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采用 “参与式” 教学模式, 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而在此过程中, 教师也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小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一、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小学教师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采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部分教师却缺乏正确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依旧占据主体地位, 无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这就限制了学生正常思维的发展。 久而久之, 学生难免对数学课失去兴趣, 即使教师创新
2、教学方法, 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二、关于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因而,教师就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只知道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 却对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内心想法不够了解, 无法因材施教, 也就无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二)教师依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旧
3、占据主要位置, 而不能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机械地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无法按照自身的想法去思考教学问题。 与此同时,学生也无法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只知道寻求帮助。 这就使学生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也严重地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三)教师缺乏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调查显示,部分教师已能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创新教学方法, 但一些老教师却没有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 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这就使原本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枯燥乏味, 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导致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真正地被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三、提升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一)
4、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理念, 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参与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可采用对话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数一数”时,教师可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学习数字知识,并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过程中, 让学生边做游戏边数数。 首先,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然后让学生数每组中有多少人, 数对的同学就可以回到座位上, 而数错的同学就要为大家表演节目。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二)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
5、境, 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 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的情感和理解力。 因此,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教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学习“找规律”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组有规律的数字, 再写另一组没有规律的数字, 让学生观察研究这两组数字有什么不同。当学生研究出不同规律时, 教师再提出类似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三)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数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理念,也要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实践课中,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可构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例如,在学习“认识四边形”时,教师课前准备教具,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其特征,了解四边形的基本特点。 为了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印象,教师可再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四边形物体。这种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也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参与式教学模式才会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 教师也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从而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