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评价沈从文的湘西和都市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沈先生在边城的题记里说到: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具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便老老实实的写下去。但因此一来,这作品或者便不免成为一种无益之业了。显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写作处在当时文艺创作的边缘。在现代文学史上无疑沈先生是一个边缘作家,他的创作与中国五四以来的主流文学大相异趣。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不到明显的激烈的社会政治斗争,看不到人民抗争的愤激,这并不是说他没有写这些,而是他很高明的让这些东西潜存在广阔的人性描写之下了。可以肯定的是沈先生不是在某种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创作的,他要写的是更具人性,更近人情,他做的就是文学应该做的事,而且我认为只有人性
2、充溢的作品才最具有最深广的接受效果,才会有丰富多采的接受效果史沈先生用一支从容的笔为我们描绘了绚丽的湘西风情,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很鲜明的,是一片净土。何立伟说:他(沈从文)用一支洞箫吹奏了这样一个微雨的夜,(何立伟洞箫的悲悯与美)这是何立伟对沈从文柏子的评价。不仅如此,我认为他对所有湘西风情的描绘都是悲悯的洞箫吹奏了一个个微雨的夜。在边城中,在这个微雨的夜里,洞箫吹出了情窦初开的翠翠,朴实而有点狡猾的老船夫,忠厚热情的船总顺顺,古道热肠的杨马兵,船总的两个儿子,他们是湘西众多人物中的一群,他们 又是众多湘西人物的影子,。清新的湘西民俗是他们活动的背景音乐,但这音乐不常变,而他们人世的东西却在随着
3、白河的流水在流,随着沈先生的笔调在跌宕起伏。边城的开篇,沈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湘西的画面,它很让人心动。在他缓缓的笔下渐渐的流了出来,却很平淡,但那些是他生活了多年的土地,在他笔下孕育了激烈的情感,而这情感却始终笼罩在他特有的诗意的柔情下面。终于在接着的故事的叙述中奔泄了出来,他可能感觉不到,因为他的笔调笼罩了他对那些人和事的同情。而我们却没有把这些描绘仅仅的看作湘西的奇特的风景,而且我们也不会这样去做,我们在等待那潜存的力量的奔泄。这也许是沈先生对不变的迷惘的表达。但他对人物的的表达却是不迷惘的,他熟悉他们的生活,而更为伟大的是那人性,在质朴湘西山水陶冶下的人性,这人性会像那流不尽的
4、白河一样,时时在变吗?这是不在他的表达中的。边城里对爱情的叙述是悲挽的,爱情这种最人性的东西在湘西,在沈先生的笔下,却演绎的如此的鲜血淋漓:翠翠母亲和一个戍军的死亡悲剧,船总两个儿子对翠翠的爱情纠葛,还有杨马兵对翠翠母亲求不得的爱情,这些都染红了这片土地,但沈先生没有让我们直接的感到刺眼,因为他都给这些笼罩上了一层诗意的柔情,或者是湘西的水总能轻轻的把它抹去。在文章的后面,被大雨坍塌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修好了的仍旧是湘西素朴民俗的继续,它,不常变。而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在这里,沈先生期待他回来吗,我们不知道,仅仅知道的是他在这种变与不变
5、中似乎有点微微的踌躇,在这踌躇中也有着他潜意识的期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他期待着明天白河的水把这变与不变完完全全的冲洗干净。或者还希望这河水也能冲亮世人的眼睛,使他的作品能获得一个新的评判,这也许是我的臆测,因为沈先生也许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是我在作品的最后看到了他的迷然。当然在今天沈先生获得了新的估价,终究人性充溢的作品会发出耀眼的光芒。在上个世纪80年代沈先生获得了本应属于他的价值评判,或许是那白河的水终究冲亮了世人的眼睛。杂语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一、 沈从文小说文化内蕴的内涵与外延文化,一般公认的定义是英国学者泰勒的说法:所谓文化或文明,在广泛的民族志的意义上来说,是
6、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及其他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性的复合的总体。沈从文对中国文学的意义,首先在于他是完全忠实于内心起点的作家,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中罕有的人物。仅五四运动以后的六七年中,其单行本著作就已有了入伍后, 蜜柑,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旧梦,一个天才的通信,阿黑小史,都市一妇 人,虎雏,石子船,山鬼、龙朱,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篁君日记,长夏,一个女剧员的生活,老实人,十四夜间, 从文子集,沈从文甲集,记胡也频,月下小景等余种;后来的小说又有了边城、长河、槐花镇、占领、船上、腊八粥、代狗等等沈从文将他所曾历验的军队生活,湘西民族和苗族的生活及普通社会事件全
