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 失道寡助(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4)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二、教材分析九年级下册共有六个单元,前四个单元为现代文阅读,后两个单元为文言文阅读。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 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 。从战争谈起,
2、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三、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的选文范围是先秦诸子散文,其代表性著作阐述的思想和主张系统、完备、深刻,因此可看作哲学著作,而从文学角度看,它们又具有一定的文学魅力,被尊为难以企及的文学典范,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1、加强诵读,感受先秦散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2、了解各篇文章阐述的思想主张。3、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已比较清楚。初步具备了朗读文言文的能力。朗读能读准字音,读得流畅。但对感情以及语气的把握不会很到位,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也基本上能疏通文意,只是个别词句需老师点拨指导。五、分解课标得道多助
3、 失道寡助是第五单元孟子两章中的一篇。结合阅读教学和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我认为加强诵读应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诵读时要求学生能读准语句的节奏、重音、语速、语气。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重点文言实词,疏通文意,这是本节课http:/ ,我设计本课的学习目标为: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准确说出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通假字(“畔” )的意思,3、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能结合语境辨别、说出一词多义(“以”“之” “利” )的意思和古今异义词(“去” “亲戚” “池” )的准确含义。4、通过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能
4、够把重点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能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5、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并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七、教学评价设计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评价要求是: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 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要求是:“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朗读和古诗文教学的评价要求,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我制订本课的教学评价任务与设计如下:1、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
5、中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并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目标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任务。2、评价设计:把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点呈现在导学稿上,在课堂教学流程中,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3、评价的形式:(1)积累文言词汇环节,学生做在导学稿上,小组评价。(2)朗读环节,个人朗读,有学生老师共同评价。学生齐读,由老师评价。(3)合作研讨部分,小组讨论得怎么样由老师评价,小组代表发言情况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http:/ “课堂检测部分”学生当堂完成后,由老师评价。八、教学流程设计科目 语文 设计者薛慧霞 单位(学校) 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授课班级 九六班 学生人数 42 人 课题
6、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课型 新授课 一、学习目标: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准确说出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通假字(“畔” )的意思,3、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能结合语境辨别、说出一词多义(“以”“之” “利” )的意思和古今异义词(“去” “亲戚” “池” )的准确含义。4、通过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能够把重点文言句子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能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5、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并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二、评价设计:1、评价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并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目标
7、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任务。2、评价设计:把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点呈现在导学稿上,在课堂教学流程中,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达成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3、评价的形式:(1)积累文言词汇环节,学生做在导学稿上,小组评价。(2)朗读环节,个人朗读,有学生老师共同评价。学生齐读,由老师评价。(3)研讨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得怎么样由老师评价,小组代表发言情况由学生和老师共同评价。(4) “课堂检测部分”学生当堂完成后,由老师评价。三、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根据新课标 、单元要求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等形式
8、,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http:/ 分钟)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财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明确学习目标(1 分钟)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准确说出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通假字(“畔” )的意思,3、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能结合语境辨别、说出一词多义(“以”“之” “利” )的意思和古今异义词(“去” “亲戚” “池” )的准确含义。4、通过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能够把重点文言句子准确
9、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能总结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5、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张,并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三)了解孟子与孟子(3分钟)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 的口号,主张恢复 “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 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 ,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 ,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
10、孟子一书。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http:/ 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四)预习检测(5 分钟)1文学常识孟子,名 ,在儒家中地位仅次于孔子,人称 , 孟子是 所作, 家经典之一。2 解释划线词语环而攻之 兵革 委而去之 域民寡助之至 天下顺之 威天下 亲戚畔之 3.翻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11、下不以兵革之利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本环节让学生做在导学稿上,由同桌互相评价,落实目标 2)(五)学习研讨1、朗读课文,生成语感。 (10分钟)(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教师范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本环节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检查学生的达标情况,落实目标 1)2、合作探究: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翻译重点句子。 (10 分钟)(1)一词多义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2、利:地利不如人和 以天下之所顺 兵革非不坚利也 之: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多助之至 (2) 古今异义词http:/ 古义 今义亲戚畔之 古义 今义池非不深也 古义 今义(3) 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学生分组讨论后展示,以老师评价为主,检查学生的达标情况,落实目标 3、4)3、课文内容研讨(5 分钟)问题探究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又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文章开篇提出论点: , 然后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接着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 ”的结论,阐述了“人和”的实质,即“ ”“ ”最后,把“多助”与“寡助”
13、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本环节学生思考后,老师提问、引导明确。评价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本环节的考查落实目标 5)(六)展示风采,背诵佳作(3 分钟)(背诵环节通过提问来完成,有师生共同评价,检查学生的达标情况,落实目标 1)(七)课堂小结(3分钟)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 人和” 得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讨论。生1:我觉得“人和 ”就是拉帮结派,君不见,人世间,团团成伙好办事。生2: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
14、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3: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http:/ 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八)课堂检测(4 分钟)1、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翻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3、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1)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孟子认为: 。从文中看,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本环节让学生当堂做在导学稿上一起上交,由老师评价。重点考查学生课堂学习的达标情况。 )(九)板书设计: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