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干群关系不容乐观论文农村干群关系不容乐观论文农村干群关系不容乐观一、当前干群关系的特点当前干群关系表现为有限的合作和局部的紧张,冲突时有发生,有时矛盾还相当尖锐。当前,干群关系呈现如下一些特点:1.干群关系越往基层情况越不容乐观。近年来越级上访事件越来越多。群众信访上升幅度呈“倒金字塔”型。越级上访表明,群众更相信上级党政机关和上级领导。贪污腐败的大案要案只是使干部的整体形象不好,直接影响干群关系的还是在基层、与普通群众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一些事件。一些地方的农民说:“上面政策很好,下面政策好狠” 。2.干群矛盾的本质是利益矛盾。虽然当前绝大多数干群矛盾是由于经济利益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其实质
2、在于经济利益矛盾。如果处理不好,矛盾激化,则有可能由经济性问题向政治性问题转变。近几年一些地方发生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最初是因为农民对征地补偿标准不满意,或者职工对企业改制过程中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满,到后来要求民主参与、保障政治权益,提出政治诉求。3.干群矛盾的聚合性风险增大。一些地区和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潜伏着较大的社会风险,群众对社会的不满意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情绪,往往会由于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引发,迅速演化成一场集体行动。4.不同的干部阶层之间利益有冲突,一部分干部往往利用或参与普通群众与其他干部的矛盾,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有企
3、业改革的深入,原有干群关系均衡状态被打破,国有企业干群关系出现较多问题,部分地区和企业矛盾还相当尖锐,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5.群众保护自己利益的能力提高,使得干群关系保持适度的合作与紧张。在信息比较畅通和发达的今天,在中央的亲民政策影响下,群众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当一部分群众利益受到干部侵害的时候,一些在外打过工、当过兵或者退休返乡的干部、教师等地方能人,往往会主动或者被推选出来,与当地干部交涉。如果基层干部不能答应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常常以上访的形式对当地干部施加压力。二、干群矛盾的成因 1、干群之间的管理和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公民的利益。但是,作为
4、干部的管理者本身也是有利益需求和利益追求的社会成员,如果没有有效的制约手段,他们很有可能化公为私,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侵占公众的利益。而作为被管理者的群众,又是由不同的社会阶层构成的,具有不同的利益取向。满足和协调这种不同利益追求的任务本来主要应该由掌握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干部来完成。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复杂性以及干部行为的偏差使得各阶层的利益不能很好地协调:一方面干部阶层中的一些人与民争利,引起社会大众的不满,另一方面一部分群众期望的利益没有得到实现,也会把不满指向干部,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就在所难免。2、掌握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干部借助于强大的组织力量,
5、处于强势地位。干部体制、财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不健全不完善,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造成了干群关系的紧张和对立。3、一些群体应有的利益没有能够得到保障,甚至受到损害;一些群体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引起了他们对公共利益调整和保障的干部群体的不满,特别是当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更是如此。例如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城镇管理的行政执法等方面,矛盾和冲突比较集中。4、干部追求政绩。由于政绩考核方式、标准等存在问题,使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干部对政绩的追求方式不同。工作在基层,直接面对群众,由于体制、政策原因,使得矛盾集中在基层。而不同地区政策的不统一、不同历史时期政策的不连续,会使群众产生攀比,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利益诉求,如果利益得不到满足,他们也会对当地基层干部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