7、部纳入了他的小说及散文创作中。当他创作这一切时:“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沈从文在他的视野里发现了整个人类,在河流中映见出整个人生。一种崭新的,“更庄严些与透入些”的对现实的掌握和解释在他心里涌动,一种通向“新的真实”的文学形式和内容在呼之欲出,并使当时的沈从文相信,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完成这项伟业。正因为如此,沈从
8、文小说中透射出浓浓的文化化内蕴,并以此涵盖所有的文字之中,借用沈从文自己的话来理解边城:“事实上却等于把我那小小地方近两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历史发展和悲剧结局加以概括性的记录。凡事都若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若宿命的必然。”“内中写的尽管只是沅水流域各个水码头及一只小船上纤夫水手等等琐细平凡人事得失哀乐,其实对于他们的过去和当前,都怀着不可形诸笔墨的沉痛的隐忧,预感到他们明天的命运即这么一种平凡卑微的生活,也不容易维持下去,终将受到来自外部另一方面的巨大势能所摧毁。生命似异实同,结束于无可奈何情形中。”从沈从文话中与无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的很多作品的根在于那个沉思中的时代、那个独具特色的湘
9、西地域和那永远也奔腾不息的浩荡沅水所蔚成雍雍大气的沅水文化,这种独特的、地域的、民族的、个性化的文化意蕴成为了沈从文小说的生命之根。二、沈从文小说的文化特质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凌晨,降生在湘西凤凰县的一个行伍之家。学名岳焕,20余年后改名为沈从文。沈家原为簪缨世家,至祖父一辈入了军籍,父亲沈宗嗣曾是驻守大沽口炮台的一员裨将。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地处湘西沅水流域,是湘、川、鄂、黔四省的交界,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沈从文自幼便陶醉在对于水的联想之中:“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
10、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与水确实有着不解之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5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这一段经历可以说在沈从文的一生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以至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这其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给了沈从文创作莫大的影响。沅水及其支流辰河带给沈从文经验、灵感和智
11、慧。在水中或岸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作水手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女、携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纷纷来到沈从文笔下,给他的创作烙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与湘西独有的地域文化色彩。1、 沈从文小说中乡土情结的文化背景沈从文是从写“乡土文学”开始步入文坛的。他说:“我的作品稍稍异于同时代作家处,在一开始写作时,取材的侧重在写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条延长千里水路的沅水流域。”沈从文之所以一开始侧重写乡土小说,除了他遵循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的创作原则以外,还有鲁迅小说的影响,“由鲁迅先生起始以乡村回忆做题材的小说,正受广大读者欢迎,我的学习用笔,因之获得不少勇气和信心。”边城
12、表现了作者文学创作的乡土特色,渗透着作者挥之不去,剪不断,现还乱的乡土情结,流露出作者浓浓的乡土意识。在现代作家中,恋乡梦如沈从文之沉酣者,是屈指可数的,他深挚地爱故乡的土地和人,爱其朴野的,也是没有为儒家道统所泯灭的化外之风,爱其璞玉一般的,也是没有为都市文明所扭曲的正直素朴的人情美。他对此一往情深:“我们家乡所在的地方,一个学历史的人会知道,那五溪蛮所在的地方。这地方直到如今,也仍然为都会中生长的人看不上眼的。假若一种近于野兽纯厚的个性就是一种原始民族精力的储蓄,我们永远不大聪明,拙于打算,永远缺少一个都市中的兴味观念,我们也正不必生长到这朴野边僻地方为羞辱。”回顾沈从文这种带有神圣感的乡
