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皖北协作区 作文分析,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依据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90后”小孙在2016年1 1月将当地政府告上法院,认为后者治霾不作为,未严格履行大气污染防治法定职责,并请求判令后者赔偿其购买口罩相关费用32元。因霾状告政府,小孙并不是第一人,2014年李先生曾因霾将环保局告上法院,被称为“雾霾第一案”。关于为什么“喊第一嗓子”,他曾如是说,“我是抱着一个善良的愿望,借此诉讼行为,欲推动全社会对雾霾防治有一个新认识,并进行有效的治理。”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2、,不得抄袭。,考生须在阅读题目中的材料以后,按要求写作,完成任务。,一、审题指导:材料的性质:由材料引出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的内容:1. 90后小伙孙洪彬在今年11月将郑州市政府告上法院,认为后者治霾不作为,并请求判令后者赔偿其购买口罩相关费用32元。2. 李先生因霾将环保局告上法院,被称为“雾霾第一案”。,审题指导 任务要求:“对此” (对何事?要就事论事) 指的小孙和李先生因认为政府治霾不作为而状告政府这件事。,材料的含意:1.材料中的“空气污染”(治理雾霾)的上位概念是“社会公共事务(事件、问题)”。网友代表了公民(公众、市民、群众、百姓);2、公民(公众、市民、群众、百
3、姓)面对“社会公共事务(事件、问题)”和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事件、问题)”时政府部门(官员)的表现,应持怎样的态度和采取怎样的行为。,是否符合题意:判断考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主要看是否围绕“面对空气污染社会公共事务(事件),公民(公众、市民、群众、百姓)的态度或行为”去谈。,由雾霾看我国的环境污染;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二、立意角度:考生可以从材料的内容选择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含意选择角度,各角度之间没有高下之分。 (一)从“政府(官员)”的角度:1. 面对社会公共事务(事件),政府(官员)应注重民意诉求,履行义务,以民为本,敬畏民意,有效治理雾霾。2. 面对社会公
4、共事务(事件),政府(官员)应直面问题,不逃避责任。3. 面对社会公共事务(事件),政府(官员)应有担当的勇气。4. 其它立意。,(二)从“公民(市民、群众、百姓)”的角度:1. 面对社会公共事务(事件),公民(市民、群众、百姓)应勇于承担起监督的责任。2. 面对社会公共事务(事件),公民(市民、群众、百姓)应有足够的参政议政意识。(公民法治意识)3. 面对社会公共事务(事件),公民(市民、群众、百姓)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时代的进步。4. 面对社会公共事务(事件),公民(市民、群众、百姓)监督政府工作不妨多一些理解和理性。5.其它立意。,综合:一、从公民的角度:1. 因霾状告政府,代表一个群
5、体的权利诉求;体现公民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体现公民的法治意识;体现公民勇于承担起监督的责任等等。2. 也可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不妨多一些理解和理性。二、从政府的角度:1. 政府应注重民意诉求,履行义务,以民为本,敬畏民意,有效治理雾霾。2. 政府(官员)应直面问题,不逃避责任。三、综合角度:1、有效治霾,既要公民的积极推动,更要政府的积极改变;批评者(公众)应理性,被批评者(政府或官员)应虚心。2、治理雾霾,人人有责。,三、评分标准符合题意(36-60分;按文章的表达能力可分两等,一等48-60分,二等36-47分)判断学生作文是否在题意范围之内,要看“一个中心,一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的是“空气污染社会公共事务(事件)”,这是一个核心范围;一个基本点,是“公民(公众、市民、群众、百姓)的态度或行为”。,基本符合题意(26-35分)如果只是开头、结果或文中其它部分提一下“空气污染社会公共事务(事件)”,主体部分与“空气污染社会公共事务(事件)”无关;或者仅仅谈“空气污染社会公共事务(事件)”,没有联系到基本点,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在三等给分。,学生作文情况分析,一、书写潦草,二、审题不清,三、论证空泛,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