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551416 上传时间:2020-06-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摘要:大学生课堂沉默存在于思维、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从教师角度反思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学教师创造性人格魅力缺乏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条件性因素;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生命全域0关注不足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观念性因素;大学教师疏于教学艺术研究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技术性因素;大学师生关系疏离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人际因素。关键词:大学生;课堂沉默;教师因素 作为受过专业培养的大学教师来说,都深知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过程,是师生知识、经验与情感的交流与交往的过程。教学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师生间的紧密合作。因此,没有哪一位教师愿意面对沉默的课

2、堂,没有哪一位教师不渴望与学生交往与对话。可是近年来,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现象正呈现出从高年级向低年级扩散,由公共课向专业课渗透的趋势。通过对武汉部分高校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除了老师点名外,约九成学生没有在课堂上主动回答过老师的提问。而在课堂上主动向老师提问的学生,更是寥寥无几。面对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及其发展趋势,文章从教师的视角,观察大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归纳研究者对大学生课堂沉默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结果,反思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的教师原因,旨在从居于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方面获得唤醒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策略与方法。一、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概念内涵大学生课堂沉默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思维、情感和行为

3、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从大学生思维状态、情感状态和行为状态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界定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概念内涵。1.情感沉默。所谓情感沉默,就是指学生的好奇心、兴奋点等没有被教师或教学内容所激活,呈现出对学习内容的不关心、不参与、不感兴趣等情感状态。大学生课堂情感沉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前不预习;二是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三是课后对所学知识不反思。2.思维沉默。所谓思维沉默,就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找不到兴奋源,不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探索的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大学生课堂思维沉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够听教师讲课,但是

4、,仅仅是一种听觉器官参与的复制式的听课,既不能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提炼归纳,更不能提出问题;二是对所学内容找不到兴奋源,总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三是作业网上抄袭。3.行为沉默。所谓行为沉默,就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既不动笔,也不开口或从事与教学无关活动的一种非学习状态。大学生课堂行为沉默主要表现有:一是课堂上看与本课程无关的书籍或做其他课程的作业;二是与同桌窃窃私语或玩手机、发信息。二、对大学生课堂沉默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研究大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必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结合教师的自身的教学实践,综合研究者对大学生教学参与的相关调查结果,分析、归纳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来自教师的影响因素。1

5、.对大学课堂互动观的调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朱莉娜,在内蒙古科技大学选取70名四年级大学生和50名教师,分别对课堂互动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教师对理想课堂互动描述共有十条,依次是:(1)教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 (2)课堂开放民主,气氛宽松,学生可自由阐释自己的想法; (3)教师有亲和力; (4)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5)教师上课有热情;(6)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 (7)学生思维活跃; (8)师生平等,如同朋友; (9)教师尊重学生; (1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理想课堂互动的描述共有十条,依次是:(1)教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 (2)师生进行案例分析; (3)感到上课轻松,课

6、堂时间过得较快; (4)内容令学生感兴趣; (5)学生在互动中展示自己; (6)教师有人格魅力; (7)课堂开放民主,气氛宽松,学生可自由阐释自己的想法; (8)教师知识面宽; (9)师生平等,如同朋友; (10)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活力1。通过归纳,我们发现在教师对理想课堂互动的十条描述中,从教师自身角度提出的有九条;在学生对理想课堂互动的十条描述中,针对教师提出的有七条。分析师生对理想课堂互动的描述,我们不仅证实了教师在课堂互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而且我们发现了师生对理想课堂互动描述存在以下共识,即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是理想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2.对大学生课堂

7、参与状况的观察。笔者以本校3、4年级大学生为观察对象,以不同性格特征、不同教学观念、不同教学方法和不同师生关系的教师为参照,进行了为期四周的观察,发现教师的性格特征、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的亲疏对大学生课堂参与有较大的影响。教师的人格。性格开朗,乐观、幽默、热情、自信的教师上课,学生的参与度相对较高;教师对学生的相信度和尊重度与学生的参与度成正比;教师对学术前沿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吸引学生参与的力度较大。教师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理论讲授与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相比,后者的参与度较高;教师关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单独关注学生的学习相比,前者的参与度较高。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讲授的课堂