13、土情结无疑有着其深刻的文化背景。2000多年前的湘西,峨冠博带、腰佩长剑、脸如刀削的屈原曾一路仰天长啸、一路掩涕长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东君)“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湘君)一次神秘的浪漫之旅,成就了一代伟大诗人的诞生。沈从文从小就生活在沅水岸边,他的小说自然更多的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譬如边城,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
14、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小说中的一切其实都不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实在在的影子。而这影子全在那一脉青山相拥的沅水两岸的人事哀乐。曾有人问及沈从文的创作体会,他回答说:笔下涉及社会面虽然比较广阔,最为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我的生命在这个环境中长成,因之和这一切分不开(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又说:我所写的故事,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沅水为长江支流,也是哺育湘西一代又一代醇厚百姓繁衍生息的母亲河。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沅水两岸的百姓既英风豪气冲天,又纯朴贤静柔
15、情似水。当在水中如浪里白条搏击风浪的时候,那一声声豪迈粗犷的沅水船排工号子歌,足以震撼每一位行路之人。自常德到沅陵,山高水陡,滩多流急,有三垴九洞二百零八滩之说。试录本地(沅陵)流传的一段沅水船排工号子歌片段见证:常德府,本有名,喊排号子送你听高独一,施角滩,界首上面沅陵县高独一,茨角滩,城皇充军海螺山海螺山,不算山,对面还有撑架山黑溶岩,荔枝溪,四十八条米汤溪黑溶岩,荔枝溪,瓮子洞脱水牯子溪九狮拜象生得全,前朝古人行善缘前朝古人行善缘,修起岩路牵铁链柳林汊,茨角滩,前面说是明月山明月山,本来高,上面修起顺母桥明月山下一只湾,麻伊伏内又无官麻伊伏,又无官,猛虎跳进缆子湾。青平庙对凤凰山,行到下
16、卡把船湾老板就把官来报,师爷含笑写钞票兴兵就把船看清,老板上坡换厘金钞票上柜由你算,他不要铜元要花边铜元花边任你要,急忙给我开大票忙把大票拿上船,提起篙子要开船提起篙子往上游,船儿要湾船码头南北两河分东西,酉水拖篮侥家湾。这一段土生土长的沅水船排工号子,几乎就是沈从文边城里所写多情水手的生活写照。还有就是凡是到过湘西的人对于当地人民最容易保留到印象中的有两件事:即“爱美”和“热情”。“爱美”表现于妇女的装束方面给人一种健康、朴素、异常动人的印象。将那些飘乡银匠打造的首饰,和谐优美的穿在身上实在就是一种“穿在身上的历史”。让人感觉到,它反映的不仅是个人爱美的情操,还是这个民族一种深厚悠久的文化。
17、湘西数十万苗民,除部分已习用汉文,三十年代本族还无文字。“热情”多表现于歌声中。当地人按照季节敬祖祭神必唱各种神歌,婚丧大事必唱庆贺悼慰的歌,生产劳作更分门别类,随时随事唱着各种悦耳开心的歌曲。至于青年男女恋爱,更有唱不完听不尽的万万千千好听山歌,即或是行路人,彼此漠不相识,有的问路攀谈,也是用唱歌方式进行的。彼此生命间均仿佛为一种共通的庄严中微带抑郁的情感流注浸润。苗民男性的粗犷、豪气、侠气、霸气、甚至匪气,女性的纯朴、清丽、兰心蕙质与柔情,都无不给沈从文的心灵浸染。在边城中,一种很深的湘西苗族文化至始至终笼罩于作品的整个情思情节情语情境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就是这样一个关
18、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若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冲突的思考与隐忧。翠翠这个无所归依的孤雏无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征。翠翠的形象凝聚了沈从文的湘西文化情结,铭刻下沈从文对湘西苗族文化的无尽伤逝和眷恋。这样的文化背景熏、浸、染了沈从文所有的文字。2、沈从文小说中回归艺术的文化精髓沈从文在湘西题记里说:“湘西到今日,生产、建设、教育、文化在比较之下,事事都显得落后,一般议论认为是地瘠民贫,这实在是一句错误的老话。老一辈可以借从解嘲,年轻人决不宜用之卸责,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更必须认识清楚:这是湘
19、西人负气与自弃的结果!负气与自弃本来是两件事,前者出于山民的强悍本性,后者出于缺少知识养成的习惯;两种弱点合而为一,于是产生一种极顽固的拒他性。负气与自弃使湘西地方被称为苗蛮匪区” 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你害怕明天的事实,或者说你厌恶一切事实,因之极力想法贴近过去,有时并且不能不贴近那个抽象的过去,使之成为你稳定生命的碇石”。“那个抽象的过去”指苗族文化的同一性本质。“稳定生命的碇石”就是沈从文毕生拱卫的“人性回归”。从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三四年这段时间,沈从文生活在都市,然而在都市中的所见所闻,让沈从文十分失望,从现实生活中,沈从文几乎寻找不到自己精神的家园。因此,沈从文曾经说过:“在都市住上十
