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4本科微生物及免疫复习题.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5314625 上传时间:2019-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本科微生物及免疫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4本科微生物及免疫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4本科微生物及免疫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4本科微生物及免疫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4本科微生物及免疫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4级护理本科班复习题1.G 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脂多煻 B、肽聚糖 C、脂蛋白 D、磷脂 E、磷壁2关于噬菌体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需用电鏡观察 B、需在活的细菌体内增殖 C、多为蝌蚪形 D、快速引起细菌裂解 E、主要由核酸、衣壳组成3下列全身感染中,哪一项不能从血液中检出病原菌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病毒血症 E、脓毒血症4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独立生长的最小微生物是:A、细菌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立克次体 E、真菌5能与肥大细胞结合的 Ig 是:A、IgA B、IgD C、IgE D、IgM E、IgG6.病愈后获得的对疾病的抵抗力为A 被动免疫 B、天然

2、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天然主动免疫 E、天然被动免疫7.在下列部位中,哪个是无菌A、外耳道 B、血液内 C、粘膜 D、阴道 E、口腔48与细菌致病无关的A、粘附因子 B、毒素 C、菌毛 D、芽胞 E、荚膜9人和动物血清应如何灭菌A、滤过除菌 B、射线照射 C、低热灭菌 D、间歇灭菌 E、环氧乙烷10、再次应答的特点A.潜伏期短 B.抗体产生的滴度高 C.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长D.产生的抗体类型以 IgG 为主 E.以上都对11、T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指A.CD4 与 MHC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B.CD8 与 MHCI 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IL 一 1 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D.IL

3、 一 2 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E.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12、脱敏疗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疾病 A.青霉素过敏 B.新生儿溶血症 C. 特异性免疫血清过敏 D.皮肤过敏反应 E.血型不和13、青霉素引起人类超敏反应的类型有A.I 型 B.型 C.型 D.型 E.以上均可14、有关型变态反应不正确者为A.参与的抗体为 IgG、IgM B.激活补体引起细胞溶解C.抗体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引起炎症反应E.NK 细胞参与引起细胞损伤15、病愈后获得的对疾病的抵抗力为: A.人工被动免疫 B.人工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天然主动免疫 E.天然被动免疫1

4、6、药物敏感试验中,通常选用什么生长期的细菌 A.迟缓期 B.对数生长期 C.稳定期 D.衰退期 E.任何一期17、隐性感染是指 A.感染后体内长期携带病原微生物 B.感染后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C.正常菌群异位寄生 D.正常菌群比例失调 E.抗生素治疗效果1.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AIgM B. IgG C. IgA D. IgE 11.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理属何型超敏反应?A.型 B.型 C.型 D.型 E.型12.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的特点不包括:A.抗原抗体复合物中 2 分子的 IgG 使 1 分子 C1q 活化 B.C3正反馈放大环路的存在C.C3b Bb 为 C5转化酶 D

5、.C5678为攻膜复合物 E.有 D 因子,P 因子及 Mg2+的参与13.产生 IL2的细胞主要为:A.MO B.B 细胞 C.TH 1 D.血管内皮细胞 E.TH 214.能通过胎盘的 Ig 是:A.IgG B.IgM C.IgA D.IgE E.IgD15.青霉素皮试阳性,说明受试者体内有:A.半抗原 B.肥大细胞 C.抗毒素 D.抗体 E.嗜酸性粒细胞16.能刺激 T 和 B 细胞活化的有丝分裂原为:A.PHA B.Con.A C.LPS D.PWM E.SPA17.若一产妇在分娩后需用抗体预防以后的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此抗体为:A.抗人丙种球蛋白抗体 B.抗 RhD 丙种球蛋白制剂

