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培优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一、硅及其化合物1 如图为一定量饱和 Ca(OH)2 溶液中通入 CO2 气体后,产生 CaCO3 白色沉淀的质量与通入的 CO2 体积之间的关系曲线。请回答:OA 段曲线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A 点处已参加反应的 CO2 与 Ca(OH)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B 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_和 _(填离子符号 ),将 B 处生成的溶液煮沸,可见到的现象是 _。【答案】 Ca(OH)2 CO2=CaCO3H2O1 1 Ca2HCO3 溶液变浑浊 (或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反应与二氧化碳
2、的量有关,少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 +H2O,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3 2+Ca(OH) =Ca(HCO) ,由图可知 OA 段随着 CO23A 点达到沉淀最大值,AB2通入 CaCO 的量逐渐增大,段随 CO 的通入,生成的CaCO3 不断溶解转化为Ca(HCO3)2, B 点 CaCO3 全溶解,溶液又变得澄清。【详解】 由图可知 OA 段随着 CO2 通入 CaCO3 的量逐渐增大, A 点达到沉淀最大值,则 OA 段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
3、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 +H2O,由方程式可知 A 点处已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比为 1:1 ,故答案为: CO2+Ca(OH)2=CaCO3 +H2O; 1:1; 由图可知 AB 段随 CO2 的通入,生成的 CaCO3 不断溶解,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则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将碳酸氢钙溶液煮沸,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难溶的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则可见到的现象是澄清溶液变浑浊,故答案为:Ca2 ;HCO3 ;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点睛】明确碳酸的正盐与过量的CO2 反应时生成碳酸氢盐、碳酸
4、氢盐与碱反应时生成碳酸的正盐和水、碳酸氢盐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正盐、水和CO2 是解答关键。2 有一种矿石,经测定含有镁、硅、氧三种元素且它们的质量比为12716。 (1)用盐的组成表示其化学式: _。(2)用氧化物的组成表示其化学式:_。(3)该矿石的成分属于 _(填物质的分类 )。(4)写出该矿石 (氧化物形式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答案】 Mg2SiO4 2MgO SiO2硅酸盐 2MgO SiO2 4HCl=2MgCl2 2H2 O SiO2【解析】【分析】根据 n= m 及原子个数比=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计算,得出正确结论;由金属离子和酸M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详
5、解】镁、硅、氧的质量比为12: 7: 16,则镁、硅、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71624: =2:1:42816(1)该矿石用盐的组成可表示为:Mg 2SiO4;(2)该矿石用氧化物的组成可表示为:2MgO?SiO2(3)Mg 2SiO4 属于盐类,且属于硅酸盐;(4)Mg 2SiO4 溶于与稀盐酸生成MgCl2 和 Si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SiO24HCl=2MgCl2 2H2O SiO2。【点睛】硅酸盐由盐的书写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 ?水的顺序书写;注意:氧化物之间以“?隔”开;系数配置出现的分数应化为整数;金属氧化物在前 (活泼金属
6、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在后。3 如图所示物质的转化关系中, A 是一种固体单质, E 是一种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 B 的化学式是 _ , 目前 B 已被用作 _的主要原料(2) B 和 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3) A 和 a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4) C 和过量的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答案】SiO2 光导纤维2+H2O2+2H22SiO2 +2OHSiO 3Si+2OH +H2OSiO 3SiO3+2HHSiO 23【解析】G和过量的盐酸反应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可知E 可能为是硅酸, A 可能是硅,带入题目进行验证,a 溶液是强碱溶液或氢
7、氟酸溶液,而硅和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生成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与过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硅酸白色沉淀;硅酸加热分解为二氧化硅和水,与题意相符,硅、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均生成四氟化硅,四氟化硅与盐酸不反应,与题意矛盾;因此 A 是 Si 、 B 是 SiO2、 C 是 Na2 SiO3 或 K2SiO3 、 D 是 H2O、 E 是 H 2SiO3 、 F 是 H2、 a 是 NaOH或 KOH。(1) B 的化学式是 SiO , 目前 SiO已被用作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正确答案:SiO 、光222导纤维。(2) SiO2 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盐和水,离子方程式是2SiO2+
8、2OHSiO 3+H2 O;正确答案:2+H2O。SiO2+2OHSiO 3(3) Si 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硅盐酸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是Si+2OH +H2OSiO32+2H2;正确答案: Si+2OH+H2OSiO32 +2H2。(4)硅酸盐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硅酸,离子方程式是2 +HSiO ;SiO3+2H232+正确答案: SiO3+2HH2SiO3。4 现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水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X 和 Z 是两种透明、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其中Z 无固定熔点,是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和采光材料;无色气体A 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 D 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9、高纯度的F 是使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Z 的名称是 _,工艺师在Z 表面刻蚀花纹图案需用的试剂为_( 填名称 ) 。(2)由 X、 Y 制 F 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中Y 作 _剂( 填“氧化”或“还原” ) 。( 3)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 ;转化 (A 少量 ) 的离子方程式为_ 。【答案】玻璃氢氟酸SiO2+2CO2CO+Si还原SiO2 2NaOH=NaSiO3 H2OSiO CO2 H2O=H2SiO3 CO【解析】【分析】X 为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 Z 无固定熔点,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判断为玻璃,说明 X 为 SiO2;无色气体 A 是引起温
