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 论 一、概念解释题 101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102 思维的逻辑对象 二、指出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201 语法、逻辑、数学等是没有阶级性的。 202 把侵略说成友谊,这只能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 203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204 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象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205 在某些人看来,减产比增产还要好,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06 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应符合逻辑。 207 “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的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的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
2、违反。” 208 学校要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209 推理要合乎逻辑。 210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21l 侵略、控制、颠复、掠夺别国“有理”。这就是霸权主义的逻辑。 2 12 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横排本,第434页) 三、选择题 30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 )。 客观事物的规律 思维的规律 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 简单的逻辑方法 302在“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 逻辑学 普通逻辑 客观规律 思维的规则 303在“所
3、有听众都深为他的演说中的逻辑所折服”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 客观规律 思维的规律性 逻辑学 形式逻辑 四、填充题 401 普通逻辑(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有( )及其( ),以及( )。 402 形式逻辑的性质可以简要地概括为( )、( )与( )。第一章 概 念 一、思考题 101 什么是概念?概念的逻辑特征是什么?102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103 什么是集合概念?什么是集合体? 104 什么是负概念?什么是论域? 105 什么是限制、概括?限制的极限概括的极限各是什么? 106 什么是定义?真实定义的常用方法是什么?“定义过宽”(
4、“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同语反复”、“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 107 什么是划分?划分与整体分解有何区别?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二、概念解释题 201 概念 202 概念的内涵 203 概念的外延 204 普遍概念 205 单独概念 206 集合概念与集合体 207 负概念 208 论域 209 真包含(属种)关系 210 真包含于(种属)关系 21l 交叉关系 212 全异关系 213 全同关系 214 矛盾关系 215 反对关系 216 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217 限制 2
5、18概括 219 定义 220 属加种差法定义 221定义过宽 222 定义过窄 223 同语反复 224 循环定义 225 划分 226 二分法 227 连续划分 228 划分不全 229 多出子项 230子项相容三、下列各题中哪些语词或语句表达了标有重点的概念的内涵、外延? 301 国家机关是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和军队等。 302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某种动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震动,包括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303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通常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而哲学则是自然知识和
6、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04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艺术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刻),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 四、 指出下列划线的语词是表达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是表达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401偶数是无穷多的。 402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与联项这三个部分组成的。 403 这个村的稻子长势喜人。 404 我们的同志来自五湖四海。 405 书不可不读,报不可不看。 406小张是群众,不是干部。 407 群众是公正的 408 这套丛书畅销海内外。 409 在从猿到人
7、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410 概念有很多种类。 411 集合概念是表达集合体的概念。 412 非集合概念包括单独非集合概念与普遍非集合概念。 413 单独概念就是只有一个外延的概念。 414 定义可分为性质定义,关系定义,发生定义和功用定义。 五、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501 a白布 b白色 502 a青年 b妇女 c工人 503 a思维形式 b概念 c判断 d推理 504 a划分 b划分的母项 c划分的子项 505 a非金属 b非固体 c非导体 506 a单独概念 b集合概念 c概念的外延 六、在下列欧拉图中填人适当的概念:七、下列限制与概括是否正确? 7