6、C.抗淋巴细胞的免疫球蛋白 D.抗胸腺细胞血清 E.抗 A 和抗 B 混合血清1 8.活疫苗和死疫苗比较,活疫苗:A.由弱毒或无毒的病原体制成 B.不适反应较大 C.接种次数少 D.不适反应较小 E.上述 A.C.D 都对1 9.指出哪一种为自然被动免疫?A.通过胎盘或初乳得到的免疫 B.传染病病后的免疫C.接种疫苗、类毒素得到的免疫 D.天然血型抗体的产生20.下列细胞中,哪一种表面没有 MHC-类分子?A.粒细胞 B.红细胞 C.T 细胞 D.B 细胞 E.M 细胞21能与肥大细胞结合的 Ig 是:A、IgA B、IgD C、IgE D、IgM E、IgG22.链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主要属于

7、: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E、或型超敏反应23.关于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活物是抗原抗体复合物 B.激活的起点是 C1,激活的顺序依次是 C1C9 C.可产生许多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片段 D.可产生溶解靶细胞的作用 E.可产生免疫粘附、免疫调理、炎症介质的作用14.免疫活性细胞是指: A.T 细胞、B 细胞 B.NK 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E.造血干细胞15.下列细胞中,哪一种表面没有 MHC-类分子?A.粒细胞 B.红细胞 C.T 细胞 D.B 细胞 E.M 细胞16.溶菌酶的作用机理:A.切断 N-乙酰葡

8、糖胺和 N-乙酰胞壁酸间的 -1,4 糖苷健的连接 B.切断四肽侧链与甘氨酸五肽的连接 C.阻断五肽桥的交联 D.阻断四肽侧链与 N-乙酰胞壁酸的连接 E.影响细菌胞壁的通透性17.抗体再次应答的特点是:A.IgM 抗体显著增高 B.抗体产生持续时间较长 C.潜伏期较长 D.抗体浓度较低 E.抗体亲和力较低28.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通过遗传获得 B.与生具来,人皆有之 C.对某种细菌所致感染针对性强D.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体液中杀菌物质所组成 E.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29 免疫耐受是指:A.机体对某种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B.机体对所有抗原都不产生免疫应答

9、 C.机体对某种抗原产生了过强的免疫应答 D.由于应用免疫抑制剂造成免疫抑制 E.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所引起30.完全吞噬多见于:A.对化脓菌的吞噬过程 B.对胞内寄生菌的吞噬过程 C.对肿瘤细胞的吞噬过程 D.对衰老细胞的吞噬过程 E.对病毒的吞噬过程31.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最主要的区别是: A.输入机体的物质 B.输入机体的途径 C.免疫力出现的时间 D.免疫记忆的不同 E.用途不同32.机体获得人工主动免疫的方式是: A.注射抗毒素 B.注射胎盘球蛋白 C.注射类毒素 D.注射抗病毒血清 E.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33.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的人易患:A.胞内寄生菌感染 B.皮肤真菌感染

10、 C.肠道寄生虫感染 D.有包膜病毒感染 E.胞外菌化脓性感染34.下述哪种病人血清中的 IgE 水平异常升高?A.肾小球肾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新生儿溶血病 D.特应性皮炎 E.接触性皮炎35.免疫酶技术常用的标记物是A.美兰 B.酸性磷酸酶 C.异硫氰酸荧光黄 D.辣根过氧化物酶 E.超氧化物歧化酶36.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减少,或减弱消失,因而逃避了宿主的免疫攻击,称为:A.免疫抑制 B.免疫耐受 C.免疫选择 D.封闭作用 E.抗原调变37.器官移植时最理想的供体是:A.父亲 B.母亲 C.亲生子女 D.兄弟姐妹 E.一卵双生同胞38.特异性相同,类别不同的抗体,其差异主要存在于:A.

