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分层教学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黄兰英) 2.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24024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分层教学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黄兰英)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学分层教学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黄兰英)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学分层教学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黄兰英)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学分层教学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黄兰英)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学分层教学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黄兰英)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分层教学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以四川省仁寿中学为例 黄兰英 (仁寿中学 四川 仁寿 620500)摘要 本文以中学分层教学的运用现状的调查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分层教学的涵义理解、使用频率、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分层教学的实施状况、分层教学对师生的心理影响和分层教学的现实可操作性,从而为分析现代中学分层教学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打下基础,继而为更新分层教学,创新分层教学,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关键字 分层教学;频率;合理性;可操作性;心理因素一、导言(一)分层教学研究背景 分层教学的方法从开始运用至止,有近150年的历史。国外分层教学产生在1868年,美国教育家哈利斯(Harris,W.T.)在

2、圣路易州创立了“活动分团制”,这是最初的分层教学,是以能力分班(组)为标志的一种分层教学形式。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30年代初,国外分层教学初步发展,各种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开始在美、德两国出现并普遍被采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二战”期间,国外分层教学步入了衰落和沉寂时期,有意义的分层教学实验已基本停顿下来。“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世界各国尤其美国倡导“优质教育”,恢复了对分层教学的重视,新一轮的分层教学实验拉开序幕。美国的这场“优异”教育教学实验以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为标志,活动的主要内容集中于课程和教学方法领域,恢复和研制新的分层教学形式及设立选修课程。20

3、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国外分层教学呈现出繁荣与多样化的景象。在美国,个别化分层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更多形式的分层教学实践纷纷展开。一方面,“学科分层”、“分科选修制”和“不分级制”仍然盛行。另一方面,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个别化分层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掀起了一场运动,波及世界各国;布鲁姆(Bloom,B.S.)的掌握学习(Mastery of learning),至今仍在许多国家被运用;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为高校的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开创了个别化教学的另一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反对分层教学的运动也未停止过,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马萨诸塞

4、和加利福尼亚两个州的官员都发布过命令,要求初中学校废除或减少分层教学。总之,近些年来的国外分层教学不但形式趋于多样,而且理论与实践也更趋科学化、个性化和全面化。 (二)分层教学研究意义分层教学方法在国外有悠久的历史,运用于教育中曾经又风靡一时,而且至今仍然没显现淡出教育历史舞台的迹象,反而呈现出多样性;在中国现今提倡“以人为主”、“人本和谐”、“发展个性”的历史呼声中,分层教学已经在中国很多地方被采用,被普遍运用于教育教学中鉴于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利用好这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如何看待分层教学的利弊,如何评价分层教学就成为了必须探讨的问题。 研究分层教学,需要从一线教师的分层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

5、教训,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通过分层教学的研究,可以弄清楚分层教学是否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明白分层教学是否对师生的心理产生各种影响,包括负面和正面的影响;还能够分析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中的阻碍,实施分层教学与教学成果有无联系等等,为分层教学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基本数据和参考资料。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成都玉林中学(石羊校区)全体高中老师为调查研究选取范围,从中随机选择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和高中三年级老师各20名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在该校范围内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回收57份,有效回收率为95%。

6、2 研究设计与方法 (1)一般性资料问卷调查 针对分层教学的现状,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份中学分层教学的应用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涉及分层教学概念的理解、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使用频率、能力分班的合理性探讨、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分层教学对师生的心理影响等等。 (2)访谈式调查 主要是对于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等重点案例进行深入访谈。实行问卷式调查和个案式访谈调查相结合。走访每一位老师的办公室,进行面对面的访谈。鉴于大多数老师时间很紧,所以采取短暂提问、书写意见的方式,将老师的对分层教学的理解加以笔录。二、分层教学的现状分析(一)分层教学的理解 (图一)分层教学的理解人数比例分布图上图中,

7、下边A表示智力和能力的分层,B表示个性发展和个人特质的分层,C表示学生年龄差异的分层,D表示学生目标和理想的分层;左边是分层教学的理解人数比例。 (表一)分层教学的理解人数统计表分层教学的理解类别智力和能力高低个性发展和特质年龄差异目标和理想占总人数的比例4912%6491%526%2280% 不同的人对分层教学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从现阶段来看,有的人认为分层教学是将所有的学生根据其智力特点和学习成绩划归到不同的层次,然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努力让每个层次的人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而有的人认为分层教学是一种针对班级授课制中出现的无法顾及学生个别差异、难以因材施教等问题而提出的教学模式,就是教

