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以体验激活思维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学习数学理论和构建数学框架的基石。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既时正确思维的前提, 也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必要条件。 但教学反馈的结果表明, 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透, 忽视基本数学概念的现象普遍存在。 如何有效的学习和运用好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尤显重要。一、概念教学,关注学生的体验。小学生的思维正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过渡到抽象逻辑为主要形式,并且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普遍的形式,小学生由于已有知识的局限, 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极为简单, 缺少可利用的旧知识,数学概念
2、教学常常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际原型,并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抽取共同的特征。比如:圆的认识一课,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小学生认识的拓展与飞跃, 其基本特征就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圆是曲线围城平面图形, 理解圆的特征最基本的涵义;用圆规画图,通过比较、观察、交流,充分切直观感受圆各要素及其特点,体会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作用。充分的体验和活动,让学生队员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不断加强, 获得新概念的同时, 也发展了观察、 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二、激活思维,使各种矛盾被“暴露”学习概念就是为了解决数学问题, 对于概念不清, 在解题
3、时就会出现错误;对于概念理解不全, 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数学概念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 从多方面着手, 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剖析概念,使概念成立的各种条件充分“引爆”。如“比的基本性质” 概念: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 除外),比值不变。在这段话里实际上道出了“一个条件” “两种运用” “三个重点词” 。学生只有透彻地读懂了这些信息, 才能充分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三、触类旁通,把相关的概念“牵”出来。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引道学生回顾整理、归纳提炼思维过程,深化对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的认识; 在解决或多个问题后, 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联想,从中找寻彼此之间的联系,发现一般规律。如学习“整除”概念时,可以与“除尽”进行对比,去比较发现两者的区别联系。为以后的因数带出质数、合数、公因数、公倍数等相关的数学名词。我们经常说的触类旁通就是这个意思,一通百通融汇贯通。 因为有对比和类比,对于新旧名词概念就更加清楚加以区分,也防止了旧概念对新概念的负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