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 件应急技术系....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141591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 件应急技术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 件应急技术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 件应急技术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 件应急技术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 件应急技术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15 页附件:863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第一批课题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近年来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及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影响。从我国当前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实际状况出发, 结合国际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统,是提升我国环境保护技术水平,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为此,863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启动了“ 重大环境 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系 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该重大项目分共性技术类和示范应用类 2 类课题,共性技术类课题将研发应对典型

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关键技术并为示范应用类课题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应用示范类课题将分别选择重要区域、重点行业和环境敏感目标,进行针对性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并为共性技术类课题提供研发与应用平台。示范区包括城市、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地、地区性重大活动场所等类型,目前本项目已启动“ 特大城市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技术综合示范”、 “典型沿江化工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范”等应 用示范类课题。此次发布的是本重大项目的 8 个共性技术类课题指南。评审过程将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为保证项目总体目标的顺利完成,共性技术类课题承担单位在完成课题各项研究任务的同时, 须配合好示范应用类课题

3、有关工作的开展。第 2 页 共 15 页二、指南内容课课 1.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与监控技术研究目标:基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类型,开发多类型环境风险源识别及风险分区技术,建立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与监控系统,并在本重大项目选定的沿江开发区、特大城市等示范区进行应用示范,为 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研究内容:(1)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识别技术开发典型行业、区域和重要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风险源分类与分级技术、环 境风险源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技术。(2)多尺度环境风险分区技术开发典型区域环境风险定量分区技术,建立基于环境风险分区的区域功能优化调整决策支持系统

4、。(3)重点环境风险源动态监控技术开发多类型的环境风险源申报管理系统、监测监控技术系统、风险源防范管理技术系统,形成重点环境风险源动态监控技术平台。(4)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响应案例库对近年来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进行系统剖析,结合国外经验与教训,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响应案例库。考核指标及成果形式:(1( 开发 5-6 类重点风险源分类和定量分级技术,适用于示范区所有重点风险源的识别;开发基于 Web-GIS 的、针对典型行业、重点区域和重要环境敏感目标的环境风险源信息数据库构建技第 3 页 共 15 页术 3 套以上,形成系统的环境风险源识别技术导则与规范。(2( 研发典型区域环境风险

5、定量动态分区技术 2-3 套,并 结合本项目典型示范区,编制环境风险分区图集 2-3 套,构建基于环境风险分区的区域功能优化调整决策支持系统 1 套,形成系统的环境风险区划技术体系与规范。(3( 研制分布式多用户可视化的环境风险源申报管理系统 3 套以上,能覆盖示范区所有重点环境风险源。开发 4-5 类重点风险源监测监控技术系统和风险源防范管理技术系统。建立重点风险源监控动态技术平台 2-3 个,在本重大项目选 定的 2-3 个示范区进行应用。(4( 形成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分类与编码规范 1 套,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案例(500-800 件)数据库 1 个。(5( 产生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0

6、-15 项,形成技 术框架或规范建议 4-5 项。课题实施年限:2007 年 11 月2010 年 10 月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 1400 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和当地政府匹配经费不少于 1400 万元。课课 2.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场预警技术研究目标:基于近年来我国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主要区域和类型,开发多介质环境风险场模拟系统,建立全过程环境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构建环境风险场预测预警技术系统,并在本重大项目选定的沿江化工区、第 4 页 共 15 页特大城市等示范区进行示范,为应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内容:(1)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多尺度风险场模拟技术针

7、对水土等典型环境介质,构建典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环境风险场的基本物理模型,开发典型污染事件多介质环境风险场模拟系统。(2)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全过程风险评估技术以人群健康与生态安全为目标,建立典型污染事件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程序、方法和风险表征技术。(3)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模型针对本重大项目沿江开发区、特大城市等示范区,研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预警指标筛选技术和指标体系,建立环境风险动态预测预警模型。(4)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环境风险预警技术平台开发包括传感器、模拟模型、信息处理等技术为核心的预警技术系统,在本重大项目沿江化工区、特大城市等示范区进行应用示范,构建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预警技术平

8、台。考核指标及成果形式:(1( 针对 2-3 类典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15-20 种特征污染物研发多尺度、多介质、可视化、 动态的环境风险场模拟系统 2-3 套。(2( 研发典型污染事件环境风险全过程评估程序、方法、指标体系和风险表征技术 2-3 套,形成针对重大环境 污染事件全过程风险评估的技术规范 2-3 个。(3( 开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预警指标筛选技术 2-3 类,构建典型 环境污染事件环境风险预测预警指标体系 2-3 套,研 发环境风险第 5 页 共 15 页动态预测预警模型系统 2-3 套。(4( 研发以传感器为核心的预警技术 2-3 个, 结合本重大项目示范区,形成环境风险预警技术

9、平台 2-3 个。(5( 申请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 10-15 项。课题实施年限:2007 年 11 月2010 年 10 月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 1200 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和当地政府匹配经费不少于 1200 万元。课课 3.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系统研究目标:基于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研发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关键技术和装置,建立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结合本重大项目选定的典型区域、重点行业和环境敏感目标进行应用,为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内容:(1)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

10、功能材料研发和筛选用于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的高特异性抗体、酶制剂、毒性表征微生物、功能性材料等。(2)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诊断方法及试剂盒技术采用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功能材料,研发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诊断方法。第 6 页 共 15 页(3)特征污染物便携式检测技术及设备研发用于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的光纤免疫传感器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制相应的便携式检测仪器。(4)特征污染物在线式检测技术及设备研发可用于现场在线监测的多指标生物方法及传感器,集成研制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的在线检测仪器。(5)特征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系统在对生物响应、化学检测

