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怎样坚持“理论自信”作者:王树荫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今天我主要想讲讲理论的问题,到底理论有什么用处?很多人对理论不感兴趣,或者我们都是干实际工作的,三个代表、十八大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现在我们提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这些辅导材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甚至有人说电视看了,报告也听了,没完没了地跟我讲不是耽误工夫吗?这个想法也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但是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对党员同志来说,这个理论还是要知道的,特别是理论的作用意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每前进一步,可以深入到我们每一个民众,每一个地方。所以我们当领导当干部应该琢磨这个理论。我想从宏观角度跟大家说说理论的重要性,和
2、为什么要树立理论自信。讲五个问题:第一个是理论有什么用?理论的价值在哪里?什么叫“理论自信”?第二个,我们最早在去年开始提“理论自信”,最早的时候叫“文化自信”,这次叫“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什么提这个东西?第三个,“理论自信”不是说想说就可以说的,为什么能够提“理论自信”,它的道理到底在哪儿?第四个想说一下“理论自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要坚持“理论自信”,该怎么做。十八大主题大家也知道,这里面的变化就是建成小康社会,原来是“建设”现在是“建成”,实际上也是自信心更强了,这是无论如何要建成的,这也是向全国人民承诺的,党中央决定和大家一起去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核心的
3、东西,最大的框架还是在这儿,它的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刚才书记讲话专门提到初级阶段的问题,大家要很好地理解、领会这个东西。有人说初级阶段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我们换一个思路说一下,大家可能学过历史,或者近现代史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新中国成立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半社会,我们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就是从这个地方出来,就是要反帝反封建,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部出来了。现在我们的总依据就是初级阶段。总体布局原来是四个,最早是三个:经济、政治、文化,后来加入了社会。光把经济、政治、文化宏观的做完了,社会各个领域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北京市专门成立了社工委,社工委成立以后做了很多
4、的工作,特别是最基层、最底层的,或者说原来没有管的,都管起来了。这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我认为对四季青是一个机会,当然对门头沟、房山也是机会,人和自然,环境保护,绿色、环保这些都是和我们有关系的,离市中心可能要远一些。再一个总的任务就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话也是很自信的话,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里面专门说,这次一定要实现现代化和伟大复兴。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以及制度说得都非常清楚,说完了以后,它们的关系也说得非常清楚。道路是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保障。这三点说完,下面就说的就是“三个自信”。三个自信是一个整体,但是理论自信在里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所以我今天想说说理论
5、自信的问题。一、理论价值和理论自信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事情,以前很少讲。我主要是学历史的,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党的七大的时候,开会开完了,整个会场、会后都是一片自信,所以我们叫团结大会、胜利的大会。确实讲那个时候毛泽东思想是成熟的,我们的党是成熟的,所以很快我们的人民解放战争经过一年谈判、三年战争把八百万蒋匪赶到台湾去。七大以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非常之快。现在也在提三个自信,可以说到了我们发展的阶段,认为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们的理论是正确并且是成熟的,所以只要照这三个去做,就能实现刚才说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提这个自信。待会儿我想花一点时间简单的跟大家说理论自信是怎么回事,为什么
6、要提理论自信,能够提自信,中间还有一些什么问题。先说第一个问题,理论价值和理论自信。1.理论是“武器”、“药方”、“指南”我今天下午讲的大概就是最近马克思主义研究杂志和中国教育报预约我写文章的一些想法,可能有一些抽象,但是还是讲理论的重要性。所谓的“理论”,它是一个知识体系,它是解释事物本质以及规律性的认识,并且根据逻辑的认证和时间的检验。我们的“理论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信,我们认为这个理论是科学的理论,是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这个理论经得起逻辑的认证和实践的检验。理论的作用在哪儿?你们大多数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里面报一个专业,任何一个专业大概主要由五个主要学科组成:
7、理论、方法论、历史、经典著作和比较。比如说比较教育学等等的,数理化的学科也是大致这几个分子学科组成的,理论也叫原理,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东西。当然方法论、经典著作、历史也很重要,但是理论是最重要的。理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来讲,理论是个武器。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靠什么?实际靠理论,自然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好比药方。人得病了,上医院,医生给你开药方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治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出了问题,或者想往前走,或者想成长得更茁壮,得靠解决理论。所以有人说社会科学理论是国家社会变革的药方。比如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
8、受老外的欺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人提了很多的高招,农民领袖洪秀全、杨秀清有他的方案,资产阶级改良派有他的方案,资本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有孙中山的方案。比如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大家肯定听过,这个“三民主义”是干什么的?就是想解决刚才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问题。但是事实说明这些方案解决不了,最后共产党成立了,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在毛泽东时期越来越成熟,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我们讲到“道路”,跟这个道路是一样的。我们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人说这是多空的话,我们回到历史就非常明白了。当年苏联搞十月革命的时候走的路是先城市,先把城市解放了,然后解放农村。我们开始的革命也这么搞,死了多少
9、人。当时觉得苏联这么成功,我们就这样做。包括大家知道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都是打的大城市,最后全部失败了。后来毛泽东感觉不对,应该倒过来,应该先占村,然后跟包饺子一样农村把城市包围。事实证明这个道路是对,最早叫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个道路叫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现在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的道路。所以理论找到正确的路,就可能会功,走反了就会失败,所以社会科学理论就是治理国家、社会甚至人类社会发展的药方。我们的社会上常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叫做学科歧视,理科看不起文科。我们的孩子考试,成绩好的总是理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理
10、科有理科的用处,文科有文科的用处,很难说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更有用。可能对个人来讲理科更实用一些,但是对整个国家社会发展讲,很难分得清楚。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文科的东西更重要。但是现在大家可以看PPT,思想政治教育谁都看不起,我常常举一个例子说,我们在座的应该都知道,年轻人应该也都知道,78年的“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有一个实践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假如没有这个讨论,不把思想端正过来,中国能有改革开放这样的结果吗?所以我常常问,这个真理标准的讨论是工程师、自然科学的人搞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如果没有这个讨论,现在说不定还在文革。所以人文、社会科学,马列主义的理论非常有用,
11、不是像有些人说的数理化才有用。说得极端一点的话就是,没有文科怎么说话?怎么写文章?所以没有高下之分。理论是政党的行动指南第三个,理论对对一个政党来说,是一个行动指南。比如说马列主义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指南。什么叫指南?具体来说就是以下方面:一个是我们现在的五大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原来制度放在前面,现在制度放在最后,因为它是一个保障,前面几个是主要内容。这五大建设根据什么来?怎么搞建设?要有理论指导。第二个,比如现在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是根据什么来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所有的政策变化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之下进行。比如说科学发展观,以
