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748852 上传时间:2020-12-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1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备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题含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南京理工教授制出了一种新的全氮阴离子盐AgN5,目前已经合成出钠、锰、铁、钴、镍、镁等几种金属的全氮阴离子盐。(1)基态 Mn 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银与铜位于同一族,银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区。(2)Mg(H 2 O)6 2+(N5)2(H2O)42-的晶体的部分结构如图1 所示:N、 O、 Mg 元素的前3 级电离能如下表所示:元素I1 /kJ?mol-1I2/kJ?mol-1I3/kJ?mol-1X737.71450.77732.7Y1313.93388.35300.5Z1402.

2、32856.04578.1X、 Y、 Z 中为 N 元素的是 _,判断理由是 _。从作用力类型看, Mg2+与 H2O 之间是 _、 N5 与 H2O 之间是 _。N5-为平面正五边形,N 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_。科学家预测将来还会制出含N4-、 N6-等平面环状结构离子的盐,这一类离子中都存在大键,可用符号mn 表示,其中 m 代表参与形成大 键的原子数, n 代表参与形成大 键的电子数 (如苯分子中的大键可表示为64-中的大 键应表示为 _ 。6 ),则 N(3)AgN5 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 所示, Ag+周围距离最近的 Ag+有 _个。若晶体中紧邻的 N5-与 Ag+的平均距离为a nm

3、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AgN5 的密度可表示为_g?cm-3(用含 a、 NA 的代数式表示)。【答案】 3d5ds ZX最外层为 2 个电子, X 为镁; N 的 2p 轨道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失去第一个电子较难,I1 较大,则 Z 为氮元素配位键 氢键sp258.91022412a3NA【解析】【分析】(1)根据构造原理 写出25 号Mn元素的原子核外 子排布式,Mn原子失去最外 2 个 子得到Mn 2+;根据原子 构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确定Ag 在周期表所属区域;(2)根据元素的 离能大小 合原子 构确定X、 Y、 Z 三种元素,然后判断哪种元素是N元素;根据 示,判断

4、晶体中阳离子、阴离子中含有的作用力 型; 合 N5- 平面正五 形 构, 合原子 化 型与微粒构型关系分析判断, 合微粒的原子 构分析大 的形成;(3)根据晶胞中离子的相 位置判断Ag+的配位数,利用均 方法 算1 个晶胞中含有的mAgN5 的个数, 合= 算密度大小。V【 解】(1)Mn 是 25 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得Mn 原子的核外 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54s2, Mn原子失去最外 2 个 子得到Mn 2+,其价 子排布式 3d5;Ag、 Cu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IB, 生 化的 子有最外 的s 子和次外 的d 子,属于ds 区元素;(2) X 的第一、第二 离能

5、比 小且很接近, 明X 原子最外 有 2 个 子,容易失去,则 X 为 Mg 元素, Z 的第一 离能在三种元素中最大, 合N 原子 2p 道 于半充 的 定状 ,其失去第一个 子 ,I1 大,可推知Z 为 N 元素, Y 是 O 元素;在 晶体中阳离子Mg(H2O)62+的中心离子 Mg2+含有空 道,而配位体 H的 O 原子上2 O含有孤 子 ,在 合 ,Mg 2+提供空 道, H2O 的 O 原子提供孤 子 ,二者形成配位 ;在阴离子 (N 5 22 42-上 N5-与 H2NH-O,)(H O)O 的 H 原子之 通 合在一起,形成故二者之 作用力 ;若原子采用sp3 化,形成的物 构

6、 四面体形;若原子采用sp2 化,形成的物 构 平面形;若原子采用sp 化, 形成的 直 型 构。N5 - 平面正五 形, 明N原子的 化 型 sp2 化;在 N5- 中,每个 N 原子的 sp2 化 道形成 2 个 , N 原子上 有 1 个孤 子 及1 个垂直于 N 原子形成平面的p 道, p 道 形成大 , N5-为4 个 N 原子得到1 个 子形成 有1 个 位 荷的阴离子,所以含有的 子数 5个,其中大 是由4 个原子、 5 个 子形成,可表示 54 ;5+ 研究 象,在晶胞中与 Ag+(3)根据 AgN 的晶胞 构示意 可知,假 以晶胞 点Ag距离相等且最近的Ag+在晶胞面心上,通

7、 点Ag+可形成 8 个晶胞,每个面心上的Ag+被重复使用了 2 次,所以与 Ag+距离相等且最近的Ag+的数目 3 8=12 个;在一个晶胞中2+11-1-7 3含有 Ag 的数目 8+6 =4,含有 N5 的数目 1+12 =4,晶胞体 V=(2a 10)8244 178?g / mol3mN A/mol8.910223。cm , =g/cmV2a 10 7 3 cm3N Aa3【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涉及电离能的应用、作用力类型的判断、大 的分析、晶胞计算,掌握物质结构知识和晶体密度计算方法是解题关键,要注意电离能变化规律及特殊性,利用均摊方法分析判断晶胞中含有微粒数目,结合密度计算

