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讲座(上):儒家大学的核心内容 (10月29日在广州海珠区图书馆作儒家大学讲座)以下内容主要整理自十月份的两个儒家大学讲座,其中一个是广州黄埔的田园书院读书活动,另一个是广州海珠区图书馆的儒家大学公益讲座。一.开场白刚才我问了一下,发现不少朋友没有接触过大学。有一位朋友说:“我还以为是关于大学教育的讲座呢,原来是关于国学方面的东西。”看来有些朋友对儒家大学比较陌生。其实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接触到与大学相关的东西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举例说明。1.大学与日常用语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其中四书之一就是大学;比如成语“心不在焉”,它出自大学正心的内容;又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来源于
2、大学,属于八目的一部分等等。2.大学与校训校训往往反映一间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精神追求,中国不少大学的校训也与大学有关。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是“止于至善”,河南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香港大学的校训是“明德格物”,台湾国立成功大学的校训是“穷理致知”等,东南大学和河南大学的校训源自大学的三纲,香港大学的校训一半出自大学的三纲,另一半出自大学的八目,而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校训中的“致知”也是大学八目之一。3.大学与中国近代历史大学三纲之一是亲民,也作新民,有使民众革旧立新的意思。“新民”一词在一百年前曾被多次使用,使中国近代历史烙上了大学的印记,例如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梁启超,他曾创办新民丛刊,
3、并刊载了他的论文新民说,对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参与创办和领导了湖南“新民学会”,这个学会孕育了一批著名的共产主义者,如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何叔衡、罗章龙、李维汉、谢觉哉、向警予等人。4.大学与西方科学大学八目的前两目是“格物、致知”,历史上对“格物、致知”有多种解释,到了清代,有人把西方传入的物理、化学等学问统称为“格致”。“格致”就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因此,当时的自然科学家被称为格致家。到了现代,“格物、致知”的说法仍然为一些科学家所沿用,如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说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
4、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观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来描述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索,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试验。”由此可见,也许我们没有直接读过大学,但对相关的信息可能并不陌生。二.大学的背景知识我们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儒家<大学>心法与心身健康,讲大学可以从三部分入手,第一部分是大学的背景和注解,这属于基础部分;第二部分是大学的核心和心法,属于理论和方法部分;第三部分是大学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属于应用部分。这次讲座的重点是介绍后两部分的内容,同时对大学的基础知识作一简要介绍。1.大学的出处首先,大学不是一本书,而是儒家经典
5、礼记里的一篇文章。礼记是一部孔子弟子、门人以及后学者论述先秦礼制的文章集,在历史上,礼记有两本,一本叫大戴礼记,一本叫小戴礼记,它们分别是由西汉时期的一对叔侄选编的。叔叔叫戴德,侄子叫戴圣。大学出自小戴礼记的第四十二篇。小戴礼记比较出名,里面有后人比较熟悉的大学、中庸、礼运等篇章,现在人们说的礼记通常指的是小戴礼记。其次,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易、诗、书、礼、春秋。前面说了,大学原来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到了宋代才被单独列出,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完成这件事的人是南宋大儒朱熹。2. 大学的作者小时候回老家,前辈告诉我,你是曾子的后代,长大以后要想
6、把事情干好,要“三省吾身”,要读懂大学。前辈说大学里面有曾子的修身心法,大学是老祖宗的东西。因此从曾氏家族的立场来看,大学的作者是曾子。曾子名参,字子舆,是春秋末期鲁国武城人,就是在现在的山东境内。历史上称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曾子就是孔子众多学生中比较出名的一个,被后世尊为宗圣。曾氏家族认为,曾子留下的述著有三种:大学、孝经和曾子。而曾子为后人所熟知的是他的孝行和一些言论,例如三省修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后来我知道,关于大学的作者是有不同说法的,大学的作者起码有四种可能:孔子,曾子,子思,汉代儒生。在这四种可能当中,前三种都与曾子有关。其中孔子是曾子的
