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三物理培优.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86443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培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三物理培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三物理培优(五)1.在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2.如图所示,用拉力F使物体竖直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物体做的功是额外功B增加物体重力可以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C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D拉力F做的功是有用功3.小均用动滑轮将质量为40kg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m ,他用250N的拉力拉了1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N/kg)( )A、有用功为200J B、额外功为500J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 D、小均的功率为200W4.图中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

2、面,大于,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拉力分别为FA、FB,所做功分别为WA、WB,则:( )A、FAFB,WAWBB、FAFB,WAWBC、FAFB,WAWBD、FAFB,WAWB5.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八号导航卫星发射到预定椭圆轨道,该椭圆轨道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599千米。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C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D势能不变、动

3、能不变、速度不变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所引起的大规模海啸,冲毁了建筑,卷走了村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行成的海浪具有巨大的( )A.电能 B.机械能 C.核能 D.内能7.聊城市为了杀灭美国白蛾调动了直升飞机,在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药,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8.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是电阻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变阻器(压力不超过最大值),压力传感器、

4、电流表、定值电阻和电源组成一电路。压力传感器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是I0。t=0时刻,将以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失,电流表示数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B.t2时刻,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C.t2t3这段时间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加后减少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小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9.一瀑布的落差(瀑布顶端和底端的高度差)约为100m。在0.1s内有18kg的水流过瀑布顶端,经过4.5s落到瀑布底端。质量为18kg的这

5、些水从顶端落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约为( )A.4102W B.4103W C.1.8104W D.1.8105W10.要测量小明通过楼梯上楼时的功率,不需要测量的是( )A身体质量 B通过的楼梯高度C通过的路程 D上楼所用的时间11.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若拉力做的功为500J,则拉力的大小为 N。12.2011年入春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特大旱灾,为抗旱救灾朝阳村新安装了一台质量为300kg、功率为8KW的抽水机。安装时为了对地面的压强不超过4104Pa,抽水机底座下的轻质木板面积至少为_cm2。已知该抽水机出

6、水流量是90m3h,正常工作30min,抽水高度为20m,则抽水机的工作效率是_。13.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图10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1)前三次实验中,第_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_J,总功是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3)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是否有关。14.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相同的斜面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它们探究动能或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1)将A、B两球(mAmB)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并排滚动且

7、始终相对静止。这表明在滚动的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_,且两球的速度跟_无关。(2)分别在水平桌面上的C、C处放置相同的木块,再将两球分别从两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_球将木块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_;_。15.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1)A方案是为了探

8、究动能的大小与 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 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 ,理由是 。16.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图示为倾角=30,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1m。(1)求拉力F做的功;(2)若斜面的高度H一定,倾角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越小,F越小。17.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20甲示数。图中水平杠杆CD与竖直杆EH、DL组成支架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小亮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滑轮组由动滑轮Q和安装在水平杆CD上的两个定滑轮组成。小亮以拉力F1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物体A的速度为v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A。小亮以拉力F2匀速竖直提升物体B的过程中,物体B的速度为v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B。拉力F1、F2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20乙中的、所示。已知v1=3v2,物体A的体积为VA,物体B的体积为VB,且3VA=VB,物体A的密度为A,物体B的密度为B,且8A=7B.(不计绳的质量,不计滑轮与轴的摩擦)求机械效率B与A之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