11、重链 B.轻链 C.可变飞 D.恒定区 E.超变区39.能刺激骨髓多能干细胞向多系分化和增殖的白细胞介素是:A.IL-1 B.IL-2 C.IL-3 D.IL-10 E.IL-1240.根据细胞克隆清除学说,维持自身耐受的原因是主要何种细胞产生耐受?A.T 细胞 B.B 细胞 C.NK 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树突状细胞41.补体能协助抗体杀灭或溶解:A.结核杆菌等胞内寄生菌 B.革兰阳性细菌 C.某些革兰阴性细菌 D.真菌 E.全部细菌42.下列哪种肿瘤相关抗原能辅助原发性肝癌的诊断?A.AFP B.EBV C.CEA D.HPV E.HBV43.下列哪种疾病属继发性免疫缺陷病?A.白细

12、胞粘附缺陷病 B.选择性 IgA 缺陷病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E.严重联合免疫缺陷44.下列哪项自身免疫病表现免疫复合物病?A.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 B.重症肌无力 C.甲状腺机能D.桥本氏甲状腺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45.CD+4T 细胞发挥免疫效应作用的机制是:A.直接杀伤抗原性靶细胞 B.诱导单个核细胞浸润的炎症反应 C.诱导抗原性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D.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 E.在抗体的介导下发挥溶解抗原作用46.下列哪种表现与细胞免疫效应无关:A.抗胞内菌感染 B.抗肿瘤 C.移植排斥 D.体液中抗病毒47.下列不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是:A.埃可病毒

13、 B.轮状病毒 C.HAV D.HDV48、下列哪个无 HLA-类分子分布的是:A.B 细胞 B.巨噬细胞 C.活化的 T 细胞 D.成熟的 T 细胞49、输入抗毒素属于:A.人工被动免疫 B.人工主动免疫 C.自然主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40、Arthus 反应属于超敏反应的:A.型 B.型 C.型 D.型41、脱敏疗法适用于:A.抗毒素免疫血清皮试阳性 B.青霉素皮试阳性 C.类毒素皮试阳性 D.OT 皮试阳性42、T -Ag 的特点 ,下列哪个不符合的是:A.激发 B 细胞不需要 Th B.产生的抗体属 IgG C.无细胞免疫 D.无免疫记忆43、T 和 B 细胞共有的促有丝分裂原受体

14、是:A.植物血凝素 B.刀豆蛋白 C.美洲商陆 D.脂多糖44 免疫的现代概念是指A、机体抗感染的过程 B、避免机体患病 C 、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抭原性异物的功能 F、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45 半抗原的特点是:A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B、只有免疫原性,没有免疫反应性 C 、没有免疫原性,但有免疫反应性 D、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两者都有 E、以上都不是46、鉴别 T 细胞与 B 细胞的依据为:A形态不同 B、大小不同 C 、结构不同 D、细胞核不同E、膜表面标志的差异47 下列何种补体成分在血清中含量最高:A、C1 B 、C3 C、C4 D、C9 E

15、、C648、单核呑噬细胞的功能不包括:A、递呈抗原 B、分泌细胞因子 C 、识别抗原 D 吞噬各种病原微生物 E、参与免疫应答调节49 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不包括:A、抗肿瘤免疫 B、抗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 C 、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D、中和病毒 E、参与细胞免疫损伤50、能与肥大细胞结合的 Ig 是:A、IgA B、IgD C、IgE D、IgM E、IgG51.引起疯牛病和人类克雅病、库鲁病等的病原因子是 A 病毒 B 类病毒 C 拟病毒 D 朊病毒(朊粒) E 衣原体5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经消化道传播:A、甲型肝炎 B、伤寒 C、霍乱 D、痢疾 E、丙型肝炎 53不能经垂直传播的病毒:A、巨

16、细胞病毒 B、风疹病毒 C、乙型肝炎病毒 D、流感病毒 E、人免疫缺陷病毒54临床用何种物质保存送检病毒材料:A、盐水 B、酒精 C、50甘油盐水 D、甲醛 E、甘油55HBSAG(+)、HBEAG(+)说明此病人是:A、具有免疫力 B、病情比较稳定 C、乙型肝炎恢复期D、具有传染性 E、病毒停止复制56乙型肝炎病后有免疫性的指征是检出:A、抗-HBE B、抗-HBC C、HBSAG+抗-HBC D、抗-HBE+HBSAG E、抗-HBS57下述除哪项外,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毒素性疾病:A、肉毒中毒 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C、假膜性肠炎 D、毒性休克综合征 E、食物中毒58下列哪种疾病不是