20、年,我还是个乡下人。第一件事,我就永远不习惯城里人所习惯的道德的愉快,伦理的愉快。”他甚至说:“乡村生活的经验,在我心中有了一个分量,使我活下来永远不能同读子曰的城市人中爱憎感觉一致了。”所以,沈从文久居都市,乡恋情结油然而生,只有把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积累在边城中,边城就是一曲以乡村人生形式的探索为主旋律的生命之歌。沈从文这个“始终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说他的边城:“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
21、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除此外,沈从文还强调:“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习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所以,确切地说,边城是一首沤歌人性的赞美诗,一幅描绘人性的风情画。忠厚纯朴的老船夫,天真无邪的翠翠,鄙弃钱财,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大老二老兄弟,正直平和的船总顺顺等等,正因为他们存在,小小边城才成了一个不分贫富,不讲地位,一律以诚相待,到处充满了爱的,与现实对照鲜明的世界。这是沈从文所向往的返朴归真的人生境界。沈从文凭借他的韵味隽永的笔墨,绘出的是未被工业文明分解的“天人合一
22、”的民俗境界,它在生命形态的悲剧中发掘的不是残酷而是优美。这种人性回归的优美其实就是一种更高层审美意义上的文化精髓。3、沈从文小说中人性美的文化探索沈从文小说中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促使作者以特异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与美的“神庙”的地基。小说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作者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男盗女娼相对照;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相对照,即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利惟实的庸俗人生观”相对照。在这两种对照中,使
23、人们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从而引起人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边城正是独出心裁地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 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她是老船夫的孙女,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酉水、小船载满了她那少女的悠悠岁月。祖
24、孙俩在这古老而又清澈的溪水边、小船上、白塔下相依为命。一不贪财,二不羡贵,三不嫌贫,四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在岸边白塔下那间祥和而又古朴的小屋里,从爷爷那里继承了自己应该继承的东西,弘扬了本该弘扬的内容。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后来,翠翠在大河边路遇了刚刚捉了鸭子的傩送,一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以至在看划船时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一向沉稳的翠翠心中也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
25、忘了应答。后来,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歌声将灵魂也浮了起来,并在那崖上摘下了一把虎耳草。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心仪着的傩送。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老船夫也溘然长逝。最后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只留下翠翠在渡船上永远的伫立、永远的凄美无比。 翠翠与傩送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山区女
26、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善良;傩送是个童稚无欺的乡下小伙,他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老船夫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船总顺顺 “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在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两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杨马兵在翠翠爷爷逝去后又重新担负起了老船夫的重