11、、毒性识别等多种技术进行集成的基础上,形成高通量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系统,结合典型示范区及场所进行针对性应用开发和技术组合。考核指标及成果形式:(1( 开发针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的高灵敏度和高稳定性的检测功能性材料 7-10 种,建立环境污染事件的快速 检测技术的功能材料信息数据库,能用于检测 80 种以上的特征污染物。(2( 开发针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快速检测的高通量免疫试剂盒和生物酶学试剂盒 10 种以上。(3( 研制出基于单指标新型传感器的特征污染物便携式检测仪 1 套。检测周期小于 60 分钟,检测灵敏度达到国家环境检测相关标准方法的要求,动态范围不小于 2 个数量级,重复

12、检测误差不大于 10。(4( 研制出基于多指标新型传感器的特征污染物在线式检测仪 1 套。检测周期小于 30 分钟,检测灵敏度达到国家环境检测相关标准方法的要求,动态范围不小于 2 个数量级,核心检测元件可重复使用不小于 100 次,重复检测误差不大于 10。(5( 建立高通量现场快速检测系统,能够在重大项目示范区及场所第 7 页 共 15 页进行应用。(6( 提出 3-4 项技术规范,申请发明专利 10-15 项课题实施年限2007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0 月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 1200 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 1200 万元。课课 4

13、.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实验室检测技术系统研究目标:研发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快速采样和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快速定性、定量检测及其毒性甄别方法,结合本重大项目选定的重要区域、重点行业和环境敏感目标进行技术组合,为应对 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内容:(1)特征污染物采样及快速前处理技术研究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的快速采样技术与设备,开发多种用于特征污染物的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和设备。(2)特征污染物实验室快速检测与毒性识别新技术与新设备研发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实验室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人造抗体信标传感器等及相应设备,研发特征污染物毒性快速识别技术与成套

14、仪器。(3)特征污染物的快速定性与准确定量检测技术建立未知污染物快速甄别的定性标准谱库,构建用于特征污染物理化检验的定量化模型和数据库。第 8 页 共 15 页(4)应急监测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示范结合本重大项目的示范区及场所,提出我国应急监测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技术规范。考核指标及成果形式:(1( 开发出针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快速检测的多通道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人造抗体信标传感器等小型化样机系统各 1 套。传感器的检测周期小于 60 分钟,检测灵敏度达到国家环境检测相关标准方法的要求,动态范围不小于 2 个数量级,重复检测误差不大于 10。(2( 完成一套高灵敏 DNA 损伤检测仪器样机,

15、其对 DNA 损伤产物的检测限小于 10-10mol/L, 动态范围达到 3 个数量级。(3( 开发常见有毒化学品的相对保留时间与谱学特征的二维谱库和相应数据处理软件,针对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专用特征污染物谱库包含不少于 1500 种有毒化学品。(4( 开发针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样品采集、前处理技术5 种以上,研制相应设备样机 5 种以上,对单一特征污染物前处理回收率高于 60,前处理重复误差不大于 20。(5( 建立特征污染物应急检测方法 30 项以上,涵盖污染物 200 种以上。提出我国应急监测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技术导则。(6( 提出 2-3 项技术规范,申请发明专利 6-8 项。

16、课题实施年限:2007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0 月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 1200 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第 9 页 共 15 页配研究经费不少于 1200 万元。课课 5. 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目标:针对爆炸、泄露等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研发特征污染物的监测、风险场模拟与预警、风险源控制与处置、风险评估与后处置等关键技术, 结合本重大项目所确定的特大城市、沿江化工区、工业集群区等进行技术集成,为我国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风险控制提供技术支持。研究内容:(1)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研发颗粒物化学组分快响应监测仪、挥发性有机物快

17、响应监测仪,开发传感器和数据传送处理技术,形成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监测技术体系。(2)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及预警技术研发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污染扩散动态仿真模拟技术,建立大气环境风险场预警指标体系,形成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预警技术平台。(3)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风险源控制及处置技术研发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风险源规避技术,开发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发生后事故源快速封堵、污染物快速削减和防止污染物扩散等处置技术。(4)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风险评估及后处置技术研发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风险评估及后处理技术,与本重大项目典型示范区结合构建环境风险交流平台。(5)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的分类预案针对爆炸、泄露等典型

18、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依托本重大项目的第 10 页 共 15 页相关示范点,构建典型大气污染事件分级应急预案体系并进行示范。考核指标及成果形式:(1( 建立有毒有害气态化学品数据库、事故源排放数据库及动态更新、智能检索系统各 1 套。研发颗粒物化学组分快响应监测仪和挥发性有机物快响应监测仪各 1 件,可及时准确监测典型大气特征污染物。建设流动观测平台 1 个,可在车辆正常速度行驶中实时将观测数据迅速传递到预警中心。开发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技术系统 1 套,(2( 开发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环境风险场动态仿真模拟系统 2-3 个,可准确预测不同时空尺度环境风险场的分布,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

19、预警技术平台。(3( 针对 3-5 类典型风险源,15-20 种特征污染物,形成 10-15 种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风险源规避技术,开发污染事件发生后污染物事故源快速封堵、污染物快速削减和防止污染物扩散等关键技术 2-3 套。(4( 针对不同类型大气突发性污染事件,研发生态风险和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及评估软件 2-3 套。(5( 结合本重大项目确定的特大城市、沿江化工区、工业集群区等示范点,制定多类型分级预案 2-3 套。(6( 申请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0-12 件。课题实施年限2007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0 月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 1200 万元,要求承担单位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 1200 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工作计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