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化学镁及其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1)一、镁及其化合物1 下图中 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中的一种物质,已知A 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 C、D,已知 B、D 为常温下气态化合物,C 为常温下液态化合物,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 1) A 的化学式 _B 的电子式 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 G H_。B+镁 E + F。( 3)写出 A + NaOH D的离子方程式 _ 。【答案】 (1) NH4HCO3(2) 4NH +5O4NO + 6H O CO + 2Mg = 2MgO+C3222+-2-+2H2O(3) NH4 + HCO3+2OH= N
2、H3+CO3【解析】【分析】已知 A 与碱反应生成气体化合物,则A 含有铵根离子; A 加热分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2 种气体和 1 种液体,液体与过氧化钠反应则为水,可确定A 为碳酸氢铵, D 为氨气, C 为水, B 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详解】(1)分析可知,A 为碳酸氢铵,化学式为:NH4HCO3; B 为二氧化碳,其电子式为:;(2) D 与 G 分别为氨气、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方程式为:CO2+点燃2Mg2MgO+C;(3 )碳酸氢钠与NaOH反应生成氨气、水和碳酸钠
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2-+2H2O;HCO3+2OH = NH3+CO32 如图中A H 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常温下A 能使铁或铝钝化,B 是固体非金属单质,C 为水,D 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F 是金属单质,G 可以用作耐火材料,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E_, H_;(2)写出 A 溶液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试写出 E 与 F 的反应方程式: _ 。【答案】 CO2 SO3 C+2H2SO4(浓 )2SO2 +CO2 +2HO 2Mg+CO22MgO+C【解析】【分析】常温下 A 能使铁或铝钝化, A 可能为浓硝
4、酸或浓硫酸, B 是固体非金属单质, C 为水, D 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则A 为浓硫酸, B 为碳, D 为 SO2, E 为 CO2, SO2 被氧气氧化产生 SO3,所以 H 为 SO3, SO3 与 H2O 反应产生 H2SO4,F 是金属单质,能够在CO2发生燃烧反应,则 F 是 Mg, Mg 在 CO2 中燃烧产生 C、MgO,G 可以用作耐火材料,则G为 MgO,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A 为浓 H2SO4, B 为 C,C 为 H2O, D 为 SO2, E 为 CO2 ,F 是 Mg , G 为MgO, H 为 SO3。(1)E 为 CO2 ,H
5、为 SO3;(2)C 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O2、 SO2、 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 SO (浓 )2SO +CO +2HO; Mg 在 CO 中在点燃时反应产生MgO 和 C,反应方24222程式为: 2Mg+CO22MgO+C。【点睛】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常温下 A 能使铁或铝钝化, D 是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是本题的突破口,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及转化关系,注意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3A、 B、 C、 D 分别是 HCl、FeCl3、MgCl2、 AlCl3 溶液中的一种,某实验小组用另一种溶液X 与它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试推断A、B、
6、 C、 D、X 分别为:A: _B: _C: _D: _X: _【答案】 HClMgCl2FeCl3AlCl3NaOH【解析】【分析】Mg(OH)2、Al(OH)3、 Fe(OH)3 都不溶于水, Mg(OH) 2、 Fe(OH)3 都是弱碱,只溶于强酸溶液。 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中。【详解】X+过量 C红褐色沉淀 Fe(OH)3 ,则 C 为 FeCl3, X 含 OH-,可为 NaOH 等; X+过量 A 无现象,则 A 为 HCl;X+过量 B 白色沉淀 溶于 A( HCl)、不溶于 X( OH-),则白色沉淀为Mg(OH)2,B 为 MgCl2; X+过
7、量 D白色沉淀 溶于 A( HCl)、溶于 X( OH-) ,则白色沉淀为 Al(OH)3, D 为 AlCl3。4 把一小块镁铝合金溶于100mL 盐酸中,然后向其中滴入-11 mol L 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如下图所示。写出 OA 段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写出 BC 段的化学方程式_合金中镁的质量_g。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molL-1。+-【答案】 H + OH = H2OAl(OH)3+ NaOH= NaAlO2+2H2O0.120.5【解析】【详解】由图可知,从开始至加入NaOH 溶液 1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盐酸溶解Mg、 Al 后盐酸有剩