17、由 A 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A、猩红热 B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C、败血症 D、风湿热 E、肾小肾炎59下列哪一疾病为动物源性传染病:A、钩端螺旋体病 B、梅毒 C、淋病 D、百日咳 E、痳疹60下列细胞中,哪一种表面没有 MHC-类分子?A.粒细胞 B.红细胞 C.T 细胞 D.B 细胞 E.M 细胞61 猩红热、破伤风、白喉三种疾病的共同特点是:A都是呼吸道传染病 B、都是由细菌外毒素所致 C、都可以用类毒素预防或用抗毒素紧急和治疗 D、病后都能获得牢固的终身免疫 E、以上都没有62 SSPE 的发生与下列哪种病毒有关: A、风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疱疹病毒 D、乙型脑炎病毒 E、

18、流感病毒 63流感大流行与病毒的何种生物学特性的改变有关:A、毒力变异 B、耐药性变异 C、抗原性变异 D、生长特性变异 E、形态变异64乙型脑炎病毒传播媒介是:A、蜱 B、虱 C、螨 D、蚊 E、蝇65汉坦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A、病人 B、病毒携带者 C、带病毒家畜 D、带病毒鼠 E、带病毒猪66 戊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消化道 B、输血、血制品 C、密切的直接接触 D、内源性感染 E、血液感染67.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A、细菌 B.病毒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立克次体68.革兰氏阳性菌所特有的细胞壁成分是:A.脂多糖 B. 肽聚糖 C. 脂蛋白 D. 磷脂 E.磷壁酸

19、69.细菌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有:A.维持细菌外形 B.生物合成 C.呼吸作用 D.分泌作用 E.物质转运交换70.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差异不能用来解释:A.染色性不同 B.新陈代谢的不同 C.致病性不同 D.抗原性不同 E.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71.质粒是指细菌的 51、链球菌感染后肾小肾炎主要属于: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 、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E、或型超敏反应52、T 细胞发育成熟的部位是:A.骨髓 B.胸腺 C.脾脏 D.淋巴结53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A.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调理吞噬 C.炎症介质 D.裂解靶细胞54 下列哪项作用与 MHC 分子无

20、关:A.抗原递呈与识别 B.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遗传限定性 C.激活补体 D.激发同种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55 单克隆性 IgE 增高的临床意义不包括:A.分泌性多发性骨髓瘤 B.过敏性鼻炎、特意性哮喘等型超敏反应 C.某些寄生虫如蠕虫感染 D.类风湿性关节炎5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抗原:A.青霉素 B.破伤风抗毒素 C.鸡卵蛋白 D.鼠源性抗人 CD3 单克隆抗体57 能帮助 B 细胞活化、分化、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CTL 细胞 B.Th 细胞 C.NK 细胞 D. T 细胞58 能在 MHC-类分子制约下特意性杀伤抗原性靶细胞的是:A.CTL 细胞 B.NK 细胞 C. T 细胞 D.巨噬

21、细胞59能与肥大细胞结合的 Ig 是: A、IgA B 、IgD C 、IgE D、IgM E、IgG60抗体產生的再次应答的特点是 A、IgG 为主 B、IgM 为主 C、持续时间短 D、亲和力低 E 没有免疫记忆61病愈后获得的对疾病的抵抗力为A、 被动免疫 B、天然免疫 C 、人工主动免疫 D、天然主动免疫 E、天然被动免疫6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致病机制主要属于: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 、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E、或型超敏反应63.引起疯牛病和人类克雅病、库鲁病等的病原因子是 A 病毒 B 类病毒 C 拟病毒 D 朊病毒(朊粒) E 衣原体64.在流行病学调查中,