8、公式解答。2 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 洪特规则内容 _泡利不相容原理内容_(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 Zn 和 Cu 组成。第一电离能I (Zn)_I (Cu)(填 “大于 ”或 “小于 ”)。原因是 _11( 3) ZnF2 具有较高的熔点 (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 _;ZnF2 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 、 ZnBr 、 ZnI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 _222(4)金属 Zn 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 _,配位数为 _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高为 c cm

9、,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Zn 的密度为 _g cm-3(列出计算式 )。【答案】 1s22s22p63s23p63d104s2 或 Ar 3d104s2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大于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离子键ZnF2 为离子化合物, ZnCl2、 ZnBr2、 ZnI2 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656主、极性较小六方最密堆积 (A3 型 ) 1263a2cN A4【解析】【分析】【详解】(1)Zn 原子核外有30 个电子,分别分布在 1s、2

10、s、2p、 3s、 3p、 3d、 4s 能级上,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 3d104s2 或 Ar3d 104s2,洪特规则是指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而泡利原理是指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2 或 Ar3d 104s2;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2)轨道中电子处于全

11、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大,Zn 原子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状态,Cu 失去一个电子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稳定状态,所以Cu 较Zn 易失电子,则第一电离能Cu Zn,故答案为:大于;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3)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熔沸点较高ZnF2,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的溶剂,ZnF2 属于离子化合物而ZnCl2、ZnBr2 、ZnI2 为共价化合物,ZnCl2、 ZnBr2、 ZnI2 分子极性较小,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属于分子晶体极性较小,所以互溶,故答案为:离子键;ZnF2 为离子化合物,

12、ZnCl2、 ZnBr2、ZnI2 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4)金属锌的这种堆积方式称为六方最密堆积,Zn 原子的配位数为12,该晶胞中Zn 原子个1 1数 =12 +2 +3=6,六棱柱底边边长为 acm,高为 ccm,六棱柱体积6 23m65 6=(6 23,晶胞密度 =V32,故答案为:六方最密堆积 (A3a) 3 ccmc4N A6a4656型); 12;3。N A 6a2 c4【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计算、微粒空间构型判断、原子杂化方式判断、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计算及空间想像能力,熟练掌握均摊分在晶胞计算中的正确运用、价层电子对

13、个数的计算方法,注意:该晶胞中顶点上的原子被 6 个晶胞共用而不是 8 个,为易错点。3 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成分,单质硅及其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完成下列填空:I.某些硅酸盐具有筛选分子的功能,一种硅酸盐的组成为:M OR O 2SiO nH O,已知元素22322M、 R 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 周期。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4。(1)该硅酸盐中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2)写出 M 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的电子排布式:_;(3)常温下,不能与 R 单质发生反应的是 _(选填序号);a CuCl2 溶液 bFe2O3 c浓硫酸d Na2CO3 溶液(4)写出 M、 R

14、 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II.氮化硅( Si3N4)陶瓷材料硬度大、熔点高。可由下列反应制得:高温Si3N4+COSiO2+C+N2(5) Si3N4 晶体中只有极性共价键,则氮原子的化合价为_,被还原的元素为_。(6) C3N4 的结构与Si3N4 相似。请比较二者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7)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8)如果上述反应在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气体密度增加了2.8g/L ,则制得的 Si3N4 质量为 _。【答案】1bd Al OH 3-3N中氮元素两者均为Na AlSi3s+OH=A l

15、O2 +H 2O2原子晶体,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因此C3N4中碳原子与氮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键长较Si N中硅原子与氮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键长小,键能较大,熔点较高3435g【解析】【分析】【详解】I( 1)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因此 M 呈+1价, R 呈+3 价, M、 R 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3 周期,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24,则 M 为 Na,R 为 Al,该硅酸盐中 Na、Al、 Si 为同周期元素,元素序数越大,其半径越小,因此半径大小关系为:Na AlSi;(2) M 原子核外能量最高的电子位于第三能层,第三能层上只有1 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 3s1;(3)常温下,

16、Al 与 CuCl2 溶液反应能将铜置换出来;Al 与 Fe2O3 在高温反应; Al 与浓硫酸发生钝化; Al 与 Na23溶液在常温下不发生反应;CO故答案为: bd;(4) Na、 Al 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 Al(OH)3,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 OH 3 +OH- =A lO 2-+H 2O ;II( 5)非金属性 NSi,因此 Si N中 N 元素化合价为 -3 价;该反应中 N 元素化合价从 034价降低至 -3 价, N 元素被还原;(6) Si3N4 陶瓷材料硬度大、熔点高,晶体中只有极性共价键,说明Si3N4 为原子晶体,C3N4的结

