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5 月 9 日14 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马玉钏同志带领区委宣传部、区广电局、文体局和各乡镇、街道有关负责同志,赴湖南省 XX 市参观考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学习考察,感受很深,触动很大,特别是他们浓厚的文化发展氛围、日益繁荣的文化事业、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和高档次的文化品牌项目,给考察组一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 市是国务院首批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有全国最大的书市、最大的出版物交易中心,有国内惟一的版权交易中心;中国第一个民族卡通品牌诞生于此,最大的动漫原创基地建立于此;这里还有全国最早组建的广电集团,有场地
2、最大、观众最多的歌舞厅、酒吧等等。经过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XX 市如今已形成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文化娱乐、文博会展、文教体育、卡通动漫、民间工艺八大文化支柱产业。XX 市的文化产业主要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规模大。XX 市现有文化经营个体户 10 万多家,文化法人单位 2280 个,其中经营资产过亿元的文化企业有长沙晚报集团、长沙广电集团、湘绣城等 10 家,从业人员 22 万,占全部从业人员的9%。 2008 年 XX 市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 480 亿元,增加值 270 亿元,同比增长 17%,占全市 gdp 的 9%,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 50%左右,增速和对 gdp 的贡献
3、率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09 年 XX市将力争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达到 320 亿元,增长 20%。 (二)品牌多。长沙的媒体传播、出版发行、休闲娱乐、歌厅演艺、卡通动漫影响广泛。长沙广电集团政法频道、女性频道已在北京、武汉、美国落地,现代女性频道与湖北军威集团合作,通过数字网络覆盖全国。继拍摄雍正王朝、走向共和之后,2008 年又推出恰同学少年,获全国“五个一” 工程特等奖。田汉大剧院被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长沙高新区,原创卡通“蓝猫” 为全国第一卡通驰名品牌。 (三)机制新。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机制已经形成,目前全市的
4、卡通动漫、歌厅、民间工艺、图书交易主要为民营投资。XX 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制定并下发了“十一五” 文化发展规划,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规划实施的“一江两岸” 百里文化走廊、在建的 “两馆一厅”、橘子洲文化景区工程、黄花印刷科技园、长沙晚报报业文化园、长沙新广电中心等文化项目,为新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二、主要做法 (一)找准文化发展的主攻方向。根据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趋势,结合长沙的文化资源、文化基础和文化实力,XX 市委、市政府明确了 XX 市文化发展的定位是 “文化名城、休闲之都、创意中心。”所谓文化名城,就是依托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加大保
5、护力度和挖掘深度,充分展示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伟人故里的亮点。依托新兴的卡通动漫、文博会展等品牌,进一步增强影响、凸显特色,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所谓休闲之都,就是依托闻名全国的歌厅、酒吧等休闲品牌,壮大规模,提升品位,增加文化元素、文化内涵,使“休闲娱乐在长沙” 成为中外游客的选择;所谓创意中心,就是以“创作、创造、创新” 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建设一批特色创意园区、创意街区,壮大数字传媒、出版印刷、艺术创作、广告设计、民间工艺等创意产业,让长沙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创意中心。 按照这一定位,XX 市委、市政府率先制定了“十五”文化发展规划,确定了“一带”(湘江风光带
6、)、 “七片”(重点建设和发展的 7 个文化产业集中区域)、 “多点”(分布在全市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旅游景观)的总体结构布局,重点发展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娱乐文化、文博会展、文教体育等文化主导产业,提出了把文化产业作为长沙的支柱产业。2006 年,XX 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在继续壮大原有文化主导产业的同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动漫游戏、民间工艺产业,力争到 2010 年,全市文化总产值达到 7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20%以上。 (二)抓好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一是抓主导产业发展。在注重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大前提下,突出文化产业核心层的发展。长沙广电从 200
7、0年的 4000 万元产值发展到 2008 年的 3.5 亿元。长沙晚报近一年多来经营收入大幅增长,广告收入排名全省报业第二位。二是抓文化体制改革。从宏观上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进政事和政企分开,政府从办文化转变到管文化。目前,长沙除公益文化外,其它经营性文化行业均由社会所办。对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政府保证投入,职工全员聘任;对经营性的文化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造,实行市场化运作。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广电集团近年来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人事机制和分配机制,如晚报总编实行聘任,广电各媒体实行频道独立核算制、总监负责制和总监年薪制,和广影视公司实行项目制和制片人制,吸引了中央
