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寡人之于国也文学常识.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505768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文学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寡人之于国也文学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寡人之于国也文学常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寡人之于国也文学常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寡人之于国也文学常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寡人之于国也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阴阳家邹珩的老乡。邹子。2.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ng)氏。3.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4.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

2、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5.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受儒教祭祀。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6.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7.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记载,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孔汲。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孔汲之门人”。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

3、孔汲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孔汲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孔汲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孔汲,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孔汲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18.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

4、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9.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6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10.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属孔子第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大成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其道,多数人称为“孔孟之道”。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

5、起著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性是善的。但孟子只说性善,南宋朱熹补充为“人之初,性本善”,后世有学者提出“性向善”。孟子的经典著作: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3.王顾左右而言他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母三迁的故事: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逝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

6、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

7、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末孔丘首创。孔子的言论经门人整理为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儒家学说以仁为中心,提倡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尚礼乐、仁义,倡导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德治,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从此就成为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正宗。孔子时代, 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 提出有教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 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孔子修诗,正乐.我国

8、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孔子是我国第一部史书春秋的作者.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鲁国历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1、孔子生,提倡仁、义、礼等价值,挺立道德主体,开创了儒家学派。弟子记其言行,杂以己言,战国初年成论语一书。2、子思,孔子嫡孙。相传礼记中之中庸、表记及坊记,均为子思所作,但无确据。大抵子思能绍述孔子遗教,所以与其后之孟子,合成思孟学派。3、孟子,以复兴孔子学说为己任,主张性善论,为日后儒家学派建立严密的哲学体系。孟子及其弟子的学说集为孟子一书。4、荀子,一方面继承儒家重礼义的思想,一方

9、面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而主张性恶论。着有荀子。5、贾谊,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加强中央集权,重农抑商。过秦论,汉赋大家。6、董仲舒,是儒学阴阳五行化的代表人物,着有春秋繁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韩愈,排斥佛道,提倡儒家道统,为宋明理学张本。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师说,马说。8、周敦颐。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太极图说中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天道论观点。其所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学的基本范畴。有周子全书。9、程颢、程颐,世称二程,理学奠基人。程颢有明道文集,中以定性书、识仁篇为着。其学称为洛学,

10、为北宋理学之大宗。主性即理,然亦重视天道。程颐主性即理,于工夫尤多措意。有伊川文集、伊川易传等传世。他们的着作收入二程全书。10、朱熹,其学本二程而又能汇通各家,故为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复以朱注四书流行,影响后代思想极大。其学说在天道论方面继承程颐讲性即理,在工夫论方面倡言格物致知学说。平生着作极多,主要有四书集注、朱子大全、朱子语类等。诸子百家:1. 法家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

11、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2.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3.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慎到、杨朱。作品: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见于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当初也叫道德家。从广义上来说,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

12、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等;黄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统,体现了“离体为用”的特点,成为了历次大乱之后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骈、环渊等;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代表人物杨朱、子华子。春秋战国后,因不容于世,后湮灭不存。但其全生保性的思想被道

13、教全盘继4.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5.阴阳家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

14、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6.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7.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因为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杂的特点,所以在历史上经常被人当成杂家,但事实上,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思想,无一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的

15、。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著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8.兵家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穣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9.医家代表人物:扁鹊中国医学理论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到公元三世纪中叶,共经历了七百多年。公元前五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到封建制度确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大动荡的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的形势,其中包括医学的发展。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