27、任,照看那失去了一切的孤雏翠翠。这就是湘西的风土人情,这就是茶峒人的善良。这份浓浓的人情、这份厚厚的美德足可令城市中那些自以为知书达礼、寡心静欲者为之汗颜。在这里没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从这里我们可看见作者那“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的“希腊小庙”中所供奉的“人性”之美,为读者复现出湘西生民朴素的和谐的生命形态,使我们了解中国现代作家最偏僻的背景里种种瑰丽多姿的场面。沈从文为了表现这种人性美作出很大的文化探索,沈从文在很多地方都有意识的淡化了那种惨烈、血腥
28、的场面。对我们目力所及的世界确实做了淡化处理。他省略掉或虚写了一般意义上的灾难与痛苦,每写到这些地方都是轻描淡写地交待一下,一滑而过,从不滞留于这些地方,更不铺陈其事,做煽情的把戏。如那地里猛砍的“十七刀”、天保的被水“淹坏了”、翠翠父母的死等都有作了相当程度上的艺术淡化与降格处理,虽然背后有着巨大的隐痛,但藉此突显了文中那湘西世界和谐的人性美,提升了作品的文化品位与恒久的魅力。4、沈从文小说中温和愤怒的文化牵引“愈是民族的东西便愈是具有国际性”。沈从文的小说常常如一曲悠扬动听的田园牧歌。在边城有着最为集中的体现:人物是湘西农村的“愚夫俗子”,一批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景色更是湘西山山水水迷人
29、的美景。沈从文描绘风土人情,画出一幅幅风俗长卷,婚嫁、习俗、服饰、神话、传说、信仰、礼节,无所不有,无所不奇,成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他特别善于揭示这些一代一代流传的古风习俗人情世态所包涵的人情荚和人性荚,令人神往,令人惊叹。他用他温和的乡土抒情方式使平淡无奇的生活琐事给人以新颖奇特的感受。如:“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的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这种语言有着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而且其中自然夹杂着的一些文言词语,更具有一种古典的精美。如边城老船夫与天保的一段对话“大老,听我说句正经话,你那件事走车路,不对;走马路,你有份的!”那
30、大老把手指着窗口说:“伯伯,你看那边,你要竹雀做孙女婿,竹雀在那里啁!”简单的对话,既符合人物的身份,真实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感受,又充满了泥土气息,“在素淡之中自有明澈的光辉,质朴之中自有蕴藉隽永之致”。而且苏雪林也认为“大自然雄伟美丽的风景和原始民族自由放纵的生活,原带着无穷神秘的美,无穷抒情诗的风味”。沈从文自己也承认,从废名(冯文炳)那里受到启发,“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融化了唐诗的意境,形成了一种朦胧美。但在小说这种极美的山水人情故事中,仿佛作者只叙述了一个故事,只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而在这另外也更有一层深意,所以沈从文先生感叹:“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
31、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视了。”朱先潜也指出边城“表现出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那一股沉忧隐痛”。可是,为了“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的热情”,其时代投影又是极淡极浅的。所以这情形正如批评家刘西渭所说:这些可爱的人物,各自有一个厚道然而简单的灵魂,生息在田野晨阳的空气。他们心口相应,行为思想一致。他们是壮实的,冲动的,然而有的是向上的情感,挣扎而且克服了私欲的情感。对于生活没有过分的奢望,他们的心力全用在别人身上:成人之美。沈先生在一次演讲说过:“在中国近三十年的剧烈变动中,我许多很好很有成就的旧同行、老同事,都因来不及适应环境中的新变化而成了
32、古人我把写字当作一束草,一片破碎的船板,俨然用它为我的下沉时有所准备。”闪烁其辞,无不隐晦的表达,正可说明一代文学巨匠是如何放弃了他热爱的那些水边的城市和平凡的人民。他知道自己必须活下去,用信天由命的达观泰然地活下去。于是,一位大师沉默了,转而面对那些同样沉默的文物。整整几十年,一只从水边起飞的美丽的鸟儿,停止了清新而忧郁的歌唱,那些曾被他深深感动的人们,从此就象他笔下的那位清纯的少女在忧伤中待待着那个会唱歌的年轻人的归来沈从文是温和达观的,这种温和与达观包容了他在现世所承受的痛苦与委屈,这绝不说明他没有痛苦和委屈。据说,一次在接受一个女记者采访时,沈先生自嘲地说:“那个时候,我每天的工作是扫