8、余,此时发生的反应为:HCl+NaOH=NaCl+H2O,则 OA 段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H+OH-=H2O;继续滴加 NaOH 溶液,到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 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 2 和Al(OH)3,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再继续滴加NaOH 溶液,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则 BC 段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 NaOH= NaAlO2+2H2O;由图可知,从加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开始产生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50mL 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2 和 Al(OH)3,该阶段消耗氢氧化钠40mL,由氢氧根守恒可知3nAl(OH)3+2nMg(OH
9、) 2=n( NaOH) =(0.06L-0.02L) 1mol/L=0.04mol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50mL 60mL 溶解氢氧化铝,该阶段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 O,所以nAl(OH)3 =( 0.06-0.05 ) L 1mol/L=0.01mol, 3 0.01mol+2nMg(OH)=0.04mol, 解得nMg(OH) 2=0.005mol ,由原子守恒 n( Mg) =nMg(OH) 2=0.005mol , m( Al)-1-1=0.01mol 27g?mol=0.27g, m( Mg) =0.005mol 24g?mol=0.12g,故答案为
10、:合金中镁的质量为 0.12g;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为 50mL 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OH) 2 和 Al(OH)3,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根据钠原子守恒,此时溶液中 n( NaCl)=n( NaOH) =0.05L 1mol/L=0.05mol,根据氯原子守恒 n (HCl) =0.05mol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0.1=0.5mol/L ,故答案为:该盐酸的浓度为 0.5mol/L 。5 将一定质量的Al 、 Mg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L ;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6.72L
11、(1)当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总物质的质量为_mol;(2)求混合物中Al 质量为_gMg的质量为 _g【答案】0.8 mol2.4g5.4g【解析】(1)反应中生成的气体都是氢气,当混合物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 2=0.8mol;(2)Al、 Mg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但只有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又由于等质量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同,都为6.72 L,则镁产生的氢气为:8.96 L-6.72 L=2.24 L,设Mg 的质量为 x, Al的质量为 y,Mg+2HCl=MgCl2+
12、H224g22.4Lx2.24 L则: x=2.4 g,2Al+6HCl 2AlCl3+3H2或 2Al+2NaOH+2H2O 2NaAlO2+3H254g67.2 L54g67.2 Ly6.72 Ly6.72 L则 y=5.4g ,答:混合物中 Mg 的质量为 2.4g,铝的质量为5.4g。点睛:混合物成分分析的综合计算,本题解题关键是熟悉Mg 与Al的性质相似与差异,Al、Mg均能与盐酸反应,而Al与 NaOH溶液反应,而 Mg不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由此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化学方程式逐一计算,还可以根据两次生成的气体差就是Mg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进行计算。6 现有 48.4 g 碱式碳
13、酸镁样品( 化学式: xMgCO 3yMg OH 2 zH 2O , x 、 y 、 z 为正整数 ) ,将其分为二等份,一份样品充分灼烧至恒重进行热重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另一份投入 200 mL 某浓度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CO2 4.48 L ( 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 ,测得溶液的 c H0.100 mol L 1。 ( 忽略溶液前后体积变化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x:y= _。( 2)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HCl= _ mol L 1 。【答案】 4: 12. 6【解析】【详解】( 1) xMgCO32210. 0g 固体为 MgO, n( MgO) ?yMg( OH) ?