22、可用于细菌分型的合成型代谢物是 A 热源质 B 酶类 C 毒素 D 色素 E 细菌素65.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组微生物是 A 酵母菌、淋球菌 B 放线菌、破伤风杆菌 C 链球菌、念珠菌 D 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 E 小孢子菌、大肠埃希菌66.使细菌具有侵袭力的结构成分是 A 芽孢 B 肽聚糖(黏肽) C 荚膜 D 核糖体 E 异染颗粒67.细菌芽孢最显著的特征是 A 抗吞噬性 B 具有毒素活性 C 耐热性 D 粘附性 E 侵袭性68.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A mRAN B 核蛋白体 C 质粒 D 异染颗粒 E 性菌毛69.对于细菌内毒素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发热 B 白细胞升高 C

23、 微循环障碍 D DIC E 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70.关于病菌致病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病菌有黏附因子 B 病菌有荚膜、薇荚膜 C 与病菌的胞外酶有关 D 与病菌的内、外毒素有关 E 与病菌侵入的数量并无密切关系 71.关于内毒素性质的错误描述是 A 来源于革兰阴性菌 B 用甲醛脱毒可制成类毒素 C 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 性质稳定,耐热 E 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 72.内毒素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 B 蛋白质 C 脂蛋白 D 核酸 E 脂多糖73.细胞的内毒素的特征是 A 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 B 少数革兰阳性菌产生 C 细菌在生活状态下释放D 抗原性强 E 不耐热74.溶菌酶的溶菌

24、作用机理是 A 裂解细胞壁聚糖骨架上的 -1,4 糖苷键 B 抑制细胞壁肽聚糖上四肽侧链与五肽桥的交联 C 抑制细菌 mRNA 表达 D 抑制细菌 DNA 转录 E 破坏细胞壁上的磷壁酸75.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称为 A 显性感染 B 潜伏性感染 C 隐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病原体被清除67.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描述是 A 灭菌效果最可靠 B 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 C 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 通常灭菌压力为 2.05kg/c E 通常灭菌温度 121.3C77.下列五种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 A 病原体被

25、清除 B 隐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潜伏性感染78.适宜卡介苗(BCG)接种的主要对象是 A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 B 结核菌素实验阳性者 C 严重的结核病患者D 新生儿以及结核菌素实验阴性者 E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79.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的目的是 A 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B 对可疑或确诊的破伤风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C 杀灭伤口中繁殖的破伤风梭(杆)菌 D 主要用于儿童的预防接种E 中和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80. (共用备选答案题)A 葡萄球菌 B 链球菌 C 肺炎链球菌 D 脑膜炎奈瑟军 E 淋病奈瑟菌(1)可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2)在黏膜表面黏附时,可产生

26、分解 SIgA 蛋白酶的细菌是 (3)引发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81.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发生多例剥脱性皮炎患者,为追踪传染源,对从医务人员及病儿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糖球菌,应进一步做的实验是 A 血浆凝固酶 B 耐热核酸酶 C 溶血性 D 噬菌体分型 E 甘露醇发酵82.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 类白喉杆菌 C 无芽胞厌氧菌 D 铜绿假单胞菌 E 白念珠苗 (白假丝酵母苗)83.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 C 反应蛋白 B 自溶酶 C 荚膜 D 外毒素 E 内毒素84.在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是 EA 葡萄糖 B 麦芽糖 C 蔗糖

27、 D 菊糖 E 乳糖 85.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 A 志贺菌 B 伤寒沙门菌 C 新型肠道病毒 70 型 D 大肠埃希菌 O157:H7 型 E 轮状病毒 A 组86.某人在参加一次聚餐 3 天后,突然发现发热、腹痛、腹泻。腹泻始为水样便,1 天后转为黏液脓血便,并有里急后重感。根据以上症状应考虑的疾病和检查方法是 A 伤寒;取脓血便进行免疫荧光检查 B 葡萄球菌中毒;取剩余食物分离致病菌C 沙门菌食物中毒;取剩余食物分离致病菌 D 霍乱;取脓血便直接镜检E 细菌性痢疾;取脓血便分离肠道致病菌87.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错误的描述是 A 增菌培养基通常为碱性蛋白胶水 B 有菌毛和

