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2018级二诊历史模拟题24图4为著名画家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局部。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作为史料,它图4A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时的盛况 B展现了魏晋以来佛教传播的趋势 C印证了唐代佛教中国化的态势 D说明了古代绘画以宗教题材为主25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1897年11月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诞生;不久,无锡白话报创刊。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是A反对愚昧,提倡民主科学 B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 C募集资金,壮大变法队伍 D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26图5、图6是1912年、1936年中国
2、进口产品分类统计。其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图5图6A工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B重化工业发展日渐萎缩 C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D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命脉27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在商讨远征西西里过程中,亚西比德通过演说使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出征后,反对派让公民大会追查亚西比德渎神和阴谋反对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公民大会具有灵活性 B公民参政意识基本丧失 C公民大会被政客操纵 D公民坚持了正义的原则28据学者德弗雷斯记载,“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
3、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 B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 C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 D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29班固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进行了统计。其中春秋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32%,战国时期没有贵族背景的名人占当时名人数的60。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推广 B世袭制度的没落 C郡县制的实施 D井田制度的盛行30唐朝前期,73.02的水灾都发生在北方,南方多雨区仅占26.98%。仅关内道、河南道水灾频次占唐前期总数的50%以上。安史之乱后,淮南道、江南道水灾频次记载明显增加,史书中还多次出现江南西道基雨
4、山洪的记录。据此可知A经济严重衷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经济重心南移 D政府管理失控31作为一种西洋舶来器物,自行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社会。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却推广较少这种情况表明,在近代中国A器物变革改变民众生活 B近代化转型的过程曲折C政局动荡阻碍交通进步 D排斥西方世界近代文明32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 宣称 “强国强种,惟教育者之功。”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 “教育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这主要反映了A.回应时代挑战的有意探索 B.民主革命促进民众素质提高C国人己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D.教有近代化取得突破性进展33图6为l
5、959-196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增长率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A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经济调整促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C社会土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D中苏关系交化导致GOP 增速波动34. 16世纪英国一个典型农户年产5吨谷物,同时期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农户年产量仅为英国的40%, 19世纪中叶也没有达到英国16世纪的水平。中英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A经营方式 B.社会制度 C工业革命 D经济政策35.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向好的方向发展
6、。”这反映了中国政府A和法国政府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B联合西欧抵制焚苏争霸C认识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D支持世界格局的多极化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宋朝片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穆斯林商人和水手成为亚洲诸海中活动的伟大创业者。中国的出口品大多是制成品,如丝绸、瓷器、书画等。而进口品多半是原材料,如香料、矿石和马匹灯。因而,宋期时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不过,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报据材料一并结合
7、所学知识,说明宋朝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简贾评价“古代中国成为海上强国的潜在可能从未实现”的观点。(13分)材料二 1500-1800年,欧洲人利用他们与非洲和美洲越来越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尤其是“三角贸易”,不断扩大对亚洲经济的全面参与。美洲的糖和大西洋的鱼为欧洲人提供了卡路里和蛋白质,亚洲的棉纺织品为欧洲人提供了衣服从而节省出大片牧场,美洲货币的大量供给使欧洲能够追求微观和宏观的经济优势,促进了欧洲的资本积累。经过三个世纪的努力,欧洲在全球最早开始了工业革命,并用进口替代和工业品出口拉动战略,最终抵达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位置。招弗兰克 白银资本(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朝对外贸
8、易架构的市场相比。1500-1800年的世界市场有哪些发展变化。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12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工业革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传统的观点认为工业革命走一场“突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工业革命“渐进论”兴起。概念之争论体现的是对工业革命总体认识的分歧,这场争论势必还将延续。有学者对此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发展存在渐进性和连续性, 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进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突破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空前飞跃。工业革命实际上是突变和渐进的结合,它不同于政治革命,但其意义绝不亚于后者。所以,开始于经济领域,继而发展到社会和政治领域
9、的这场重要变革,完全可以称作是一场革命。杨宁一世界近代史的学术动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探讨(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涂黑。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北宋汴京与各州县政府均设有“店宅务”,负责对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宋真宗年,汴京左右厢店宅务共有公租房23300间。汴京店宅务的公屋,每间月租金约400500文钱。当时汴京一名中下层市民