17、构与 Si3 N4 相似,说明 C3N4 为原子晶体,两者均为原子晶体,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因此 C3 N4 中碳原子与氮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键长较Si3N4 中硅原子与氮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键长小,键能较大,熔点较高;(7)该反应中 Si 元素化合价不变,N 元素化合价从0 价降低至 -3价, C 元素化合价从 0 价升高至 +2 价,根据得失电子关系以及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以及单线桥为:;(8)气体密度增加了2.8g/L ,说明气体质量增加了2.8g/L10L=28g,高温3SiO 2 +6C +2N 2 = Si 3 N 4 +6CO 气体质量变化m140g112g28g因此生成的 Si3N

18、4 质量为 140g28g112g =35g。4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用字母标出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除特别注明外,其它一律用化学式表示)(1)由 E 形成的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_(填名称),属于(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填 “晶体类型 ”)。_,该碱溶液与D 的最高价氧(3)常用作光导纤维的是_。(4) G、 H、I 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 5) H、 J、 K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 6) I、 J、 K 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7)元素 I 的氢化

19、物的结构式为_;该氢化物常温下和元素K 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答案】金刚石原子晶体2OH-232-2223+Al O =2AlO+H OSiOH O NH 3424342- Cl- O2-HOH22?HClO HClPHHClOHSO H POSCl H O【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 A 为氢元素, B 为钠元素, C 为镁元素, D 为铝元素, E 为碳元素, F 为硅元素, G 为氮元素, H 为磷元素, I 为氧元素, J 为硫元素, K 为氯元素, L 为氩元素。【详解】( 1) E 为碳元素,形成的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故答案为:金刚石;原子晶体

20、;(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可知钠金属性最强,对应的碱为氢氧化钠,其电子式为, D 为铝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铝有两性,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OH-2 32 - 2-2 32-2O;+Al O =2AlO +H O,故答案为:; 2OH +Al O =2AlO+H( 3)二氧化硅常用作光导纤维,故答案为:SiO2;(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非金属性O N P,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2ONH3 PH3 ,故答案为: H2O NH3 PH3

21、;(5)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ClS P,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则酸性HClO4 H2SO4 H3PO4,故答案为: HClO4 H2SO4H3PO4;(6) S2-、 Cl-均有三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核电荷数小的离子半径大,即S2-Cl-, O2- 有两个电子层,比S2- 、Cl-的离子半径都小,则S2- Cl- O2-,故答案为:S2- Cl-O2-;(7)元素 I 的氢化物为水,结构式为HOH,水在常温下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H2O ?HClO HCl,故答案为: HOH; Cl2 H2O ?HClO HCl。5 下表标出

22、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14 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_,非金属性最强的是_,常温下单质为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_,属于过渡元素的是_(该空用字母表示)。(2) B,F, C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其中以 _最不稳定。( 3)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答案】 ArKFBrMH2O、 HCl、PH3PH3Cl【解析】【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 A 为氟、 B 为氧、 C 为磷、 D 为碳、 E 为 Ar、 F 为 Cl、G 为硫、 H 为 Al、 I 为 Mg 、 J为 Na、 K 为 Ca

23、、 L 为钾、 N 为 Br、 M 处于过渡元素。【详解】( 1)表中用字母标出的 14 种元素中,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Ar(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故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为K,非金属性最强的为F;Br2 常温下为液态,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知M 属于过渡元素;故答案为: Ar; K; F; Br; M;(2) B,F, C 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2O、 HCl、 PH3,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O P、 ClP,非金属性越强,氢化

24、物越稳定,与PH3 最不稳定,故答案为:H2O、 HCl、 PH3; PH3;(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第三周期中Cl 原子半径最小,故答案为:Cl。6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除标出的元素外,表中的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元素。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的元素符号是 _。( 2)和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_。( 3)和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 _(填“离子键”或“共价键”)。(4)和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与AgNO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答案】 C共价键Ag Cl AgCl【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元素的种类;根据元素周期律及元素性质分析解

25、答。【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知,为氢,为碳,为氧,为钠,为硫,为氯;( 1)碳的元素符号是 C,故答案为: C;( 2)和处于相同周期,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非金属性增强,则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是:,故答案为:;(3) H 和 O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有H2O 和 H2O2 ,都属于共价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为共价键,故答案为:共价键;(4) Na 和 Cl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Cl,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g Cl AgCl,故答案为:Ag Cl AgCl。7 有7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 BC DE F

