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硫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51463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硫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硫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硫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硫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硫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2021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分类练习硫及其化合物综合解答题及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1 随着工业的发展,酸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完成下列填空:( 1)检验某次降雨是否为酸雨的方法是_(2) 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写出一条减少2排放的措施。SO_( 3)某酸雨样品的 pH=5,则该样品中 c( H+ )=_mol/L 。该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酸雨略有增大,其原因可能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可用测量溶液pH 的方法使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10-52H 2SO3 +O 2 =2H 2SO4 或 2SO2 +2H 2O+

2、O 2 =2H 2SO4【解析】【分析】(1)正常的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而使溶液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 为 5.6,如果雨水溶解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会使溶液的酸性更强,pH 小于 5.6;( 2)减少 SO2 排放可采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3) pH=-lg c( H+),由此计算 c( H+),亚硫酸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大。【详解】( 1)正常雨水因溶解了二氧化碳而使其 pH 为 5.6,如果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使雨水变成亚硫酸或硝酸溶液,亚硫酸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硫酸

3、和硝酸都是强酸,导致雨水的 pH 减小,小于 5.6,所以可用测量 PH 的方法确定某次降雨是否为酸雨,故答案为:可用测量溶液 pH 的方法;( 2)减少 SO2 排放可采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故答案为:使用脱硫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3 )某酸雨样品的 pH=5,则 pH=-lg c( H+) =5 则该样品中 c( H+) =10-5 mol/L ;该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酸雨略有增大,亚硫酸或二氧化硫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大2H 2SO3 +O 2 =2H 2SO4 或 2SO2 +2H 2O+O 2 =2H 2SO4 ,故答案为:10-5; 2H 2SO3 +

4、O 2 =2H 2SO4 或 2SO2 +2H 2O+O 2 =2H 2SO4 。【点睛】亚硫酸或二氧化硫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大。2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_)(2)分离黑火药中的硝酸钾、木炭、硫黄要用到二硫化碳、水及过滤操作(_)(3)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时均作氧化剂(_)(4)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只是SO2( _)(5)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CuS、 CuCl2、 Fe2 S3、 FeCl2( _)(6)用蒸馏水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硫(_)(7)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既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也可以通过非氧化还

5、原反应实现(_ )(8)因为 SO2 具有还原性,所以不能用浓H2SO4 干燥 SO2( _ )(9)3S 6NaOH=2Na2S Na2SO3 3H2O,在该反应中,硫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可以用热的 NaOH 溶液洗涤沾有硫的试管(_)(10)因为 Cu(或 Fe)与 Cl 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而Cu(或 Fe)与 S 反应生成低价态的硫化2物,所以氧化性:Cl2S( _)【答案】 【解析】【详解】(1) 在火山喷口附近存在硫单质,错误,故填;(2) 分离黑火药中三组分可利用它们溶解性的差异:先用CS 处理,使硫溶解,过滤后蒸发2滤液,得晶体硫;滤渣再用水处理,溶去硝酸钾,过滤,又得

6、滤渣(炭粉);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得到硝酸钾,正确,故填;(3) 硫单质为零价,是中间价态,与金属反应时显氧化性;硫与非金属性比它强的非金属(如氧、氯、氟等)反应时硫显还原性,错误。故填;(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物只有二氧化硫,正确,故填;(5)S 的原子半径较大,获得电子的能力较弱,因此S 与 Cu、Fe 反应时只能生成低价态的Cu 和 Fe 的硫化物,即与Cu 生成 Cu S 而不是 CuS;与 Fe 生成 FeS而不是 Fe S ;氯气氧化223性较强,与 Cu、 Fe 反应时只能生成高价态的 CuCl232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和 FeCl;则 CuCl得,故 (5)错

7、误,填 ;(6)硫单质不溶于水,不能用蒸馏水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硫,错误,故填;(7) 相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如二氧化硫转换成亚硫酸;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如二氧化硫转换成三氧化硫;正确,故填 ;(8) 虽然浓 H2SO4 具有强氧化性,SO2 具有还原性,但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为+6 价的S 与 +4 价的 S 之间没有中间价态,所以不能反应,则能用浓H2SO4 干燥 SO2 ;错误,故填;(9)反应 3S+6NaOH=2Na2S+Na2SO3+3H2O 中, S 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硫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单质硫在热的浓NaO

8、H 溶液中会发生岐化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可以用热的 NaOH 溶液洗涤沾有硫的试管;正确,故填;(10)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而S 具有弱氧化性,生成低价态金属硫化物,可以通过 Cu(或 Fe)与 Cl 2 反应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而Cu(或 Fe)与 S 反应生成低价态的硫化物,来判断硫单质和氯气氧化性强弱,正确,故填。3 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1)图中 Y 物质的化学式为 _。(2)治理含 CO、 SO 的烟道气,可以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单质S 和无毒的气体则治2理烟道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实验室中 X 气体由