7、老师,子思是孔子的孙子,也是曾子的学生。老家的前辈之所以认定大学的作者是曾子,一是来自心法的传承,二是来自朱熹的说法。3. 大学的版本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一个版本是古本,它出自礼记第四十二篇;另一个版本是改本,也叫朱熹本,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两个版本的主要区别有三点:第一,古本不分章节,改本分章节,朱熹把大学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是孔子之言,曾子述之,传是曾子之意,门人记之。第二,改本改动了个别字眼和一些文句的次序。第三,改本增加了“格物致知”的内容。由于自元明以来,朝廷的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依据,因此改本和朱熹的注解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老家的前辈用的是古本,我个人认为两
8、个版本都可以用,对现代人来说,也许改本更合适一些,因为更有条理,我们只要知道“格物致知”的内容是后来补充的就可以了。综上所述,关于大学的背景知识,我们需要知道三点:首先,大学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其次,大学的作者与曾子有关;再次,大学有两个主要版本,一是古本,一是朱熹本,朱熹本对大学的传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于大学文字的含义,我会在讲课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词句作出解释,但全文注解需要大家上网查看,或买一本相关的书阅读。三. 大学的核心大学的核心在于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这个叫法也是出自朱熹,他在大
9、学章句里对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作完注解后写道:“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然后对格物、致知等内容作注后写道:“此八者,大学之条目也。”从此以后,就有了儒家三纲八目的说法。对于三纲八目的理解,难点在于三纲和八目中的格物、致知,难就难在历史上对它们的注解不唯一,并存在争议。下面试作一下简要介绍:(1)明明德:一种是指彰明光明的德行;另一种是指明了意识本有的灵明状态。(2)亲(新)民:一种是指亲近民众;另一种把“亲”理解为“新”,解释为使民众弃旧图新。(3)止于至善:到达最完善的境界。什么是最完善的境界呢?一指使明德和亲(新)民结合为一体,一指到达中庸的境界,一指到达大公的境界。(4)格物:一种是指研
10、究事物;一种是指穷尽事物之理;一种是指去除心中不正的念头;还有一种是指使心与事物感应融通。(5)致知:一指获得知识或智慧;一指获知宇宙的本源;一指知道人本有的良知。有了对文字的初步理解以后,再来看三纲和八目,看上去它们是两个东西,其实本质是一样的。从文字上来理解,纲原来是指渔网的总绳,可以引申为事物的纲要;目原来是指渔网的网眼,可以引申为事物的细目或要素。渔网就是由纲和目组成的,其中目听命于纲,因此有纲举目张的说法。所以要理解大学的核心,可以从三纲入手,也可以从八目入手。在这里,我们是从八目入手,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大学的核心。1.内求修身理解大学核心的第一个层次是内求修身。前面说了,八目是指格物
11、、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八目的重心在哪里呢?就在修身。大学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说不论你是皇上还是平民,做人的根本是一样的,都要修身。什么叫修身?中国古人的修身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狭义的,身指的是形体,修身是指修正自己的身体或言行;另一层是广义的,身指的是人本身,由于古人认为人不但有形体,而且含有气和精神,因此修身是指修养自己的形、气、神。在大学里,兼顾了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的修身。广义的修身包含了形、气、神三个内容,其中“神”是指人的意识活动。这在三者当中,谁是主宰?古人认为意识活动是主宰,因此不论是狭义的修身还是广义的修身,都可以而且应该
12、以修养意识活动为主。在大学里,修养意识活动的重要途径就是诚意和正心,因此也叫修心。通过修心来达到修正人的形体和言行,进而提高人的生命状态,是中华古典心身整体观在儒家大学里的体现。由于修身的实质是修养人的意识活动以及它的源头,而人的意识活动的本源在内不在外,因此使得中国古人的修身活动带有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内求。从大学以及先秦时期的各家经典论著来看,内求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的意识活动是向内而不是向外,即内求时的方向与平常相反,所以也叫“反求诸己”。二是人的意识活动是专一而不是散乱,儒家经典尚书记有十六字心法,其中的“惟精惟一”就是要求精神专一。前面我们谈的大学修身实质和途径,是从心身关系这个角度来谈
