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教 学 部: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专业:会计学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课题名称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探讨内容及任务内容:本课题主要是运用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法,从各类文献、期刊、网络中搜集大量信息资料,通过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总结出目前我国的会计漏洞残缺,重点从会计监管这一方面着手,彻底剖析会计造假行为,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治理措施。任务:1、了解本选题国内外会计造假背景及现状; 2、全面搜集与本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3、利用实习进行调研; 4、通读文献,做好摘抄; 5、结合他人观点,谈自己的见解体会,积极完成论
2、文撰写任务;拟达到的要求或技术指标1、开题报告须叙述国内外学者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的资料。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同时,方案具有可行性。2、参考文献要求全面、真实、权威,至少有一篇外文参考资料。3、独立撰写论文,论文须按学校规定格式书写。4、论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据充分,文理通畅,重点突出。5、论文内容必须符合专业方向,论文字数应在12000字以上。进度安排起止日期工作内容2011年12月2日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2011年12月18日开题报告的上交2012年1月4月并收集相关论文资料2012年4月2日成论文初稿2012年4月-5月老师指导下进行修改,完成论文的打印、装订2012年5月21日完成
3、毕业论文的评阅和评分工作2012年5月28日完成毕业答辩主要参考资料1. 何燕仪。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J.商业经济,2011(15)2. 廖新亚。浅议会计造假的成因和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3. 茆洁。从琼民源案例看审计失败之原因J.中国商界2010年第1期4. 盛岚。强化会计监督杜绝会计造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8)5. 范洪广。“会计诚信”之管见J. 科技资讯,2010第20期6. 纪笑羽。关于加强会计监管问题的几点思考J.2011年第35期7. 程安林。会计造假与会计监管的经济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3)8. 闫家旗、胡静。波会计监管必要性的经济学
4、分析J.2010 年11月第11期9. 郭倩。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研究J.理论探讨10. 陈军梅。中美会计造假的差异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1. 韩道琴、陈 琛。美国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综合,2010 年第8期(下)12.谢怡。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教学部意见签名:年 月 日学院主管领导意见签名:年 月 日- 3 - (2012届)题目: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探讨1. 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会计造假行为已蔓延到各类企业,当今企业造假现象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公众的
5、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造成了公众对会计行业及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并殃及会计行业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本人认为,会计造假泛滥成灾的原因从根本上说不在于当事人品德的好坏和会计水平的高低,而在于人们内心的一种贪婪,对利益的追求,以及规定着人们行为方式的那一系列制度。作为业内人员,我们应该秉着自己内心的一份正义,对会计造假进行深入的剖析,让更多的人们去了解,熟知。当然,更重要的是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防护措施,做到尽量避免这一行为的发生。如何抑制住这种不正之风。我综合了国内外前人对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问题的探讨,将相关文献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一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上市公司及资本证券市场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
6、历史,在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关于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治理方面的理论,美国蓝带委员会强调,对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建议,必须建立在整个董事会的董事有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的基础之上。如果董事会健康运行,审计委员会就可以按董事会的运行原则良好运行;如果董事会失效,审计委员会就不可能成功。在建立审计委员会之前,必须认识到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财务报告的地位和作用。审计委员会并不编制财务报告,它的任务是监督财务报告。在执行这一任务时,它必须依靠高级财务经理和外部审计师。只有董事会(包括审计委员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包括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三者协同,一个适当的良好监督
7、体系才可能形成。美国AICPA的审计鉴证准则(SSAE)第6号要求企业对外界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及有重大问题报告。为了保证内部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企业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鉴证服务,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的审核报告。为了避免某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利益或者为了不失去审计客户而与被审计企业合谋,监管部门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及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报告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实施监督检查,避免被检查企业不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虚假的信息或者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二 国内研究现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违规造假日益严重的现象,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界
8、从不同的视角对会计造假的成因和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代表性的主要有:(一)从经济学理论上分析会计造假根源及治理对策通过对会计造假者和监管者以及造假者与投资者的博弈分析,可以说明企业做假帐现象是由现行社会利益分配状况决定的,因此有效的会计监管必须改变这种利益分配状况,。也有人通过分析会计造假及其监管的混合策略博弈,求出该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解,指出该纳什均衡解的经济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我国治理会计造假的政策建议。根据分析结果指出,监管者对会计造假行为进行监管的最终结果是混合均衡,混合均衡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极不稳定,任何系统内、外的微小扰动都可使最终的结果偏离混合均衡。为此,我们