8、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的投资。长沙晚报和长沙广播电视,通过集团化运作,集约管理,规模经营,实现了优势产业的整合和扩张。下一步,XX 市将进一步推进事企分离、层次化管理。将长沙花鼓剧团、湘剧团、歌舞剧团“三合一 ”,组建长沙艺术团。成立综合执法机构,对文化市场实行综合执法。三是抓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抓了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黄花印刷科技园、湘绣城、解放路酒吧一条街等文化园(街)区建设。目前,黄花印刷科技园集中印刷企业 32家,湘绣城落户企业 23 家,解放路酒吧一条街云集 19 家大型酒吧,文化园区的建设为产业发展带来了集聚效应。四是抓人才队伍建设。XX 市每年都安排专门培养经费,对纳入 “五个一
9、批”的人才进行学习培训,组织外出考察。对文化投资置业者给予资金扶持和鼓励,对各类文化贡献突出人员给予重奖。通过加强人才建设,培养了一批名记者、名主持人、名导演、名艺术家,为 XX 市的文化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夯实文化发展的基础。一是建设基础性项目。早在“十五 ”期间, XX 市就建设完成了群艺馆、博物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三馆一中心 ”、简牍博物馆等 20 多个文化基础项目。“十一五 ”期间,XX 市还将建设“两馆一厅”、橘子洲文化生态景区工程、贾谊故居二期工程等 45 个重点文化基地、文化场馆、文化遗址项目。目前已启动了马王堆汉墓“物址合一” 、长沙铜官窑遗址开发等 5 个项
10、目。二是培育市场化主体。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依托,形成国有民营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重点扶持长沙晚报报业集团、长沙广电集团的发展壮大,扶持宏梦卡通公司、拓维公司、湘绣城、定王台书城、弘道书城等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推进广电集团上市、上星工作,力争拓维公司、三辰、宏梦 3 家企业今明两年成功上市。三是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目前,XX 市已投入近亿元,完善了全市农村、社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下一步将健全区县(市)“两馆、一团、一中心 ”(文化馆、图书馆、文艺团、文化中心);街乡一站(综合文化站)、一队(电影放映队)、一社团(文艺社团);居委会村要达到一室(文化室)、一户(每村要有文化重点户)、一
11、场地(文化场所)。目前,全市各类文化艺术团队正在加紧组建,各项演出、比赛踊跃开展。 (四)强化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XX 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自觉做到“三个纳入” ,即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纳入全市发展整体战略之中,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考核体系之中。建立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主要领导亲自抓文化产业,宣传文化部门具体抓文化产业。市及各区县都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真正做到了象重视工业一样重视文化产业,重视科技创新一样重视艺术创新,重视经济环境一样重视文化环境。二
12、是出台优惠政策。XX 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在财政税收、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工商管理、国土规划等方面为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十五” 期间,XX 市区财政投入文化发展经费50 亿元。“十一五” ,XX 市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鼓励国有文化单位引进战略投资者,另一方面在资金上优先扶持,大力引导民营经济投入。从 2007 年开始,市级设立了 2000 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各区县设立了 2001000 万元的发展资金。XX 市还将成立投融资公司、投融资服务联盟等机构。 三、几点启示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
13、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长沙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真正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最关键的还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根源还是在于思想观念的落后。为此,要加大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要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改变自身在文化发展上存在的“重事业轻产业”、“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 ”、“等靠要 ”、“畏难发愁”等各种陈旧、片面思想,努力树立起“文化就是经济,抓文化产业就是抓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营靠市场、发展靠竞争”等新观念。 (二)找准特色定位,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品牌是文化产业的无形资产,是产业价值的集中体现。在长沙,有一批以“苏荷” 、“金色年华”
14、为代表的酒吧歌厅,以田汉大剧院、琴岛歌厅为代表的演艺场所,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和长沙广电集团为代表的传媒产业,以长沙出版物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出版业等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它们成为长沙文化产业的支柱。我区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尤其是缺乏叫得响的产业品牌。面对各地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要想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依托资源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打造体现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当前,在加快我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具有河口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石油文化、湿地文化、移民文化、黄河口文化、传统民族工艺等品牌项目,培育地域文化精品。 (三)落实优惠政策,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XX 市