8、01将“概念”限制为“内涵”,概括为“思维”。 702将“省人民政府”限制为“市人民政府”,概括为“政府”。 703将“郭沫若”限制为“中国的郭沫若”,概括为“文学家”。八、对下列概念各进行一次概括与限制。 801相容关系 802定义 803教师 804文学著作九、下列定义是否正确?若不正确,为什么? 901 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刊物。 902 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903 生命就是有生命物体的生理现象。 904 整体就是由部分组成的东西。 905 生命就是内在关系对外在关系的不断适应。十一、下列划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为什么? 1001 地球上的气候带可以分为热带、温带、
9、海洋带与高山地带。 1002划分可分为二分法、一次划分与连续划分。 1003 历史上的社会形态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 1004 世界可分为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十一、选择题 1101“正义”与“正义的事业”这两个概念外延的关系是( )。 属种(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全同关系 全异关系 1102 违反定义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必须在外延上全同”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循环定义 同语反复 1103 下列哪几种概念具有此图所表示的外延间关系?( )。 四川大学(a)、大学(b)、学校(c) 四川大学哲学系(a)、四川大学(b)、大学(c)
10、成都市(a)、四川省(b)、中国(c) 字(a)、词(b)、句(c) 1104 概念“木马”可以概括为( )。 马 动物 木制品 木料 1105 根据反映事物具有某属性或缺乏某属性,可将概念区分为( )。 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 虚设概念与非虚设概念 1106 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是说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间,( )。内涵越多,则外延就越大 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外延越小,则内涵越少 外延越大,则内涵越多1107 概念“纸”(a)、“红纸”(b)、“红色”(c)外延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 l108 概念“非金属”与“非导体”外延间具有( )关系。 交叉
11、种属 属种 全异 1109对“收音机”这个概念进行概括,可以得出( )。 “微型收音机” “半导体收音机” “电器产品” “产品” 1110 对“电视机”这个概念进行限制,可以得出( )。“彩色电视机” “显像管” “电器产品” “黑白电视机” 111l 在“自然数是数不尽的”中,“自然数”、“数不尽的”依次为( )。 普遍概念、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普遍概念 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1112 如果( )则a真包含b。 所有a都足b,但有的b不是a。 所有a都是b,并且所有b都是a 所有b都是a,但有的a不是b。 有的a是b,并且有的b是a。 1113 图( )正确表示了“性
12、质判断”(a)、“主项”(b)、“谓项”(c)外延间的关系。 1114 下列语句中,表达集合慨念的是( )中划有横线的语词。 知识分子都是脑力劳动者。 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份。 知识分子都是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115 普遍概念是( )。 涵义丰富的概念 普遍真理的概念 普通平常的概念 外延不只一个分子的概念 1116 违反规则“定义项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常见的逻辑错误( )。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同语反复 循环定义 1117 违反“划分出的各子项应在外延上互相排斥”的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13、多出子项 划分不穷尽 子项相容 越级划分 1118 若A与B全异,A与C交叉,则B与C的关系可能是( )。 全同 B真包含C 全异 交叉 1119“省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概念可以概括为(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 1120“黑色的”这一概念可限制为( )。 “黑色” “黑板” “颜色” “黑布” 112l“定义过宽”的错误是( )。 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外延 被定义项的外延大于定义项外延 结论超出前提的断定范围 前提超出结论的断定范围 1122“他买了几本书”这个句子里的“书”表达( )。 单独概念 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 正概念 1123 “正义”(a)、
14、“正义的事业”(b)、“反侵略战争”(c)这三个概念外诞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1124 ( )是正确的划分。物体可分为导体与非导体。 市场可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村市场、资本主义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 一年分为四季一季分为三个月。 城市的居民可分为汉族人、回族人、工人、干部等。 1125“黄花”与“黄色”这两个概念外延间关系是( )。 属种(真包含)关系 种属(真包含于)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1126 在下图中,( )。 a与c具有交叉关系 a与b具有交叉关系 b与c具有交叉关系 a与b具有相容关系 1127 以概念的外延的多少作为际准“非驾驶员”属于( )。 负概念 非集合概念
15、 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 1128 将语句“病人就是有病的人”当作定义对待,则此定义犯有( )的错误。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同语反复 定义含混 1129 概括过程扩大概念的外延,因此概括过程也( )。 扩大概念的内涵 减少概念的内涵 使概念内涵更丰富 揭示概念的辩证本质 1130 根据概念外延的多少,可以将概念分为( )。 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 逻辑概念和事物概念 1131 违反“划分后各子项外延之和应等于母项的外延”这一规则,就会犯( )的错误。 划分不全 子项相容 多出子项 划分标准不同一 1132下列语句中,( )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了非集合概念。 我
