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住宅产业化的解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4911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产业化的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住宅产业化的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住宅产业化的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住宅产业化的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住宅产业化的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住宅产业化的解读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聂梅生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提出有其社会、经济方面的大背景,一方面是我国住房体制改革从计划经济的福利分房,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住宅。另一方面是继1997年之后,我国国民经济以住房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住宅产业的基本概念 住宅产业是一个跨越第二、三产业的产业链,它是以商品住宅作为最终产品,并且按照住宅的建造和使用过程,前后延伸,并辐射带动相关产业而形成产业链。可用下图表示: 规划设计住宅产品施工建造商品住宅物业管理 商品流通 相关产业 金融、保险 供配系统 二、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可行性 住宅产业是客观上

2、已经存在的一个产业链,但实现住宅产业化,关键在“化”上。 1、体制改革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基本保障。与住宅产业化密切相关的休养改革有两项:一是住宅体制改革,二是国务院撤消十个产业部门,将其改为局,并入国家经贸委。第一项改革将住宅商品化,把住宅推向市场,而商品生产业的基本单元,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命脉;第二项改革改变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条块分割的局面。与住宅相关的产品类别很多,据不同国家的统计,从数千种到数万种不等,但我国以往从未形成过专门针对住宅建设需要而生产的系列,这体现在住宅产品针对性不强,集成化程度低,规模效应差,产品的整合程度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部门的调整最终营造了以住宅产业最终商品的用户买方

3、市场。这就得从生产什么产品,住宅就用什么,过渡到住宅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的全新的市场调控机制。围绕住宅产业形成的多种产品的加盟集成,才是实现住宅产业化中“化”的关键所在。 2、主导企业集团的形成,是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产业化的支柱是企业,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基本组成。当前,住宅产业中的企业主体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过了十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出现了一批实力强、经验丰富、具有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和特点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已领先扩展到有关的住宅产品生产领域,或投资兴办诸如墙体、门窗,砌块等住宅部品生产厂,或与规划设计、施工、装饰、装修等企业加盟,形成企业集团,有些已经成为

4、上市企业。具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成为住宅产业集团,这将是未来住宅产业化中的骨干企业。当前,不可忽视的另一种趋势是一些原本不是以住宅产业化为主导的大型企业,正紧紧抓住住宅这一巨大的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转型而加入到住宅产业化的行列中来。这一类企业集团的出现,大大扩展了原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范畴,使住宅产业真正成为跨行业、跨部门、能拉动相关产业发展、能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三、实现住宅产业化的迫切性 1、从居住领域看住宅建设的深刻深化: 住宅商品化之后,国家政策从限制消费转为鼓励消费,买方市场正迅速形成。从居民购房中明显反映出,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向小康,进而进步中等富裕的进程,由

5、此而引起住宅领域内的变化: 其一,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住宅已从按平方米计算的以安置为目的数量型向发场光住宅功能、质量乃至环境、信息网络等的质量型过渡。如何满足这个时期的要求?这绝不仅仅是我投资、多建房的问题,而是切实转到提高住宅的功能质量上来。其二,住宅质量的内涵已从单纯的施工质量转向全方位的质量体系。住宅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包括规划设计质量、住房部品的质量、工程施工的质量、住宅建成后的整体质量及物业管理质量等多方面。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质量体系正是国际上对建筑(包括住宅)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建设部最近发布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将住宅分为1A、2A、3A三个等级,按照住宅的适用

6、性能、安全性、耐久性能、环境性能及经济性能进行定级。这一办法体现了对住宅的功能质量的系统控制。 其三,住宅价格从单一价格向多元化价格体系转变。多年以来,我国住宅的价格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基准,包括国家的统计数据也是以平方米为基数。这体现了住宅建设增长有是数量型的,以平方米售价是一种单一的价格。但是随着住房商品化的推进,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现在不仅是建筑面积有价,环境、设施在住宅建设中愈加重要,环境有价已成共识。甚至形成新的卖点。在科学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住宅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新型建材、建筑节能、住宅智能化等方面均提上日程,住宅产业化这一主题正在对房地产开发提出挑战,科技进步所形成的附加值已