15、文化产业的一条主要经验,就是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纳入全市发展整体战略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做到重大文化项目进重点工程的“笼子” ,重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进财政预算的“盘子” ,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和企业进全市经济发展标志性工程的“圈子”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了用地优先、政策优惠、环境优良。为此要真正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重要位置。对文化产业大项目、大企业要列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加大扶持引导,重点培育。要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要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有关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激发社会力
16、量兴办文化产业的热情。文化产业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文化企业投资者创造一个放心满意的服务环境。 (四)深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活力。XX 市文化产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文化体制改革起步早,思路活,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多个层面对文化体制进行了“松绑”式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空间。 (五)健全用人机制,加快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XX 市把人才看成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该市每年都要下大力气培训员工,比如,派人出国深造培训、组织举办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培养高级人才。大力改革分配机制、用人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对文化工作
17、者充分体现尊重,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实现我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励等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实行重奖。 四、意见和建议 一要高度重视,将文化产业列入全区发展规划。文化产业是整个经济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上下应充分认识和摆正文化工作的位置,切实把文化产业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除各级党委、政府有专人分管文化建设工作外,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文化产业工作,定期听取汇报,解决实际问题。要把文化工作列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任期责任目标,作为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体、广
18、电、旅游、统计、财政等相关部门要细化责任分工,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二要因地制宜,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中共 XX 区委 XX 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意见,制定出台河口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列出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文化基础项目的资金扶持。既要动员全区干部群众就文化产业发展开展讨论,又要主动邀请专家学者对规划进行论证指导。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参与,努力推动河口文化产业发展。 三要创新机制,逐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将广电产业与大文化产业并轨,实现优势
19、互补,共同繁荣。深化油地军港资源整合,拓宽共建领域,尽快实现人才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及整个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共同发展。出台优惠政策,放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营、外资及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 四要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努力培育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充分利用油田各级企业的资金,积极引进外资、民营资本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坚持以培育消费市场为重点,形成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持久效应,实现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良性互动。结合河口实际,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
20、、演出娱乐、艺术培育、体育赛事、会议展览、创意设计和印刷出版等八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我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资源优势,在全区规划建设东、中、西三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黄河口生态湿地文化旅游区、石油文化旅游区和渔枣生态文化旅游区,以文化旅游带动相关的会展、运动、康体、娱乐等产业发展。 五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文化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创造优越条件,拓宽引进渠道,吸引高层次文化人才、经营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行业。制定出台XX 区优秀文化人才奖励办法,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予以奖励。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文化人才由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 六要抓好