10、日均收入约200文钱。汴京左右厢店宅务各设“勾当店宅务”一名(负责人)、“勾押官”各三四名(副手)、“掠房钱亲事官”(业务人员)各四五十名,负责招租、收租。店宅务每日需要登记的账簿多达28种,包括旧管入库簿、月纳簿、退赁簿、赁簿、欠钱簿、纳钱历、减价簿、出入物料簿、欠官物簿等。官府对租赁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规定店宅务的管理者、工作人员、在汴京拥有房产的市民均不得租赁;同时禁止租赁者转租房屋。对租户自行改建房屋、添修部分建筑物产权归宿,官府亦立法加以规范。规定:“赁官屋者如自备添修,店宅务无得旋添漱钱,如徙居者并听拆随”。 摘编自吴钧宋朝的廉租房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廉租房制度
11、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宋实施廉租房制度的意义。(7分) 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日本战败后,美国为防止其他国家插手,要求“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须听从盟国统帅之命令”。1945年9月,盟军最高统帅总司令部在东京宣告成立,总司令部设立民政、经济科等九个局,对口管制日本政府的一切政治和经济活动。此外,还设有外交局,由美国国务院直接委派局长并兼任盟总顾问。1948年后,美国对日政策受到迅速发展的亚洲形势的冲击。1950年9月,美国决定早日对日媾和。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旧金山召开,会后,美国与日本政府签署了美日安全条约,美国在日本驻
12、军取得“合法地位”,日本取得了名义和法律上的独立。此后,美国宣布解散远东委员会和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美国在日本的控制通过日本政府和法律予以实施。美国由此将日本纳入其在远东的“安全保障”的轨道,成为美国亚洲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在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分析美国调整政策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日政策调整的影响。(6分) 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l5分)汉武帝既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又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皇帝。与他同时代的司马迁评价其“四海承平疲耗中土,事彼边兵,人无聊生。偏观嬴政,几欲齐衡”
13、。百年后的班固则称其“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知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则认为:“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指汉武帝能够遵守先王之道,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守住基业),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摘编自姜鹏汉武帝的三张面孔(l)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述汉武帝的一生的重大事迹。(9分)(2)报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三位史学家会对汉武帝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6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2425262728
14、29303132333435答案CBACDBCBACAD40(25分)(1)原因:(6分)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封建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外政策开放,海上丝绸之路兴盛;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评价: (7分)合理性:古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走向海洋缺乏经济动力;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古代中国没有成为近代意义上真正世界海上强国。片面性:汉唐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海上丝绸之路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古代中国在一定时期内是世界海洋大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发展变化:从区域性市场发展为世界性市场;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
15、欧洲为主导;从农业、手工业产品发展为工业制成品;从和平经济文化交流到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全球化进程加快。(8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认识: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分,言之成理即可)41(12分)示例一 :观点:工业革命是一场“突变”,引起西方社会的急剧变化论述: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空前飞跃。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化,使人类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以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对立为基本特点的两极社会结构取代了传统的多层社会结构,并使思想政治领域、社会观念、文化教育、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6、。总之,工业革命是一场突变,引发了人类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示例二 :观点:工业革命是突变和渐进的结合,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论述: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引发了西方国家经济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浪潮在欧美广泛展开,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完善;同时工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工业革命浪潮进一步席卷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和进步。总之,工业革命是一个突变和渐进的结合,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引起了世界的深刻变化。示例三:工业革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论述与示例二基本相同)选做题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特点:设置
17、专门机构,并立法规范管理;管理制度细致完备;规模大、租金低,具有廉租房性质;注重防止腐败,以保证低收入者租住。(8分)要求:从“机构与立法管理”、“制度完备”、“廉租性质”、“防止腐败”等方面概括,每点2分。(2)意义:有利于政府增加收人;(2分)向城市中下层市民提供基本住房,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2分。答出“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即可。)细致完备的管理制度反映出宋朝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具有相当的现代性与先进性。(3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政策:由美国单独占领并直接统治日本转变为扶植日本政府为战略伙伴。(3分。答案要能体现出如何变化。)背景:战
18、后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中国社会形势的变化;朝鲜战争的爆发;东亚地缘政治的变化。(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2)影响:建立起美日同盟关系,加强了美国在亚洲的势力;(2分)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复苏,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2分)改变了东亚的局势,导致东亚局势日趋紧张。(2分)46.(15分)(1)施行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推行推恩令,附益法,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官营;外击匈奴等。(9分)(2)选择史料的角度不同,司马迁从军事成就角度、班固从儒学发展角度、司马光则从政治制度角度;所处的时代也不尽相同。司马迁是当时人,比较直观,但无法从长远影响来评价。班固是东汉人,可以从汉武帝政策的延续性和发展来评价。而司马光则是宋朝人,能从秦皇汉武的比较中得出汉武帝时期政治制度改革的影响来评价;立场也有所不同。司马迁对汉武帝的措施政策并不完全认同。班固作为东汉儒家学者,对汉武帝提拔儒学赞赏有加。司马光作为政治家和史学家,写史主要目的为皇帝提供治乱兴亡的历史借鉴。(6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