13、的,即通过诚意、正心来修身。按照古人的看法,修身还可以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来修身。前者是修小身,后者是修大身,前者的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由此可见,大学是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实质在于修心,而修心的主要特征是内求,因此可以说,内求修身是大学的核心所在。2.内圣外王内圣外王这个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但后世道家很少用它,反倒是儒家用得多,而且成为了儒家学说的纲要。明代思想家李贽就曾在四书评大学里写道:“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他认为大学是关于内圣外王的学问。内圣是指具有圣人的修养,也就是要有高的修身水平。外王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指能够推行王道。王道就是仁政,与王道相对的是霸道
14、,霸道是不仁之道。另一种是指生命力旺盛,不论在哪一个领域都能出类拔萃。大学主要是指前一种含义,即内有圣人气象,外能施行仁政。就大学来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内圣的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外王的内容。从三纲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明德,后者属于亲(新)民;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知内,后者属于达外;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内求,后者属于外求;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前者属于修己,后者属于治人。大学认为,八目之间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后者以前者为条件,如修身是齐家的前提,齐家是治国的前提。推而广之,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认识自己是认识别人的前提,管理自己是管理群体的前提。这就意味着个人与社会是同
15、构的,人可以通过调整自身来影响环境。这就是先秦儒家整体观的另一种体现:人与社会是一个整体。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儒家的学说最后是要落实到社会活动中去的,正心修身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内圣是为了外王。3.人生三鼎前面我们从八目入手,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大学的核心,一个层面是内求修身,它把八目归结为一个核心,就是修身;另一个层面是内圣外王,它把八目归结为两个核心,一个是修内,一个是治外。下面我们来谈第三个层面,就是人生三鼎,它把八目归结为三个核心,一个是修身,是对自身形、气、神的修养;一个是治学,指学习和研究知识;一个是用世,是指进行社会实践。所谓“鼎”是指容器,三鼎分别装载了古人重视的三类东西:修身、治学
16、、用世。从后人的角度来看,八目中的格物、致知属于治学的内容;诚意、正心、修身属于广义的修身内容;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用世的内容。三鼎装载的东西越多,说明人的成就越高,最高的成就是三鼎满载,称为“三不朽”。“三不朽”的说法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就不会被后人忘记,这就叫“三不朽”。而“三不朽”的顺序是先立德,后立功,再立言。如何才能做到“三不朽”呢?古人认为需要从修身、用世、治学三方面下功夫,其中立德与修身有关,立功与用世有关,立言与治学有关。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三不朽”的人不多,由于
17、道佛两家不强调用世,因此难以谈得上立功。站在儒家的立场来看,明清两代能够称得上“三不朽”的,只有明朝的王阳明和清朝的曾国藩。人生三鼎把八目归结为三个核心,请看这个三鼎图,三个鼎排列成为一个三角形,其中修身鼎在左下角,表示修身是基础;用世鼎在顶端,表示用世处在人生的高峰;治学鼎在右下角,表示治学是修身的延伸。这种排法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和先秦儒家学说的次第:以修身为本,通过修身把治学、用世结合起来,目的是要建功立业。这个三鼎图的出现,改变了大学八目原有的直线递进序列:先治学,再修身,后用世,而是可以相互为用。例如,治学一方面可以作用于修身,另一方面可以作用于用世;反过来看,修身也可以作用于治学,用世也可以作用于治学。三鼎图给当代人的提示是:当一个鼎出了问题后,除了可以从这个鼎本身进行调整外,还可以通过其他两个鼎来调节。例如当我们在事业上遇到瓶颈的时候,可以通过强化修身或加强学习来突破困境。以上内容就是对大学核心的三层次理解,这三个层次是从点到线再到面。内求修身是一个点,内圣外王是两个点,然后连成一条线,人生三鼎是三个点连成一个三角形,成了一个面。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三个层次的背后是中华古典整体观。说到这里,我们就把讲座的前一部分内容谈完了,在谈后一部分,就是大学的心法和应用之前,咱们先下课休息一下。(老平2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