10、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为CO2;B、 D 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流程分析可知B 为 CaCO3,;高纯度的 F 是制造电脑芯片的一种非金属单质为Si;结合流程分析判断可知X 为 SiO2,B 为 CaCO3,C 为 Na2 SiO3, D 为 H2SiO3, E 为 Na2 CO3,Z为玻璃, Y 为 CO, F为 Si【详解】由以上分析:( 1) Z 无固定熔点,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装饰材料,判断为玻璃;工艺师在 Z 表面刻蚀花纹图案需用的试剂为氢氟酸。(2)由 X、 Y 制 F 的过程为 SiO2+2CO+Si , CO做还原剂。2CO(3)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SiO3H2O;无色气体
11、 A 是引起温室效应的2NaOH=Na主要气体,则 A 为CO,转化 (A 少量 ) 的离子方程式为22232SiO CO H O=HSiOCO 。5A、 B、 C、 D、 E 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A 为地壳请填空:(1)写出物质 C 的化学式。(2)写出 B 和碳高温反应生成A 和 E 的化学方程式是。(3)写出 BD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答案】( 1) CaSiO3(2) SiO2+2CSi+2CO(3) SiO2+2OH322=SiO+HO【解析】A 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A 是硅;二氧化硅与碳单质反
12、应生成硅和CO, E 是 CO、 B 是 SiO2; SiO2 与氧化钙高温生成硅酸钙,C 是硅酸钙; SiO2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D 是硅酸钠。(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可知物质C 的化学式为 CaSiO 。( 2) SiO 和碳高温反应生成硅和32CO的化学方程式是 SiO2+2CSi+2CO。( 3 )BD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322SiO +2OH SiO +HO。6已知 A 与 D 均为非金属单质,其中A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1)反应 为工业制粗硅原理,写出(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E 的化学式:。【答案】( 1) CO; (2)2Mg CO22
13、MgO C。【解析】试题分析:( 1)反应 制取粗硅,常用 C 和 SiO2 的反应: 2C SiO2Si 2CO, D 为非金属单质,则D 为 Si, E 为 CO;( 2)C 和 O2 反应生成 CO2,反应 是: CO; (2)2Mg 22MgO C。CO考点:考查工业制硅、镁和CO2 的反应等知识。7 ( 15 分)材料科学是近年来与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热点。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K 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抗氧化的特征。它是以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为原料来生产的。下图虚线框内的其它转化是为探究C 的组成而设。 G、 F、 H 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
14、体;图中C、 H、 K 均为含A 元素。其余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通常用 MnO2制取气体 B,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防止气体 B 污染环境通常用(填化学式)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化合物H 与碳混合加强热可制得单质A,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D=K+8X,K的化学式为, X 的化学式为。(4) K 抗腐蚀能力很强,但易被氢氟酸腐蚀,K 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和一种盐,此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 MnO2+4HCl( 浓 )MnCl2+ Cl2+2 H 2O
15、;( 2分) NaOH;( 1分) Cl 2+2 OH- =Cl - + ClO - + H 2O;( 2 分)( 2) 1:2 (2 分)( 3) Si 3N4,( 2 分) NH3;( 2 分)(4)离子键、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2 分)( 5) SiCl 4+ 8NH3= Si(NH 2) 4+4NHCl. ( 2 分)【解析】试题分析: G、 F、 H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E 与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G是氯化银沉淀,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说明E 中含有氯离子;H 是白色固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白色固体可能是二氧化硅、氧化铝,但素,所以H 是二氧化硅,所以F
16、 是硅酸, I 是硅酸钠。则C 是氯化硅,过量氨气反应生成D是 Si(NH 2) 4。A 元素是非金属元 B 是氯气。氯化硅与( 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 浓 )MnCl2+Cl 2 +2 H 2O;氯气有毒,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离子方程式为 Cl 2+2 OH- = Cl - + ClO - + H 2O;( 2 ) 二 氧 化 硅 与 C 在 高 温 下 发 生 置 换 反 应 生 成 Si和 CO, 化 学 方 程 式 为SiO +2C2CO +Si 该反应的氧化剂是二氧化硅,还原剂是C,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
17、物2质的量比为 1:2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D=K+8X, K 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根据元素守恒,则K 中含有 3 个 Si 原子,所以 K 是 Si N ,其余原子在X 中,所以 X 是 NH;343(4) SiN 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和一种盐,该气体是SiF,则盐是 NHF,铵盐中含3444有离子键、共价键;( 5 )反应是氯化硅与过量的氨气反应生成Si(NH )4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是SiCl +248NH3= Si(NH 2) 4+4NHCl.考点:考查物质的推断,化学性质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8 某氧化铝样品中含有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一种酸性氧化物)杂质,现欲