9、不溶性的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4)Na S O (硫代硫酸钠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钠盐。223下列物质用于 Na2S2O3 的制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理论上有可能的是_。a.Na2S+Sb.Z+Sc.Na2SO3 +Yd.NaHS+NaHSO3Na2S2O3具有较强还原性,能作为织锦物漂白后的脱氯剂,脱氯后S2O32-转变为 SO 2- 。4现需处理含标准状况下Cl2 2.24L 的织锦物,理论上需要0.00100mol/L Na 2S2O3 溶液的体积为_L。【答案】 SO32CO+SO2+2+2252CO +SFeS+2H=Fe +H

10、 S bd【解析】【分析】依据元素化合价和物质分类分析,X 为气态氢化物为H2 S, Y为硫元素的 +6 价氧化物为SO3, Z 为 +4 价的盐可以为Na2SO3。(1)Y 是 S 元素化合价为+6 价;(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结合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得反应方程式;(3)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24H S 和 FeSO ,根据离子方程式中物质拆分原则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23中 S 为 +2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 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 2(4) Na S O和小于 2;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计算反应消耗的Na2 23S O 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cV

11、计算其物质的量。【详解】根据上述推断可知X 是 H2S, Y 是 SO3, Z 是 Na2SO3。(1)Y 为 S 元素的氧化物,化合价为+6 价,则 Y 为 SO3;(2) CO、 SO2 反应产生 S 单质和 CO2,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2CO+SO2CO2+S;(3)FeS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H S 和 FeS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4+2+2FeS+2H =Fe +H S;(4) Na2S2O3 中 S 为 +2 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 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 2和小于 2, A 中 S 化合价都小于2, C 中物质中 S化合价都大于 +2

12、 价, B、 D 中 S 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2 和小于 2,故合理选项是b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发生反应方程式为:Na2S2 O3+4Cl2+5H2O=2NaCl+2H2SO4+6HCl,标准状况下 2.24L Cl2的物质的量是 n(Cl2)=2.24L 22.4L/mol=0.1mol,在反应中获得电子变为 -1 价的Cl-, 0.1molCl 2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 ; S2O32- 转变为 SO42-,每 1mol S2O32- 失去 8mol电子,则转移0.2mol 电子,需消耗S 2- 的物质的量 n(S 2-)=0.2mol 8=0.025mol,根据2O32O3n

13、=c V可知理论上需要0.00100mol/L Na 2S2O3 溶液的体积V=0.025mol 0.00100mol/L=25L。【点睛】本题考查硫其化合物性质的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正确提取图象信息,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4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l2(SO4 )3、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从工业废水中回收金属铝和金属铜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试剂 X、 Y、 Z 均过量 )。(1)试剂 X 为 _,加入试剂 X 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_ 试剂 Z 为_。(2)操作为 _(填实验分离方法

14、)。(3)溶液 2 中含有的溶质有 _(填化学式 )。(4)写出操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5)金属铜能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为_(填化学式 )。【答案】铝2Al+3Cu2+=2Al3+3Cu 氨水 过滤 Al2(SO4)3、 H2SO4 Al2(SO4)3 、H2SO4 SO2【解析】【分析】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l2(SO4)3、较多的 Cu2+和少量的 Na+,由流程可知加入X 为金属铝,用于置换出铜,溶液1 含有 Al2 4 324Al 和 Cu 的(SO ) 、 NaSO,不溶性物质为过量的混合物,向不溶性物质中加入试剂Y 用于溶解Al,反应产生Al2(S

15、O4)3,而 Cu 不能发生反应,则为稀H2SO4,溶液 2 含有 Al2(SO4)3、过量 H2SO4,由于 Al(OH)3 是两性物质,能够与过量的强碱NaOH 溶液反应产生可溶性物质,因此向混合后加入氨水,可生成Al(OH)3沉淀,过滤、洗涤后加热分解生成Al2O3,电解熔融的Al2O3 可生成 Al,以此解答该题。【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操作是过滤,不溶性物质为Cu、 Al 混合物,操作是过滤,试剂Y 是H2SO4,溶液 1 含有 Al2 (SO4)3、 Na2SO4,溶液 2 含有 Al2(SO4)3、过量 H2SO4,试剂 Z 是氨水,操作是过滤,操作加热分解Al(OH)3,操作是

