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枚金币教案设计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03 教育梁碧欣教材、学情分析:课文记叙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 只好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 母亲在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失败之后, 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 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 直到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 让孩子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也是一篇童话,意思较显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自读能够理解其内容, 生字词也有能力自学。 所以本课决定只设一个课时,课上重点帮学生解决课文的思想性问题。即通过教师的点拨、 提示,让学生从内心深处
2、懂得“珍惜财富,亲手创造财富”这一道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挣钱的艰辛,懂得要珍惜金钱,懂得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重点、难点)2、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推测人物的心理”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利用钱币导入, 让学生纷纷拿出一张自己的零花钱, 问学生看着 “自己的钱”,会想到什么?(注:此处强调“自己的钱” ,为结尾的感情升华作铺垫)学情估计:学生会说想到钱可以买零食,想到想要有更多的钱等等。然后自然过渡, 导入课文:你们看着手中的钱想到了这些,那么文中的儿子看着自己第一次挣来的钱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读的时候要注意生
3、字词的读音,并标好各自然段的序号。2、弄通全文内容( 1)学生读完课文后提问:文中的儿子看着自己第一次挣来的钱会想到什么?(此问题不必追求统一答案,旨在让学生初步尝试探索儿子挣钱后的心理,对下面的学习有一定的情感铺垫,也是对课文的一种引申)( 2)自然转入:提出问题:那么当父亲把他挣来的金币扔进火炉时, 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先找出相关段落,然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把握人物的心理)引导学生用以上方法把握父亲前两次扔金币时父亲和儿子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让学生读出那种心情。并点出此方法可以用到以后的阅读中。 (此处完成教学目标 2)3、体味思想感情( 1)提问:儿子为什么会
4、愤怒?(老师讲述自身第一次挣钱经历对比)生成:儿子因为父亲没有珍惜他的劳动成果而愤怒。( 2)在文中找出一个词最能表达儿子愤怒的。答:“受不了”用“受不了”的语气读一下儿子的话。 (采用个别读、齐读等形式,读到能感受到“受不了”这种感觉为止。有必要的话教师要作范读)( 3)课文的另一个地方也出现了“受不了”这个词,看谁最快找出来。想想这个“受不了”是谁受不了?为什么受不了?生成:父亲因为儿子没有珍惜他的劳动成果而受不了。总结:父亲和儿子都是因为别人没有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受不了。( 4)提问:现在想想,父亲要儿子挣一枚金币的用意是什么?生成:让儿子懂得珍惜财富,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升华:( 5)课文已经讲完了,请大家重新把刚才的钱拿在手中,其实老师刚上课的时候就犯了一个错误,你们发现了吗?老师说你们手中的钱是你们“自己的钱”!现在你们看着手中的钱又会想到什么?或者会想到谁? (旨在引导学生想到辛苦挣钱的父母,想到要珍惜金钱,自己创造财富,完成教学目标 1)。请大家回去好好思考这个问题,这就是今天的作业,下课!本文板书设计:一枚金币父亲“受不了”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儿子父亲:失望、伤心 欣慰、惊喜儿子:不在乎、冷漠 愤怒、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