18、制取纯净的氧化铝,某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2)沉淀 C 的化学式是 _。滤液 B 中含有的溶质有_(写化学式 );(3)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_ 。【答案】烧杯、漏斗、玻璃棒SiO2NaAlO2、 NaCl、 NaOHAlO2-+CO2+2H2 O=HCO3-+Al(OH)3【解析】【分析】氧化铝样品中含有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加入过量盐酸氧化铝、氧化铁溶解生成氯化铝、氯化铁溶液,过滤得到沉淀C 为二氧化硅,滤液为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偏铝酸钠溶液,过滤得到沉淀D 为 Fe(OH)3,滤液为NaAlO2,通入
19、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过滤得到氢氧化铝沉淀,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详解】(1)步骤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沉淀 C 为不溶于盐酸的二氧化硅;氧化铝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滤液 A 中为氯化铝、氯化铁、盐酸,滤液A 中加入过量 NaOH,氯化铝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氯化钠,氯化铁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盐酸与碱反应生成氯化钠,则滤液B 中有 NaAlO2、 NaCl、 NaOH;(3)步骤为二氧化碳和偏铝酸钠溶液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HCO3+Al(OH)3。9 离子方程式和
20、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本用语,请按要求书写:(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向石灰石滴加盐酸_ ;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_。(2)写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CO 2 +2OH - =CO 23- +H 2O _ ; Fe+Cu2+ =Fe2+ +Cu _(3)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CaCO3+222+SiO2+23232+2H =CO +H O+Ca3+2H =H SiO2NaOH+CO=Na CO +H O Fe+CuSO=Cu+FeSO3Cu+8HNO =3Cu(NO )+2NO +4H O4433 22【解析】【分析】(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21、钙和二氧化碳、水;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2) CO 2 +2OH - =CO 32- +H 2 O 可表示为CO2 溶于可溶性强碱生成可溶性碳酸盐和水; Fe+Cu2+ =Fe2+ +Cu 可表示 Fe 溶于可溶性铜盐;(3)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NO 和水。【详解】(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O2 +H2 O+Ca2+;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 23 +2H+=H2 SiO3;(2)CO+2OH- =CO 2-+HO可表示少量2和 NaOH 溶液的反应,
22、反应方程式为232CO2NaOH+CO =Na CO +H O;2232 Fe+Cu2+ =Fe2+ +Cu 可表示 Fe 与 CuSO4 溶液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3) 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 NO 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 +4H2O。【点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般为:“写”: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可溶性的电解质用离子符号表示,其它难溶的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式子两边的各种原子的个数及电荷数是否相等。10 A、 B、 C、 D
23、 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 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1)若 A 是当前最常用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材料。(2) C 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D 为硅酸。则: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2)若 A 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反应 、 均用盐酸, D 物质是红褐色。则: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B 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的现象是,沉淀颜色发生变化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 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铜质),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若 D 物质是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反应 均要用强碱溶液,反应 是通入过量的 CO2。则: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
24、】 (1)Si 2NaOH+ H2O=Na2SiO3 2H2; SiO2 2OH =SiO32- H2O;(2) 2FeCl2+ Cl2=2FeCl3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4Fe(OH)2 O2 2H2O=4Fe(OH)3 Cu+2Fe3+=2Fe2+ Cu2+( 3) 2Al2OH 2H2O 2AlO2 -3H2; AlO2-+CO2+2H2O=Al(OH)3 + HCO3-【解析】试题分析: (1)若 A 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则为硅,C 的水溶液为水玻璃,则为硅酸钠, D 为硅酸,所以 B 为二氧化硅。反应 为硅盒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方程式为 Si2
25、NaOH+ H2O=Na2SiO3 2H2;反应 为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SiO2 2OH=SiO32- H2 O;( 2) 若 A 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为铁, 是用盐酸,则B 为氯化亚铁,D 为红褐色,则为氢氧化铁,则C 为氯化铁。反应 为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方程式为:2FeCl2+ Cl2=2FeCl3;氢氧化亚铁中加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现象为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反应的方程式为4Fe(OH)2O2 2H2O=4Fe(OH)3;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盒氯化铜,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 Cu2+。( 3)若 D 为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则为氢氧化铝,反应都是强碱容易,则A 为铝, B、铝离子的容易, C 为偏铝酸钠,反应 为铝盒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 2OH 2H22- 3H2。反应 为偏铝O 2AlO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2-2233 -。AlO +CO +2H O=Al(OH) + HCO考点:无机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