21、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将文化产业项目列入重点招商项目范围,不断加大河口文化产业项目的推介和招商力度。通过文化产业项目招商,繁荣发展河口文化,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认真贯彻 XX 市委、市政府“XX 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精神,找差距求创新,探索我市特色效益农业发展道路,考察和学习兄弟省市多经生产先进经验,促进我市多经产业做大做强,2012 年 10 月 23 -28 日,按照 XX 市农委、市柑橘办公室的安排,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组织部分区县和龙头企业负责人共 18 人,组成重庆水果学习考察团,赴陕西省西安、宝鸡、延安 3 市学习考察陕西苹果、猕猴桃为主的特色
22、效益果业发展经验。在陕考察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华圣果业公司、XX 市 XX县猕猴桃生产基地及企业、XX 市 XX 县和 XX 市 XX 县苹果生产基地及企业,听取了当地企业、县委县政府 XX 县果业局负责人对陕西省依托地域优势、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合理布局的水果产业发展介绍,并与陕西省果业局就如何加强南北水果交流与合作举行了座谈。一、陕西果业发展现状及经验多年来,陕西果业发展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省果业管理局统筹全省果业发展,省果业局认真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重点发展苹果、猕猴桃、梨、枣等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在产业管理科学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产业化、贸易国际化
23、等方面大胆创新,标准化生产不断推进,产业配套不断完善,国内外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优势得到进一步增强。截止 2012 年,全省水果种植面积达到 1750 万亩,水果产量达到 1400万吨,成为中国水果生产第一大省。其中苹果面积和产量突破 1000万亩和 1000 万吨,挂果面积 650 万亩,平均亩产 1.5 吨,富士系列品种占苹果总量的 75%,其余还有嘎啦、玉华早富、秦冠等品种,苹果面积、产量、品质均居全国第一。猕猴桃是陕西果业发展的又一个亮点,陕西秦岭北麓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猕猴桃集中产区,2012年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 100 万亩,产量 80 万吨。(一)XX 县猕猴桃产业发展1、考察地点及
24、内容在 XX 县先后考察了金渠镇田家寨村猕猴桃基地、齐峰果业公司和其猕猴桃基地、金渠镇国家级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建的国家级 XX 县猕猴桃批发交易中心等地。XX 县南依秦岭,北跨渭河,由于其独特的水、土、气、光、温等自然条件,适合猕猴桃生长,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目前,XX 县猕猴桃面积达到 27.1 万亩,占农用地面积 77%,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徐香、红阳、海沃德、秦美,采用先进的人工授粉、堆肥、果实套袋、物化防治、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按照 “标准架形,合理负载”的建园保果理念,果实品质质量得到大大的提升,2012 年全县猕猴桃预计产量 36 万吨,产值 18 亿元,农民人均
25、猕猴桃产业收入预计达到 6700元。2、发展经验(1)栽培技术方面人工授粉:采用-18冷激猕猴桃花粉后贮藏技术,保护花粉细胞壁不被破坏,花粉可保存 1-2 年,花粉活力达到 90%以上,花粉贮藏技术突破与人工授粉技术应用大大的提高了猕猴桃坐果率和产量,采用人工授粉技术的猕猴桃亩产可达 2 吨左右。有机堆肥技术:每年收集猕猴桃冬剪夏剪枝条、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用枝条粉碎机及时粉碎;在 2-4 月进行集中堆置,料堆高 1.5 米,宽 2 米;按照每方原料配 0.5 公斤专用微生物菌种比例,加水充分混匀后覆膜,保持湿度 65%;经 3-6 个月高温发酵分解腐熟,形成优质有机肥还田,在 10-11 月
26、结合秋施基肥时每亩施入 4方。达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果园有机质和肥力水平、增强果树抗逆性、提高果实品质的显著效果。果园生草:在猕猴桃栽植行间种植三叶草,既涵养水源,保湿保墒,又旋耕入土提高土壤有机质。品质提升技术:采用果实套袋、物化设施防治等技术,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果实品质和安全,达到生产有机、无污染果品的目的。建园保果技术:按照“标准架形、合理负载” 理念建园保果,栽植密度 34 米,植株单杆上架,每年疏蕾、疏花、疏果共三次使植株合理负载。溃疡病防控技术:使用 dro3-f-400 型农业综合防控机可每小时产生臭氧 1000 毫克,以臭氧水、臭氧油为主,搭配选择对细菌性病害有效的铜制
27、剂、抗生素或生物制剂等,4-5 月份、9 月中下旬、采果后、落叶前可每隔 15 天喷臭氧水一次,对感病的 1-2 年生枝蔓或幼树主干及时予以剪除,并带离果园集中烧毁,涂刮除菌脓和病皮并用透气的薄膜包裹。(2)产品商品化处理方面。XX 县全县猕猴桃加工企业 4 户,鲜果销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108 户,有各种类型的贮藏冷库2260 座,贮藏能力达 16.6 万吨,并且每年以连续发展贮藏能力为200 吨气调库 100 个的速度加大猕猴桃产业采后贮藏能力。(3)品牌建立与市场开发方面。XX 县齐峰富硒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简称“齐峰果业 ”),2008 年成立,是 “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
28、化经营模式,是集基地生产、冷库贮藏、市场直销于一体的猕猴桃综合企业。现有冷库 120 座,自动化分选线 5 条,日分选量 350 吨,标准化出口包装车间 7000 平方米。合作社已在上海、浙江、北京、青岛、台湾设立六个办事处,八个销售点,2010 年销售额 4000 多万元,并已取得自营出口权和海关备案,出口台湾、俄罗斯、新加坡等地,预计 2013 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合作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品深加工、延长产品链接,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扩大其国内外市场知名度。(二)XX 县和 XX 县苹果产业发展1、考察地点及内容在 XX 县先后考察了 XX 县果业中心、范家寨镇苹果产业基地、糜杆桥镇苹