16、国的纺织厂分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纺织厂是轻工业企业。 川棉一厂是纺织厂。 纺织厂有大大小小的各种规模。 1133 ( )是不正确的定义。 宪法是国家的法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商品是劳动产品。 商品就是百货商店里出售的产品。 1134 ( )是不正确的划分。 肥料分为化肥、草木灰、尿水、粪肥、氮肥等。 肥料分为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邮件分为航空的、平寄的、挂号的、国内的、国际的邮件。 邮件分为挂号邮件和非挂号邮件。 1135 “中国最高峰”,这个概念属于( )。 正概念 集合概念 非集合概念 单独概念 1136 “集合概念”与“普遍概念”这两个概念外延间具有( )关系。 全异 交
17、叉 种属 相容 1137 对“学校”进行限制,可以得出( )。班 年级 专科学校 大学 1138 ( )中标有横线的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中国人民是不怕困难的。 中国人民都要遵守国家的法律。陈英是中国人民的一员。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1139 限制的过程是( )。将一属概念过渡到它的种概念 将一种概念过渡到它的属概念减少一概念的内涵 揭示概念的内涵1140 在语句台湾是中国的”中语词“中国的”表达( )。 集合概念 普遍概念 非集合概念 单独概念1141 在语句“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中,“是”后面的部分表达了“科学”这一概念的( ) 外延 内涵 形态 形象 114
18、2 根据概括、限制的要求,( )是正确的。 将“判断”限制为“概念”,概括为“推理” 将“郭沫若”限制为“中国的郭沫若”幅括为“文学家” 将“连”限制为“排”。概括为“营” 将“相容关系”限制为“交叉关系”。概括为“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1143划分的规则有( )。 划分后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与母项外延相等 划分出来的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 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 划分可以不揭示概念的全部外延 1144 已知“青年”与“团员”这两个概念处延间有属种关系,因此,“非青年”与“非团员”这两个概念间有( )。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全异关系 交叉关系1145 将“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限制为“大学
19、”是( )。正确的概括 正确的限制 不正确的概括 不正确的限制1146 “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 )。普遍概念 单独概念 集合概念 正概念1147 下边这个图表示a概念与b概念之间有( )。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对立)关系 ll48 若将“工厂就是从事生产活动的社会经济组织”看作是定义,则犯有( )的错误( )。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同语反复 定义含混 1l 49 “勇敢”与“勇敢的战士”这两个概念外延问的关系是( )。 属种关系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 全异关系 1150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这个概念是( )。 单独概念 非集合概念 正概念 集合概念
20、1151概念是( )。 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及其属性的思维形式 反映对象的一切属性的思维形式 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反映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 1152定义的主要方法有( )。关系定义法 发生定义法 属加种差定义法 功用定义法1153下面的欧拉图中可以填入( )。 A、干部 B、青年 C、知识分子 D、团员干部 A、干部 B、青年 C、知识分子 D、女青年干部 A、干部 B、青年 C、知识分子 D、知识分子干部 A、干部 B、青年 C、党员 D、青年知识分子干部 1154概念的逻辑特征有( ) 周延 外延 真假 内涵 十二、简述题 1201简述定义的规则及违反定义规则所发生的逻辑错误。 1
21、202简述划分的规则及违反定义规则所发生的逻辑错误。 十三、填充题 136l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是_二与。 1302概念的内涵是l概念的外廷是 1303根据概念外延的量的差异,可以将概念区分为和1304根据是否反映事物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和一 1305单独概念就是;普遍概念就是 1306集合体是。 1307根据一 可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 1308论域是 1309如果所有的a是b,并且所有的b是a,那么a与b之间具有 1310 a真包含b,当且仅当 1311 a与b之问具有交叉关系,当且仅当、 1312 a与b之间具有反对关系,则a与b的外延之间具有( )。 1313概念外延间的相容关系包括
22、 、 、 与 。 1314限制是通过内涵而外延,从而将一概念过渡到它的某个( )概念的逻辑方法。限制的极限是( )。 1315违反“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在外延上必须全同”的规则,常见的逻辑错误是 与 。 。 1316违反而出现的逻辑错误有“同语反复”与。 1317同语反复就是 。 1318划分三要素是 、 和 。 1319 “划分不全”与“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是由于违反这一规则引起的。划分不全的错误就是 。 1320违反“划分所得各子项应互相排斥”的规则所引起的逻辑错误是 。 1321子项相容就是划分所得的 。 1322违反“每次划分所得各子项应互相排斥”这一规则所出现的错误称作 。 十四、分析题
23、 1401 已知A与B之间其用种属关系,有c不是B,如果C不真包含A,那么C真包含于A。问:A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402 已知:A与B之间具有全异关系,或者A真包含c,或者A真包含于C,有的B是c,有的B不是C。问:A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403已知:A与B之间具有种属关系,A与c之间具有交叉关系。问:B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404已知:A与B之间具有全异关系,B与C之间具有交叉关系。问:A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405 已知:A与B之间具右属种关系,B与c之间具有全异关系。有c不是A且有A是C。问:A与C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写出推导过程并用欧拉图将A、B、c三概念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表示出来。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