14、zH O 充分灼烧至恒重得到的10.0g 0. 25mol ;另一份投入150mL 某浓度的盐酸中,反应生成氯化镁和二氧化40g / mol碳,标况下4. 48LCO2 的物质的量为:4.48L; 48. 4g碱式碳酸镁样品中 0. 2mol22.4 L / moln( MgCO3 )+ n Mg( OH) 2 2n ( MgO) 0. 25mol 2 0. 5mol , n( MgCO3) 2n( CO2) 0. 2mol 20. 4mol ,则 n Mg( OH) 2 0. 5mol 0. 4mol 0. 1mol , n( H2O) 48.4g84g / mol0.4mol58g / m
15、ol0.1mol18g / mol0 . 5mol ,则 xMgCO3?yMg ( OH) 2?zH2O中 x: y: z 0. 4mol : 0. 1mol : 0. 5mol 4: 1: 5;( 2) 反应后剩余n( HCl) n( H+) 0.100mol / L 0. 2L 0.02mol ,生成氯化镁消耗HCl 的物质n HCl2n(MgCl2的量为: () 0 25mol2 0 5mol,所以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n HCl) . .()0. 5mol +0. 02mol 0. 52mol ,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HCl) 0.52mol 2. 6mol / L。0.2L7
16、某学习小组探究Mg 与 NaHCO3 溶液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探究。实验一:实验 A实验 B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氧化在注射器中加入过量镁片(擦去表面操作膜),吸入 15mL 饱和 NaHCO3 溶液。氧化膜 ),吸入 15mL 蒸馏水。有气体产生, 20min 后注射器内壁和底部现象缓慢产生气体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1)实验 B 的目的是 _。实验二:(2)根据实验二,实验A 中产生的气体是 _。 (填分子式 )实验三:分别取少量实验A 和 B 的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 滴 BaCl2 溶液, A 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B 中无明显现象。(3)实验三说明Mg 与 NaHCO3
17、溶液反应产生了 _(填离子符号 )。实验四:该小组同学对实验A 中产生的白色沉淀做出如下猜测:并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进一步确定白色沉淀的成分。猜测 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 2猜测 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MgCO3猜测 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yMg(OH)2 xMgCO3 ?(4)若用装置 A、 B 组合进行实验, B 中有白色浑浊,则猜想 _不正确;将装置按A、C、 B 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当出现_现象时,猜想3 是正确的。实验五:用图所示装置测定碱式碳酸镁yMg(OH)23?xMgCO 的组成:(5)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7.3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
18、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 和 B 中。实验后装置A 增重 0.72g,装置 B 增重 2.64g。装置 C 的作用是 _,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_。【答案】做对照实验H2、 CO22-1当 C 中出现蓝色, B 中出现浑浊防止 B 吸收空CO3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2Mg(OH)23MgCO3【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A、 B 的操作不同点分析实验B 的目的;( 2)根据实验二中现象分析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溶液中存在平衡以及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的现象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分析;(5)根据 B 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B
19、不能直接与空气接触;根据 A 中增重是水的质量,计算出氢氧化镁的质量,B 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镁的质量。【详解】(1)本实验探究Mg 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实验A 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故为了排除其中水的干扰,设置实验B,加入等体积的水,与A 对照;(2)根据实验二现象分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用燃着的火柴靠近,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有氢气;(3)溶液中存在平衡HCO3-?H+CO32- ,加入镁与 H+反应,使 c( H+)减少,平衡正移,产生 CO 2- ,分别取少量实验A 和 B 的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 滴 BaClA 中32 溶液,
20、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碳酸钡,证明溶液中含有CO32-;(4)氢氧化镁分解会产生水,碳酸镁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B 中有白色浑浊产生,说明有碳酸镁,所以猜测1不正确,猜测 3 要想正确,必须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当C 中出现蓝色, B 中出现浑浊,猜想3 正确;(5) B 中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B 不能直接与空气接触,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进入装置 B 中,影响实验结果,所以应连接一个干燥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 A 中浓硫酸增重是水的质量,水为0.72g,水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氢氧化镁物质的量为0.04mol , B 中碱石灰质量
