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活作文素材在日常作文评阅中,我发现学生在文中经常说假话、空话、大话和套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素材的积累,没有实在的东西可写。的确,许多学生反映写作文时“没有材料,无话可说”,“脑中一片空白,如同走进死胡同,不知该写什么”,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作文训练的关键在于累计素材,灵活运用。一、 创建素材库。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想是考查考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近几年来看,高考作文命题特别关注四个主题的内容,即:社会热点、人与自然、人生处世和哲学认知。基于此,我们应在平素的阅读和生活中,围绕这四个主题,注重搜集一些典型而鲜活的材料,创建一个丰富的素材库。这些材料可以是课文中的,
2、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历代名人,也可以是现实人物;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诗词歌赋;可以是富含哲理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是成篇的美文。也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关注自然世界、关注历史文化、关注时政要点、关注大事要闻,把握时代的脉搏,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并把这些材料分类整理到卡片上,如此坚持积累、翻阅、记忆,就会使头脑中的素材越来越丰富,不用发愁无话可说了。二、 多方挖掘素材内涵。素材本身具有多面性,学生在运用时往往只看到其中表现最为显著的一面,如果能够运用逆向和发散思维,把素材往纵深方向挖掘,则可把旧素材变新,另辟蹊径,写出有个性、有思辨价值的文章。如:对课本中“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就可以写出不同立意
3、的文章。例1:烛之武是块“金子”,年轻时精力旺盛,才华横溢,但被埋没几十年而黯然失色。到了晚年,国难当头,才被委于重任,出使秦国,挽救了国家的危难。例2:千里马就是烛之武,伯乐就是佚之狐。如果没有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充分了解和极力推荐,烛之武纵有多大才华也没有施展的机会。例3:烛之武年轻时未被重用,难免产生委屈和不满,但国难当头,他不计个人恩怨,毅然出使秦国。例4: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满,而是深深自责,连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例5: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不一样,烛之武的外交辞令委婉曲折,柔中有刚,弦外有音。在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中,人际交往大大增加,不善
4、辞令,将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例1立意于“是金子总会发光”,烛之武最终被委以重任,与他的满腹才华是分不开的,虽然年轻时并未受到重用,但他这块金子终是有了用武之地。例2立意于“千里马需要伯乐的发现和扶持”,此观点把故事中本不重要的人物佚之狐推上主位,强化了伯乐的作用。例3立意于“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烛之武没有沉浸在以往的怨恨中,毅然以国家为重,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例4立意于“责己恕人”,郑伯作为一国之主,有敢于罪己的勇气,也不失为一位明君风度,同时也较快地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例5立意于“善于辞令”,正是由于烛之武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郑国扭转了濒临灭亡的境地,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也
5、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三、 表述素材要得体。不同文体对语言表述的要求不同,所以即使用同一个素材,运用到不同的文体中,也会出现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手头现有的素材,按照不同的问题要求,进行适当的加工,切不可照搬照抄,以免自己的文章不伦不类。以爱国诗人屈原为例,请看以下几种表述:例1:在众人皆醉的麻木空气中,你选择了清醒;在众人皆浊的恶浊世道上,你选择了清白;褪去了华服,你选择了荷叶制成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选择了汨罗河的波涛。 于是你用生命代价作出了自己心灵的选择,而且从未有过悔意。你披散的长发和放声的狂吟,就已经全无遮掩地宣泄出你的任性和倔强。你不管别人诧异的眼光,你只一心一意地构筑那个
6、神秘的美丽幻境。 其实你很天真,惟其如此,你做出的选择,才是最接近生命本质的。(面对选择)例2: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留笑柄于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
7、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例3:张仪入朝,深得我爱妃之喜爱,爱妃的夸耀之词仍缠绕在我的耳畔:“大王,张仪仪表堂堂,千里而来,以救我邦,连横废纵实为上策。”我的心沉浸在得到了珍宝的甜蜜中。“大王,张仪入我朝,实狼子之心,且欲疏楚、齐、燕、卫之交而尽破之,为秦之鹰犬,不足信也。”三闾大夫的良言在朝堂上回荡。我内心犹如火海波涛,我的头脑间犹如长江奔流。一边是我娇美的爱妃,一边是我终日在耳边唠叨的大夫,我的心灵天平开始了长时间的称量。(论感情用事)例1运用于以“选择”为话题的议论文中,于是从屈原一生的选择的角度选用材料,只用简洁的排比,写出屈原的选择,而未对屈原的事例作详细地铺叙和分析。例2运用于以“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的散文中,采用赋体的形式,以文言的笔法,讽刺楚怀王屈理从情,以致屈原沉江汨罗,留下千古笑柄来警醒世人。例3运用于抒情性散文中,只选取屈原材料中遭遇排挤仍身配香草幽兰的细节,采用抒情议论性的语言来表述,突出他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胸与风骨。多进行一些这样的训练,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式思维,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使文章“出新”“立异”,也可以让学生逐渐领悟到“巧为有米之炊”的道理,把素材运用于不同的文体中进行变式表述,使文章脱离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