8、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而这两中说话都没离开一个核心问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这就是现在目前所普遍推行的分层机制。 在被调查的人中,达到50%的人认为分层教学就是按照智力和能力分层进行教学,而达到65%的人认为分层教学应该是个性发展和个人特质的分层。从这一点看,该校老师更趋向于将学生按照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人特质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而他们中间有半数的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分层观念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智力高低分层;而按照学生的目标和理想分层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23%。在分

9、层教学仍然以智力和能力为标准的现代教育中,有超越半数的老师认同以个性发展和个人特质为标准来进行分层教学,说明该校老师非常希望提倡个性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为目的而不单纯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按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人特质分层,按学生目标和理想分层,这是反传统的分层教学方法,上面数据显示:教育者内心充满了矛盾,他们现在实行的分层方法和理想状态下的分层方法是不同的。(二)分层教学的频率 (表二)分层教学的频率表分层教学课堂运用频率常常偶尔很少几乎没有占总人数比例47.37%42.10%8.77%1.76% (图二)分层教学课堂运用频率图 从列表可以看出,该校接近半数的老师常常使用分层教学的方

10、法,98%的人使用过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在中学教育中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已经贯彻了这种教学方法。我国现阶段分层教学的实施状况,充分体现了我国分层教学与国际大环境的密切联系。国外分层教学已经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快速的更新,这些年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研究的深入,我国的分层教学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因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更新上加快了步伐,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普遍尝试和运用于教育实践当中。(三)能力分层的合理性探讨 (表三)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表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有帮助有帮助但不大无

11、帮助不清楚占总人数的比例8421%877%352%176%21.05%7.02%71.93%1.76% (图三)能力分班的合理性比例图 将全年级的同学按能力的高低不同进行分班,按能力由高至低排列分组成为“拔高班、试验班、跟进班、普通班”,认为这样分班合理的达21%,而认为具有两面性(既存在合理的一面也存在不合理的一面)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72%。这种分班是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层次分的,属于传统的分层教学。对于这样的分层教学,仅仅只有1/5的人认同合理,反映了占多数的老师对这种分班方式持有异议或保留意见。 教师中有98%在课堂中运用了分层教学,而认为分层教学对教学有用的老师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84%

12、,这两个数字与认为按能力分班合理的21%的人相比较差距十分的大。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情况出现呢?这说明分层教学在现阶段的教育中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老师运用它;但是,分层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导致了一些不合理或者意外事件发生,所以认为具有两面性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2%。 老师站在教学的第一线,对各种分层次教学都进行了不断的尝试,认为分层教学有用,而按能力分班又具有两面性,说明在分层教学时应该注意新的分层教育方法的应用,时常反思按能力分班是否是最佳的分层方式,是否能够渐渐的由传统的分法向现代转变。(四)分层教学的实施 (表四)分层教学的实施表课堂内实施分层教学的手段兴趣小

13、组教学研究性课题分组讨论分组发言和辩论其他方式占总人数比例3158%1579%4561%4912%校内班级施行分层教学按理想目标分班教学按兴趣分班教学按能力分班教学按特长分班教学占总人数比例1228%3333%8070%2982%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目的分层施教分层练习与测试分层其他分层占总人数比例1228%5263%7895%1930% 由上表可知,大多数老师在课堂内实施分层教学是多样性的,灵活性的。针对中学生能力和潜力发展水平,分成兴趣小组教学和分组发言辩论的相对较多,也不排除其它分层教学法。可以看出,课堂内组织分层教学相对较易于操作,老师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分

14、层教学。 在校内班级间进行分层教学,4/5的人认为应该按能力分班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得到多数教师认可。在前面已经分析了按能力分班教学具有两面性,但绝对多数的人仍然支持按能力分班教学,这说明按能力分班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教师的分层思想之中。此外,按兴趣分班和按特长分班也占到人数的1/3,说明老师在思考按能力分班的时候,也在摸索和思考其他的更有效的分层教学方式。 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教学目标分层、授课分层(即施教分层)、作业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测试分层、评价分层。由上表可知,施教分层占总人数1/2,练习与测试分层占约4/5,可以看出老师们在课堂安排教学的分层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的

15、实施和作业的练习与测评上。(五)分层教学对师生的心理影响人数比例 (图四)分层教学对师生心理影响图上图中,A表示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B表示分层教学对老师心理的影响。 由上图可知,占3/4以上的教师同时认为分层教学对学生和老师都产生一定影响,仅仅占很少一部份教师认为对老师和学生的心理不会产生影响。老师通过分层教育的实践,发现分层教学在实际的运用之中可能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 一方面也发现自己身心也受影响。这说明老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忽略了师生的心理因素。(六)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 (表五)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表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很强有、但不很强没有不清楚占总人数的比例3158%6590%352%0

