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级建造师重点笔记.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620230 上传时间:2020-09-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重点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级建造师重点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级建造师重点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K410000市政公用工程技术第一章 城镇道路工程第一节 城镇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1K411011掌握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1 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除快速路外,各类道路应根据城镇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类。2 柔性路面,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刚性路面,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1K411012掌握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3 城镇沥青路面结构分为路基、基层、面层。4 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对路面材料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各结构层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0.3;土基与基层宜为0.080.4。5 路基材料分

2、为石方路基、土方路基、特殊土路基。路基断面形式分为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6 路基填料: 高液性粉土、高液性黏土、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合做路基填料; 未能达到中湿状态下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低剂量石灰、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 岩石或填石路基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厚度一般为100150mm。7 应根据道路交通等级、路基抗冲刷能力选择基层材料。8 常用的基层材料: 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包括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 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等,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嵌锁型

3、和级配型材料,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可用作城市次干道及其以下道路基层;级配碎石及级配砾石基层可用作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基层,也可作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底基层。(四)面层与材料。9 沥青路面面层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沥青表面处治面层主要起防水层、磨耗层、防滑层或改善碎(砾)石路面的作用。10 路基性能主要指标包括: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11 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土基。12 基层性能主要指标包括:承载力、刚度、抗冲刷能力和抗变

4、形能力,整体性好,不透水性好。13 路面性能主要指标包括: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及噪声量。1K411013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特点14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包括路基、垫层、基层以及面层。15 垫层: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环境下,城市水泥混凝土道路应设置垫层;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16 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根据道路交

5、通等级和路基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17 混凝土板通常分为:普通(素)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土板等。目前我国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板。纵向接缝是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设置。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较大的粗糙度,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1K411014熟悉沥青混合料组成与材料18 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主要由矿物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和嵌挤力,以及沥青胶结料及其与矿料之间的

6、粘结力所构成。19 沥青混合料分类: 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 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 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 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 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 5mm或13. 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20 沥青混合料类型,可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两大结构类型。 按嵌挤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矿质颗粒之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主、沥青结合料的粘结作用为辅而

7、构成的。 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是以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为主,矿质颗粒间的嵌挤力和内摩阻力为辅而构成的。21 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通常有下列三种形式: 密实一悬浮结构:具有较大的黏聚力c,但内摩擦角较小,高温稳定性较差。 骨架一空隙结构:内摩擦角较高,但黏聚力c也较低。沥青碎石混合料(AN)和OGFC排水沥青混合料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 骨架一密实结构:内摩擦角较高,黏聚力c也较高,沥青玛谛脂混合料(简称SMA)是这种结构典型代表。22 沥青技术性能:粘结性, 对高等级道路,夏季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停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结构层,宜采用稠度大(针入度小)的沥青;对冬季寒冷地区、交通量小的道路宜选用稠度小的沥青。当需要满足高、低温性能要求时,应优先考虑高温性能的要求。感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公务员考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