28、单鞭毛 C 悬滴观察呈“穿梭”样运动 DEI-Tor 生物型可形成芽胞 E 革兰染色为阴性88.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不包括 A 鞭毛 B 菌毛 C 荚膜 D 肠毒素 E 内毒素89.在下列外毒素中,属于神经毒素的是 A 产气荚膜杆 菌毒素 B 红疹毒素 C 内毒毒素 D 白喉毒素E 葡萄球菌毒性休克综合症毒素(TSST-1)90.在下述情况中,排除无芽胞厌氧菌的依据是 A 机体多个部位的脓疡 B 血性分泌物,恶臭或有气体 C 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D 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呈表面生长 E 在血平板中长出微小菌落91.白喉杆菌的毒力鉴定根据是 A 菌体的异染颗粒特征 B 吕氏血清培养基上快速生长特点

29、C 亚碲酸钾平板上菌落特征 D Elek 平板实验 E 锡克实验 92.结核分枝杆菌形态学诊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 革兰染色 B 抗酸染色 C 美兰染色 D 镀银染色 E 棉兰染色93.结核分枝杆菌化学组成最显著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 A 蛋白质 B 脂类 C 多糖 D RNA E 磷壁酸94.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是 A 梅毒螺旋体 B 霍乱弧菌 C 布氏杆菌 D 淋球菌 E 白喉杆菌95.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为 A 空肠弯曲菌 B 幽门螺杆菌 C 胎儿弯曲菌 D 鼠伤寒沙门菌 E 副溶血型弧菌96. (共用备选答案题)A 大肠杆菌 B 拟杆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溶血

30、性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1)脓液有天腥臭味的是 (2)脓液量多,淡红色,稀薄的是 (3)脓液恶臭,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的是 97. (共用备选答案题)A 黄疸与出血症状 B 咽峡炎 C 关节炎及关节畸形 D 脊髓瘤及动脉瘤E 反复发热与缓解(1)梅毒螺旋体感染可引起 (2)钩端螺旋体感染可引起 98. (共用备选答案题)A 衣原体 B 病毒 C 支原体 D 螺旋体 E 真菌(1)只有一种类型的微生物 (2)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99. (共用备选答案题)A EBV B HTLV C HBV D VZV E HPV(1)与白血病有关的病毒是 (2)可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 100. (

31、共用备选答案题)A 消化道传播 B 输血传播 C 虫媚传播 D 呼吸道传播 E 直接接触传播(1)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2)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3)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101.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等病毒的病毒体结构组成是 A 核酸和刺突 B 衣壳和包膜 C 基质蛋白和衣壳 D 核酸和包膜 E 核酸和衣壳.102 可引起先天性婴儿畸形的常见病毒是 A 风疹病毒 B 麻疹病毒 C 狂犬病毒 D 髓灰质炎病毒 E EB 病毒103.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成分是 A 包膜脂类 B 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 C 衣壳蛋白 D 基质蛋白 E 核蛋白104

32、 (共用备选答案题)A 炭疽芽胞杆菌 B 溶脲脲原体 C 柯萨奇 B 组病毒 D 伯氏疏螺旋体 E 汉坦病毒(1)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体是 (2)人类非淋病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是 (3)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105.Dane 颗粒是 A 丁型肝炎病毒 B 乙型肝炎病毒 C 甲型肝炎病毒 D 戊型肝炎病毒 E 丙型肝炎病毒106 肝炎病毒感染,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 注射抗生素 B 注射丙种球蛋白 C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D 注射 HBIG E 注射 干扰素107.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 HBV 有活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 表面抗原(HBsAg) B 表面抗体(抗HBs) Ce 抗