16、00% 上面列表显示达94%的老师认为分层教学具有可操作性,但是2/3的人认为可操作性并不是十分的强。这说明老师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分层教学并没有绝对的信任感,总数达到70%的人认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不强或者没有,反映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际相差太远,教学效果可能不是很明显。三、分层教学显现的问题(一)分层教学是老师矛盾的焦点 一方面,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希望运用各种分层教学方法,比如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人特质分层、按照学生的理想目标分层等等,但是这些分层方法一是没有实施的客观条件(比如学生的个性特征很难判断归类,小班化教学也无从实现,高考的评价指标的限制等),二是主观心理上还需要一个调试

17、的过程,传统的按能力分层教学已经在思想观念里面根深蒂固了,突然施行其他的分层教学方式很难得到某些同行和领导的支持和理解;另一方面,老师在传统分层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要中规中矩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在多数老师看来并不完美,具有合理与不合理的两面性,因此这些就促成了老师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二)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际相差太远 该校教师84%都认为分层教学是有用的,当然这是站在理论的高度看待分层教学对教学效果的作用;而达到70%的教师认为分层教学的可操性不是很强,这应该是从教学实践得出的一个结论。将两者相比较,可以看出对分层教学的理解依然停留在理论上,而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18、,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实施分层教学。(三)课堂内分层教学的多样性和校内分层的单一性不统一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实施了分层教学,而这种分层教学方式和过程都具有多样性,比如分层兴趣小组进行教学、分层小组进行发言和辩论、研究性问题进行分组讨论、课堂活动分层进行等等;而校内分层具有单一性,现行学校分班一般是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智力高低分层,很少或者没有运用其他的分层方式,唯一有可能按特长分层教学的是体育特长班。这样,将两者比较起来看,课堂内分层教学的多样性和校内分层的单一性形成了对比,两者没有有效的衔接和统一。校内分层的单一性导致课堂分层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这一点值得思考。(四)分层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师生心理因

19、素 在调查统计中可以明显看出分层教学其实对老师和学生都具有一定影响的。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校内分层教学(能力分班教学)上,一方面学生认为这种按能力和智力分班带有明显的个人歧视色彩,另一方面,分在同一个班上的同学个人能力相差不多,不能在团体内形成竞争压力,也没有榜样力量的助动作用,如果所有差生分在一起,也就意味着这个班级永远也形成不了竞争力和学习动力;对老师的影响主要也体现在这种按能力分班上,一方面教师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这种按能力分班教学没有竞争机制很难让教师班内分层教学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各项指标难以完成,另一方面,某些老师很难在普通班等学生智力水平相对较低的班级教学中体会到教书育人

20、的成就感和价值,当培养的学生没有进步或者出现倒退时,对教师的心理影响是难以言表的。四、建议采取策略(一)校内分层方式的多样性 学校应当适当放宽管理政策,多给老师一些自由和自我发挥的空间。在班级分层时应当各方面兼顾,可以适当的实施各种分层教学按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人特质分层、 按学生的理想和目标分层、按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层等等,这样培养学生才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人性化,另一方面也符合了时代所要求体现的“以人为本”、“人本和谐”的思想。(二)分层教学的理论运用 分层教学的各种理论已经很多了,而且日趋科学化。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应该注重新的分层教学的理论的运用,

21、将分层教学各种新的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而不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复制别人的分层教学方法。只有当分层教学的各种理论运用于实践中,让实践来检验它是否符合当前教学规律,才能够进行取舍,也只有这样教学效果才能明显,教育才能进步。空谈分层教学的理论是没有用的,抱怨分层教学不具有可操作性也是错误的。(三)学校分层教学是基础 教师班内进行各种分层教学的尝试,应该以学校的分层教学为基础。当学校完全按照能力分班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班内分层教学的价值是很难体现出来的。因为同一个班内的学生学习情况几乎完全相似,学习习惯和学生智力和能力水平都差不多,老师就从根本上无法安排分层教学,在这个时候就只有寻求其他的教学模

22、式了。因此,学校实施的分层教学对教师班内实施分层教学具有绝对的制约作用,学校如何分层最后都要给教师在班内如何开展教学施加影响。(四)分层教学要充分兼顾师生心理 教与学的整个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师是否能把学生教好,学生是否能跟随老师学习好,这都与师生的心理状况密切联系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师生的心理状况对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层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实施分层教学时,如何在校内实施合理分班,如何在班级内合理分层,都应该综合考虑师生的心理因素。五、综述 分层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已经普遍使用,但是分层教学的运用效果并不是理论上那么让人满意。分层教学的各种理论有待在中学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并将优秀的分层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推广,那种墨守成规的分层教学是没有出路的。学校应该改进传统的按能力分班教学手段,而老师的任务在于如何在班级内实施好分层教学。总之,中学分层教学任重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