26、G的顺序依次增大,B元素一种、 、 、 、 、原子的含量常用于判定古生物遗体的年代,A 和 C 元素的原子能形成4 核 10 电子的微粒,D 和 E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E2D, E2D 中所有微粒的电子数相同,且电子总数为30,E、 F、 G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G 和 D 同主族。试回答下列问题:(1)C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2)A 和 D 可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F 的单质与 E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上述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能够用于漂白的气体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5)写出 D 元素原子形成的10 电子微粒

27、X 与 G 元素原子形成的18 电子微粒 Y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答案】- 2-+2H2OH2O 和 H2O2 2Al+ 2OH +2H2O=2AlO2 +3H2共价键 H2S+2OH=S或 HS-+OH-=S2-+H2O【解析】【分析】7 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 B、 C、 D、E、 F、 G 的顺序依次增大;B 元素一种原子的含量常用于判定古生物遗体的年代,则B 为碳元素; A 和 C 元素的原子能形成4核 10 电子的微粒,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 为氢元素、 C 为氮元素; D 和 E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E2D, E2D中所有微粒的电子数相同,且电子总数为30,故 E+、D2-离子

28、核外电子数均为10,则 D 为氧元素、 E 为钠元素; E、 F、 G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是氢氧化铝与强碱、强酸之间的反应,则F 为 Al;G 和 D 同主族,则G 为硫元素,然后根据问题逐一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 H, B 是 C,C 是 N,D 是 O, E 是 Na, F 是 Al, G 是 S 元素。(1) C 是 7 号 N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 5,所以 N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 A 是 H, D 是 O, A 和 D 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它们的化学式为H2 O 和 H2O2;(3)F 是 Al, E 是 Na, Na 的最

29、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NaOH, Al 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NaAlO2 和 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 +2H2O=2AlO2 +3H2 ;(4)上述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能够用于漂白的气体物质是SO2,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 S、 O 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其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5)D 是 O, G 是 S, D 元素原子形成的10电子微粒 X 是 OH- ,G 元素原子形成的18 电子微粒 Y 是 H2S 或 HS-,它们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S+2OH-=S2-+2H2O 或 HS-+OH-=S2-+H2O。【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物质性质

30、及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关系应用,根据原子结构关系或物质性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理解影响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注意识记常见 10 电子、 18 电子微粒,理解酸式盐可以与碱反应产生正盐,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及电解质的强弱和物质的拆分原则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 B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写出 A、B 的单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表中位于长周期的卤族元素的名称:_;属于短周期的碱金属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加热【答案】第 3 周期 A 族2K+SK2 S 溴Li、 Na【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物质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 B 在

31、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 周期, VIA 族; A 为钾, B 为硫,则单质之间加热反应生成硫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 S加热2+3 周期 A 族;K S ,故答案为:第加热2K SK2S+;(2)表中的长周期为第 4 周期,卤族元素为 A 族元素,则该元素为溴;碱金属元素指IA族元素中 H 以外的元素,短周期指前3 周期,则元素符号为Li、 Na;故答案为:溴;Li、Na。9 已知 A、 B、 C、 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粒子,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 如果 A、 B、 C、 D均是 10 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 的结构式 _; D 的电子式 _;(2) 如果 A和 C

32、 是 18 电子的粒子, B 和 D是 10 电子的粒子,请写出:A与 B 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判断C 与 B 结合质子的能力大小是( 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示 ) _ _。【答案】或 H-F-2-2-H2S+OH=HS+H2O或 HS+OH=S+H2O OHS或 HS【解析】【详解】(1) 如果A、 B、 C、 D均是 10 电子的粒子,符合关系的微粒分别为+-NH 或 HF、 OH、 NH 或 F43、H2O;(2) 如果A和 C 是 18 电子的粒子,-2-, B 和 D 是 10 电子的粒A 为 H2S 或 HS, C为 HS或 S-子,分别为OH、 H2O

33、;10 已知元素 X、 Y、 Z 质子数都小于 18,并且质子数 X+Y=Z 。X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Z 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电子数的三倍,则(1) X 是 _, Z 是_; Y 原子结构示意图 _。(2)由 Y 和 Z 组成,且 Y和 Z 的质量比为7 20 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_。(3) X、 Z 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 A 和 B,A 中原子个数比为 2 1,则 A 的摩尔质量是_。 B 中两原子个数比为1 1,实验室常用B 制备少量的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答案】 H 元素 O 元素N2 518g/mol2H22MnO222OO2H O+O【解析】【分析】元素 X、 Y、 Z 质子数都小于 18, X 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则X 为 H 元素; Z 原子有两个电子层,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电子数的三倍,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 Z 为O 元素;由于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