9、在治理会计造假时不能只单纯依靠加强监管者的监管而忽略对会计造假者的惩处,或只片面加强对会计造假者的惩处而忽视对监管者失职行为的处罚。(二)从各行为主体分析会计造假治理对策l、从监管主体角度探讨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理性的政府会计监管是解决会计信息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政府主导的独立监管模式在解决市场失灵、提高信息质量方面更具优势。政府机构应依靠有关法律和规章,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各类市场主体的会计行为进行干预、管制和引导。通过建立统一、高效、富有权威的政府组织机构,并确立其对上市公司监管的主导地位,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市场公平、有效和透明及降低市场系统风险为目标,加强会计监管立法和会计监
10、管执法体系工作及其协调,并从监管制度上明确政府会计监管的权力和责任。比如范洪广(2010)在“会计诚信”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其独特在于提出了从会计本质上看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和从法制上入手来维护会计诚信的机制。在他看来会计法制的不断完善,对于改善会计环境有很大的积极作用。2、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治理的角度探讨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强化公司内部监督控制的运行机制,建立良好的法人公司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造假事前控制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反会计造假要从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入手:应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同时加强监事会的制度建设,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发挥内部审计对财
11、务报告的监督作用;加强审计委员会、监事会与内部审计师三者之间的独立交流及信息沟通以及审计委员会、监事会与外部审计师三者之间的独立交流及信息沟通。3、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角度探讨治理会计造假的对策我国现行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相对落后,没有充分发挥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监督作用,因此应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全面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业务市场:首先要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行业的自律管理,并且在协会之外成立注册会计师职业行为监管机构,通过建立日常检查、督促与举报制度,以及定期质量报告和失职保险制度,加强会计师职业监督管理;其次在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制度上推行合伙制或有限合伙制,同时通过
12、培育控制权市场增强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法律责任和风险意识;再次是改革目前的注册会计师聘任制:暂时终止由上市公司自行聘任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改由监管部门或证券交易所委托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实行公司外部独立董事制度及监事会决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最后要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咨询业务连体,实行审计轮换制。会计造假问题层出不穷,手段方法多样化,给国家,企业,社会群众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及伤害。本文试图通过对会计造假的方法,产生的原因,会计造假的危害等因素进行剖析研究。作为会计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到会计造假的行为,对现实的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1. 何燕仪。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
13、与治理J.商业经济,2011(15)2. 廖新亚。浅议会计造假的成因和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3. 茆洁。从琼民源案例看审计失败之原因J.中国商界,2010年第1期4. 盛岚。强化会计监督杜绝会计造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8)5. 范洪广。“会计诚信”之管见J. 科技资讯,2010第20期6. 郭倩。我国会计监管模式研究J.理论探讨7. 涂建武。剖析假账的痼疾及治理对策J.2011年12月第12期8. 纪笑羽。关于加强会计监管问题的几点思考J.2011年第35期9. 闫家旗、胡静。波会计监管必要性的经济学分析J.2010 年11月第11期10. 魏乾梅。会计内控与反
14、腐机制建设研究J.2011年2月第21卷第1期11. 韩道琴、陈 琛。美国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综合,2010 年第8期(下)12. 葛杰、李利。由朱镕基总理题词谈会计专业文化定位J.2011年11月第22期13.谢怡。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月2.选题依据、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案。1) 选题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虚假会计信息的社会危害也越趋严重。近年来,企业财务造假与日俱增。其危害极大,影响极坏,它会导致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紊乱。掩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使国民经济发展
15、的运行环境遭到破坏,它还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潜在危机,它为经济犯罪开了绿灯,滋生了腐败,影响了社会稳定。如何遏制会计造假,及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是上至国家下至每个人所共同关注的话题,而本课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主要研究内容:一、会计造假的现状及影响二、会计造假现象严重的原因三、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措施四、防范会计造假的政策建议3)研究思路以及方案: 本课题主要是运用理论分析以及实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且从各类文献、期刊、网络中搜集大量信息资料,通过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总结出目前我国的会计漏洞残缺,手段途径,揭开会计造假中的矛盾与隐患,提出相关建议与防范治理措施。3.工作进度及具体安排。2011年12月2日,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2011年12月18日,开题报告的上交2012年1月4月,并收集相关论文资料2012年4月2日,成论文初稿2012年4月-5月,老师指导下进行修改,完成论文的打印、装订2012年5月21日,完成毕业论文的评阅和评分工作2012年5月28日,完成毕业答辩4.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 年 月 日说明: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查的重要依据,经导师审查后签署意见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