12、人为本,这是理论层面的东西,后面有些都是政策方面的东西,比如效率和公平。大家肯定记得一直到不远的前几年,总是在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个话是对的,为什么?因为我们大锅饭平均主义太厉害了,我们不调动人的积极性,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所以小平改革的道理很复杂、很深奥、也很简单。我们现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以人为本的概念强化以后,肯定听不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话,相反的我们现在提的越来越多的是公平、公正、共同富裕,要照顾弱势群体,要共同富裕,全是这些概念。这些概念出来以后实际跟我们老百姓的切实利益就有关系。在大学里面我们提出来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以前交不起借钱,最多就贷款
13、,贷不了就是你的事,现在真要没有,你先进来再说。要是因为交不起学费把学生赶出校门之外,学生告你状你校长别想当,不得了的事。什么意思?就是要公平,要照顾弱势群体,国家整个政策都过来了。我这个数字可能不对前几年,北京市财政50%以上投在市中心,后来逐渐少了,现在主要在北京远郊区县,加上农村这一块,要比城区的多。前几年开始已经倒过来,实际上也是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所以理论一变,我们的农民,我们的远郊区县,原来落后的地方收益就多了。所以我们后面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战略策略都在理论的指导之下,所以大家要琢磨十八大的变化,及时地跟上、应对这个东西。这可能是我们党员、书记要做的工作,做思想工作难得不行,统一认
14、识也很难。要是空对空地讲,你说服不了人家。统一思想的问题、思想教育的问题,现在都是难题。比如说怎么样让大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大家不信,我说不好听的,可能有部分人开会的时候信,发言的时候信,下去之后自己也搞不清楚。但是从理论弄清楚,不信是不行。我们这个“不信”,问题在哪儿?就是刚才提到的,小平同志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很长的历史阶段,我们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这个话可能同志们看过,有没有什么感觉?江泽民也讲差不多意思的话: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奋斗。这是我们的总依据、基本国情。这个和刚才
15、讲的思想教育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是有关系的。我在学校跟我的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讲过这样的观点: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阶级社会以来,所有的阶级执政党,总要把他的理念、意识形态、价值观甚至人生观灌输给全社会,我想这个是没问题的。这个东西,我们国家把它叫做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等,美国也有、别的国家也有。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多人,我们的高校、学生组织、学生干部、学生辅导员特别多,甚至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成效不明显。美国的教育只要大家相信今天的、当下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美国军事、经济甚至文化、政治很强,所以美国政府,每个官员告诉美国老百姓,你作为美国人完全可以自豪,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
16、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当然你受了这个国家很多好处,所以你要热爱这个国家。美国老百姓想想是这么回事,但是教育(不仅)是让大家接受目前改革的地方,还有更多的是明天、后天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人总是有一些弱点,总是关注当下现实的一些东西,我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们让大家相信、接受的东西,在现实中间慢慢改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开始显现。改革开放以后,有的(利益)停了,甚至往后退了一部分,比如说:原来公家包办的东西越来越少,所以老百姓有意见。现在要大家相信的是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所以你想想这两个教育哪个更难,当然我们的更难,而且这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是几十代人,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什么感受。我提一个问题
17、,孔老夫子到现在多少代?有人知道,大概七十多代。孔子离我们远不远?也就是七十多代,但是我们现在初级阶段要建好社会主义、巩固发展社会主义肯定要几十代,所以是很遥远的东西,那你说那个东西信不信?我怎么信这个东西?马克思在资本论和一系列著作当中,指出资本主义一定会灭亡的,社会主义一定会胜利,他的基本理念在这里。假如说不信这个东西,认为马克思是不对的,就得把这个道理驳倒了。假如你驳不倒,这个道理就是对的,那就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所以社会主义一定要胜利、资本主义一定要灭亡,我们要信共产主义,光靠现实中间的(问题)是不够的。当然现实中间每一个进步、每一点发展都是用来教育我们的烙印,但是根本上解决问题,特别是