29、果产业及部级示范园、田家庄齐村“玉华早富” 苹果示范园、横水镇北务村苹果产业基地等地。XX 县地处渭北最佳苹果优生区,是国家命名的苹果标准化示 XX 县,也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苹果基地县,近年来大力推广先进的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采用物化防治、果园生草、叶面施肥、果实套袋、铺反光膜等新技术提升精品优质果率,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种植主要品种有红富士、嘎啦、新红星、金冠等。截止目前,全县栽植苹果面积 16.8 万亩,挂果面积 9.5 万亩,2012 年预计全县苹果总产将达到 22 万吨。在 XX 县先后考察了旧县镇洛阳苹果出口基地、国家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凤栖镇苹果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洛川国家标准化生产
30、示范园等地。XX 县是全国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化建设示 XX 县、全国优质无公害苹果标准化生产示 XX 县、全国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出口示 XX 县和全省“一县一业”示 XX 县、百万头生猪建设示 XX县。全县大力推广“果实套袋 ”技术,建设“果、畜、沼、窑、草”五配套生态果园,推广“灯、板、带” 物理防治技术,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发展绿色、有机果品生产,2011 年苹果总产量 74.5 万吨,总收入 26 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 7600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95%。2、发展经验(1)栽培技术方面标准化生产:围绕“大改形、强拉枝、减密度、有机肥” 新的四项关键技术要求,修订建立苹果标准化
31、生产管理技术规程,使全县苹果生产从苗木选购、建园栽植、修剪等流程实现标准化管理。规格化管理:实施矮砧宽行栽培,栽植密度 46 米,便于机械化操作,采用高纺锤形树形、立架栽培技术,配套土壤有机质提升、叶面施肥、生草、灌溉等栽培措施。生物理化防控:标准化基地全部实现太阳能杀虫灯、粘虫黄板、诱虫带、性诱剂、捕食螨等生物、理化防控措施的全覆盖,大规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通过合理遴选矿物质农药,全面提高了陕西果品质量安全水平。(2)产品商品化处理方面。目前,洛川全县拥有现代化苹果贮藏气调库 498 座,总贮藏能力为 23 万吨,占当前洛川苹果总产量的 30%。积极发展苹果深加工业,引进果汁加工企业,消纳
32、残次果,对浓缩果汁加工厂和果醋加工厂实施技改,提高企业加工能力;通过招商引资,新建苹果产业配套企业,包括选果厂、果袋厂、纸箱厂、果网厂等加工龙头企业,优化产品包装,提升苹果附加值;利用财政资金为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配置冷藏运输车,提升企业冷链物流能力。(3)品牌建立与市场开发方面品牌打造坚持文化引领:投资 58 亿元建国家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建立苹果博览馆,成立洛川、北京、昆明、深圳、西安、海南、延安等洛川苹果文化研究协会,发挥产业提升、市场开拓、消费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品牌建立注重模式创新:按照“争创一个品牌、联结一个企业(协会)、开拓一方市场、带动一片基地”的思路,走以“ 市场育品牌、以品牌托市场
33、”的发展路子,实现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渠道、出口有市场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市场培育依托营销网络创建:围绕龙头企业建立起连接经销大户、冷库业主、专业合作社、经纪员良性互动的五级销售网络,积极开拓国内目标市场,在香港、广州、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建立稳定的苹果直销窗口、专卖店,大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在国外市场举办展销会,先后取得英超联盟、加拿大、南非等七国出口认证。市场开发依托批发市场建设:加强批发市场建设,在洛川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苹果信息联动并网,实时掌控国际国内苹果市场动态;加强市场监督,工商局、质监局和相关部门对辖属农资
34、市场进行两次以上的集中清理整治工作,确保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二、考察体会和建议此次考察之行,考察团认真听取介绍、仔细记好笔记、逐一拍照记录,大到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建立与市场开发等,细到良种苗木组织培养、关键瓶颈技术突破、有机绿色果品生产、物化技术设施的大规模应用、产品处理包装和品牌培育等。经过六天的学习考察,对陕西省猕猴桃和苹果产业生产、产业发展理念、品牌培育与市场开发等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结合XX 市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与特色果业发展现状,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一)政府高度重视特色果业发展陕西省于 2001 年 6 月成立陕西果业产业化领导小
35、组和陕西省果业管理局,市、县都设立果业局、技术推广体系部门,建立健全果业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政府部门由上至下的重视程度对于特色果业发展至关重要,果业发展涉及到千千万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关乎着农村农业的安定与和谐。多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特色果业的发展。2012 年 6 月 18 日,XX 市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上,张德江书记提出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并安排专项资金发展柑橘和特经作物。9 月 25 日,XX 市市委、市政府又召开“XX 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我市特色水果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推动特色果业跨越式发展。(二)加快特色果业结构调整进程陕西省 80 年代后期开始果业结
36、构调整,逐步淘汰老品种,从南至北依托地域环境优势,走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果业发展道路。目前,红阳猕猴桃由于其抗病性差,易感溃疡病,XX 县正逐步缩小红阳猕猴桃栽植面积,全县栽植面积不到 2 万亩,仅占猕猴桃总面积的 6%。而我市猕猴桃栽培面积 14.89 万亩,其中 90%以上为红阳品种,存在着巨大的产业风险,应积极引种示范徐香、海沃德等其他优良猕猴桃品种,打破我市一种独大的局面。陕西苹果产业调整不同熟期结构,主要以红富士优系、嘎啦优系、华冠、藤枚 1 号、秦阳、粉红女士等品种大规模栽培,合理规划早、中、晚苹果栽植面积,比例调整到 8:19:73,从 7 月到 11 月,都有主打品种上市。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我市柑橘产业发展不谋而合,我市正积极发展晚熟柑橘,形成 8 月到翌年 6 月的周年品种熟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