33、原(HBeAg) D e 抗体(抗 HBe) E 核心抗体(抗 HBc)108.下列肝炎病毒基因组归类于 DNA 病毒的是 A 甲型肝炎 B 乙型肝炎 C 丙型肝炎 D 丁型肝炎 E 戊型肝炎109.某护士在给一位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注射时,不慎被患者用过的针头刺伤手指。为预防乙型110.输血不是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疾病为 A 乙型肝炎 B 丙型肝炎 C 丁型肝炎 D 戊型肝炎 E 艾滋病111.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A 汉坦病毒 B 登革病毒 C 新疆出血热病毒 D 黄热病毒 E HIV 病毒112.(共用备选答案题)A 中介体 B 包涵体 C 吞噬体 D 线粒体 E 异

34、染颗粒(1)与细菌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2)可用于鉴别细菌结构的是 (3)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可出现的结构是113.不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 A 螺旋体 B 放线菌 C 衣原体 D 真菌 E 立克次体114.对病毒生物学性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测量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 B 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 C 以复制方式增殖 D 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 E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1.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AIgM B. IgG C. IgA D. IgE /2.下面哪一种细胞不是专职的APC A.内皮细胞 B.DC C.B细胞 D.巨噬细胞/3.抗体和抗原的结合部位是: A.VL和VH

35、区 B.CH1区 C. CH2区 D. CH3区/4.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淋巴器官是: A.胸腺 B.骨髓 C.淋巴结 D.脾脏/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从何处开始? A.C1qrs B.C3 C.C1S D.C1q/6.新生儿溶血症属于哪种变态反应? A.型 B.型 C.型 D.型/7.参与型变态反应的抗体是什么? A. IgM B. IgG C. IgA D. IgE8.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活性细胞的“双识别”是什么?A. 自身MHC/类分子与异物性抗原肽段复合物 B. 异物MHC/类分子与自身抗原肽段复合物C 异物MHC/类分子与.自身性抗原肽段复合物D.自身MHC/类分子与自身抗原肽段复

36、合物/9.给机体注射抗毒素使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式属于什么?A.自然主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被动免疫 D.人工主动免疫/10.抗原特异性决定于:A.抗原的分子量 B.抗原决定簇的多少 C.抗原的异物性 D.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空间结构/11.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的发病机理属何型超敏反应?A.型 B.型 C.型 D.型 E.型/12.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的特点不包括:A.抗原抗体复合物中 2 分子的 IgG 使 1 分子 C1q 活化 B.C3正反馈放大环路的存在C.C3b Bb 为 C5转化酶 D.C5678为攻膜复合物 E.有 D 因子,P 因子及 Mg2+的参与/13.产生 I

37、L2的细胞主要为:A.MO B.B 细胞 C.TH 1 D.血管内皮细胞 E.TH 2/14.能通过胎盘的 Ig 是:A.IgG B.IgM C.IgA D.IgE E.IgD/15.青霉素皮试阳性,说明受试者体内有:A.半抗原 B.肥大细胞 C.抗毒素 D.抗体 E.嗜酸性粒细胞/16.能刺激 T 和 B 细胞活化的有丝分裂原为:A.PHA B.Con.A C.LPS D.PWM E.SPA/17.若一产妇在分娩后需用抗体预防以后的胎儿发生新生儿溶血,此抗体为:A.抗人丙种球蛋白抗体 B.抗 RhD 丙种球蛋白制剂 C.抗淋巴细胞的免疫球蛋白 D.抗胸腺细胞血清 E.抗 A 和抗 B 混合血

38、清/1 8.活疫苗和死疫苗比较,活疫苗:A.由弱毒或无毒的病原体制成 B.不适反应较大 C.接种次数少 D.不适反应较小 E.上述 A.C.D 都对/1 9.指出哪一种为自然被动免疫?A.通过胎盘或初乳得到的免疫 B.传染病病后的免疫C.接种疫苗、类毒素得到的免疫 D.天然血型抗体的产生/20.下列细胞中,哪一种表面没有 MHC-类分子?A.粒细胞 B.红细胞 C.T 细胞 D.B 细胞 E.M 细胞/21.溶菌酶的作用机理:A.切断 N-乙酰葡糖胺和 N-乙酰胞壁酸间的 -1,4 糖苷健的连接 B.切断四肽侧链与甘氨酸五肽的连接 C.阻断五肽桥的交联 D.阻断四肽侧链与 N-乙酰胞壁酸的连接