18、西强东弱,所谓资本主义强势、社会主义弱势,在这个情况下光靠现实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理论的重要性在这个地方。2.“理论自信”的三个含义什么叫“理论自信”?理论自信大概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对理论的价值充分肯定,我前面讲就是理论的价值,我们认同这个理论我们这个理论当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二个,对于理论发展的进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第三个,对理论价值生命力有坚定的、必胜的信念。我们的信念在哪儿?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充分认识,从道理上讲它是成立的。就是前面说的,是揭示本质和规律的、是经过逻辑的认证和经过实践检验的。所以我们要自信。为什么以前没提自信?因为我们现在的理
19、论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三者的关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到底怎么回事?后面两句话是我这段时间研究的体会,也不一定说的对。我认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增强理论自信,理论自信促进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大概是这样的关系,理论自信在中间起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我说的第一个问题,理论的价值和理论自信的基本概念。二、为什么现在要提“理论自信”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提“理论自信”,早不提晚不提,为什么现在提?讲几个理由,或者说我认为的道理。1.共产党做了三件大事,为近代失落的中国找到自信自信不自信这个问题实际是1840年以来的问题造成的,或者说我们的不自信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现在大家可以想想,一说出国
20、高兴得不行。一说国外好得不行。这实际就是不自信,中国古代不是这样的,是一个泱泱大国,周边现在捣乱的小国家都是年年进贡、岁岁来朝的。但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不自信,这个不自信不光是理论的不自信,是方方面面的不自信,现在要提自信实际上可以追溯到那个时候思考一些问题。大家想想为什么那个时候不自信?实际上还是我们生产力、政治、经济、文化、老百姓生活水平、军事、科技方方面面落后了,一开始以为清朝、明朝的时候我们了不得的事,但是一夜之间凡是打的仗全失败了,割地赔款、签订不平等条约。一次还不相信,再和你打,屡战屡败,开始没有自信了。所以这个不自信是从近代以来开始的,可以说近代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地这个问题
21、。但是共产党经过几个阶段的事情,逐渐找到了自信。我们共产党做了三件大事,这三件事每一件都是非同小可的。第一个就是建立新中国,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了。用歌里唱的就是东方红、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讲一点通俗的话,毛泽东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宣布新中国成立了,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跟蒋介石签的、慈禧太后签的、李鸿章、袁世凯签的一概不承认,这叫自信。孙中山很伟大,但是孙中山建立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时候,第一个对外宣言,第一条就承认清朝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点父债子还的味道。但是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宣布以后,我们说开玩笑的话,你们活该,谁让你跟他签的协议的,我一概不认帐,所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
22、来。第二个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制度就是56年的时候敲锣打鼓完成三大改造,那个时候老百姓也自信得不得了,高兴得不行。当然那个是稍微早了一点,那个时候我们的实力还不够,理想甚至幻想的东西多了一些,以为共产主义也很快了,并且共产主义是很低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差不多就可以了。那个时候也是高兴得不行。第三个就是现在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到现在我们的总量第二(当然人均我们有很大的差距,还在初级阶段,但是总量老二),我们在很多的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日本为什么这段时间跟我们捣乱、折腾?要我说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内的竞选造成的,最近又要开始选了;一个就是他害怕,他特别怕中国。日本是一个不自信
23、的民族,你别看武士道精神,他们的危机意识、优忧患意识强得不行,不知道哪一天几个小岛就沉到海里去了。就跟我们有的人肚量很小,你说一句话他老拿自己联系。日本民族大概是这样的,一看中国发展这么快他害怕。美国为什么主要的精力放在亚洲也是这样,他害怕。反过来可以看到我们发展了。现在提出自信,就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不自信的变化。所以理论自信也是跟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联在一块的。2.有理论自信,道路才能顺利走下去第二个,我们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发现什么时候我们理论自觉、理论自信,我们的道路就会走的比较顺利;什么时候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毛病这当然就是理论不自觉、理论不自信的表现,我们就会出问题。只要我们认为走到了正
