量。衡量短期波动时 ,我们可以用真实 D来衡量经济的总产量,用 CP或 P 平减指数来衡量价格波动。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是因为:财富效应,若物价降低,人们手中货币实际价值上升 ,所代表的财富增加,就会增加物品和劳务的需求;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会导致人们手中现金减少,增加货币供应量, 降低利率 ,企业就会扩大再生产,增加了物品和劳务的供给 ;汇率效应,物价水平降低,会导致更多的净资本流出,净出口就会相应的增加,刺激国内产出的提

30、高。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因为物价水平并没有改变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 ,而长期供给曲线的变动也是因为这四个因素的变动产生的。通过长期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我们可以得到长期均衡,这就是古典分析方法,而长期均衡可以看成短期波动的复合, 短期可以看成是长期产量水平的波动。短期的供给曲线却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因为物价水平会影响产量水平。解释这种影响作用有如下三个经济理论:黏性工资,因为工资具有黏性, 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会发现以合同工资多雇用工人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供给会增加 ,供给曲线会向右上方倾斜;黏性价格论 ,认为由于存在菜单成本 ,很多企业在公布价格之后不会紧随经济形势变化而更

31、改价格,当物价水平上升时,此类企业就会获得更多的订单产量,物价水平和产量成正相关的关系;错觉理论,认为自己所处行业价格随着其他物品价格上升或下降,进而做出产量增减的生产决策,导致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三种理论共同点都说明 ,当人们预期与价格水平背离时,供给也会和长期供给背离。背离多少可以用下面公式度量 :短期供给线的变动往往是因为预期物价的变动。预期价格上升, 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大会使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反之亦然。有了理论作为铺垫,我们就可以了解短期波动形成机制,就是因为总供给或者总需求的变动。可以建立如下模型:,在这里,曼昆提出了分析宏观经济四部曲,前三步和分析微观的一样,确定对那些因素有影

32、响 ,如何影响 ,形成怎样的均衡,在宏观里还要明确和长期均衡的关系以及如何接近于长期均衡。在短期中,总需求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常量的变化,长期则不会产生影响,而且政策者可以减轻波动带来的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向左移动,会带来停滞和通货膨胀的后果,而解决这个问题有可能以加剧通胀问题为牺牲。在三十四章 ,曼昆讨论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开篇,影响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三种原因程度是不一样的。财富效应、 汇率效应影响都较小, 这些所代表的家庭和进出口不是经济最关键的部门,利率效应才是核心。 (这和中国肯定有区别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可以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货币供给

33、是由央行决定, 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货币量的直线。货币的需求曲线是和利率相关的,与供给曲线配合会得到货币市场的均衡点。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物价水平过高会增加货币需求 ,高货币需求提高利率 ,高利率会减少产出。当美联储降低利率时,就会影响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财政政策也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会产生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所谓的乘数效应,是增加政府支出会增加收入 ,再进行消费会产生产量的额外增加。乘数效应大小和边际消费倾向有很大关系,可以有如下等式:乘数 =1/( 1 P)。挤出效应,就是支出扩大会带来更高的利率,从而减少了投资。一个财政计划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要具体看挤出效应和乘数效应的

34、大小。税收也会产生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对于采取何种财政货币政策分歧非常大,支持采取积极稳定政策论认为可以通过财货政策的配合稳定经济, 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认为时滞将改变一切,自动稳定器认为税制、国家支出在经济开始衰退时就会自动抑制。第三十五章 ,曼昆谈论了通货膨胀与失业在短期中的权衡。首先,菲利普斯曲线是我们了解这个问题最为基础的工具,表明了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存在负相关,也就是两者有一定的替代关系。萨缪尔森和索洛将这个曲线名为菲利普斯曲线,如图:有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我们可以得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当物价较高,会增加产量,减少失业率,带来高的通货膨胀率。那么,根据弗里德曼的研究,菲利

35、普斯曲线在长期中应该是一条垂线,因为最终失业率在长期中要定格在自然失业率,也就是货币政策无法进行干扰的失业率。为了解释短期中的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弗里德曼附加了一个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公式可以表示为: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 -a(实际通货膨胀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后来 ,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共同提出了自然率假说,就是不管通货膨胀率怎样,失业率必然会回到自然失业率。而紧接着 ,七十年代西方世界因为石油供给减少,产生滞胀 ,政府面临由于供给冲击带来的不利的菲利普斯曲线。当政策者在反通胀和产出做出决策时,必须要考虑牺牲率 ,也就是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通胀率而产出减少的百分比。与传统观点相反,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只要人们掌握信息并预期到未来通胀,政府可以做出承诺以很小的牺牲率来获得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在十三篇中 ,曼昆提出了五个最后的思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是否应该试图调控经济?货币政策是因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央行应该把零通胀作为自己的目标吗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应该为了鼓励而修改税法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