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书有感 阅读题目“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3 分)上面的诗或写或写,但都借景写理,所以人们称这类诗为 诗。15.(2 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诗中的理是由塘而,见 觉清,由清思源,自然天成。16.(3 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表达的意思是:_参考答案:14 水,山,哲理(理趣 )15 水水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2、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观 书 有 感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理解,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2.学会本课 3 个生字,书写“鉴、徘徊”会写正确、理解意思,用自已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借助图画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3.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明白诗题的用意,
3、明白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阅读诗文,明白“观书有感”作题目的用意教学过程:一、交流读书感悟的名言,导入新课1.指名学生交流读书名言,相机评价2.今天我们来读一首古诗二、初读、朗读诗文,了解诗意1.师:拿到一首诗后,首先要读好。(1)学“鉴”“徘徊”“为”几个字的音形。鉴(jian)范写描红 徘徊(pai huai)书写 描红为(wei) 多音字(2)指导学生读好诗(3)师生共读,体会诗的节奏。2.说说诗意:半亩方方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似的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池塘怎么会这般的清澈,是因为有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三、细读,想象情景,品味文字。1.导入:同学们,朱
4、熹这位大学者他一生喜居住山水佳处,爱游名山大川,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就有部分表现出来,写得清新活泼,写得非常美,再细读这首诗,你肯定还有收获。2.范读 1、2 句,(配乐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交流(湖水清啊!读出清澈)有感情读 1、2 句(让我们边想象这美丽的景象,边吟诵这首古诗。)3.指名有感情诵读、齐诵。4.质疑问难。四、品读、质疑问难,明白事理1.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了解思想境界,才明白诗人用意。南宋末年,朝廷腐-败,长江以北被金国占领,宦官求和,朱熹反对议和。虽被朝廷屡任以官职,其看不惯朝廷腐-败无能,皆辞官。潜心理学研究,四处讲学,宣扬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庆元二年(1196),
5、朱熹与门人黄干等来到新城福山的武夷堂讲学,又应南城县上塘村吴氏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并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 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诗人的心境你们都懂了吗,有没有疑问了?(生提问 )2.交流这首诗是从水塘的形象作喻的,诗人将(自已的心智) 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后两句告诉我们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清澈。人心的睿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而得来的,读书有所思有所感,叫观书有感3.诗人的话你们明白了吗?考考你们(练习)4.介入拓展阅读观书有感1)学生自读2)同桌交流3)指名5.小结:朱熹
6、不愧是理学家、教育家。读书后产生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形象描述出来,懂得这个道理。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懂得了若想人心智开阔,就要不断读书,读好书,汲取知识和营养,最后再以朱熹读书感悟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 熹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 熹”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把它作为你的读书名言。有兴趣的话把它作读为你的读书名言六、作业设计1.背诵默写诗,做好练习题2.搜集看法熹古诗,借助资料、弄懂诗文并与同学交流学习收获3.阅读课外书,写下自已的读书感悟。七、板书设计观书有感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