24、确的道路,形成好的理论,我们要坚持下去,我们要自信。你不信这个理论,老犯经验主义毛病。你不信这个理论,老拿人家的好东西来使,总是弄不好的,因为这是我们的经验教训。原来我们的理论准备不足,我们第一次成熟理论自信是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形成了,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的革命,我们新民主主义很快成功了。第二个大的阶段,改革开放也是这样。大家可能知道,虽然现在改革开放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回顾一下78年、79年刚开始改革的时候,一直到89年北京的所谓风波,出了很多的问题,还是(跟)理论的不够(有很大关系)。所以那个时候有些话大家肯定听说过的,“摸着石头过河”,什么意思?就是理论不成熟,就是交了很多学费。十三
25、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来以后,我们的路找到怎么回事了。一步步在完善,现在随着邓小平理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或者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五位一体”清楚了,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清楚了,还有很多具体的做法我们清楚了,问题在哪儿我们知道了,以前的经验在哪儿我们也知道了,所以开始有自信。3.强调理论自信,是向党内外、国内外表明态度第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强调理论自信,实际上向党内外、国内外表明我们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政治局学习的时候,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目标走,这些基本问题。有人说为什么非得要说这个话?背后的问题在哪
26、儿?我们简单地说说,可能大家在基层做实际工作,可能对理论界的东西不太关心,实际上理论界热闹得很,很多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观点很多,国外有、国内也有,外地有、北京更有,很多很多。一个个都说不完。概括起来可能就是三种教条主义,对我们的中央、对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我们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冲击。第一个僵化教条主义,有人也叫“马教条”。什么意思?就是抱着老祖宗的本不放,每前进一步总有人在反对,总有人骂你变味道了,有人说你是挂羊头卖狗肉,你是共产党领导的在搞资本主义,中国现在越搞越不像话了,甚至比苏联还糟糕,只有朝鲜是社会主义。朝鲜我去过,朝鲜的社会主义真的不能学,饭都吃不饱这叫什么社会主义?改
27、革开放之所以走得这么艰难,之所以不断打嘴仗、打理论仗,跟这些教条主义也有关系。我后面说的叫“万言书”。十八大这一次不知道,十四大到十七大大,概在开代表大会之前,都有人上“万言书”,反对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这个政策。这次去看习近平的讲话、李克强的讲话,不断强调改革,改革是红利,我们的好处都是从改革中来的,不改革死路一条。人家都在看着我们,我们到底走什么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有些人抱着老本,邓小平理论提出来的时候有人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来的时候有人反对,现在我们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还是反对。他反对就是因为马克思当年没这么说,毛泽东当年没这么说。大概就是这样理由,他不懂得
28、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第二个就是奴化教条主义,有人把它叫做“古教条”。这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行了,资本主义也不行了,最好的就是中国原来土生土长的那一套东西,他不知道社会发展几千年的变化,那些东西应对现在问题是不科学的。但是这套东西市场也很大,因为感情上人人能接受。有些同志可能知道,现在国学热得不行,有好多著名的大学都有国学院,有一些大学,能够自主招生专业的,设置了国学专业,招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当然很多人反对,你设国学到底有没有道理?那就是文化就有两种了,一种国学、一种西学,还有什么数理化这一说?他就要用孔老夫子那套东西代替我们的指导意识形态,代替马克思主义,这当然是不行的。但是这
29、个问题上也是打架打得一塌糊涂。革命博物馆东边、长安街边上孔老夫子大的雕像搬出来了,大家骂得不行,搬到博物馆里面,搬进去又有人骂,吵得一塌糊涂。对这一块争论大得不行。第三个,当然最严重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叫做西化教条主义,也叫“洋教条”。什么叫全盘西化?简单地说,就是认为美国东西是最好的,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全应该学美国的,中国什么都不是,所谓的美国标准。我们现在还是更开放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我也不在报纸上批判什么文章、什么观点。西化教条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危害最大。为什么最大?因为现在美国比较强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生产力、经济基础、军事、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东西总体比较强大,所以老百