7、被逐渐认识,也必将形成新卖点。除此之外,物业管理、装饰装修均成为住宅价格体系走向多元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而言之,住宅作为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同样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调配市场。 2、从经济领域看住宅: 随着社会的发展,住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目前住宅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6.6,已达到联合国对70多个国家统计的平均值。在发达国家经济起飞阶段,房地产企业无疑都发挥过重要作用。国家已将住宅产业胡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这就表明,住宅不再仅仅是建筑领域的事,它已从建筑领域上升到对整个国民经济起重要作用的地位。对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1)要认识到现

8、在的住宅产业基本上还是粗放型、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进程,将其尽快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提高住宅产业的技术附加值,将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从目前的2530,提高到下个世纪初的40以上,这样才能与其他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2)要认识到当前住宅业仍是典型的外延型发展的产业,主要靠投资拉动,但住宅业又是相关性相当强的产业,每投放100元的住房资金可以创造相关产业170220元的产品需求,它可以带动众多产业的结构高速和健康发展,因此要将住宅产业人外延型发展转为集约型的内涵式发展,这在当前是适时、可行的。 (3)住宅业与其他产业所不同的在于它是不动产,不动产的属性使

9、其对地方经济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例如地方性建材、施工企业、物业管理等,反过来它又可以对地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只要重视住宅产业的作用,使投放到市场上的住宅是有效供给,并出台相应的房改、金融配套政策,就可以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四、住宅产业化的推进方式 推进我国的住宅产业化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抓紧制订住宅产业化的产业政策和相关的配套标准、规程和办法,这主要是政府通过行政性的手段,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例如国务院已转发八部委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建设部发布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住宅建设设计规范”、“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实施大纲”等文件,今后

10、还将陆续出台诸如“住宅材料、部品认定管理办法”等文件。这是从政府方面对住宅产业化的指导和监控。 另一方面,必须找准住宅产业化的关键性和产品。遵循系列化开发、集约化生产、商品化供应、社会化服务的原则,提出产业化完整的技术体系,使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能指导今后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为此,经过反复的开讨,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六个技术体系: 1、建筑与结构技术体系。包括高层住宅建筑及其结构体系,针对2030层混凝土大开间结构体系,发展大型模板,提高现浇混凝土工业化水平;对中高层住宅建筑及结构体系,重点发展1015层混凝土方型柱框架,712层钢结构大开间住宅体系,解决好楼板造型和轻型隔断成套技术;多层住宅的结构

11、体系将重点发展多孔空心砖、小型混凝土这心砌块,以多种工业废料砌块代替粘土实心砖,并形成砌筑体系成套技术。 2、节能及新能源开发利用。包括各种气候带的节能住宅体系;新型的供热、制冷技术;能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如太阳能储存与利用、各种废热利用、风能、地热的应用等;发展新型节能产品,如节能门窗、墙体保温技术与材料、照明节能产品等。 3、住宅管线技术体系。开发适应我国住宅建筑体系的新型管材,如各种塑料管、铝塑管、钢塑管等,包括其接口技术及综合布线的设置等。 4、厨卫技术体系。建立厨房、卫生间的基本功能空间配置的整合技术,建立协调模数,并成套化整体生产和装配。 5、住宅环境及其保障技术体系。对节水技

12、术要充分重视,尤其要开发6升坐便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对室内外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和置换;提高户间、楼层之间隔音性能;发展住宅用无污染建材与涂料。6、住宅智能化技术体系。包括住宅信息传输及接收技术;住宅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住宅安全防卫自动控制系统;住宅能耗及智能化控制及综合布线系统。 以上所提及的住宅产业化主要技术体系及相应的产品开发已经在全国逐步开展,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就是住宅产业化的一批以产业化为主题的示范工程,还要组建若干个大型住宅产业化集团,形成一批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而上述工作,也仅仅是我国住宅走向产业化的初始阶段,走向21世纪的中国住宅产业将任重而道远。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聂梅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