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记录 一、切入在前一课说勤奋学习中,我们认识两位可敬的人(生答)。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学生背: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16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板书:李时珍。课前预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手中的鲜花是板书: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著?一组数据留下了我心中: 本草纲目全书共计190万字,分为五十二卷,共收录了1892种药物,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l111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学界的瑰宝。 听老老师的介绍,你
2、想说什么?S李时珍,你真伟大。你一定付出了很多心血。S李时珍,你真勤奋,能写出那么长的医书。换个角度,直接说说本草纲目。是啊,一本如此巨大的医书,要付出多少汗水,要耗去李时珍多少心血啊!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时珍夜宿古寺”就是“冰山一角”,就是其中的一个镜头。补充板书:夜宿古寺。齐读课题。自由读课题,说说你想重点读好的字词。夜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古寺点明事情发生的地点。宿李时珍在古寺里做什么,主要事件。李时珍故事的主要人物。哦,原来要突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可以这样读要突出事情发生的地点可以这样读要突出主要事件,可以这样读要突出事情的主要人物,可以这样读把课题连贯地读一读读着,读着,你知道了什么?S:我
3、知道了文章主要写李时珍夜宿古寺。S: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值得我们关注。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告诉了我们很多信息,尤其是这么长的文章,我们可以借助题目把握文章的主要事件。二、抓住“夜”, 理清层次,初感人物形象。过度:读课题时,同学总是不由自主地强调“夜”字,那么课文有哪些句子让你读出了这个时间呢?(事实上,上课前,我在这里没有想好过度,直到进入课堂听到学生的朗读,才这样说的。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默读全文,用波浪线划出相关句子。交流。认真听,如果他找的句子是正确的,而你没有划出来,请赶快补上标记。把这四个句子,连起来读一读,有心的你一定能发现什么?读不出来,那是因为你脑中没
4、有画面,再自由读一读,边读边在脑中形成画面,你就有感觉,有发现了。S我发现从太阳渐渐下山,到“夜幕渐渐降临”,到月光照进屋子里,最后月亮移到当空,时间在不断变化,夜越来越深了。S我发现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事情在发展,时间在变化。请你根据这四个句子,把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用“”标出。自由读一读,说说每部分各写了什么?(解决课文后的练习4)先说一句话。再概括成四个字。板书:投宿古寺 生火谈话 记录所得原来这四个句子悄悄地暗示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让我们因此而理清了文章的条理,真可谓经典之作。再默默地、细细地品读这四句话,联系学文前,我们所交流的对李时珍的认识,你会读懂更多。S我发现月亮出来,李时
5、珍趁着月色记录寻访所得。T:李时珍可真是会抓紧时间啊。原来,你隐隐感觉到这些句子,与李时珍的品质有关。S:我觉得这些句子,写出了李时珍的精神。说具体。S:我觉得这些句子,写出了李时珍的高尚品质。着眼于具体的句子,你一定能读懂是什么品质。S;夕阳下山了,李时珍才想到要住宿。夜幕降临,李时珍就住在破庙里,从这些句子,我知道他吃了很多苦。T:从这些句子,你隐隐读懂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真是慧眼。S:寺外山峰呼啸,猫头鹰尖叫。环境很恶劣,而李时珍却一点也不怕,一心只想写好本草纲目,可见,他一心为民。T :是啊,这些句子,表面写了时间的变化,可我们用心一读,却清晰地感受到了李时珍一心为民,不怕吃苦的精神。这
6、就是环境描写的魅力。你能体会了吗?既然能,那就考考你。找一找,描写古寺的句子,说说这是怎样的古寺。交流句子。S破败的古寺。初步理解“破败”破旧。破旧的古寺。没有人居住的古寺。有灰尘的古寺。这是破败的古寺。古寺里有什么?(有灰尘,有青苔,有蜘蛛网,有断垣残壁,有神像)引读:这破败的古寺里,“有”的东西多着呢?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破墙上还长满了青苔,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破败的古寺里东西可真多!你对老师的话,有意见吗?S古寺很破旧,几乎一无所有。是啊,这有恰恰显示了无。里面没有床,没有温暖,只有所有这些加在一起,那就是破败。现在,你能读出“破败”了吗?(学生都能读出到处、长满和厚厚了。)这句话写古寺,也是环境描写。你还能读出些什么吗?这是破败的古寺,是李时珍今夜要住的古寺。再默默读,你还能读懂什么?S:读着这些句子,我知道了李时珍不怕吃苦。S:我知道了为了修订本草纲目,李时珍吃了很多苦。果然是会读书的孩子。能读懂句子背后的东西。课文的主人公是李时珍,作者每一句每一字都在暗暗写李时珍啊!这就是我们语文的魅力。写人离不开事。作者写李时珍“宿”古寺里的什么事,是怎么写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