16、电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 X 为 Al,可用于除去溶液中的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Cu2+=2Al3+3Cu;试剂 Z 为氨水;(2)操作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24 324(3)溶液 2 中含有的溶质有 Al (SO )、 HSO;(4)操作是加热Al(OH)3,Al(OH)3 不稳定,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OH)32Al2O3+3H2O;(5)金属 Cu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uSO4、 SO2、 H2 O,反应方程式为: Cu+2H2SO4 (浓 )CuSO4+SO2 +2H2O,所以反应产生的气体为SO2。【点睛】本题考查

17、了物质的推断、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把握分离流程中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设计意图,把握物质的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实验能力。5 A 、 B 、 C 、 D 、 E 五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其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 是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B 、 E 的化学式: B _、 E _。(2)写出 CD 的化学方程式: _。(3)将足量的物质 C 通入 BaCl 2 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溶液没有明显变化b.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c.若继续通入 Cl 2,则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答案】 HSH SO2SOO催化剂2SOac垐 垐 ?

18、22422噲 垐 ?3V【解析】【分析】A 为黄色固体, A 既能与 O2 反应,又能与H2 反应,则 A 为 S, C 为 SO2 ,B 为 H2S, D 为SO3, E 为 H2SO4,据此分析;【详解】A 为黄色固体, A 既能与 O2 反应,又能与H2反应,则 A 为 S, C 为 SO2 ,B 为 H2S, D 为SO3, E 为 H2SO4,(1)A 为黄色固体,结合 A 的相关反应可判断出A 是 S ,从而得出 B、 E 分别是 H 2 S、H 2 SO4 ;催化剂(2) CD 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垐 垐 ?O2 噲 垐 ? 2SO3 ;V(3) SO2 与 BaCl2 不发

19、生反应,若继续通入 Cl 2 ,与 SO2 反应生成 H 2SO4 ,则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点睛】无机推断题,应找准“题眼”,然后大胆猜测,突破口是A 为黄色固体,高中常见的黄色有 Na2O2、 AgBr、 AgI、 S,A 能与 O2、 H2 反应,则 A 为 S,应注意 S 与氧气反应,无论氧气是否过量,生成的都是 SO2,然后按照流程就可以得到结果。6 大气中硫、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某地酸雨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Na 、Ba2、 NH4+、 Al3 、Cl-、SO32- 、SO42- 、 NO3-等。某研究小组取该地一定量的酸雨,浓缩后将所得澄清试液分成三份,进行如下实验:试

20、样所加试剂实验现象第一份试液滴加适量的淀粉 -KI 溶液溶液呈蓝色第二份试液滴加用盐酸酸化的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滴加 NaOH 溶液,加热,加入的NaOH 溶液第三份试液体积 (V)与生成的沉淀、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 (n) 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该酸雨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不能确定的离子有_。(2)写出第一份试液滴加淀粉-KI 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第三份试液滴加 NaOH 溶液,加热,整个过程中发生了多个反应,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最初发生的离子反应 _。最后发生的离子反应 _。(4)该小组为了探究 NO 参与硫酸型酸雨的形

21、成过程,在烧瓶中充入含有少量NO 的 SO2气体,再慢慢通入O2,发生化学反应后,再喷洒适量蒸馏水即得硫酸型酸雨,则NO 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_。【答案】 SO3 2-、 Ba2+Na+、Cl-6I- 2NO3- 8H+=2NO 3I2 4H2OH+ OH-=H2OAl(OH)3 OH-=AlO2- 2H2O催化剂【解析】【分析】第一份试液:滴加适量的淀粉KI 溶液,显示蓝色,证明一定含有能将碘离子氧化的氧化性离子,因 NO3-单独存在氧化性很弱,所以一定会含有H+和 NO3-,一定不含有SO3 2-,因为亚硫酸根离子具有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酸性条件下和硝酸根离子不能共存;第二份试液:滴加用

22、盐酸酸化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42-,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的Ba2+一定不存在;第三份试液:滴加NaOH 溶液,加热,加入的NaOH 溶液,产生气体,一定是氨气,所以一定含有 NH4+,加入氢氧化钠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沉淀会消失,所以一定含有Al3+;钠离子和氯离子是否存在不能判断;(3)氢氧根可以和氢离子发生中和反应,可以和铝离子发生反应,可以和铵根离子发生反应,结合图像,根据混合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先后顺序分析;(4)根据物质的性质来书写方程式,根据一氧化氮在反应中的特点来判断所起到的作用。【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知道酸雨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SO3 2-、 Ba