39、 E.影响细菌胞壁的通透性/22.下列哪项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A.HBIg B.胞壁酰二肽 C.左旋咪唑 D.ISO E.短小棒状杆菌/32.下列哪种肿瘤相关抗原能辅助原发性肝癌的诊断?A.AFP B.EBV C.CEA D.HPV E.HBV/33.下列哪种疾病属继发性免疫缺陷病?A.白细胞粘附缺陷病 B.选择性 IgA 缺陷病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E.严重联合免疫缺陷/34.下列哪项自身免疫病表现免疫复合物病?A.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 B.重症肌无力 C.甲状腺机能D.桥本氏甲状腺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35.CD+4T 细胞发挥免疫效应作用的机制是:A.

40、直接杀伤抗原性靶细胞 B.诱导单个核细胞浸润的炎症反应 C.诱导抗原性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D.激活补体溶解靶细胞 E.在抗体的介导下发挥溶解抗原作用36.下列哪种表现与细胞免疫效应无关:A.抗胞内菌感染 B.抗肿瘤 C.移植排斥 D.体液中抗病毒/37.下列不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是:A.埃可病毒 B.轮状病毒 C.HAV D.HDV/38、下列哪个无 HLA-类分子分布的是:A.B 细胞 B.巨噬细胞 C.活化的 T 细胞 D.成熟的 T 细胞/39、输入抗毒素属于:A.人工被动免疫 B.人工主动免疫 C.自然主动免疫 D.自然被动免疫/40、Arthus 反应属于超敏反应的:A.型 B.型

41、 C.型 D.型/41、脱敏疗法适用于:A.抗毒素免疫血清皮试阳性 B.青霉素皮试阳性 C.类毒素皮试阳性 D.OT 皮试阳性/42、T -Ag 的特点 ,下列哪个不符合的是:A.激发 B 细胞不需要 Th B.产生的抗体属 IgG C.无细胞免疫 D.无免疫记忆44 免疫的现代概念是指A、机体抗感染的过程 B、避免机体患病 C 、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D、机体识别和排除抭原性异物的功能 F、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45 半抗原的特点是:A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 B、只有免疫原性,没有免疫反应性 C 、没有免疫原性,但有免疫反应性 D、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两者都有 E、以上

42、都不是/46、鉴别 T 细胞与 B 细胞的依据为:A形态不同 B、大小不同 C 、结构不同 D、细胞核不同E、膜表面标志的差异/47 下列何种补体成分在血清中含量最高:A、C1 B 、C3 C、C4 D、C9 E、C6/48、单核呑噬细胞的功能不包括:A、递呈抗原 B、分泌细胞因子 C 、识别抗原 D 吞噬各种病原微生物 E、参与免疫应答调节/49 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不包括:A、抗肿瘤免疫 B、抗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 C 、参与移植排斥反应 D、中和病毒 E、参与细胞免疫损伤/50、能与肥大细胞结合的 Ig 是:A、IgA B、IgD C、IgE D、IgM E、IgG/51、链球菌感染后肾

43、小肾炎主要属于:A、型超敏反应 B、型超敏反应 C 、型超敏反应 D、型超敏反应 E、或型超敏反应52、T 细胞发育成熟的部位是:A.骨髓 B.胸腺 C.脾脏 D.淋巴结53 补体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A.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B.调理吞噬 C.炎症介质 D.裂解靶细胞/54 下列哪项作用与 MHC 分子无关:A.抗原递呈与识别 B.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遗传限定性 C.激活补体 D.激发同种异体移植的排斥反应D/55 单克隆性 IgE 增高的临床意义不包括:A.分泌性多发性骨髓瘤 B.过敏性鼻炎、特意性哮喘等型超敏反应 C.某些寄生虫如蠕虫感染 D.类风湿性关节炎57 能帮助 B 细胞活化、分化、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CTL 细胞 B.Th 细胞 C.NK 细胞 D. T 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