30、姓正面一看人家东西很好,所以有市场,特别是在年轻人身上有市场。在座的各位在工作之余可以思考一下我说的问题,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选什么理论、道路、制度,根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选他们的道路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或者说建设制度、理论的根据在哪儿?要我说这是综合的因素造成的。不光是政党的问题,甚至也不光是老百姓的问题,更不是领袖几个人的问题。比如说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共产党接受了,很多人不理解,认为肯定就是陈独秀、李大钊这些人厉害,能说会道把大家骗了,甚至有人说是江湖骗子,其实这个说法一点道理都没有。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在五四以后就跟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信的人
31、越来越多,是有它的道理的,是由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或者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后面一小段写的,历史问题、民主问题、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城乡差别问题都在制约我们选择什么道路,甚至我们的执政方式、我们很多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历史问题、民主问题、经济发展差别问题,城乡差距问题,任何一条弄不好都会犯错。我说的犯错就是政治上大地震。跟大家举一个例子,1991年,我带了一帮学生到河南去搞社会实践,刘少奇的儿子刘源在那边。刘源给学生做报告,学生那个时候要民主,刘源跟他们说,我告诉你们,我要去竞选,假如按你的办法,我提三条纲领肯定当选你信不信。学生很好奇,要听他说你提哪三条?第一取消计划生育,91年的时候,中国的农民
32、肯定高兴,特别是没有生到男孩子的农民他高兴得不行。第二条取消城乡户口的差别。现在我们有些地方慢慢在做了,也有人统计数字说现在城镇的工业超过50%了,那个时候还差很多。第三条取消工农产品的剪刀差。这个大家应该知道,手机几千块钱,一斤大米多少钱,而是国家保护所谓生产先进的部分,保护工业,所以中国的农民实际上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农民吃了很多的亏。但是刘源说了,提这三条几亿农民肯定投你的票,假如国家在91年的时候实行这个,都按这个做,中国非乱不可。即便现在这三条也不是这么容易,发展了20多年还不能简单地这么说。中国的城乡差别很大,在差距很大的情况下,导向一边没有平衡就很麻烦。再比如说民族问题,我可以说这
33、个话,新疆的问题、西藏的问题如果完全放开,真的成问题。中国历史上所谓南北朝、战国七雄,到1949年的时候斯大林等人还建议毛泽东别往南打了,长江以南归蒋介石、长江以北归共产党,毛泽东说那不行,祖国一定要统一的。中国近代史上有人专门提出来“联省自治”,就相当于一个个省独立,但是中国不是这样的,我们民主区域自治,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是这样,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差得特别多,假如大家各自为政,都能找到自己深层的理由。比如说江苏人,江苏的经济和西部的经济比,江苏的地方不大,但是经济实力强得不行,有一年最极致的一年,百强县一百个里面24个是江苏的,前十名有九个在江苏,所以江苏人牛得很。这
34、种差距,要去一人一票把会很多的矛盾。说了很多,最后的意思就是说不能简单学西方的做法。所以这一次专门讲协商民主,我认为在中国目前阶段协商民主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并且我们也在进步,在选举民主上也在进步。我有一个说法,这个说法不一定对,完全等额的选举当然是有问题的,1%的差额是性质的变化。我开玩笑的话,我说某地一个党委选举,15个候选人选11个甚至说13个、14个,15个人第一天晚上谁都睡不成觉。你想想是不是这样,当领导的都被选过,是不是这样?加入等额的话就直接睡觉吧,那明天怕什么,中央委员的选举差额9.3%,差不多十分之一,这个比例已经很大,当然跟二分之一肯定还是差很多,两个选一个。但是我们刚才说协
35、商民主,我们有各种各样制度作保障,所以我们在进步,有人说怎么老不变,其实变的多了。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这个时候提出理论自信这样问题出来,大体三个原因。三、为什么我们能够有“理论自信”为什么能够自信?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提出自信来?我在我的文章里面说了,这不是自负的、盲目的、对老百姓随便说一说做一个承诺。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个国家,90多年的大党,说出来的话不是小孩过家家的话。为什么我们能够自信?1.有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伟大成就做基础一个就是有成功的经验和伟大的成就做基础。30年说长不长,对人类历史来讲是很短的时间。但是30年对执政党来说,对一代人来说,对几代人来说
36、也不短了。我们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成绩足以证明我们这条道路、制度、理论可以执行。我们经济的总量、人均的收入各个方面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有可能提这个自信。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的成熟第二个理论本身的。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的人不太同意,假如要这么说也可以,大家还在探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成熟了,假如说从1927年上井冈山到1945年十几年的工夫成熟了,我们现在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30多年了,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现在科学发展观,这个理论成熟了,所以我们敢提这个所谓自信,假如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你要提自信人家笑话了。科学发展观它的内涵、重要性,党章上、报