23、2+, Na+、 Cl-是否存在不能确定;(2)试液中滴加淀粉 KI 溶液后,硝酸的存在会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发生的反应为:6I-+2NO3- +8H+=2NO +3I2+4H2O;(3)第三份试液滴加 NaOH 溶液,加热整个过程中有多个反应,根据分析中存在的离子,结合图像,第一个发生的反应为: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为:H+ OH-=H2O;最后发生的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Al(OH)3 OH-=AlO2- 2H2O;(4)一氧化氮具有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氧化后产物是二氧化氮,2NO+O =2NO2,二氧化2氮还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即 NO2+S

24、O2=SO3+NO,整个过程中,一氧化氮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点睛】第 (3) 小题解答时需要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顺序为:先发生酸碱中和,再发生生成气体的反应,再发生生成沉淀的反应,最后发生沉淀溶解的反应;7 研究表明不含结晶水的 X(由 4 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应用于蓄电池工业等。为探究 X 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已知:气体单质B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 X 中含有的元素为: _ ;图中被浓硫酸吸收的气体的电子式为:_。( 2)请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_。(3)已知 X 常用于检验Mn2+,它可将Mn 2+氧化成 MnO4 -

25、。请写出X 溶液和少量MnCl2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N、 H、 S、 O2(NH4)2S2 O8+8NaOH=4Na2SO4+4NH3+O2 +6H2O 7S2 O82-+2Mn 2+4Cl-+8H2O=2Cl2 +2MnO4-+14SO42-+16H+【解析】【分析】从图中可以采集以下信息:m(X)=4.56g, m(BaSO4)=9.32g, V(O2)=0.224L, V(NH3)=1.12L-49.32 g0.04mol , n(O20.224L0.224L=0.896L。n(BaSO )=233g/mol)=0.01mol,22.4L/mol0.896L0.04mo

26、l 。在 X 中, m(NH4+)=0.04mol 18g/mol=0.72g,n(NH3)=22.4L/molm(S)=0.04mol 32g/mol=1.28g,则 X 中所含 O 的质量为m(O)= 4.56g-0.72g-1.28g=2.56g,n(O)=2.56g0.16mol 。16g/molX 中所含4+、 S、O 的个数比为0.04:0.04:0.16=1:1:4 ,从而得出 X 的最简式为 NH4 4NHSO ,显然这不是 X 的化学式, X 可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则其分子中应含有过氧链,化学式应为(NH) S O 。4228(1)从以上分析,可确定X 中含有的元素;图中被浓

27、硫酸吸收的气体为NH3。(2)反应 中, (NH4 2 28432) S O 与 NaOH 反应,生成 BaSO、 NH、 O 等。( 3)已知 X 常用于检验 Mn2+,它可将 Mn 2+氧化成 MnO4 -。则 (NH4)2S2O8 与 MnCl2 反应生成MnO 4-、 Cl2、 SO42-等。【详解】( 1)从以上分析,可确定 X 中含有的元素为 N、 H、 S、 O;图中被浓硫酸吸收的气体为NH3,电子式为。答案为: N、H、 S、 O;( 2)反应 中, (NH4)2S2O8 与 NaOH 反应,生成 BaSO4、 NH3、 O2 等,且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4:1,化学方程式

28、为 2(NH4)2S2O8+8NaOH=4Na2SO4+4NH3 +O2 +6H2O。答案为:2(NH4)2S2O8+8NaOH=4Na2SO4+4NH3+O2 +6H2O;(3)已知 X 常用于检验Mn2+,它可将Mn 2+氧化成 MnO4 -。则 (NH4)2S2O8 与 MnCl2 反应生成MnO 4-、 Cl2、 SO42-等。 S2O82- 中有两个 O 从-1 价降低到 -2 价,共得2e-; MnCl2中, Mn 2+由+2价升高到 +7 价, Cl-由 -1 价升高到0 价, MnCl 2共失 7e-,从而得到下列关系:7S2O82-+2Mn2+-2-,再依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

29、进行配平,从而得出反+4Cl 2Cl2 +2MnO4 +14SO42-+2Mn2+-2-+2-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S2O8+4Cl +8H2O=2Cl2 +2MnO 4 +14SO4+16H。答案为: 7S2O8+2Mn2+-2-+4Cl +8H2O=2Cl2 +2MnO4+14SO4+16H 。8 某无色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所示: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Al3H、 NH4、 Na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Cl 、 AlO2、 SO42 、 MnO 4、 Br、 I、 CO32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探究一:甲同学取一定量的混合溶液,用 pH 试纸检验,溶液 pH 7;向其中逐液加