8、,学生的参与度最低;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增加一些问题与思考时,学生参与度明显上升;小组讨论时学生参与度最高。师生关系。在班级授课中,教师能够叫出学生姓名的人数与学生教学参与的人数成正比。三、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分析综合大学生课堂沉默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和观察结果,从教师层面反思大学生课堂沉默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教师创造性人格魅力缺乏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条件性因素。教师创造性人格是指教师性格特征、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创造性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对创造性人格特征进行了研究归纳,提出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第三维为人格特质,由7个因素组成: (1)对含糊的容忍

9、; (2)愿意克服障碍; (3)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发展;(4)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动; (5)有适度的冒险精神; (6)期望被人认可; (7)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2。根据斯腾伯格创造力的三维模型理论。我们认为大学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应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乐观、幽默、热情、自信; (2)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研究兴趣; (3)兴趣广泛、好奇心强; (4)尊重学生,容忍含糊和不完美; (5)言谈自由、开放; (6)富有学识; (7)上进心强,职业态度端正; (8)有正确的教育观点; (9)善于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班级气氛。从上述教师创造性人格特征分析,大学教师如果有了热爱创造活动的职业自

10、觉性和创造能力,课堂教学就不会停留于照本宣科;教师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研究兴趣,必然会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大学生也不会在课堂上表现出如前所述的沉默;教师对含糊的容忍必然会给学生课堂参与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学生不会为找不到正确的答案而选择沉默;教师如果言谈自由、开放,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地发展,他就会放下知识权威的架子,给学生留出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师生智慧的碰撞必然会打破学生的课堂沉默,教师在促进自己观点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看来,大学教师的创造性人格魅力缺乏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条件性因素。2.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生命全域0关注不足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观念性因

11、素。/在教育活动中,个体的生命是一种完整性的存在。所谓-完整性的存在.是指个体的生命是由自然与社会,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理性与情感、科学与人文等多层次、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健全的03。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部的本质。04教学过程中,个体是以完整的生命体参与其中的,而不是局部的、孤立的或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可是,中国的大学教学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与束缚,把学生视为单纯的认知主体,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缺乏对学生/生命全域0的关注,忽视学生的兴趣、情感和主体体验,把教学活动局限在认知领域的

12、知识授受层面,学生的情感、态度、经验体会在知识的被动接受中被压抑,知识和技能的生成性在机械的/讲授)接受0中消退。这是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尽管大多数教师在理论上认同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把教与学的统一简单理解为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并没有真正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建构和共享。学生的知识、经验未被合法化,学生依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被动意味着主体性的丧失,长期的灌输势必造成学生坐等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课堂沉默就不足为奇了。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策略与方法。一、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概念内涵大学生课堂沉默

13、是指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层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关联、不参与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从大学生思维状态、情感状态和行为状态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界定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概念内涵。1.情感沉默。所谓情感沉默,就是指学生的好奇心、兴奋点等没有被教师或教学内容所激活,呈现出对学习内容的不关心、不参与、不感兴趣等情感状态。大学生课堂情感沉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课前不预习;二是课上注意力不集中;三是课后对所学知识不反思。2.思维沉默。所谓思维沉默,就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找不到兴奋源,不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探索的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大学生课堂思维沉默主要

14、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够听教师讲课,但是,仅仅是一种听觉器官参与的复制式的听课,既不能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提炼归纳,更不能提出问题;二是对所学内容找不到兴奋源,总处在被动的接受状态;三是作业网上抄袭。3.行为沉默。所谓行为沉默,就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既不动笔,也不开口或从事与教学无关活动的一种非学习状态。大学生课堂行为沉默主要表现有:一是课堂上看与本课程无关的书籍或做其他课程的作业;二是与同桌窃窃私语或玩手机、发信息。二、对大学生课堂沉默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研究大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必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结合教师的自身的教学实践,综合研究者对大学生教学参与的相关调查结果,分