21、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原子守恒,碳酸镁的物质的量为0.06mol X:Y=0.04: 0.06=2: 3,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2Mg(OH)23MgCO3。8 镁是一种银白色的碱土金属,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2 00%,位居第八位,镁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化镁 (Mg 3N2)是由氮和镁所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在室温下纯净的氮化镁为黄绿色的粉末,能与水反应,常用作触媒,实验室欲用如图1 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备少量氮化镁。A 中盛装的是浓氨水,B 中可盛装 _,二者混合可制取氨
22、气。按照气流的方向从左至右连接装置:a 接 _、_接 _、 _接 _。已知氨气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如果没有装有无水氯化钙的装置,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碳酸镁可用作耐火材料、锅炉和管道的保温材料,以及食品、药品、化妆品、橡胶、墨水等的添加剂。合成碳酸镁晶须的步骤如下:步骤 14 1431:配制 0 5 mol L溶液和 0 5 mol LMgSONH HCO 溶液。步骤 2:用量筒量取 500 mL NH43溶液于 1 000 mL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HCO在 50 。步骤 3:将 250 mL MgSO4 溶
23、液逐滴加入 NH4HCO3 溶液中, 1 min 内滴加完毕,然后用氨水调节溶液 pH 到 9 5。步骤 4:放置 1 h 后,过滤,洗涤。步骤 5:在 40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 h,得到碳酸镁晶须产品 (MgCO3nH2O, n 15)。 1MgSO4 溶液 500 mL,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配制 0 5 mol L量筒、胶头滴管、 _。步骤 3 中加氨水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测定合成的 MgCO3nH2O 中的 n 值。称量 1 000 g 碳酸镁晶须,放入图 2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 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
24、应45 h,后期将温度升到30 ,最后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生成CO2 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 次。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 。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 ,主要目的是 _。若实验测得 1 000 g 碳酸镁晶须产生 CO2的平均物质的量为a mol ,则 n 为_(用含 a的表达式表示 )。称取 100 g 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得到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则合成的晶须中n_。【答案】生石灰或氢氧化钠d ec b f2NH3+3CuON2+3H2O+3CuMg3N2+6H2O3Mg(OH)2+2NH3500 mL 容量瓶 Mg2+HCO3-HCO3-+NH3H2 O+(n-1)H2O
25、MgCO3nH2O +NH4+ 暂时储存 CO2,有利于 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且能保持装置中压强相对稳定升高温度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使溶解在水中的CO2 逸出,便于吸收完全1-84a118a【解析】【详解】(1) 浓氨水和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混合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故答案为 根据实验目的及题给装置可知,按照气流的方向从左向右连接装置的顺序为:a 接 d, e接 c, b 接 f,故答案为 氨气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则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3CuON2+3H2O+3Cu,故答案为d; e;c; b; f; 氮化镁能和水发
26、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Mg3N2 +6H2O=3Mg(OH)2+2NH3,故答案为 Mg 3N2+6H2O=3Mg(OH)2 +2NH3;-14500 mL 容(2) 配制 0.5 mol LMgSO 溶液 500 mL,除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为量瓶,故答案为500 mL 容量瓶 ; 步骤 3 中加氨水后反应生成碳酸镁结晶水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3 +HCO322324+,故答案为 Mg2+33 22+NH H O+(n-1)HO=MgCO nH O +NH+HCO+NH H O+(n-1)H O=324+;MgCOnHO +NH 题图 2 装置中气球可以暂
27、时储存CO ,有利于 CO 被 NaOH 溶液吸收,且能保持装置中22压强相对稳定,故答案为暂时储存CO2,有利于2CO 被 NaOH 溶液吸收,且能保持装置中压强相对稳定 ; 题述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 30 ,是为了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逸出,便于其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从而减小测定产生的误差,故答案为升高温度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使溶解在水中的CO2 逸出,便于吸收完全; 若实验测得1.000 g碳酸镁晶须产生的CO2 的平均物质的量为a mol ,依据碳元素守恒可知,晶须中碳酸镁的物质的量为a mol ,根据MgCO3nH2O 中碳酸镁和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n,得到 1 n=a1.00