37、告上都坚持这个东西。我们想说一条,开十七大的时候,在座的各位我想还记得,每次代表大会之前我们都在猜这次大会有什么新意,会有什么新的提法,大家认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但是十七大没有,也是作为行动指南,但是分的两句话,我们常常说就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很慎重,实际上有很多人,包括学界有很多所谓大牌专家、教授建议,十七大的时候把科学发展观和其他几个一样并列为党的指导思想,但是中央没有做,又等了五年,或者说经过了五年时间的经验,这一次理直气壮地放进去。并且原来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8、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次把“等”去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意思是科学发展观成型了。这不是几个人在做文字游戏,不是说非得显示我厉害,非得说一说。你看十八大整个布局,整个框架结构,整个体系它形成了,下一步就是我们怎么落实的问题。要我说可能还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这些情况不可能改变大局的。可能有一些具体问题还会有,矛盾困难还会有,但总体的情况不会改变。3.自信来自于对共产党90多年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总结和理性深化第三个,我们这个自信可以说建立在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或者说90多年全面总结和理
39、性深化的基础之上。刚才说对30年的自信、对科学发展观的自信,实际上也是对90多年全面总结,这次十八大有一个很好的东西,比十七大总结还要好的东西,就是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关系做了比较好的阐述,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还有问题需要去解决,总体来说比较好的作为解释。在学术界、理论界常常有两种人,大家吵架。一种就是毛派更多的肯定毛泽东的做法,一种是否定毛泽东的做法。其实简单的肯定和简单的否定都是不对的,这个话不是原话,大概就是十八大报告里面的原话,肯定毛这一代领导集体或者以他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所做的贡献。一个是政治前提、制度基础,一个是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40、。这是邓小平这一代的贡献。我后面还会提到邓小平,他确实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如果非要分代完全可以能够成为新的一代。这个关系说明什么问题?我们打一个很不恰当的比方,有一个人中了彩票、大奖变成暴发户人家会看不上你不就是碰上了?你不就是运气好?不是几十年奋斗过来的,甚至说是有渊源的,水到渠成的。所以十八大这次报告就是把这几个关系说得比较清楚,大家感觉到,我们既有30年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又有科学发展观本身的体系,又有90年做支撑,所以这个时候才有可能所谓的自信。四、“理论自信”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个问题,理论自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我们从全方位角度,不光是干部,不光是党员,不光是知识界,即便在党员、
41、干部、知识界可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在理论自信上存在一些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提理论自信的问题。在中国常常是这样,包括共产党90年一直到现在,常常出现两种问题,要么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么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或者说我们在90年过程中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里面。从陈独秀、王明、瞿秋白很长一个过程,以苏联的教条、苏联的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为准则)。建国以后我们也是这样,很长时间在苏联模式里面出不来,包括毛泽东同志,虽然有很多的思想,形成了宝贵的经验,有一些理论准备和实践基础都做了很多的铺垫,但是实际上苏联的模式大概一直在,没有完全突破。从根本上突破是邓小平时代以后。比如说高校的办
42、学模式、教研室的设置、系科的设置也是苏联模式,它不是西方的高校模式。现在改了很多,也还有很多苏联模式。为什么会这样,很难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者说对理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原因有以下几点,我这个说法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1.老百姓对理论和知识分子的扭曲态度:一方面盲目崇拜,一方面羡慕忌妒恨假如说得宽泛一点,对文化、知识分子,老百姓的态度也是截然矛盾的态度。一方面是盲目崇拜,一方面就是羡慕嫉妒恨。我举一个例子,可能和我们的理论有点离开,但是顺着往下说应该没有问题。我们所有的家长,包括在座的各位都从幼儿园开始上最好的学校,找最好的老师,但是大家填高考志愿的时候注意,很少有人填师范大学,愿意去当老师,