33、厕所。我做得很好,尤其是女厕所,总扫得特别干净。”那位女记者感动了,走过去抱着沈先生的手动情地说:“先生,真委屈你了。”先生闻听此言,一反常态地嚎淘大哭,哭得象个孩子。那是先生几十年委屈的喧泻,除此,他还能对这个世界说什么呢!他还需要这个世界对他说什么呢!虽然这是沈从文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之后,但他身处于那个时代,他没有理由不愤怒,没有理由去温和,在他所有的小说中无不透泄出那种地下的烈火在沉静的蕴积从文自传里,辛亥革命的一课那一节写道:革命算已失败了,杀戮还只是刚在开始。城防军把防务布置周密妥当后,就分头派兵下乡去捉人,捉来的人只问问一句两句话,就牵出城外去砍掉。平常杀人照例应当在西门外
34、,现在“造反”的人既从北门来,因此应杀的人也就放在北门河滩上杀戮。当初每天必杀一百左右,每次杀五十个人时,行刑兵士还只是二十人,看热闹的也不过三十左右。有时衣也不剥,绳子也不捆缚,就那么跟着赶去的。常常有被杀的站得稍远一点,兵士以为是看热闹的人,就忘掉走去。被杀的差不多全从乡下捉来,糊糊涂涂不知道是些什么事,因此还有一直到了河滩被人吼着跪下时,才明白行将有什么新事,方大声哭喊惊惶乱跑,刽子手随即赶上前去那么一阵乱刀砍翻的。这愚蠢残酷的杀戮继续了约一个月,才渐渐减少下来。或者因为天气既很严冷,不必担心到它的腐烂,埋不及时就不埋,或者又因为还另外有一种示众意思,河滩的尸首总常常躺下四五百。到后人太
35、多了,仿佛凡是西北苗乡捉来的人都得杀头。衙门方面把文书禀告到抚台时大致说的就是“苗人造反”,因此照规矩还得剿平这一片地面上的人民。捉来的人一多,被杀的头脑简单异常,无法自脱。但杀人那一方面知道下面消息多些,却似乎有点寒了心。几个本地有力的绅士,也就是暗地里同城外人沟通却不为官方知道的人,便一同向道台请求有一个限制。经过一番选择,该杀的杀,该放的放。每天捉来的人既有一百两百,差不多全是四乡的农民,既不能全部开释,也不能全部杀头,因此选择的手续,便委托了本地人民所敬信的天王。把犯人牵到天王庙大殿前院坪里,在神前掷竹筊,一仰一覆的顺筊,开释,双仰的阳筊,开释,双覆的阴筊,杀头。生死取决于一掷,应死的
36、自己向左走去,该活的自己向右走去。一个人在一分赌博上既占去便宜四分之三,因此应死的谁也不说话,就低下头走去。我那时已经可以自由出门,一有机会就常常到城头上去看对河杀头。每当人已杀赶不及看那一砍时,便与其他小孩比赛眼力,一二三四计数那一片死尸的数目。或者又跟随了犯人,到天王庙看他们掷筊。看那些乡下人,如何闭了眼睛把手中一副竹筊用力抛去,有些人到已应当开释时还不敢睁开眼睛。又看着些虽应死去还想念到家中小孩与小牛猪羊的,那分颓丧那分对神埋怨的神情,真使我永远忘不了。也影响到我一生对于滥用权力的特别厌恶。我刚好知道“人生”时,我知道的原来就是这些事情。历验如此的社会,沈从文的小说中怎么会没有那么多凄婉
37、的美丽的忧郁的歌唱呢?一种寓温和中的愤怒会永远积淀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也确实有人依样画葫芦的,把中国所有偏远落后的乡村变成了“民歌集成”的歌舞场,并因此而得到了大大小小的文名。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别人不懂也就罢了,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也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难道一种弱势文化的人连听力、视力和生命的感觉力也都是弱势的吗?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
38、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鸣?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最为震撼人心的温和的愤怒着的文化牵引吗? 三、沈从文小说文化内蕴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有人把沈从文、福楼拜、斯特恩、普罗斯特看成成就相等的作家。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倘若我们抛开社会政治经济的因素,从文学本身的自然魅力(即伦理道德)来审视沈从文的作品,就能明白人们盛赞的根由了。他的作品“以其独到的思想认识和艺术表现方式,绘制了一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生活的恢宏画卷”。作品中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促使作者以特异的湘西边陲,作为构筑善与
39、美的“神庙”的地基。人性,作为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因为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故表现人性便是他创作的中心。沈从文神往于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性,他创作时往往去除现实生活中严酷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追求一种“优美、健康”的生活。故而,他的作品游离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文学的大道上另辟蹊径,以抒写自然的人性为题材,从而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反思。我们考察沈从文小说的内蕴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