28、0g84ag1.000?g 84ag,得到 n= 184a 184a ,故18gmol 118?g?mol 118a18a答案为 184a;18a 由题图 3 知 400 时剩余质量为82.3 g,这是该晶须失去结晶水后的质量,则有18n18n100 =100-82.3 ,解得 n=1,故答案为1。18n84 18n84【点睛】本题以氮化镁和碳酸镁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对实验装置的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解答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与各装置作用,掌握常用物质分离提纯方法,注意对题目信息的应用。9 天然水大多含Ca2+、 Mg2+、 HCO -等离子,加热会产生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CaC
29、O和33Mg(OH),可能含有 MgCO 。23(1)天然水中的 HCO3-来自于空气中的 CO2。用相关方程式表示 CO2 溶于水形成 HCO3- 的过程。 _(2)天然水煮沸时,其中微溶的MgCO3 转换成难溶的 Mg(OH) 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为确定某水垢样品的成分,利用CaCO3、 MgCO3、 Mg(OH)2 高温分解的性质,精确称量5.000g 水垢样品,用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3)A 中盛放的试剂是_。装置 F 的作用是 _ 。反应结束后,需要再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_ 。(4)利用上述装置测定水垢中Mg(OH) 2 的含量时,需要测量的数据有_。(5)实验测
30、得装置E 增重 2.200g,请问水垢样品中是否含有MgCO3?判断依据是_ 。【答案】 CO222323?+-2-+H3 或 CO23+H O ?H CO、 H CO+HCO+H O ? HCO +HMgCO3+H2O Mg(OH) 2+CO2. NaOH 溶液吸收空气中 H2 O 和 CO2 ,防止其进入 E 中干扰实验测定;排尽装置中的产物CO2 和 H2O,使其充分被D、 E装置吸收D 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 含 题中给出的信息是水垢中一定含有CaCO3 和 Mg(OH)2,若增重2.200g 全来自于CaCO3 分解产生的 CO2,则计算得出CaCO3 的质量为5.000g,而样品的总质
31、量为 5.000g,与题意不符,因此样品中含有MgCO3【解析】【分析】利用 CaCO33222、 MgCO、Mg(OH)高温分解生成 CO 、H O 的性质,通过测定分解产物的质量确定水垢样品的成分。紧扣这一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试剂、判断装置作用、分析采集数据。【详解】(1)空气中的 CO2 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 ?H2 CO3,碳酸微弱电离生成HCO3-:H2CO3 ?H+HCO3-。(2)煮沸天然水时,微溶的MgCO 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难溶的Mg(OH) ,总的化学方程式为32MgCO +H OMg(OH) +CO 。3222(3)为测定样品分解生成的CO2、 H2O
32、 的质量,必须使用不含CO2、 H2O 的空气通入装置,才不会引起测量误差,故A、 B 装置中分别用NaOH 溶液、浓硫酸除去空气中的CO2、 H2O;D、 E 装置分别吸收样品分解生成的H2O、 CO2,装置 E 中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2、 H2O,防止其进入 E 中干扰实验测定。为保证样品分解产生的H2O、 CO2 能被 D、 E 装置完全吸收,反应后再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将样品生成的气体导入D、 E 装置中。(4)样品中只有 Mg(OH)2 分解生成 H2O,故测定样品分解生成H2O 的质量,即可计算Mg(OH)2 含量。为此,需要测量D 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5)据题意,水垢中一定
33、含有CaCO 和 Mg(OH),可能含有 MgCO 。装置 E 增重 2.200g 为323CO 质量,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若全部来自CaCO 分解,则 CaCO 质量为2335.000g,不符合题意,故5.000g 水垢样品中必含MgCO3。【点睛】定量实验一定要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围绕这一核心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步骤,特别要排除空气、杂质等干扰。10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金属起着重要的作用。(1) 以下有关金属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_。A金属钠非常活泼,在实验室中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B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可观察到铝箔熔化,并有熔融物滴下
34、C铁单质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HO(g)Fe2O3+3H2(2) 把 NaOH、 MgCl2、 AlCl 3 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产生1.16g 白色沉淀,再向所得浊液中逐渐加入 1.00mol/LHCl 溶液,加入 HCl 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写出 A 点至 B 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某溶液中溶有MgCl2 和 AlCl 3 两种溶质,若把两者分开,应选用的试剂为:_和盐酸。NaOH溶液、C点(此时沉淀恰好完全溶解)HCl溶液的体积为_mL。【答案】 AMg(OH)2-+AlO2 +H+H2O= Al(OH)3CO2130.0 (130也给分)【解析】( 1)金属钠非常活泼,能够与水、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但与石蜡油或煤油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