43、这就是一个矛盾。大家都觉得教育重要、教师重要,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但是考公务员热得不行,教师这一块没那么热。虽然找一个好的中学教师岗位也不容易,但是差远了,为什么?自古以来也是这样,一方面教授受到普遍的尊重,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是自古以来知识分子如果不考功名、当官,那就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孔老夫子满肚子学问周游列国,愿意听听两句、不愿意听你走人拉倒。知识分子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经济收入、工资收入很高,但是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很差,改革开放以后应该我们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但是收入我可以跟你们说,我在北京的大学当院长、当教授、当博士生导师,一个月一万块钱,这个收入在这个社
44、会上肯定不是高的,或者有的人学问没有你高,但是比你拿钱多的大有人在。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知识、人才、理论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对知识、对文化是这样,对理科、文科的关系是这样,对理论也是这样。很多人不信这个理论,不信文科,所以当然谈不上理论自信。所以我这个话可能有一些比较过分的地方,但是这个问题哪儿来的?是中国的农业经济、农业社会造成的,我们自古以来很少有商品交换,有市场经济这样的东西,所以农民很少去看得远,我们工人阶级有很多优越性,农民有很多弱点。因为古代农民他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常常就造成了两种,一个就是仰视、羡慕、崇拜,另外一方面就是你有什么了不起,活不都是我干出来的。所以我有时候说中国的问
45、题都跟几千年的传统有关系,我们的教育也是这一样。我在一个文章写过两句话: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说,农民比工人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更远,封建主义比资本主义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更远。这个道理肯定成立的。而中国就是封建社会时间长,农业社会时间长。最近很多人对党员干部的腐败深恶痛绝,我也一样。但是我最近提出一个谬论,我到处讲这个话,为了验证这个谬论。我提一个问题,在座的各位领导、党员没有闯红灯的请举手,包括半夜、走路、开车、骑自行车都不闯红灯。我的谬论在哪儿,只要闯红灯的现象不绝,腐败永远不会绝的。从一般的意义上说,闯红灯和腐败的性质是一样的,违反规则,就这么简单。当官不遵守当官的规则,开车不遵守开车
46、的规则,行人不遵守行人规则,从小到大就这样弄,半夜没有人过去的,最后当官送礼、送红包没有人我收了再说,这是一样的道理。后来那边跟一个教授聊天,他说王教授你这个说法有道理,真的闯红灯和腐败挺像的。我说我是感性认识,闯红灯为什么不绝,那也跟农业社会有关系,中国老百姓自古以来没有什么规则意识。所以有一种理论说,东方讲集体、西方讲个体,那是现在。古往今来农业社会是最个体的社会,自己生产自己的消费品,他干嘛要有集体概念?所以我们理论的角度也是这样的道理,就是我们对理论常常是要么教条主义要么经验主义,摆正位置的时候难。现在一步步在好转,但是老根儿上还是有问题,就是闯红灯一样的,很难绝。2、理论的创新和继承
47、、连续性和阶段性有待理清第二个理论创新和继承、理论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问题需要理清楚。马列主义发展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出新的东西,到底什么关系?当然这里面是有一些关系需要理清楚的,理不清楚会影响老百姓信你这个理论,我认为现在一步步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最早邓小平理论出来的时候学术界有这样的话,叫做“始于毛、成于邓”,大家都接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时也叫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从毛泽东开始,现在又发展了,从邓小平理论不断往下发展。我们还得看看源头,邓小平理论这一块。邓小平理论最最核心就是七个字:“生产力”加“社会主义”。我开玩笑说就凭这七个字他能成为第二代。这七个字什么概
48、念?通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来巩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高速度发展生产力。这两句话在马恩的时候不可能,列宁没有做到,毛泽东也没有做到。马恩假定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才可以建立。到列宁的时候,他有一个发现,认为越不发展越可能成功;另外一个发展,马恩说一定是好几个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一个大链条才可以守住社会主义的阵地,列宁说一个国家也行,确实是这样,俄国的十月革命成功了,但是他没有把社会主义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结合在一块。毛泽东时代确实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但是生产力高度发展也没有解决。小平同志认为需要把这两者建立在一块,所以他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既要生产力又要社会主义。而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是简单的对应的,(不是)生产力就对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就对社会主义。要社会主义既要改革开放又要四项基本原则,要生产力也同时要两个方面。所以这一次注意看,十八大报告专门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里面还有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