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95002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是在19世纪中叶随着“西学东渐”而逐渐兴起来的。在此之前的漫长封建社会里,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十分重视对人伦问题的思考,相对轻视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我国古代的科学教育 总体来说我国古代的科学教育虽然在战国时期各家学说当中有所体现但是发展缓慢。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没有产生在我国,但是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有较多的观察,对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关的科学内容以识字课和常识课的形式代代相传。 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是一个分界线,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20世纪初在“废科举,兴学

2、校”运动的推动下,科学教育逐步受到重视,在历经了种种艰难曲折之后,科学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最终得以确立。从1904年到1949年,科学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例、课程设置的具体形式以及课程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经历了多次变动,参见书P28页表2-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小学自然课程,受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大。50年代末至70年代,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小学自然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教给儿童初步的自然常识,指导儿童初步认识自然界和人对自然的利用改造为儿童进一步学习和将来参加劳动准备必要的基础”。 70年代末颁布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重新将课程内容定位于儿童感兴趣、易理解的身边自然现象和事物上来,教学

3、方法上也开始强调鼓励儿童自己探究知识,力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诸方面得到平衡发展。80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编辑室根据70年代末的那套大纲编写了新的小学自然教材。 90年代初进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与教材改革”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把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不惧权威、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总目标。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0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推动了2001年开始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物教学模式和自然学习模式最早的教学模式是“实物教学”(object t

4、eaching)模式,其思想源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n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英国学者在访问裴斯泰洛齐之后,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最早提出了实物教学的思想,致力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到了19世纪末,实物教学很快被“自然学习”(nature study)模式所取代。自然学习模式的主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和天文学。在自然学习课程的教学中,实物采集和园艺种植活动是常见的教学方式。自然学习模式关注儿童对自然的亲身体验,培养儿童关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态度。西方科学教育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教育 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认为,生活和教育

5、的全部目的是通过对数的研究实现灵魂的净化。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对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为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在教学中,亚里士多德利用地图和标本,重视对事物的观察。古罗马时期的昆体良 (Marcus Fabiius Quiutilianus,公元3595) 著有雄辩术原理一书,他为文法学校规定了一系列课程:文法、作文与论文写作、音乐、数学

6、、体育与声调训练,这些课程以文法为基础,以培养演说家为目的。 中世纪到18世纪末的科学教育从罗马衰落到文艺复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在这期间,由教会主办管理的学校,其教学内容以“七艺”(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为主,渗透着神学精神。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nius,15921670) 著有大教学论一书,他认为人人需要也能够掌握广博的知识。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德尼狄德罗 (Denis Diderot,17131784)认为科学教育需要把对自然的观察、实验以及基于感性与理性基础上的思考结合起来。 在18世纪,欧

7、洲国家开始出现一种新型学校实科学校,传授有关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类的知识。西方科学教育的发展在19世纪中叶之前,科学尽管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科学教育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科学进入学校课程中而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世纪末的事情。随着科学技术及工商业的发展,步入工业社会的西方国家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初级技术的劳动力,科学课程开始进入中小学。古典教育的削弱和科学教育的兴起经历了一场相当长时间的拉锯战。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是第一个论述科学教育重要性的人,他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系统提出了他的科学教育思想,推动了英国教育改革,并对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英国另一位科

8、学教育的先驱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认为,科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心智直接与事实联系,学习科学知识首先需要学会观察,从对自然界的直接观察而获知的一些个别事实中得出结论。为此,他强调科学观察活动、学生亲自探究、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19世纪上半叶欧美工业化国家在一些大学和少数中学开始重视科学教育。德国在科学和科学教育上都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 法国从1852年起,在市立中学和国立中学开展科学教育。英国在19世纪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教育制度,文法中学和公学在把现代科学纳入课程方面步履蹒跚,但1882年以后兴起的高等小学却热心科学教育。 在90年代,美国教育家赖斯(J.M. Rice)积极倡导科学教育,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Charles WEliot,1834-1926)极为关心中小学的科学教育,主张采用实验室进行科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的思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