30、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 (n)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V)的关系如图所示。探究二乙同学取一定量的混合溶液,向溶液中加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 振荡、静置,CCl4 层呈橙红色,用分液漏斗分液;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 和HNO3 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探究三:另取原溶液少量加入Ba(NO3)2 和盐酸的混合液,产生白色沉淀。(1)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其中能确定离子浓度之比的,对应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_;不能肯定是否含有的离子是 _。确定其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为_。(2)请写出沉淀减少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Br- 、 SO4焰色反应

31、Al(OH)3+OH-2c(H+) : c(NH4+): c(Al3+)=2: 3: 1 Na、Cl2-2AlO +2H O【解析】【分析】无色混合溶液中不能含有MnO 4 ;由探究一知,溶液的pH7,开始加入2V0NaOH 无沉淀生成说明发生的反应是:H+OH-H2O,有 H+,则无 AlO2-、 CO32-;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5V0,生成沉淀增多至最大,反应为 Al3+3OH- Al(OH)3,有 Al3+,此过程消耗氢氧化钠溶液3V0;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量不变,说明氢氧化钠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反应:NH4+OH-=NH3?H2O,消耗氢氧化钠溶液3V0;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开始

32、溶解,到加入9V0 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发生的反应为Al(OH)3+OH- AlO2-+2H2O,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V0;根据探究二,向溶液中加氯水,无气体产生,说明无CO32-,再加入CCl4 振荡、静置,CCl4层呈橙红色,说明有Br-,不含I-;用分液漏斗分液,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 和HNO3 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分液后的水溶液中有Cl-,因为加入的氯水被还原成Cl-,不能确定原混合液中是否含Cl-;根据探究三,加入少量Ba(NO3)2 和盐酸的混合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混合液中有SO42;综上分析,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H+、 Al3+、 NH4+、B

33、r- 、 SO42 ,一定不含的离子:MnO 4 、 CO32-、 I-、AlO2-,可能含有的离子:Na、 Cl。【详解】无色混合溶液中不能含有MnO 4;由探究一知,溶液的 pH7,开始加入2V0NaOH 无沉淀生成说明发生的反应是:H+OH-H2O,有 H+,则无 AlO2-、 CO32-;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5V0,生成沉淀增多至最大,反应为 Al3+3OH- Al(OH)3,有 Al3+,此过程消耗氢氧化钠溶液3V0;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量不变,说明氢氧化钠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反应:NH4+-32+OH =NH ?H O,消耗氢氧化钠溶液 3V0;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开始溶解,

34、到加入9V0 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发生的反应为 Al(OH)3+OH- AlO2-+2H2O,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V0;根据探究二,向溶液中加氯水,无气体产生,说明无CO32-,再加入 CCl4 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红色,说明有 Br-,不含 I-;用分液漏斗分液,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 和HNO3 混合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分液后的水溶液中有Cl-,因为加入的氯水被还原成Cl-,不能确定原混合液中是否含Cl-;根据探究三,加入少量Ba(NO3)2 和盐酸的混合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混合液中有SO42;(1)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Br-、 SO42;其中能确定离

35、子浓度之比的是H+、 NH4+、Al3+,根据它们消耗的NaOH 溶液的体积和相应的离子方程式,c( H+): c( NH4+): c(Al3+)=2V000、 Cl;确定是否含 Na+: 3 V : V =2: 3:1;不能肯定是否含有的离子:Na的实验方法为:焰色反应;(2)沉淀减少过程为Al( OH) 3 与 NaOH 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2+2H O。【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推断,在推断过程中必须注意离子的共存和引入的离子对判断的干扰,如题中 Cl-的判断。9 黑色粉末A,黄色粉末B,它们都是单质,按下图进行实验:(1) 试根据上述反应现象推断以下物

36、质的化学式:ADEH(2)写出 C+盐酸D+F 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 GH 的化学方程式:【答案】( 1) Fe、 H223S、 SO 、 Fe(OH)+2+(2) FeS+2H Fe +H2S(3) 2H 2 S 3O2点燃2SO22H 2O( 4) 4Fe(OH)2 +O2+2H2O 4Fe(OH)3【解析】【分析】【详解】(1) E 能使品红褪色,E 为 SO2;H 为红褐色固体,H 为 Fe OH 3 ;黑色粉末A、黄色粉末 B,它们都是单质,所以分别是铁、硫;黑色固体C 为 FeS; D 为 H2S; F 为 FeCl 2 ; G为 Fe OH 2(2) FeS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S+2H Fe +H2S;(3)硫化氢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的方程式为点燃2H 2 S 3O2 2SO2 2H 2O ;( 4)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的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10 如图中AH 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常温下A 能使铁或铝钝化,B 是固体非金属单质,C 为水,D 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F 是金属单质,G 可以用作耐火材料,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_, H_;(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