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684874 上传时间:2020-11-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教学计划学科数学班级六年级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比例本实验教材与人教版大纲教材相比:增加了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将实际尺寸放大的比例尺实例、综合运用比例尺及有关知识作图、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等教学内容。新增内容的“课标”依据:“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本单元的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等,是“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把不同领域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教材编排的

2、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图形相似放大或缩小的生活现象(例如:第32 页、第 56 页的情景,这些相似放大或缩小的现象学生都见过,也知道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只是没有从比例的角度去认识这些生活中放大或缩小现象的数学含义),画折线统计图的经教材分析验(它可以迁移到画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活动中),生活中的地图(例如,学生都知道中国地图是把祖国的实际版图缩小后的样子,有的学生可能知道它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还有的学生可能留意过上面的比例尺,只是不可能全班学生都准确、全面地理解比例尺的数学含义)。学生已有的知识:比的有关知识(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等,在以前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时,学生也

3、曾见过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15:10=3 : 2),不过当时只是从比的基本性质的角度认识这样的等式而已),解方程(解比例本身就是解方程,只是比例形式的方程与以前学习的方程形式不同,需要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它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形式罢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学生理解正、反比例意义的重要基础,例如,学生知道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并会运用这一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但学生并没有从把其中一个量看做常量、另外两个量看做变量的角度,去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用归一、归总的方法解决问题(用正、反比例解决的问题,学生已经会用归一、归总的算术方法解答)。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4、会解比例。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2、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2、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解比例。单元教学重点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比例尺的应用及如何正确绘图。3、用比例解决问题。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解比例。单元教学难点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比例尺的应用及如何正确绘图。3、用比例解决问题。1.比例的意义1 课时2.比例的基本性质1 课时3.解比例1 课时4.正比例1 课时课时安排4.正比例图像1 课时6.反比例1 课时7.比例尺( 1)1 课时8.比例尺( 2)1 课时9.比例尺( 3)1 课时10.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 课时11.用正比例解决问题1 课时12.用反比例解决问题1 课时13.整理和复习1 课时14.练习课1 课时15.自行车里的数学1 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