15、析、归纳大学生课堂沉默背后来自教师的影响因素。1.对大学课堂互动观的调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朱莉娜,在内蒙古科技大学选取70名四年级大学生和50名教师,分别对课堂互动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教师对理想课堂互动描述共有十条,依次是:(1)教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 (2)课堂开放民主,气氛宽松,学生可自由阐释自己的想法; (3)教师有亲和力; (4)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5)教师上课有热情;(6)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 (7)学生思维活跃; (8)师生平等,如同朋友; (9)教师尊重学生; (1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止是认知体,不再把教育简单当做现存知识直接传递的过

16、程,而是看做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05教学就会关注学生的/生命全域0,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感和学生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就会取得合法的地位,受到相应的尊重,获得张扬的空间和时间。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习惯就会随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课堂沉默也将会随之打破。3.大学教师疏于教学艺术研究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技术性因素。大学教师不像小学教师那样精于教学艺术的研究。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理论,即关注理论的系统性讲授、关注自身对理论深度的探讨、关注理论的发展趋势分析。他们缺乏小学教师对教学情景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择的研究意识。/讲授)接受0的一元教学模式仍然是今天大学教学的主要

17、模式。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与意愿。大学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0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扩招以后,上百人的大班授课,加之现代化手段下的/人灌0变/机灌0,加大了教师灌的力度,也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禁锢学生参与教学的权利与意愿。调查中,不少教师认为,导致目前大学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是许多高校教学模式存在问题,课堂上仍然还是沿袭了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0的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少学生也认为,导致目前大学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在教师。武汉某理工类大学学生于飞说,刚上大学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0、/法律基础0等课程很感兴趣。但是,在这些课上,教师不仅每节课都是照本宣科,而且讲授

18、的内容也都只是空洞、枯燥的理论。所以,后来每次上这些课要么是坐到教室最后一排睡觉,要么就看自己觉得有用的书。据于飞介绍,他们班上的许多同学平时上课基本是按照自己的现实需要,/各人做着各人的事情0,有的为了给找工作积累/资本0,忙着各种考证;有的把平时兼职未做完的工作带进课堂做。教师讲课/距离现实生活太远,既不能指导生活,也无法应对将来的就业06。从调查结果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背后,是对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一种反抗;是对教师提高教学艺术的一种无言的呼唤。4.大学师生关系疏离是影响大学生课堂沉默的人际因素。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育理

19、论早就告诉我们,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基础条件。正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07另外,有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成绩显著相关;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友谊关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8。可是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最基本的关系建设。大学的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的师生关系相比明显地疏离。造成大学师生关系疏离的首要原因是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偏差。一是大学的教师普遍认为,随着学生的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独立能

20、力的形成,他们已经具备了生存的能力、发展的能力,不需教师更多的帮助。因此,师生关系在大多数大学教师的视野里并不占重要的位置,彼此之间就像匆匆的过客,师生之间课上相对无言,课下相见无语。二是在大学里师生相处时间短暂,大学教师一般情况下仅在大学四年中的一个学期担任课程;而学生大学四年二十几门课需要面对二十几个新教师。三是师生空间距离较大,教师与学生的居住地点相隔较远,课堂成了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唯一场所;而扩招后的大班授课,又加大了教师与学生交流与交往的困难;另外,大学教师并不是像中小学教师那样注意师生关系的建设。特别是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教师更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更专注于自身科研

21、能力的提升。而对于大学生更多的是/自主发展0。殊不知,一直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成长的大学生,他们有思想,但还不成熟;他们具备了发展自己的基本能力,但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和就业的压力,他们不仅要丰富知识,还要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人格。这是大学教育的职责,也是大学教师的职责。因此,大学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打破大学生课堂沉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要努力建设平等互助、共创共享的师生关系。参考文献:1朱莉娜.大学课堂互动的心理学研究)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D.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3.2 美斯腾伯格.成功智力

22、M.吴国宏,钱 文,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6.3张天宝.走向交往视角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11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3.5叶 澜./新基础教育0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 1999: 184.6柯 进,等.大学生缘何患上/课堂沉默症0N.中国教育报, 2007-06-05(2).7 前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8李春苗,刘祖萍.关于师生关系对中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J.教育探索, 1998, (1).责任编辑:杜小平148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