40、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淳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为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鲁迅、周作人、茅盾等文坛巨匠,不仅在创作上开辟了乡土小说的先河,而且在理论上也为乡土说的兴盛铺平了道路。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创作出版于年,此时正是中国乡土小说强劲发展的时候,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了当时乡土小说的一些共同特征,如乡民的生存状态
41、、民情风俗、乡愁情绪等等;另一方面,他又透过对湘西民众生存与异域情调的描述,倾尽全力地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是从来就有的,生生不息的,它融化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种人的道德、信念、人情、人性,或者说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是边城独有的,别的地方没有,大概也不会有的。在风俗画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就使这风俗画显得余味无穷,也使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边城真像一脉溪水,平平静静、清清亮亮、温温柔柔。 沈从文大量的小说提供了自己的作品系统一个独立自主的艺术世界。他自觉地使自己的创作既从“五四”流行思想的
42、影响下脱出,又由30年代的普遍空气中脱出。这种“独立性”却同时给他带来了损害。“五四”彻底反封建的民主要求(包括“个性解放”的要求),30年代联系于社会革命运动的关于阶级对抗的思想,都是使现代文学获得其“现代特性”的东西。沈从文在创作中避免社会历史判断,却不能不使他的作品包含着、体现着某种社会历史判断(!),这在他的创作中,也许是一种更深刻也更难以摆脱的矛盾吧。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有可能发现并肯定沈从文作品中真正的“现代性”所在,他的文化思想的价值所在。在我看来,这就是他关于人的改造的思想沈从文的创作中最基本的、最富于积极意义的思想。他在“湘西世界”中寄寓的,经由城市世界与湘西世界的反复对照而
43、显示的改造民族性格的思想,正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现代中国思想史的重大命题。在这一方面,沈从文与他的时代又贴得那样近,他正是由他生存其间、呼吸其间的现代中国吸取灵感与热情的。也如其他现代作家(比如鲁迅,比如老舍、张天翼、萧红),出于对民族精神病象的深忧,他甚至说得过分痛切,以至描写中显示出那一种“文化偏至”、“审美偏至”。但如若这几代现代知识者没有了这种感受与思考的“极端性”,这种偏执以至近于“病”的激情,我们的现代文学该会减少了几多现实感与精神深度呢!正是出于这种现实感与激情,沈从文不无庄严地告白过他从事创作活动的如下目的:“我很愿意尽一份时间来把世界同世界上的人改造一下看看。
4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与其文字风景独特。这不仅仅在于他 “以一种艺术的眼光而不是道德政治的眼光来看一切,他的创作使一直受到道德、政治的范围和以“风雅”、“风骨”为极致的文学正统获得了某种解放。”同时也在于他并不以通常的阶级标准来看世界。 “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估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坏批评,却愿意考查它在我官觉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我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宇宙万汇在动作中,在静止中,在我印象里,我都能抓定它的最美丽与最调和的风度,但我的爱好显然却不能同一般目的相合。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结时的美恶,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大能领会伦理的美。接近人生时,我永远是个艺术家的感情,却绝不是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沈从文)沈从文与他的小说,毫无疑问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粲的明珠,它的光芒必将照耀着每一个穿越历史空间的灵魂。沈从文作品以它深厚的文化内蕴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活力,铸造了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